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量子论的起源

量子论的起源 由于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Max plank)发表的一篇论文,量子理论在1900年蹒跚地起步了。当时普朗克正从事于研究19 世纪物理学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即关于热物体的辐射热能在各波长上的分布问题。在某些理想条件下,此能量是按某种特 征方式分布的。普朗克证明:只有假设物体以离散包或离散方式发射电磁辐射,才能对这些特征方式作出说明。他称这种离 散包或离散束为量子。当时不知道为何有这种不连续性,只是特设地被迫接受而已。 1905年,量子假说受到爱因斯坦的支持,他成功地说明了所谓光电效应。在这种效应中,他观察从金属表面置换岀电子的光 能量。为了说明这种具体方式,爱因斯坦被迫将光束看成是后来称为光子的离散的粒子流。光的这种描述似乎完全跟传统的 观点相冲突。按照传统的观点,光(与所有的电磁波一样)由连续的电磁波组成,它们依据著名的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传播, 而这个理论在半个世纪以前就牢固建立起来了。光的波动性早在1801年就被托马斯·杨( Tomas Young)用其著名的双 缝装置从实验上予以证实。 然而,波—粒二象性并不局限于光。当时,物理学家们也关注原子的结构。尤其是,他们为电子围绕一个核运动却又不发 射辐射所困惑。因为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知道,沿弯曲路径运动的粒子定会辐射电磁能的,如果此辐射是连续的,那么原子 的轨道电子就会迅速损失能量而螺旋式地落进核内(见图1)。 1913年尼玻尔( Niels bohr)提出:原子的电子也是“量子化的,即量子化的电子可以处于某些固定的能级上而不损失能 量。当电子在能级间跳跃时,电磁能以分离的量被释放或吸收。事实上,这些能量包就是光子。 可是,电子以这种不连续方式行动的原因,当时并没有揭示出来,直到后来发现了物质的波动性质才知道其所以然。 克林顿·戴维孙及其他人的实验工作以及路易斯·德布洛衣的理论工作导致这样一种概念,即:电子与光子一样既可按波行 事,又可按粒子行事,究竟如何则取决于具体的环境。按照波动模式,玻尔提岀的原子能级对应于围绕着核的驻波模式,极 其相似于一个腔,这个腔可以使它对不同的分离乐曲产生共鸣,电子波也可以按一些确定能量的模式振动着。仅当此模式变 更时(这对应于从一个能级向另一能级的一次跃迁),才有—个电磁扰动随其发玍,即伴随着辐射的发射或吸收 不久,人们就明白了:不仅电子,而且所有的亚原子粒子都具有类似的似波性,显然,由牛顿表述的传统力学定律,以及麦 克斯韦电磁定律,在原子及亚原子粒子的微观世界中完全失效了。为了说明这种波—粒二象性,到20年代中期,一个新的 力学体系——量子力学由埃尔温薛定谔和维尔纳海森伯独立地发展起来了。 新理论成效壮观,它很快地帮助科学家们说明了原子结构、放射性、化学键以及原子光谱的细节(包括种种电磁效应)。这 个理论经过泡尔狄拉克、恩里科费米、马克思玻恩,以及其他一些人的精细加工,最终导致对于核结构与核反应、固体的 电性质与热学性质、超导性、物质的基本粒子的产生与湮灭、反物质存在的预言、某些坍缩恒星的稳定性,以及更多的未列 举事例,作出了令人满意的说明。量子力学也促成了包括电子显微镜、激光器和晶体管在内的实际硬件尽可能大的发展。极 端灵敏的原子实验已经以令人惊讶的精确度证实了存在着微妙的量子效应。50年来,未发现任何实验否定量子力学的预言 这一系列巨大成就,使量子力学被遴选为一个真正值得注意的理论——以科学上史无前例的精细程度正确地描述着世界的理 论。当今大多数职业物理学家,如果不是几乎不加思索地,就是完全信赖地应用着量子力学。然而,这个富丽堂皇的理论大 厦却是建立在一种深刻的与不稳定的佯谬之上的,这个佯谬使得一些物理学家断言:这个理论最终是无意义的 这个问题在20年代未和30年代初就已经很快地为众人所知了。问题与理论的技术方面无关,而是涉及到理论解释
量子论的起源 由于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Max Plank )发表的一篇论文,量子理论在 1900 年蹒跚地起步了。当时普朗克正从事于研究 19 世纪物理学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即关于热物体的辐射热能在各波长上的分布问题。在某些理想条件下,此能量是按某种特 征方式分布的。普朗克证明:只有假设物体以离散包或离散方式发射电磁辐射,才能对这些特征方式作出说明。他称这种离 散包或离散束为量子。当时不知道为何有这种不连续性,只是特设地被迫接受而已。 1905 年,量子假说受到爱因斯坦的支持,他成功地说明了所谓光电效应。在这种效应中,他观察从金属表面置换出电子的光 能量。为了说明这种具体方式,爱因斯坦被迫将光束看成是后来称为光子的离散的粒子流。光的这种描述似乎完全跟传统的 观点相冲突。按照传统的观点,光(与所有的电磁波一样)由连续的电磁波组成,它们依据著名的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传播, 而这个理论在半个世纪以前就牢固建立起来了。光的波动性早在 1801 年就被托马斯·杨( Tomas Young )用其著名的“双 缝”装置从实验上予以证实。 然而,波——粒二象性并不局限于光。当时,物理学家们也关注原子的结构。尤其是,他们为电子围绕一个核运动却又不发 射辐射所困惑。因为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知道,沿弯曲路径运动的粒子定会辐射电磁能的,如果此辐射是连续的,那么原子 的轨道电子就会迅速损失能量而螺旋式地落进核内(见图 1 )。 1913 年尼·玻尔( Niels Bohr )提出:原子的电子也是“量子化”的,即量子化的电子可以处于某些固定的能级上而不损失能 量。当电子在能级间跳跃时,电磁能以分离的量被释放或吸收。事实上,这些能量包就是光子。 可是,电子以这种不连续方式行动的原因,当时并没有揭示出来,直到后来发现了物质的波动性质才知道其所以然。 克林顿·戴维孙及其他人的实验工作以及路易斯·德布洛衣的理论工作导致这样一种概念,即:电子与光子一样既可按波行 事,又可按粒子行事,究竟如何则取决于具体的环境。按照波动模式,玻尔提出的原子能级对应于围绕着核的驻波模式,极 其相似于一个腔,这个腔可以使它对不同的分离乐曲产生共鸣,电子波也可以按一些确定能量的模式振动着。仅当此模式变 更时(这对应于从一个能级向另一能级的一次跃迁),才有一个电磁扰动随其发生,即伴随着辐射的发射或吸收。 不久,人们就明白了:不仅电子,而且所有的亚原子粒子都具有类似的似波性,显然,由牛顿表述的传统力学定律,以及麦 克斯韦电磁定律,在原子及亚原子粒子的微观世界中完全失效了。为了说明这种波——粒二象性,到 20 年代中期,一个新的 力学体系——量子力学——由埃尔温·薛定谔和维尔纳·海森伯独立地发展起来了。 新理论成效壮观,它很快地帮助科学家们说明了原子结构、放射性、化学键以及原子光谱的细节(包括种种电磁效应)。这 个理论经过泡尔·狄拉克、恩里科·费米、马克思·玻恩,以及其他一些人的精细加工,最终导致对于核结构与核反应、固体的 电性质与热学性质、超导性、物质的基本粒子的产生与湮灭、反物质存在的预言、某些坍缩恒星的稳定性,以及更多的未列 举事例,作出了令人满意的说明。