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习题集(打印版)

简答题: 1,液压传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液压传动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3.液压油液的粘度有几种表示方法?它们各用什么符号表示?各用什么单 位? 4.液压油的选用应考虑哪几方面? 5.为什么气体的可压缩性比较大 6,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污染原因主要来自哪几方面?应该怎样控制工作介质 的污染? 7,直动式溢流阀的阻尼孔起什么作用?如果它被堵塞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如 果弹簧腔不合回油腔接,会出现什么现象? 8,若把先导式溢流阀的遥控口当成泄漏口接油箱,这时液压系统将会产生什 么问题? 论述题: 1,列出径向柱塞泵的理论流量计算公式。 2.试分析单作用叶片泵产生流量脉动的主要原因。是否和双作用叶片泵产生 流量脉动的原因相同? 3.图1示凸轮转子泵,其定子内曲线为完整的圆弧,壳体上有两片不旋转但 可以伸缩(靠弹簧压紧)的叶片。转子外形与一般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相似。说明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泵的工作原理,在图上标出其进、出油口。并指出凸轮转一转泵吸排油几次。 4.液压系统中滤油器的容量如果选的太小,易引起哪些故障? 5.二位四通换向阀能否作二位三通阀使用?具体如何接法? 6.画出下列各种名称的方向阀的图形符号: (1) 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2)二位二通行程换向阀(常开): (3)二位三通液动换向阀: (4) 液控单向阀: (5) 三位四通M型机能电液换向阀: (6)三位四通Y型电磁换向阀。 7.图2所示电液换向阀中,电磁先导阀为什么采用Y型中位机能?能否用O 型、P型或其它型机能?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6X% 区吉W 40 8.如图3所示位内控内排电液换向阀的换向回路,电液换向阀中的主阀机能为 M型,当电磁铁1DT或2DT通电吸合时,液压缸并不工作,这是什么原因? IDT 2D1 X▣ 图3 9.图4示为采用二位二通电磁阀A,蓄电池B和液控单向阀C组成的换向回 路,试说明液压缸是如何实现换向的?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出 10.试分析图5示回路中液控单向阀的作用。 图5 11.图6示为采用行程换向阀A,B以及带定位机构的液动换向阀C组成的连 图6 续往复回路,试说明其工作原理。 12.试用若干个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组成使液压缸换向的回路,画出其原理图。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13.图7示回路能使现快进(差动连接)→慢进→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 试列出其电磁铁动作表(通电用“+”,断点用“-”)。 3DT 4D7 71 DT 2DT 图7 14.图8示两种回路中,用定值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来代替调速阀,能否起到调 F 米 速阀的稳定速度的作用。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15.图9示为采用先节流后减压的调速阀,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F 图9 16.图10示为采用中、低压系列调速阀的回油路调速系统,溢流阀调定压力ps =4MPa,其他数据如图所示,工作时发现液压缸速度不稳定,试分析原因,并 提出改进措施。 图10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17.图11示是使用液控单向阀的平衡回路,读懂油路并说明节流阀的作用。 4X% 山 2DT 图11 计算题: 1.如图1所示的液压千斤顶,小柱塞直径d=10mm,行程s1=25mm,大柱塞直 径D=50mm,重物产生的力F2=50000N。手压杠杆比L1=500:25,试求: (1)此时密封容积中的液体压力p: (2) 杠杆施加力F为多少时,才能举起重物? (3) 杠杆上下动作一次,重物的上升高度S。 图1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2.图2示为一种抽吸设备。水平管出口通大气,当水平管内液体流量达到某一 数值时,处于面积为A1处的垂直管子将从液箱内抽吸液体。液箱表面为大气 压力。水平管内液体(抽吸用)和被抽吸介质相同。有关尺寸如下:面积A1 =3.2cm3,A2=4A1,=1m,不计液体流动时的能量损失,问水平管内 图2 流量达多少时才能开始抽吸。 3.图3示为一输送油液的倾斜管道。已知:h=15m,p1=0.45MPa,p 2=0.25MPa,d=10mm,1=20m,p=900kgm3,v=45×10 一6m2/s。试求: ·(1)管内液体的流动方向: 图3 (2)流量。 如图4所示,一流量Q=l6Lmin的液压泵,安装在油面以下,油液粘度v= 20×10一6m2/s,p=900kgm3,其他尺寸如图所示,仅考虑吸油管的沿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程损失,试求液压泵入口处的绝对压力。 200cm 图4 5.一液压马达的排量q=80cm3r,负载转矩为50N·m时,测得其机械效 率为0.85。将此马达作泵使用,在工作压力为4.62MPa时,其机械损失转矩 与上述液压马达工况相同,求此泵的机械效率。 6.某液压泵在转速为950r/min时的理论流量为160L/min,在压力29.5Pa 和同样的转速下测得的实际流量为150L/min,总效率为0.87,求: (1).泵的容积效率: (2).泵在上述工况下所需的电机功率: (3).泵在上述工况下的机械效率: (4)·驱动此泵需多大转矩? 7.一泵当负载压力为8MPa时,输出流量为96Lmin,而负载压力为10MPa 时,输出流量为94Lmin。用此泵带动一排量q=80cm3r的液压马达,当 负载转矩为120N·m时,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为0.94,其转速为1100r/min, 求此时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提示:先求马达的负载压力) 8.已知液压缸的活塞有效面积为A,运动速度为V,有效负载为FL供给液 压缸的流量为Q,压力为p。液压缸的总泄漏量为Q,总摩擦阻力为「。试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根据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的定义,求液压缸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的 表达式 9.图5中D=50mm,d=35mm,液压泵供油压力为2.5MPa,流量 l0L/min,求差动连接的运动速度和推力。如果不考虑管路损失,则实现p1p, 而p2=2.6MPa,求液压缸的推力。 图5 10.一单杆液压缸快速向前运动时采用差动连接,快速退回时,压力油输入液压 缸有杆腔。假如活塞往复快速运动时的速度都是0.1ms,慢速运动(无杆腔进 油)时负载为25000N,,输入流量Q=25L/min,背压p2=2×105Pa,要 求: (1) 确定活塞和活塞杆直径: (2)如缸简材料的[8]=5×107N/m2,计算缸筒的壁厚。 11.由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组成的调速回路,变量泵的排量可在0~50cm3:范围 内改变。泵转速为1000rmin,马达的排量为50cm3斤,安全阀的调定压力为 10MPa。在理想情况下,泵和马达的容积效率和液压机械效率都是100%。求: (1) 液压马达最高和最低转速: (2) 液压马达的最大输出转距: (3) 液压马达的最高输出功率。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回路图(GBT786.1-2021/ISO 1219-1-2012)第1部分 图形符号.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86.2-2018)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回路图(第2部分:回路图).pdf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86.1-1993)液压图形符号.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86.1-2009/1S01219-1:2006)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回路图.pdf
