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 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测量学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马莉、王国辉、杨腾峰编 本章要点 1、钢尺量距的方法与计算 2、光电测距的原理与成果计算(难点:光电测距的原理) 3、直线定向概念及直线定向的方法(重点) 4、坐标方位角的推算(重点、难点)
测量学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马莉、王国辉、杨腾峰编 本 章 要 点 1、钢尺量距的方法与计算 2、光电测距的原理与成果计算(难点:光电测距的原理) 3、直线定向概念及直线定向的方法(重点) 4、坐标方位角的推算(重点、难点)

目 录 俤第第第 六匝四 直全光视钢距 线站电距尺离 定仪测测量测 向简距量距量 介 一概述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2 目 录 ⚫ 第一节距离测量概述 ⚫ 第二节钢尺量距 ⚫ 第三节视距测量 ⚫ 第四节光电测距 ⚫ 第五节全站仪简介 ⚫ 第六节直线定向

§4-1距离测量概述□ ●距离测量: 确定空间两点在某基准面(参考椭球面或水平面)上 的投影长度,就小范围而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即 水平距离。 ●距离测量的方法: ◆视距测量:测距精度约为1/200~1/300 (放在第七章介绍) ◆钢尺量距:其精度约为1/1000至几万分之 ◆铟瓦基线尺量距:其精度达几十万分之 ◆电磁波测距:其精度在几千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3 §4-1 距离测量概述 ⚫ 距离测量: 确定空间两点在某基准面(参考椭球面或水平面)上 的投影长度,就小范围而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即 水平距离。 ⚫ 距离测量的方法: w 视距测量:测距精度约为1/200~1/300 (放在第七章介绍) w 钢尺量距:其精度约为1/1 000 至几万分之一 w 铟瓦基线尺量距:其精度达几十万分之一 w 电磁波测距:其精度在几千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

§4-2钢尺量距 钢尺量距的工具:钢尺、标杆、测钍、垂球、拉力计等。 ◆钢尺的种类: 端点尺 按形状来分,有线尺和带尺; 按长度来分,有20m、30m和 10C 50m几种规格 0刻线尺 图4-1-J1 按零刻划的位置来分,有 端点尺:钢尺起始端金属环的【减1L 顶部为钢尺的零点。 刻线尺:钢尺的零点在钢尺 起始端进来一段后 的零刻划位置 测钎 标杆 2021/2/22 测量学多 图412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4 §4-2 钢尺量距 钢尺量距的工具:钢尺、标杆、测钎、垂球、拉力计等。 w 钢尺的种类: 按形状来分,有线尺和带尺; 按长度来分,有20m、30m和 50m几种规格; 按零刻划的位置来分,有 端点尺:钢尺起始端金属环的 顶部为钢尺的零点。 刻线尺:钢尺的零点在钢尺 起始端进来一段后 的零刻划位置。 图4-1-J1 测钎 标杆 图4-1J2

钢尺量距的步骤: 1、直线定线2、距离丈量 直线定线 当距离较长时,一般要分段丈量 ◆直线定线—要在直线方向上设立若干标记点,分成若干 尺段,以便分段丈量。 标记点:花杆、测钎或钉木桩 直线定线的方法 目估法 经纬仪法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5 一、直线定线 当距离较长时,一般要分段丈量 w 直线定线——要在直线方向上设立若干标记点,分成若干 尺段,以便分段丈量。 标记点:花杆、测钎或钉木桩 w 直线定线的方法 目估法 经纬仪法 w 钢尺量距的步骤: 1、直线定线 2、距离丈量

(1)目估法定线(由远而近,三点一线) 在A、B两点上各竖立一根花杆。 观测者位于A点之后单眼目估AB视线,指挥中间持花 杆者左右移动花杆至直线上定点。 此法多用于普通精度的钢尺量距。 8.x------------_L一-B 图4-1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6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6 (1)目估法定线(由远而近,三点一线) w 在A、B两点上各竖立一根花杆。 w 观测者位于A点之后单眼目估AB视线,指挥中间持花 杆者左右移动花杆至直线上定点。 w 此法多用于普通精度的钢尺量距。 图4-1

