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16章 逻辑门电路

第二章逻辑门电路 161最简单的门电路 162集成TL门电路 16.3CMOs逻辑门电路
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16.1 最简单的门电路 16.2 集成TTL门电路 16.3 CMOS逻辑门电路

16.1.1二极管与门 输入 输出 VA(V)VB(V) V(V) OV OV OV Q+VcC+5V OV 5 OV R 5V OV OV 3k9 5V 5V 5V D A 与逻辑真值表 D2 输入 输出 A B 0 0 0 0 L=AB B 0 0
16.1.1 二极管与门 & L=A·B B A 输 入 输出 VA(V) VB(V) VY(V) 0V 0V 5V 5V 0V 5V 0V 5V 0V 0V 0V 5V 0 1 0 1 A B Y 0 0 1 1 输 入 0 0 0 1 输出 与逻辑真值表 B +V A Y D D 3kΩ R CC +5V 1 2

1612二极管或门 输入 输出 VA (V)VB(V)K(v) DI OV o OV A OV 5 5V OV 5V B 5V 5V 5V R 3k Q2 或逻辑真值表 输入 输出 B Y=A+B A001 0 B Y011 0
16.1.2 二极管或门 输 入 输出 VA(V) VB(V) VY(V) 0V 0V 5V 5V 0V 5V 0V 5V 0V 5V 5V 5V 0 1 0 1 A B Y 0 0 1 1 输 入 0 1 1 1 输出 或逻辑真值表 A Y B D D 3kΩ 2 1 R ≥1 Y=A+B A B

1613非门 CC +5V Y Y=A A Y=A R Ao 非逻辑真值表 输入 输出 输入输出 A o 5V 0 5V
16.1.3 非门 输 入 输 出 VA(V) VY(V) 0V 5V 5V 0V A Y 0 1 输 入 1 0 输 出 非逻辑真值表 +V A Y T 1 2 3 +5V b C R CC R A 1 A Y=A 1 Y=A

二极管与门和或门电路的缺点: (1)在多个门串接使用时,会出现低电平偏离标准数值 的情况。 (2)负载能力差。 9+VCC +5v 9+vcc+5V R R 3k Q2 3k Q2 D 5VO 5VO
二极管与门和或门电路的缺点: (1)在多个门串接使用时,会出现低电平偏离标准数值 的情况。 (2)负载能力差。 0V 5V Y 5V +V +V D D D D 1 2 1 3kΩ R R 3kΩ 2 CC +5V CC +5V p

解决办法: 将二极管与门(或门)电路和三极管非门电路 组合起来。 o+c(+5V) R 3k Q2 Ik Q D D L B RI 4.7k9
解决办法: 将二极管与门(或门)电路和三极管非门电路 组合起来。 L B A +V D 1 2 D 3 1kΩ T P ( +5V) 1 R 2 Rc 3kΩ CC R D b D5 R1 4.7kΩ 4

1614组合逻辑门 工作原理: (1)当A、B、C全接为高电平5V时,二极管D~D3都截止,而D4、 D5和T导通,且T为饱和导通,v=0.3V,即输出低电平。 (2)A、B、C中只要有一个为低电平0.3V时,则vV,从而使D4 D5和T都截止,Ⅳ=VCc=5V,即输出高电平。 所以该电路满足与非逻辑关系,即:Y=A·B.C +vcct R R 3k Q2 lk Q D T B R 4.7k9
Y = ABC 16.1.4 组合逻辑门 工作原理: (1)当A、B、C全接为高电平5V时,二极管D1~D3都截止,而D4、 D5和T导通,且T为饱和导通, VL =0.3V,即输出低电平。 (2)A、B、C中只要有一个为低电平0.3V时,则VP≈1V,从而使D4、 D5和T都截止,VY=VCC=5V,即输出高电平。 所以该电路满足与非逻辑关系,即: +V Y A B C 1 2 D D D 3 D D 4 +5V P R 3 1 5 2 CC 3kΩ R 4.7kΩ R 1kΩ T c 1

