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塑料成形概述

第七章塑料成形概述 基本内容: 094.16(四)123第九周 机制0703、0704上以下内容 1掌握塑料的概念、分类、成份; 2.理解热塑性、热固性塑料两个概念,二者的区别; 3.了解塑料的特性及用途。 重点难点: 重点:塑料的概念、成份、分类 2.难点:对概念的理解
基本内容: 1.掌握塑料的概念、分类、成份; 2.理解热塑性、热固性塑料两个概念,二者的区别; 3.了解塑料的特性及用途。 1.重点:塑料的概念、成份、分类 重点难点: 2.难点:对概念的理解 第七章 塑料成形概述 09.4.16(四) 1.2.3第九周 机制0703、0704上以下内容

7.1塑料及塑料的基本组成 、树脂和塑料 1.塑料的概念 塑料一一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 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加工 过程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能流动成型的高 分子聚合物(高分子有机材料)。 嚣醫墨闔
7.1塑料及塑料的基本组成 一、树脂和塑料 1.塑料的概念 —— 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 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加工 过程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能流动成型的高 分子聚合物(高分子有机材料)。 塑料

2.树脂的概念 树胎—指受热时通常有熔融范围,受外力作 用具有流动性,常温下呈固态或液态的高分子聚合 物,它是塑料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成分。 3.树脂的分类 无然树腊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 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是指由低分子化合物经化学合成或者某些 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翻醫爨
——指受热时通常有熔融范围,受外力作 用具有流动性,常温下呈固态或液态的高分子聚合 物,它是塑料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成分。 2.树脂的概念 树脂 3.树脂的分类 天然树脂 -----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 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是指由低分子化合物经化学合成或者某些 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合成树脂

二、塑料的组成 塑料一一树脂+添加剂 1.树脂 塑料的主要成分 @决定塑料的类型和基本性能 作用: e胶粘其它成分材料 e赋予塑料可塑性和流动性
塑料 —— 树脂+添加剂 1.树脂 作用: 塑料的主要成分 决定塑料的类型和基本性能 胶粘其它成分材料 赋予塑料可塑性和流动性 二、塑料的组成

2.添加剂 (1)填充剂(填料)(20~50%) 分类: 有机填料 按化学性能可分为 无机填料 按形状可分为: 粉状:木粉、纸浆、滑石粉、云母粉、石棉粉等 纤维状:棉花、亚麻、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层状(片状):纸张、棉布、麻布、玻璃布等
⑴ 填充剂(填料) (20~50%) 分类: 按化学性能可分为 有机填料 无机填料 按形状可分为: 粉状:木粉、纸浆、滑石粉、云母粉、石棉粉等 纤维状 :棉花、亚麻、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层状(片状):纸张、棉布、麻布、玻璃布等 2.添加剂

(2)增塑剂 能够增加塑料的塑性、流动性、柔韧性,改善 成型性能,降低刚性和脆性;它是能与树脂相溶的、 不易挥发的高沸点有机化合物。 常用的增塑剂是液态或低熔点固体有机物。主要有甲酸 脂类、磷酸酯类和氯化石等。 作用:提高塑性、流动性和柔软性; 降低刚性和脆性; 改善塑料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例如:硝化纤维素若无增塑剂,则既不能进行成型加工又无实用价值 硝酸纤维、醋酸纤维、PVC等也必须加入增塑剂
能够增加塑料的塑性、流动性、柔韧性,改善 成型性能,降低刚性和脆性;它是能与树脂相溶的、 不易挥发的高沸点有机化合物。 常用的增塑剂是液态或低熔点固体有机物。主要有甲酸 脂类、磷酸酯类和氯化石蜡等。 ⑵ 增塑剂 作用: 提高塑性、流动性和柔软性; 降低刚性和脆性; 改善塑料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例如:硝化纤维素若无增塑剂,则既不能进行成型加工又无实用价值; 硝酸纤维、醋酸纤维、PVC等也必须加入增塑剂

(3)稳定剂(0.3~05% 凡能阻缓材料变质的物质称为稳定剂。 可分为以下三种: 热稳定剂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抑制或防止树脂在加 工或使用过程中受热而降解。如PVc 光稳定剂:它的主要作用是阻止树脂在光的作用下 降解(塑料变色、力学性能下降等等)。如PE、 PP、PS、PC 抗氧化剂:延缓或抑制塑料氧化速度。如PE、PP ABS
凡能阻缓材料变质的物质称为稳定剂。 可分为以下三种: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抑制或防止树脂在加 工或使用过程中受热而降解。如PVC 它的主要作用是阻止树脂在光的作用下 降解(塑料变色、力学性能下降等等)。如PE、 PP、PS、PC 延缓或抑制塑料氧化速度。如PE、PP、 ABS 热稳定剂: 光稳定剂 : 抗氧化剂 : ⑶ 稳定剂 (0.3~0.5%)