(2)经纬仪法法定线 在一点上安置经纬仪,用经纬仪照准另一点, 固定照准部,然后望远镜往下打,指挥另一人在视线上定点。 ◆此法可用于一般量距和精密钢尺量距。 B 、距离丈量 般量距方法 ◆精密量距方法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7 (2)经纬仪法法定线 w 在一点上安置经纬仪,用经纬仪照准另一点, 固定照准部,然后望远镜往下打,指挥另一人在视线上定点。 w 此法可用于一般量距和精密钢尺量距。 二、距离丈量 w 一般量距方法 w 精密量距方法

(一)一般量距方法 适用条件:当量距精度要求为12000~13000时采用。 定线方法:目估法或经纬仪法。 当地面平坦时可将钢尺拉平直接量测水平距离; ◆对于倾斜地面,一般采用“平量法”; ◆当地面两点之间坡度均匀时也可采用“斜量法” 1、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 丈量:在地面平坦量距,可将钢尺拉平、拉直、用力均匀, 并整尺段地丈量,要进行往返丈量 图42J1 3 z-2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8 (一)一般量距方法 适用条件:当量距精度要求为1/2000~1/3000时采用。 定线方法:目估法或经纬仪法。 w当地面平坦时,可将钢尺拉平,直接量测水平距离; w对于倾斜地面,一般采用“平量法”; w当地面两点之间坡度均匀时也可采用“斜量法”. 1、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 丈量:在地面平坦量距,可将钢尺拉平、拉直、用力均匀, 并整尺段地丈量,要进行往返丈量。 图4-2J1

测量成果的计算与精度评定: ■往返测量结果分别为: 3 往=nl+q 返=nl+ q, n一为整尺长测段数为整尺段尺长 g往测丈量的零尺段长q返测丈量的零尺段长 ■相对较差为: 返 K= 往 772 若K小于限差,则取往返测均值D作为最后结果。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9 测量成果的计算与精度评定: 往返测量结果分别为: D往 = n l + q , D返 = n l + q′ , n—为整尺长测段数 l—为整尺段尺长 q—往测丈量的零尺段长 q′—返测丈量的零尺段长 相对较差为: 若K小于限差,则取往返测均值D均作为最后结果。 D m D D K 1 = − = 均 往 返

2、倾斜地面的平量法 当地面倾斜时可将钢尺拉平,用垂球在地面投点(与定 线结合),如图42J2所视。 图42J2 B 若地面较陡,每一尺段可平量多次,见图42。 30m 2021/2/22 图4-2
2021/2/22 测量学第四章 10 2、倾斜地面的平量法 当 地面倾斜时可将钢尺拉平,用垂球在地面投点(与定 线结合),如图4-2J2所视。 图4-2 图4-2J2 若地面较陡,每一尺段可平量多次,见图4-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遥感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环境遥感.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立体观察和立体量测.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2/3).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3/3).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1/3).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双像解析摄影测量.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摄影的基本知识与航空摄影测量对摄影的基本要求.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像片纠正.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单张航摄像片解析(1/2).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模拟法立体测图和解析法立体测图.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像片纠正与正射投影技术.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摄影测量学绪论.ppt
- 《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单张航摄像片解析(2/2).ppt
- 《测量学 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ppt
- 《测量学 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园林工程测量.ppt
- 《测量学 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ppt
- 《测量学 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ppt
- 《测量学 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全站仪及绘图软件.ppt
- 《测量学 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水准测量.ppt
- 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地下建筑工程测量.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讲 表格操作与应用(2/2).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讲 图表创建与使用.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讲 图版与制图.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讲 空间分析.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讲 网络分析.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讲 GIS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讲续 地理空间数据源.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讲 ArcView概述.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讲 数据文件的生成与编辑.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讲作业 部分问题的说明.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讲 视图(View)(1/3).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讲 视图(View)(2/3).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讲 视图(View)(3/3).ppt
- 《GIS应用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讲 表格操作与应用(1/2).ppt
-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测量》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角度测量.pps
-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测量》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距离测量.pps
-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测量》课程电子教案(实验实习指导书,共三部分,主编:张坤宜).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试验理论和现代测量技术》第四章 信号的传输.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