- 运城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实验课教学大纲 Hydraulics and Peunmatics Transmission Experiment.pdf
- 运城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理论课教学大纲 Hydraulics and Peunmatics Transmission.pdf
-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综合探索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Vibration monitoring(打印版).pdf
-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综合探索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Measurement issues.pdf
-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综合探索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王科盛)A Comprehensive Course of Exploratory Design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pdf
-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 Machine Design》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pdf
- 《机械原理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打印版)第9章 机械中的摩擦和效率.pdf
- 《机械原理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打印版)第8章 其他常用机构.pdf
- 《机械原理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打印版)第7章 轮系.pdf
- 《机械原理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打印版)第6章 齿轮机构.pdf
- 《机械原理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打印版)第5章 凸轮机构.pdf
- 《机械原理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打印版)第4章 平面连杆机构.pdf
- 《机械原理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打印版)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pdf
- 《机械原理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打印版)第2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pdf
- 《机械原理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打印版)第1章 绪论.pdf
- 《机械原理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打印版)第12章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pdf
- 运城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各章液压传动习题(打印版).pdf
- 运城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教学)液压传动技术实验指导书.pdf
- 运城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概述(负责人:张洁).pptx
- 运城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液压仿真技术.pptx
- 运城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液压执行元件.pptx
- 运城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 HYDRAULIC PUMPS).pptx
- 运城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液压控制元件.pptx
- 机械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PDF电子版(第4版,主编:刘银水、许福玲,共十三章)Hydraulic and Pneumatic Pressure Transmission.pdf
- 机械工业出版社:“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PDF电子版(第5版,主编:左健民,共两篇十六章)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ransmission.pdf
- 机械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PDF电子版(主编:高殿荣,共九章).pdf
- 机械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PDF电子版(第3版,主编:王积伟,共八章)Hydraulic and Pneumatic Pressure Transmission.pdf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一章 绪论 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pdf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二章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础知识.pdf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三章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pdf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四章 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pdf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pdf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六章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pdf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七章 机械加工精度.pdf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八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pdf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货架上下料AGV机械系统的设计与仿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