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课后分析练习

课后练习分析 熟读课文,背诵“陈胜、吴广乃谋曰……吴广以为然”“召令徒 属曰……吴广为都尉”两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陈胜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 的品质? 2.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3.陈胜在起义初期做了哪几件事?这表明他有怎样的远略?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认识陈胜 的才略胆识及其在发动反秦斗争上的作用。 本题中含有背诵和答问两项,这两项应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 背背讲讲,直至基本成诵。切忌讲得过多,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练 习背诵,要把基点放在学生自行领悟之上。 各小题参考答案如下 1.陈涉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 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并且 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口号,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 胆识。(详见“基本内容和写法”第3段) 2.舆论准备包括两项:(1)丹书“陈胜王”三字于帛,置人所罾鱼 腹中;(2)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筹火装作“鬼火”,学狐狸的声音 大叫“大楚兴,陈胜王”。这实际上是假借鬼神的名义号召众戍卒准备着 跟陈胜一同起事。(按:古代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大多采取与此相似的做 法,这跟当时敬鬼神现念的普遍存在有关,跟封建迷信不可混为一谈。 教师对此可略作解释。) 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先诱使将尉鞭打吴广以激怒众戍卒,趁机“并 杀两尉”,将众戍卒置于自己的领导之下;然后指出惟一的生路是起来反 抗,并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舞斗争,赢得了众戍卒的赞同;最后 举行庄严的誓师会,为坛而盟。这又显示了陈胜卓越的组织才能 3.主要之点是:(1)“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为未来的指挥 中心建立一个战略后方:(2)自己率兵攻占陈作为西进攻秦的指挥中心 (3)建立政权,提出复兴楚国的战略口号。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战 略目标是推翻秦王朝的统治, 二注意本文叙史的脉络,找出跟下面两句话相照应的上下文加以 体会。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提示学生读史传要注意文章的脉络,弄清事件 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考虑到初二学生的接受能力,此题只宜点到为 止,不必讲得过细。 参考答案如下 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下文)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大楚兴,陈胜 王”(上文):“陈胜自立为将军”“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下文)
课后练习分析 一 熟读课文,背诵“陈胜、吴广乃谋曰……吴广以为然”“召令徒 属曰……吴广为都尉”两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陈胜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 的品质? 2.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3.陈胜在起义初期做了哪几件事?这表明他有怎样的远略?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认识陈胜 的才略胆识及其在发动反秦斗争上的作用。 本题中含有背诵和答问两项,这两项应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 背背讲讲,直至基本成诵。切忌讲得过多,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练 习背诵,要把基点放在学生自行领悟之上。 各小题参考答案如下: 1.陈涉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 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并且 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口号,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 胆识。(详见“基本内容和写法”第 3 段) 2.舆论准备包括两项:(1)丹书“陈胜王”三字于帛,置人所罾鱼 腹中;(2)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筹火装作“鬼火”,学狐狸的声音 大叫“大楚兴,陈胜王”。这实际上是假借鬼神的名义号召众戍卒准备着 跟陈胜一同起事。(按:古代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大多采取与此相似的做 法,这跟当时敬鬼神现念的普遍存在有关,跟封建迷信不可混为一谈。 教师对此可略作解释。) 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先诱使将尉鞭打吴广以激怒众戍卒,趁机“并 杀两尉”,将众戍卒置于自己的领导之下;然后指出惟一的生路是起来反 抗,并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舞斗争,赢得了众戍卒的赞同;最后 举行庄严的誓师会,为坛而盟。这又显示了陈胜卓越的组织才能。 3.主要之点是:(1)“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为未来的指挥 中心建立一个战略后方;(2)自己率兵攻占陈作为西进攻秦的指挥中心; (3)建立政权,提出复兴楚国的战略口号。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战 略目标是推翻秦王朝的统治。 二 注意本文叙史的脉络,找出跟下面两句话相照应的上下文加以 体会。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提示学生读史传要注意文章的脉络,弄清事件 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考虑到初二学生的接受能力,此题只宜点到为 止,不必讲得过细。 参考答案如下: 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下文)。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大楚兴,陈胜 王”(上文);“陈胜自立为将军”“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下文)

三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辨析词义。 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古义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试辨析下面三组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思。 (1)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车六七百乘,卒数万人 (3)A乃书帛曰“陈胜王” B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确切辨析词义的习惯 参考答案如下: (1)“亡”,人藏在隐蔽之处,即逃亡之义。 (2)“间”,本作“閒”,表示月光由门缝穿入,这里是“窃伺间隙, 不欲令众知之”之义,可解作“暗地里”。“之”,小篆作坐,像草木自地 而出,引申为往。 (3)“往往”,处处 (1)A.编次。B.临时驻扎 (2)A.屡次、多次。B.几。 (3)A.写。B.字条
三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辨析词义。 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古义。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试辨析下面三组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思。 ( ) 陈胜、吴广皆 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 所旁丛祠中 ( ) 扶苏 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车六七百乘,卒 万人 ( ) 乃丹 帛曰“陈胜王”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 1 A B 2 A B 3 A B 次 次 以 数 书 书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确切辨析词义的习惯。 参考答案如下: 1. (1)“亡”,人藏在隐蔽之处,即逃亡之义。 (2)“间”,本作“閒”,表示月光由门缝穿入,这里是“窃伺间隙, 不欲令众知之”之义,可解作“暗地里”。“之”,小篆作 ,像草木自地 而出,引申为往。 (3)“往往”,处处。 2. (1)A.编次。B.临时驻扎。 (2)A.屡次、多次。B.几。 (3)A.写。 B.字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陈涉世家》能力测试练习.doc
- 《陈涉世家》精细阅读练习.doc
- 《陈涉世家》知识归纳练习.doc
- 《陈涉世家》教案6.doc
- 《陈涉世家》教案5.doc
- 《陈涉世家》学习要点.doc
- 《陈涉世家》同步练习.doc
- 《陈涉世家》一课一练.doc
- 《陈毅市长》教案4.doc
- 《陈毅市长》同步练习1.doc
- 《赤壁赋》教案6.doc
- 《触龙说赵太后》同步训练.doc
- 《触詟说赵太后》同步练习.doc
- 《草》知识导学.doc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重点、难点与对策及同步练习.doc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相关资料.doc
- 《春酒》说课稿(二).doc
- 《春之声》教案及练习.doc
- 《春》说课稿4.doc
- 《春》说课稿3.doc
- 《从小就要爱科学》教学设计3.doc
- 《从小就要爱科学》检测题.doc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精练.doc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doc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1.doc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doc
- 《促织》发散思维能力导练.doc
-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2.doc
-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1.doc
- 《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doc
- 《大道之行也》教案6.doc
- 《大道之行也》综合能力测试.doc
- 《大雁归来》同步练习.doc
- 《大雁归来》教案6.doc
- 《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2.doc
- 《登楼赋》教案2.doc
- 《登泰山记》基础训练.doc
- 《登泰山记》课内语段阅读.doc
- 《第一千个球》重点难点分析.doc
- 《答司马谏议书》备课资料及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