量子力学也促成了包括电子显微镜、激光器和晶体管在内的实际硬件尽可能大的发展。极 端灵敏的原子实验已经以令人惊讶的精确度证实了存在着微妙的量子效应。 50 年来,未发现任何实验否定量子力学的预言。 这一系列巨大成就,使量子力学被遴选为一个真正值得注意的理论——以科学上史无前例的精细程度正确地描述着世界的理 论。当今大多数职业物理学家,如果不是几乎不加思索地,就是完全信赖地应用着量子力学。然而,这个富丽堂皇的理论大 厦却是建立在一种深刻的与不稳定的佯谬之上的,这个佯谬使得一些物理学家断言:这个理论最终是无意义的。 这个问题在 20 年代末和 30 年代初就已经很快地为众人所知了。问题与理论的技术方面无关,而是涉及到理论解释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量子力学的基础和应用.pdf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pdf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pdf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量子力学的诞生.pdf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光的发展史.pdf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上帝会不会掷骰子——量子力学创立和发展的曲折道路.pdf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关于量子力学发展早期的学派之争的评述.pdf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爱因斯坦与“ EPR 疑难”.pdf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哥本哈根》的幽灵.pdf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量子概念.pdf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教学大纲.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近代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_教师答疑.docx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近代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_精品课程申报书.doc
- 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学生设计实验论文)热电偶的特性及应用设计.doc
- 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学生设计实验论文)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研究.doc
- 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学生设计实验论文)油气井岩芯比热容的测定.doc
- 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教案)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测定.doc
- 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教案)示波器的使用.doc
- 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教案)电表改装数据记录及处理.doc
- 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教案)电子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数据处理.doc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量子史话.pdf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量子物理百年回顾.pdf
-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教学资源_关于量子力学发展早期的学派之争的评述.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教学资源_教学大纲.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教学资源_授课计划(一).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教学资源_授课计划(二).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一篇 力学 第1章 质点运动学.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一篇 力学 第2章 牛顿运动定律.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一篇 力学 第3章 运动守恒定律.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一篇 力学 第4章 刚体的转动.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二篇 热学 第5章 气体动理论.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二篇 热学 第6章 热力学基础.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三篇 电磁学 第7章 静电场.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三篇 电磁学 第8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四篇 磁学 第9章 电流的磁场.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四篇 磁学 第10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四篇 磁学 第11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五篇 机械与波动 第12章 机械振动.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五篇 机械与波动 第13章 机械波.pdf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教学内容)第六篇 波动光学 第14章 光的干涉.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