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0章 大气环流

§10 大气环流 1
1 §10 大气环流

目录 米10.1 行星风带和气压带 米10.2 实际大气平均水平环流 的基本特征 米10.3 季风环流 米10.4 海陆风和山谷风 2
2 目 录 10.1 行星风带和气压带 10.2 实际大气平均水平环流 的基本特征 10.3 季风环流 10.4 海陆风和山谷风

10.1 行星风带和气压带 气候(Climate) 一一某一地区长时间大气变化过 程的平均统计特征,既包括大气变化的平均状态,又 包括极值状态。 大气环流(General Circulation) 一一指全 球范围的大尺度大气运行现象,既包括平均状况也包 括瞬时状况,反映了大气运动的基本状态和基本特征, 是各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背景条 件;它不仅决定各地的天气类型,同时还决定各地气 候的形成和特点。 太阳辐射、地球自转、海陆分布和地形 差异等是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的因子。 3
3 10.1 行星风带和气压带 气候(Climate)――某一地区长时间大气变化过 程的平均统计特征,既包括大气变化的平均状态,又 包括极值状态。 大气环流(General Circulation)――指全 球范围的大尺度大气运行现象,既包括平均状况也包 括瞬时状况,反映了大气运动的基本状态和基本特征, 是各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背景条 件;它不仅决定各地的天气类型,同时还决定各地气 候的形成和特点。 太阳辐射、地球自转、海陆分布和地形 差异等是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的因子

atmosphere 北极极区(加热 最少的地区) 赤道地区 加热最多的地区 Earth's surface 南极 极区(加热 最少的地区) 4
4 极区(加热 最少的地区) 极区(加热 最少的地区) 北极 南极 赤道地区 加热最多的地区

(a) North Pole ◆ polar region area of least heating) equatorial region (area of greatest heating) polar region area of least heating) South Pole
5

10.1.1 单圈环流模式 空气流向北极 空气流向南极 冷空气下降 暖空气上升 冷空气下降 空气流向赤道 空气流向赤道 北极 赤道 南极 地面冷却空气 地面加热空气 地面冷却空气 该环流圈是在地面受热不均匀的条件下产生的一一热力 环流圈。 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大气环流产生的根本 原因和条件,是大气环流的原动力。 6
6 10.1.1 单圈环流模式 北极 地面冷却空气 南极 地面冷却空气 赤道 地面加热空气 暖 空 气 上 升 冷 空 气 下 降 冷 空 气 下 降 空气流向北极 空气流向南极 空气流向赤道 空气流向赤道 该环流圈是在地面受热不均匀的条件下产生的--热力 环流圈。 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大气环流产生的根本 原因和条件,是大气环流的原动力

地转风的形成过程 北 北半球 →东 高压 南半球 高压 HIGH PRESSURE 1028hPa 1028 hPa An 1024hPa CF 1024 hPa 1020hPa 1020 hPa g Geostrophic wind 1016hPa 地转风 1016 hPa PGF P Gn 低压 低压 LOW在sSm 7
7 高 压 南半球 低 压 地转风 1028hPa 1024hPa 1020hPa 1016hPa 高 压 低 压 北 东 An Gn Vg 北半球 地转风的形成过程

North Pole Rotation of (high pressur) the Earth Polar cell 极地环流圈 三圈环流模式 Polar-front jet stream polar 中纬环流圈 Westerlies Northeasterly "trade"winds 赤道环流圈 Equator. “lade1nA 中纬环流圈 FVinds are deftected from north-south direction by Doldrums the Earth's rotution Westerlies/ (ow pressure) Warm equ South Pole Subtropical air rises and flows (high pressure) jet streum toward South Polel 极地环流圈
8 赤道环流圈 中纬环流圈 中纬环流圈 极地环流圈 极地环流圈 三圈环流模式

10.1.3地面行星风带和气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90° 北极,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60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无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无风带 赤道低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无风带 赤道低压带,无风带 副热带无风带 东南信风带 30 刚热带高压带,无风带 盛行西风带(咆哮西风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60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咆哮西风带 南极,极地高压带 90°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9 0° 30° 60° 30° 60° 90° 90°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咆哮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北极,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无风带 赤道低压带,无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无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南极,极地高压带 10.1.3 地面行星风带和气压带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咆哮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赤道无风带 副热带无风带 副热带无风带

风带天气的气候特征 >信风带天气 信风带控制地区,风向、风力几乎常年稳定,风力一般 为3~4级,最大不超过5级,天气一般比较干燥晴朗,能见 度良好。 西风带天气 在北半球,由于海陆分布和地形差异等因素影响, 西风带内多锋面和气旋活动,风向、风力多变,经常有 大风、云雨天气,冬季大洋西北部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在南半球,因海洋广大,西风带内风向较稳定,风 力强,故又称咆哮西风带。 10
10 ➢ 信风带天气 信风带控制地区,风向、风力几乎常年稳定,风力一般 为3~4级,最大不超过5级,天气一般比较干燥晴朗,能见 度良好。 ➢ 西风带天气 在北半球,由于海陆分布和地形差异等因素影响, 西风带内多锋面和气旋活动,风向、风力多变,经常有 大风、云雨天气,冬季大洋西北部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在南半球,因海洋广大,西风带内风向较稳定,风 力强,故又称咆哮西风带。 风带天气的气候特征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章 海浪.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云和雾.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空气的垂直运动和大气稳定度.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气压.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气温和湿度.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大气概况(主讲:翁国玲).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GIS的应用模型 第七章 GIS的设计与评价 第八章 GIS产品的输出设计.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2/2).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2).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GIS概述(主讲教师:郑江华).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Goe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doc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GIS,共七个实验).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自然地理学实践(主讲:葛本伟).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7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6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5节 冰川与冰缘地貌.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1章 海流.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3章 天气图基础知识.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4章 气团和锋.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5章 锋面气旋.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6章 冷高压和副热带高压.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7章 西风带高空天气系统.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8章 热带气旋及其它热带天气系统.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0章 气象报告和气象传真图的识读与应用.ppt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xinjiang geology.doc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电子教案(授课讲义,共七章,负责人:木合塔尔·扎日).doc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新疆地层.ppt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新疆地质灾害.pptx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侵入岩和侵入作用.ppt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火山岩与火山作用.pptx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新疆大地(地质)构造.ppt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新疆矿产资源概况.pptx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变质岩.ppt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答案).doc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试题).doc
- 新疆大学:《计量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