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佛教名山》讲义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9
文件大小:1.58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佛教简介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在洛阳建立了 第一所寺院—白马寺。 佛教以释迦牟尼为佛祖,传说他的四大 弟子即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位菩 萨分别占有一山作为各自的道场。于是 ,中国境内有了五台山、峨眉山、普陀 山、九华山四大佛教名山。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没8朝动观地等 具褪 足音 許种妙被 炒大力刀厄 運 程初修救量 视不智世 世。現方朋逼 身1舍身 普 用 菩音也乱龄南

佛教名山

Q佛教简介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在洛阳建立了 第一所寺院一白马寺。 ◆佛教以释迦牟尼为佛祖,传说他的四大 弟子即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位菩 萨分别占有一山作为各自的道场。于是, 中国境内有了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 九华山四大佛教名山

佛教简介 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在洛阳建立了 第一所寺院—白马寺。  佛教以释迦牟尼为佛祖,传说他的四大 弟子即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位菩 萨分别占有一山作为各自的道场。于是, 中国境内有了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 九华山四大佛教名山

台山 ◆五台山旅游区,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平均 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 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 ◆五台山夏天绿草如茵,清风习习,十分凉 爽,因此又叫“清凉山”,有“清凉佛国 之称,是避暑胜地

一、  五台山旅游区,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平均 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 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  五台山夏天绿草如茵,清风习习,十分凉 爽,因此又叫“清凉山”,有“清凉佛国” 之称,是避暑胜地。 五台山

供奉菩萨 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和居住地. 主要供奉文殊菩萨,专司智慧。手持宝剑(或宝 卷),象征智慧锐利;身骑狮子,象征智慧威 猛,人称大智菩萨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至十五举行“大誓愿会”, 是五台山一年一度的盛大的宗教活动。是佛教 的“风道场

供奉菩萨  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和居住地.  主要供奉文殊菩萨,专司智慧。手持宝剑(或宝 卷),象征智慧锐利;身骑狮子,象征智慧威 猛,人称大智菩萨。 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至十五举行“大誓愿会”, 是五台山一年一度的盛大的宗教活动。是佛教 的“风道场

佛光寺 ◆位于五台县城东北佛光山腰的佛光寺, 始建于北魏,重建于唐。自唐代重建以 来保存至今,是我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 筑的代表作。佛光寺的文物是我国唐代 佛教艺术的精华

佛光寺  位于五台县城东北佛光山腰的佛光寺, 始建于北魏,重建于唐。自唐代重建以 来保存至今,是我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 筑的代表作。佛光寺的文物是我国唐代 佛教艺术的精华

南禅寺 ◆位于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的南禅寺大殿, 具有中唐时期建筑风格,比佛光寺更早, 晚唐时武宗“会昌灭法”,佛寺大都毁, 南禅寺地处偏辟,幸免毁坏,是我国现 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

南禅寺  位于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的南禅寺大殿, 具有中唐时期建筑风格,比佛光寺更早, 晚唐时武宗“会昌灭法”,佛寺大都毁, 南禅寺地处偏辟,幸免毁坏,是我国现 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

Q总结 ◆五台山旧有寺院360处,现存寺庙计有台 内39座、台外8座。 ◆古建筑和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人称“五 台归来不看庙”。 ◆它在隋唐时期早已名扬全国,并与日本 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等国的僧侣素有来 往,在国外佛教界广有影响

总结  五台山旧有寺院360处,现存寺庙计有台 内39座、台外8座。  古建筑和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人称“五 台归来不看庙”。  它在隋唐时期早已名扬全国,并与日本、 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等国的僧侣素有来 往,在国外佛教界广有影响

二、峨眉山 ◆“蜀国多仙山,峨眉貌难匹”。这是唐代诗人李 白对峨眉山的赞美。 ◆山势雄伟髙大,千山万壑,溪流绿树,流云瀑布 景色万千,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1997年2月,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目录》

 “蜀国多仙山,峨眉貌难匹”。这是唐代诗人李 白对峨眉山的赞美。  山势雄伟高大,千山万壑,溪流绿树,流云瀑布, 景色万千,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 1997年2月,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目录》。 二、峨眉山

Q供奉菩萨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 道场。 AAAAAA ◆专司理德,手持如 意棒,身骑六牙大 象,人称大行菩萨。 ◆是佛教的“火道 场

供奉菩萨 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 道场。  专司理德,手持如 意棒,身骑六牙大 象,人称大行菩萨。  是佛教的“火道 场

报国寺 ◆在峨眉山麓,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庙,又是 登山的大门,是游峨眉山的起点 ◆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报国寺”匾额为康 熙帝亲书。 ◆报国寺中有三件珍宝,一是七佛殿内的巨型瓷 佛;二是高7米的14层紫铜“华严塔”(现已迁 至伏虎寺);三是高2.3米,重25吨的大铜钟

报国寺  在峨眉山麓,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庙,又是 登山的大门,是游峨眉山的起点。  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报国寺”匾额为康 熙帝亲书。  报国寺中有三件珍宝,一是七佛殿内的巨型瓷 佛;二是高7米的14层紫铜“华严塔”(现已迁 至伏虎寺);三是高2.3米,重25吨的大铜钟

共19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