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选修《廉颇与蔺相如》ppt课件1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史记》

学习目的 ■1、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 养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这篇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 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一些文言多义词和词类活 用现象 4、了解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和他的著作《史记》
学习目的 ◼ 1、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 养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这篇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 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一些文言多义词和词类活 用现象。 4、了解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和他的著作《史记》

学习重点 1、文言实词:负、徒、幸、引、为、使 观、奏、顾 2、虚词:以、之 3、词类活用:①古今异义词:指示,约東 ②名词活用动词:刃、衣、舍、前 ③使动用法:完 破、归 4、被动句和判断句:“见”、“.者.也” ■5、倒裝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学习重点 ◼ 1、文言实词:负、徒、幸、引、为、使、亡、 观、奏、顾 ◼ 2、虚词:以、之 ◼ 3、词类活用:①古今异义词:指示,约束 ②名词活用动词:刃、衣、舍、前 ③使动用法:完、急、破、归 ◼ 4、被动句和判断句:“见” 、 “…者…也” ◼ 5、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读书作文时,经常遇到“完壁归 赵”“负荆请罪”等成语。这些成语的出处就在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板 书)。我们学习这些课文,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 这些成语典故,学到一些文言知识,而且将受到 古人那种勇敢机智的品质以及识大体、顾大局的 爱国情操所激励,从而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我们读书作文时,经常遇到“完壁归 赵”“负荆请罪”等成语。这些成语的出处就在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板 书)。我们学习这些课文,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 这些成语典故,学到一些文言知识,而且将受到 古人那种勇敢机智的品质以及识大体、顾大局的 爱国情操所激励,从而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简介作者和《史记》 关于司马迁 1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①写作目 的—“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②学习古人,发愤著书,“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 见”。司马迁发愤著《史记》,也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 恨,“则仆偿前辱之责”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十表,本 纪十一,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等五种体裁 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 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 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作品有很 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简介作者和《史记》。 关于司马迁: 1.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①写作目 的——“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②学习古人,发愤著书,“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 见”。司马迁发愤著《史记》,也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 恨,“则仆偿前辱之责” 。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十表,本 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 等五种体裁。 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 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 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作品有很 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简介时代背景 公元前四世纪,战国“七雄”征战不已 秦国最强,它对六国都有野心。秦国多次 击赵,但赵国重用廉颇、蔺相如,将相团 告合作,外交上、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 保障了国家的安全。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廉 颇、蔺相如团结合作,抗击强秦的历史事
三、简介时代背景 ◼ 公元前四世纪,战国“七雄”征战不已。 秦国最强,它对六国都有野心。秦国多次 击赵,但赵国重用廉颇、蔺相如,将相团 结合作,外交上、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 保障了国家的安全。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廉 颇、蔺相如团结合作,抗击强秦的历史事 实

四、讲读第一部分 1.指导学生自读第1段 2.学生讲解,教师点拨 明确:“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凭借。 开头简介廉、蔺二人地位、威望的巨大差异, 为二人矛盾伏笔
四、讲读第一部分 ◼ 1.指导学生自读第1段。 2.学生讲解,教师点拨。 明确:“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凭借。 开头简介廉、蔺二人地位、威望的巨大差异, 为二人矛盾伏笔

五、讲读第二部分 1.指导学生自读2段 2.学生讲解第2段, 明确:①“愿以十五城请易壁”,愿,很希望,不同 于现在的“愿意”。 ②“徒见欺”,见,被、受,被动句式 ③“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意思是:主 意没有拿定,(想)寻求一个可以出使答复秦国的人, (但)没有找到。 “人可使报秦者”即“可使报秦之人”,定语后置句
五、讲读第二部分 ◼ 1.指导学生自读2段。 2.学生讲解第2段, 明确:①“愿以十五城请易壁”,愿,很希望,不同 于现在的“愿意” 。 ②“徒见欺”,见,被、受,被动句式。 ③“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意思是:主 意没有拿定,(想)寻求一个可以出使答复秦国的人, (但)没有找到。 “人可使报秦者”即“可使报秦之人”,定语后置句

