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爱莲说》同步练习2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
文件大小:2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爱莲说》同步练习2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爱莲说》 、填空:《爱莲说》选自 》,作者是代哲学家 后人称他为 二、注音:蕃 濯清涟 三、翻译句子(重点词语要在原句及译文中用彩笔标出)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圈 (2)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圈崮通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國圆(圆 (4)香远益清,停亭净植, (5)可远观而不可麽焉。 (6) 菊,花之隐逸者也 (7)莲,花之君子者也。 (8)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9)莲之爱,同囝者何人? (10)牡丹之爱,宣乎众矣 四、回答问题: 1、文中描写莲花特点的语句有: 2、结合对上面语句的理解,说说君子应具备的品质是什么? 3、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爱莲说》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慕富贵,那他追求的是什么呢?) 5、作者赞美莲,写菊花和牡丹有何作用?(作者为什么不单纯地写莲?) 6、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三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 者何人?”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有何目的? 7、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你怎样看待? 8、判断正误: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一句是判断句,标志是“者也”,所以古文中有“者”的就 是判断句。 (2)本文中采用了衬托、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 (3)这篇文章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他与世无争的清高风度 (4)“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这篇文章“借花喻人”,是 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爱莲说》 一、填空:《爱莲说》选自《 》,作者是 代哲学家 ,后人称他为 “ ”。 二、注音:蕃 予 淤 泥 濯 清 涟 亵 玩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回答问题: 1、文中描写莲花特点的语句有: , , , , , , 。 2、结合对上面语句的理解,说说君子应具备的品质是什么? 3、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6、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三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 者何人?”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有何目的? (4)“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这篇文章“借花喻人”,是 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 ) 三、翻译句子(重点词语要在原句及译文中用彩笔标出):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7)莲,花之君子者也。 (8)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爱莲说》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慕富贵,那他追求的是什么呢?) 5、作者赞美莲,写菊花和牡丹有何作用?(作者为什么不单纯地写莲?) 7、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你怎样看待? 8、判断正误: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一句是判断句,标志是“者也”,所以古文中有“者”的就 是判断句。 ( ) (2)本文中采用了衬托、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 ( ) (3)这篇文章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他与世无争的清高风度。 ( )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