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大气概况(主讲:翁国玲)

总目绿 §1 大气概况 §13天气图基础知识 §2 气温和湿度 §14气团和锋 气压 §15锋面气旋 §4 空气的水平运动一一风 §16冷高压和副高 §5 空气的垂直运动和 §17西风带高空系统 大气稳定度 §18热带气旋 §6 云和雾 §19天气预报原理和 §7 海温和海冰 简易预报方法 §8海浪 §20天气报告和气象传真 §10大气环流 图的识读与应用 §11海流 §21船舶气象导航 2
2 总 目 录 §1 大气概况 §2 气温和湿度 §3 气压 §4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5 空气的垂直运动和 大气稳定度 §6 云和雾 §7 海温和海冰 §8 海浪 §10 大气环流 §11 海流 §13 天气图基础知识 §14 气团和锋 §15 锋面气旋 §16 冷高压和副高 §17 西风带高空系统 §18 热带气旋 §19 天气预报原理和 简易预报方法 §20 天气报告和气象传真 图的识读与应用 §21 船舶气象导航

§1大气概况 3
3 §1 大气概况

目录 米1.1 大气的组成 米1.2 大气的垂直结构 米1.3 大气状态方程 4
4 目 录 1.1 大气的组成 1.2 大气的垂直结构 1.3 大气状态方程

1.1 大气的组成 一、干洁空气(Dry Air) 1、主要成分: 氮气(N2)、氧气(02),二者占空气总容积的99%。 2、次要成分: 二氧化碳(C0,)、臭氧(03)、氢气、惰性气体, 体积比不足1%。 3、易变成分:(质量易变) 二氧化碳(C02)、臭氧(03) 4、对气温有影响的成分: 二氧化碳(C0,) 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产生温室效应; 臭氧(03)一 吸收紫外线; 5、干洁空气的分子量:28.966。 5
5 1.1 大气的组成 一、干洁空气(Dry Air) 1、主要成分: 氮气(N2)、氧气(O2),二者占空气总容积的99%。 2、次要成分: 二氧化碳(CO2)、臭氧(O3)、氢气、惰性气体, 体积比不足1%。 3、易变成分:(质量易变) 二氧化碳(CO2)、臭氧(O3) 4、对气温有影响的成分: 二氧化碳(CO2) ――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产生温室效应; 臭氧(O3)――吸收紫外线; 5、干洁空气的分子量:28.966

Water in the Air Hydrologic Cycle Condensation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02 1998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6
6

Ice Water melting (融化) Water Vapor=evaporation(蒸发) Ice Vapor=sublimation(升华) These processes absorb latent heat from the atmosphere(breaking of hydrogen bonds)
7 These processes absorb latent heat from the atmosphere (breaking of hydrogen bonds) Water Vapor = evaporation(蒸发) Ice Water = melting(融化) Ice Vapor = sublimation(升华)

Vapor Water=condensation(凝结) Vapor Ice =deposition(凝华) Water Ice freezing (凝固) These processes release latent heat to the atmosphere 8
8 Water Ice = freezing (凝固) Vapor Ice = deposition(凝华) Vapor Water = condensation(凝结) These processes release latent heat to the atmosphere

二、水汽(Vapour) 1、 来源:地表的蒸发。 2、水平分布:海洋多于陆地, 沙漠最少。 3、垂直分布: 低空多于高空,随高度升高水汽含量迅速减少。 4、特点: 1)在自然条件下,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态变化的 气体,是天气演变的主角。 2)具有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性能,加上在水相变化中 伴有凝结潜热的吸收或释放,对气温产生影响。 5、湿空气(Wet Air):含有水汽的空气
9 二、水汽(Vapour) 1、来源:地表的蒸发。 2、水平分布:海洋多于陆地,沙漠最少。 3、垂直分布: 低空多于高空,随高度升高水汽含量迅速减少。 4、特点: 1) 在自然条件下,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态变化的 气体,是天气演变的主角。 2) 具有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性能,加上在水相变化中 伴有凝结潜热的吸收或释放,对气温产生影响。 5、湿空气(Wet Air):含有水汽的空气

三、杂质 1、杂质: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又称为气溶胶粒 子,包括水汽凝结物(水滴、冰晶)、微小盐粒等。 2、对大气的影响: 使能见度降低;作为水汽凝结的凝结核。 3、城市污染监测的主要成分: 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10
10 三、杂质 1、杂质: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又称为气溶胶粒 子,包括水汽凝结物(水滴、冰晶)、微小盐粒等。 2、对大气的影响: 使能见度降低;作为水汽凝结的凝结核。 3、城市污染监测的主要成分: 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1.2 大气的垂直结构 3、垂直分层: 一、 大气的垂直范围 1)分层依据: 和垂直分层 气温和水汽的垂直分布、 1、空气密度: 大气的扰动程度和电离 标准状况下,近地 现象等。 面附近干空气的密 2)分层:自地面向高空, 度为1293g/m3。 一一对流层、平流层、中间 2、大气上界: 层、热层、散逸层。 大气与星际空间的 3)平流层: 分界面,通常以极 光”出现的最大高 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水 度1000km作为大 汽极少,云很难生成。 气上界的高度。 4)热层:又称电离层 对远程无线电通讯具有重要 意义。 11
11 1.2 大气的垂直结构 一、大气的垂直范围 和垂直分层 1、空气密度: 标准状况下,近地 面附近干空气的密 度为1293g/m3 。 2、大气上界: 大气与星际空间的 分界面,通常以极 光”出现的最大高 度1000km作为大 气上界的高度。 3、垂直分层: 1) 分层依据: 气温和水汽的垂直分布、 大气的扰动程度和电离 现象等。 2) 分层:自地面向高空,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 层、热层、散逸层。 3) 平流层: 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水 汽极少,云很难生成。 4)热层:又称电离层 对远程无线电通讯具有重要 意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GIS的应用模型 第七章 GIS的设计与评价 第八章 GIS产品的输出设计.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2/2).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2).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GIS概述(主讲教师:郑江华).ppt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Goe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doc
- 新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GIS,共七个实验).doc
-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自然地理学实践(主讲:葛本伟).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7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6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5节 冰川与冰缘地貌.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4节 喀斯特地貌(2/2).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4节 喀斯特地貌(1/2).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3节 流水地貌.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2节 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地貌 第1节 地貌成因与类型.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地壳 第5节 地壳的演变.ppt
-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地壳 第4节 火山与地震.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气温和湿度.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气压.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空气的垂直运动和大气稳定度.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云和雾.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章 海浪.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0章 大气环流.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1章 海流.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3章 天气图基础知识.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4章 气团和锋.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5章 锋面气旋.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6章 冷高压和副热带高压.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7章 西风带高空天气系统.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8章 热带气旋及其它热带天气系统.ppt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0章 气象报告和气象传真图的识读与应用.ppt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xinjiang geology.doc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电子教案(授课讲义,共七章,负责人:木合塔尔·扎日).doc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新疆地层.ppt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新疆地质灾害.pptx
- 《新疆地质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侵入岩和侵入作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