明确:①“窃计欲亡走燕”、“窃以为其人勇士” 用在对话或书信中表示谦恭之词,意思是“我私下” “亡”、“走”同义词,都作“逃”讲。 ②“臣请完壁归赵”。请,意思有二:一是敬辞,表示请 您(做某事),二是谦词,请您允许我(做某事)。这里 作第二种解释 (按1989年高考题第12题考了“请”字的两种不同 用法,请予注意。下文还有“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 瑟”、“壁有暇,请指示王”,这两句的“请”的用法, 请注意区分。) ③“而君幸于赵王”、“则幸得脱矣”、“大王亦幸赦臣 中三个“幸”, 第一个“幸”是宠幸,后两个“幸”是侥幸。“幸于赵 王”,是被动句,被赵王宠幸。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中的“负”是使动用法 ⑤“王必无人”中的“必”,课文注释为“一定,实在
明确:①“窃计欲亡走燕” 、 “窃以为其人勇士”。窃, 用在对话或书信中表示谦恭之词,意思是“我私下” 。 “亡” 、 “走”同义词,都作“逃”讲。 ②“臣请完壁归赵”。请,意思有二:一是敬辞,表示请 您(做某事),二是谦词,请您允许我(做某事)。这里 作第二种解释。 (按1989年高考题第12题考了“请”字的两种不同 用法,请予注意。下文还有“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 瑟” 、 “壁有暇,请指示王”,这两句的“请”的用法, 请注意区分。) ③“而君幸于赵王” 、 “则幸得脱矣” 、 “大王亦幸赦臣” 中三个“幸” , 第一个“幸”是宠幸,后两个“幸”是侥幸。“幸于赵 王”,是被动句,被赵王宠幸。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中的“负”是使动用法。 ⑤“王必无人”中的“必”,课文注释为“一定,实在”

③蔺相如为何会赢得赵王的信任? 是由于缪贤推荐,补写出了蔺相如的过人 才情; 是在朝廷应对时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 正确主张,自愿承担出使重任
③蔺相如为何会赢得赵王的信任? 一是由于缪贤推荐,补写出了蔺相如的过人 才情; 二是在朝廷应对时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 正确主张,自愿承担出使重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doc
-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试卷.doc
-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doc
- 鲁教版八年级下《词五首》ppt课件_八年级下诗词赏析.ppt
-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考试试卷(无答案).doc
-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ppt课件.ppt
- 鲁教版《镭是一种恐怖物质》ppt课件1.ppt
- 鲁教版《都江堰》ppt课件2_《都江堰》课件3.ppt
- 鲁教版《读数时代》ppt课件1.ppt
- 鲁教版《枯叶蝴蝶》ppt课件1_鲁教版初三上册《枯叶蝴蝶》课件.ppt
- 鲁教版《我的梦想》ppt课件1.ppt
- 鲁教版《我不是个好儿子》ppt课件3_《我不是个好儿子》课件03.ppt
- 鲁教版《我不是个好儿子》ppt课件2_《我不是个好儿子》课件02.ppt
- 鲁教版《心田上的百合花开》ppt课件.ppt
- 鲁教版《天论》ppt课件1.ppt
- 鲁教版《同桌阿伦》ppt课件1_同桌阿伦.ppt
- 鲁教版《冬夜的灯光》ppt课件1_冬夜的灯光.ppt
- 鲁教版《下棋》ppt课件1.ppt
- 鲁迅《一件小事》ppt课件1.ppt
- 鲁迅《秋夜》教案1.doc
- 鲁迅简介ppt课件.ppt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ppt课件2.ppt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ppt课件3_拟行路难.ppt
- 鸡西市田家炳中学2007-2008学年度初三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
- 鹏峰二中07-08学年度语文版七年级(下)期中学习目标检测试题.doc
- 鹤壁市鹤山区第五中学苏教版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鹤浦中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doc
- 鹰潭奥科现代外语学校2006—2007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测试.doc
- 麻城市夫子河中心学校2007年人教版八年级秋季期中考试试卷.doc
- 黄冈市黄州区2007年八年级春季期末考试试卷.doc
- 黄坪镇2006—2007年语文版八年级(下)期末模拟试题.doc
- 黄如论中学2006—2007学年度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
- 黄岐二中2006年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次阶段性检测题_九年级语文第四次段测题.doc
- 黄岐二中2006年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次阶段性检测题_第四次段测答案.doc
- 黄梅县实验中学2007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期中考试试卷.doc
- 黄蓓佳《心声》ppt课件10(12张).ppt
- 黑龙江绥化九中2006-2007年人教版上学期初二语文期末试题_初二语文期末答案.doc
- 黑龙江绥化九中2006-2007年人教版上学期初二语文期末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