16.2集成TL门电路 1621集成TL与非门 1.电路组成 R R 28k2↓ Y & V2 R V5 R 200Q2 R 3kQ2 A B C 输入级中间级 输出级 (b) TL与非门
16.2 集成TTL门电路 16.2.1 集成TTL与非门 1. 电路组成 TTL与非门

2.电压传输特性 tvcc LL 8 4FAB 0.90H llo UIL UON 2.3 U OFF TTL与非门电压传输特性
2. 电压传输特性 TTL与非门电压传输特性

3.常用参数 (1)输出高电平6H,输出低电平L6:是指分别对应于传 输特性曲线截止区与饱和区的输出电压值。标准的输出高电 平L6H=36V,低电平C6L=0.35V (2)开门电平N和关门电平L6F:在保证门输出为额定低 电平的条件下,所允许的最小输入高电平值称为开门电平 L6N;在保证门输出为额定高电平值的90%的条件下,所允 许的最大输入低电平值称为关门电平L6F0为保证输出高电 平,应满足近≤C6F;为保证输出低电平,应满足4>C6N (3)门限电平H:也称阈值电压,它是对应于门开启与关 闭分界处的输入电压值,是输出高、低电平的分界线,一般 取 TIL电路还有输入信号噪声容限等参数,限于篇幅,这里不 再赘述
3. 常用参数 (1)输出高电平UOH,输出低电平UOL:是指分别对应于传 输特性曲线截止区与饱和区的输出电压值。标准的输出高电 平UOH=3.6V,低电平UOL=0.35V。 (2)开门电平UON和关门电平UOFF:在保证门输出为额定低 电平的条件下,所允许的最小输入高电平值称为开门电平 UON;在保证门输出为额定高电平值的90%的条件下,所允 许的最大输入低电平值称为关门电平UOFF。为保证输出高电 平,应满足uI≤UOFF;为保证输出低电平,应满足uI>UON。 (3)门限电平UTH:也称阈值电压,它是对应于门开启与关 闭分界处的输入电压值,是输出高、低电平的分界线,一般 取 TTL电路还有输入信号噪声容限等参数,限于篇幅,这里不 再赘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15章 数制与逻辑代数.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14章 脉冲的基础知识和反相器.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13章 调频与鉴频.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12章 混频与倍频.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11章 调幅与检波.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10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ppt
- 《电路分析—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上》教学大纲.doc
- 《C语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教学大纲.doc
- 《C语言》课程教学资源(讲义)教学大纲.doc
-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doc
- 成都信工学院:《现代通信原理》(英文版) OFDM Systems N subcarriers.ppt
- 北京邮电大学:《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信令系统.ppt
- 北京邮电大学:《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lP交换技术及下一代网络NGN.ppt
- 北京邮电大学:《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交换网络.ppt
- 北京邮电大学:《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现代交换原理.ppt
- 北京邮电大学:《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ISDN交换技术.ppt
- 北京邮电大学:《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IP交换技术.ppt
- 北京邮电大学:《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5.6)光交换技术.ppt
- 北京邮电大学:《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5.1-5.5).ppt
- 北京邮电大学:《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程控数字交换与电话通信网.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17章 组合逻辑电路.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18章 集成触发器.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19章 时序逻辑电路.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1章 半导体器件.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20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2章 基本放大器.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3章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4章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5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6章 低频功率放大器.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7章 直流稳压电源.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8章 正弦波振荡器.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第9章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ppt
-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教学指南.doc
- 《数字信号与处理 DSP教案》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DSP简介.ppt
- 《数字信号与处理 DSP教案》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C5000DSP硬件结构.ppt
- 《数字信号与处理 DSP教案》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DSP软件体系.ppt
- 《数字信号与处理 DSP教案》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编译连接工具的使用.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数据信号的传输 第一节 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pdf
- 重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DSP绪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