(4)着色剂(0.01-0.02%) 起装饰美测的作用,某些着色剂还能提高塑料的光 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耐候性。 有机颜料 颜料 分类 无机颜料 染料 特点: 无机颜料:着色能力、透明性、鲜艳性较差,但耐光型、 耐热性、化学稳定性较好,不易褪色 染料:色彩鲜艳、颜色齐全,着色能力、透明性好。 性能与无机颜料相反
起装饰美观的作用,某些着色剂还能提高塑料的光 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耐候性。 分类 颜料 染料 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 (4)着色剂 (0.01~0.02%) 特点: 无机颜料:着色能力、透明性、鲜艳性较差,但耐光型、 耐热性、化学稳定性较好,不易褪色。 染料:色彩鲜艳、颜色齐全,着色能力、透明性好。 性能与无机颜料相反

(5)着色剂(0.01~0.02% @有机颜料的特性介于无机颜料和染料之间。 e在塑料工业中着色剂多采用颜料 还有阻燃剂、抗静电剂、发泡剂、防腐剂、固化剂 和加工助剂等等 并非每种塑料都要加入全部的添加剂,根据塑料品 种和需求有选择性的加入某些添加剂
有机颜料的特性介于无机颜料和染料之间。 还有阻燃剂、抗静电剂、发泡剂、防腐剂、固化剂 和加工助剂等等 并非每种塑料都要加入全部的添加剂,根据塑料品 种和需求有选择性的加入某些添加剂 在塑料工业中着色剂多采用颜料 ⑸ 着色剂 (0.01~0.02%)

三、塑料的分类 1.按树脂的分子结构和热性能分: 热塑性塑料一一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 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其分子结构是线型或 支链线型结构。(变化过程可递 热固性塑料 在受热或其它条件下能固化成 不熔不溶性物质的塑料,其分子结构最终为体型 结构。(变化过程不可逆) 鑾圖
—— 在受热或其它条件下能固化成 不熔不溶性物质的塑料 ,其分子结构最终为体型 结构。(变化过程不可逆) 1.按树脂的分子结构和热性能分: —— 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 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其分子结构是线型或 支链线型结构。(变化过程可逆)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三、塑料的分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皖西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冲压工艺设计.ppt
- 皖西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其他成形工艺与模具.ppt
- 皖西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ppt
- 中国邮电大学:《现代工程图》课程教学资源(第3版,习题答案)自测题.ppt
- 中国邮电大学:《现代工程图》课程教学资源(第3版,习题答案)第9章 标准件及常用件.ppt
- 中国邮电大学:《现代工程图》课程教学资源(第3版,习题答案)第8章 零件图.ppt
- 中国邮电大学:《现代工程图》课程教学资源(第3版,习题答案)第7章 零件的表达方法.ppt
- 中国邮电大学:《现代工程图》课程教学资源(第3版,习题答案)第6章 轴测投影.ppt
- 中国邮电大学:《现代工程图》课程教学资源(第3版,习题答案)第5章 组合体视图.ppt
- 中国邮电大学:《现代工程图》课程教学资源(第3版,习题答案)第4章 立体的投影.ppt
- 中国邮电大学:《现代工程图》课程教学资源(第3版,习题答案)第3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ppt
- 中国邮电大学:《现代工程图》课程教学资源(第3版,习题答案)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ppt
- 中国邮电大学:《现代工程图》课程教学资源(第3版,习题答案)第10章 装配图.ppt
- 中国邮电大学:《现代工程图》课程教学资源(第3版,习题答案)第11章 展开图.ppt
- 清华大学:《汽车设计》PDF电子书(共十七章)(刘惟信).pdf
-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电子讲稿)第九章 容积调速回路和几种其它回路.ppt
-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电子讲稿)第八章 流量阀和节流调速回路.ppt
-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电子讲稿)第六章 方向阀和方向控制回路.ppt
-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电子讲稿)第五章 液压辅件.ppt
-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电子讲稿)第四章 液压缸.ppt
- 皖西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冲压成形概述(主讲:聂延崇).ppt
- 皖西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ppt
- 皖西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ppt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编委会名单(一).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编委会名单(二).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一章 综论.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二章 冲裁.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三章 弯曲.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四章 拉深.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五章 其他冲压成形方法.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六章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七章 冲模结构设计.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八章 特种冲压模具.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附录 A 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参考文献.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封面.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内容简介.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序.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目录.doc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前言.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