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2013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题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5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2013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题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题 姓名: 成绩: 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斑lan( 2.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毫无私心、毫不吝啬地前往。( (2)暗中观察情况 (3)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4)比较起来,只有超过的,没有赶不上的。(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 相得益章迥然不同有碍观赡满目创痍眼花缭乱秩序井然暗中窥伺慷慨以仆 写错的字: 改正的字: 4.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葱茏(1ong)眼睑(jidn)眸子(mou)B.呷嘴(j)悲怆( chuang)苍穹( qiong) C.娴熟(xian)抽搐(ch)不羁(j1) D.窥伺(s1)遒劲(qi)庇荫(yin) 5.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迥然不同班羚观瞻B.阔绰眼花缭乱疮痍C.相得益章妒忌剽悍D.甜腻进退惟谷逞能 6.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班班驳驳生意葱茏稚气未脱湛蓝苍穹B.迥然不同神情恍惚悬崖边缘秩序井然 C.眼花撩乱叽叽喳喳苍苍莽莽斑斓面孔D.耀目刺眼解除羁拌团结御侮豪迈犷野 7.对下列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雏儿(幼禽)娴熟(熟练)略胜一筹(比较起,略微好一点) B.奇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窥伺(暗中观察情况)遒劲(雄健有力) C.疮痍(创伤)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 D.觑(看)畸形(发育不正常)进退维谷(进退都是山谷) 8.联系语境,对下列句中的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髙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岀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娴 熟:熟练。) B.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抽搐:这里指心灵因痛苦而颤抖。) C.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不羁:不受拘束。) D.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遒劲:倔强,不驯服。) 9.语意通顺的一句话是() A.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汉代文物。B.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女篮球队教练。 C.小华的做法不好,可也有不得已的苦衷。D.期中考试的考场就设在阶梯教室进行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猫》一文中作者写第3只猫是为了揭示文章中心,写第1、2只猫是为了突出第3只猫,与它对比 B.《斑羚飞渡》中的猎人们将羊群逼上绝路是一种极不应该的行为。 C.斑羚的这种舍弃个体生命来挽救种群的本能是在长期的生存进化中养成的 D.《华南虎》的作者由于有过被束缚自由的惨痛经历,才对笼中虎的悲愤心灵更加理解 11.改正下列病句。 (1)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改为 (2)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改为 (3)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改为

1 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题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犷.( )野 畸.( )形 斑 lán( ) 沟 hè( ) 2.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毫无私心、毫不吝啬地前往。( ) (2)暗中观察情况。( ) (3)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 (4)比较起来,只有超过的,没有赶不上的。( )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 相得益章 迥然不同 有碍观赡 满目创痍 眼花缭乱 秩序井然 暗中窥伺 慷慨以仆 写错的字: 改正的字: 4.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葱茏.(lóng) 眼睑.(jiǎn) 眸.子(móu) B.呷.嘴(jiā) 悲怆.(.chuàng) 苍穹.(qióng) C.娴.熟(xián) 抽搐.(chù) 不羁.(jí) D.窥伺.(sì) 遒.劲(qiú) 庇荫.(yīn) 5.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迥然不同 班羚 观瞻 B.阔绰 眼花缭乱 疮痍 C.相得益章 妒忌 剽悍 D.甜腻 进退惟谷 逞能 6.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班班驳驳 生意葱茏 稚气未脱 湛蓝苍穹 B.迥然不同 神情恍惚 悬崖边缘 秩序井然 C.眼花撩乱 叽叽喳喳 苍苍莽莽 斑斓面孔 D.耀目刺眼 解除羁拌 团结御侮 豪迈犷野 7.对下列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雏儿(幼禽) 娴熟(熟练) 略胜一筹(比较起,略微好一点) B.奇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 窥伺(暗中观察情况)遒劲(雄健有力) C.疮痍(创伤) 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 D.觑(看) 畸形(发育不正常) 进退维谷(进退都是山谷) 8.联系语境,对下列句中的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娴 熟:熟练。 ) B.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抽搐:这里指心灵因痛苦而颤抖。 ) C.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不羁:不受拘束。) D.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遒劲:倔强,不驯服。 ) 9.语意通顺的一句话是( ) A.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汉代文物。B.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女篮球队教练。 C.小华的做法不好,可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D.期中考试的考场就设在阶梯教室进行。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猫》一文中作者写第 3 只猫是为了揭示文章中心,写第 1、2 只猫是为了突出第 3 只猫,与它对比。 B.《斑羚飞渡》中的猎人们将羊群逼上绝路是一种极不应该的行为。 C.斑羚的这种舍弃个体生命来挽救种群的本能是在长期的生存进化中养成的。 D.《华南虎》的作者由于有过被束缚自由的惨痛经历,才对笼中虎的悲愤心灵更加理解。 11.改正下列病句。 (1)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改为: (2)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改为: (3)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改为:

(4)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 作。改为: 12.下列作者、作品、国家、年代不对应的一项是() 牛汉——《华南虎》——中—一当代B.布封——《马》——德—现代 C.蒲松龄一—《狼》一一中—一清朝 D.冯骥才——《珍珠鸟》一一中—一当代 1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缀行甚远: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B.一狼仍从:跟从。 C.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 眈眈相向:紧张的样子 14.文学放飞 下面两副对联所指的作家分别是谁,请写出其姓名及主要作品集 (1)上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下联: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姓名: 作品集: (2)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唯有几篇乐府:苏州怀刺吏,湖山之边,尚有三庙祠堂。 姓名: 作品集: 15.作家作品填空。 (1)《猫》是现代著名作家 先生写的一篇对 对 的颂歌。 (2)《斑羚飞渡》是我国当代最著名的动物小说家 动物小说中的精品。 (3)《华南虎》是“七月诗派”重要成员 先生创作的具有浓厚象征色彩的一首诗。 (4)《马》的作者是 他是法国 家 家,他用了40年的时间完成了36 卷的巨著《 (5)《狼》选自《 》,作者 字 别号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一开篇,作者便用 语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并以此奠 定了全文 的基调 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 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 (3)《华南虎》的象征意义是 诗中“华南虎”的个性特征是 者借虎喻人,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索,给我们的启示是 17.默写。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 是 (2)赵翼《论诗》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 (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4)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 。卒之为众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读《斑羚飞渡》第10段至结尾,回答下列问题 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带点的字。 (1)震惊 (2)力不从心: 2.概括文段的大意 3.“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的含义是: 4.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2 (4)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 作。改为: 12.下列作者、作品、国家、年代不对应的一项是( ) A.牛汉——《华南虎》——中——当代 B.布封——《马》——德——现代 C.蒲松龄——《狼》——中——清朝 D.冯骥才——《珍珠鸟》——中——当代 1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缀.行甚远: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B.一狼仍从.:跟从。 C.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 D.眈眈..相向:紧张的样子。 14.文学放飞 下面两副对联所指的作家分别是谁,请写出其姓名及主要作品集。 (1)上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下联: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姓名: 作品集: (2)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唯有几篇乐府;苏州怀刺吏,湖山之边,尚有三庙祠堂。 姓名: 作品集: 15.作家作品填空。 (1)《猫》是现代著名作家 先生写的一篇对 ,对 的颂歌。 (2)《斑羚飞渡》是我国当代最著名的动物小说家 动物小说中的精品。 (3)《华南虎》是“七月诗派”重要成员 先生创作的具有浓厚象征色彩的一首诗。 (4)《马》的作者是 ,他是法国 家、 家,他用了 40 年的时间完成了 36 卷的巨著《 》。 (5)《狼》选自《 》,作者 ,字 ,别号 ,是 代人。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一开篇,作者便用 的语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并以此奠 定了全文 的基调。 (2) 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 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 (3)《华南虎》的象征意义是 ,诗中“华南虎”的个性特征是 ,作 者借虎喻人,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索,给我们的启示是 。 17.默写。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 是: , 。 ( 2 ) 赵 翼 《 论 诗 》 一 诗 中 , 常 被 用 来 形 容 江 南 梅 雨 季 节 的 清 新 幽 静 的 可 爱 景 色 的 两 句 是: , 。 (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 。 (4)王子曰:仲永 之通悟,受之 天也。其受之 天也, 。 卒之为众 人, 。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读《斑羚飞渡》第 10 段至结尾,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带点的字。 (1)震惊: (2)力不从心: 2.概括文段的大意。 答: 3.“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5.文段二处写到彩虹,其用意是什么? 答 6.你是如何理解结尾“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的? 7.文段抒发了什么感情? 8.文段中概括描写斑羚飞渡的句子是哪一句? 9.“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并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起来的桥。”这句话中“用 死亡做桥墩”的含义是什么? 10.镰刀头羊怎样了?为什么结尾写它“走了上去,消失在灿烂中”?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狼》 述语段选自《狼》,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A.童话故事B.神话小说C.短篇小说D.长篇小说 2.从表达方式看,课文第一部分是 第二部分是 从故事情节看,第一段是 故事的 和 第二部分在文中起_作用 3.解释加点字词 (1)一狼径去( (2)屠暴起( )(3)一狼洞其中( (4)狼亦黠矣(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7)止增笑耳。( 4.诵读下列语句,语音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用原文的词语回答问题。 (1)狼假装睡觉的姿势是 (2)狼假装睡觉的神态是 (3)狼假装睡觉的目的是 4)本段揭示主题的句子是: 6.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7.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B.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文中与“目似瞑,意暇甚”相照应的一句是: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9.找出描写屠夫和狼相持的句子 答 10.其中一只狼为什么要“犬坐于前”,“目似瞑”,装出“意暇甚”的样子?

3 5.文段二处写到彩虹,其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是如何理解结尾“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段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 8.文段中概括描写斑羚飞渡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 9.“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并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起来的桥。”这句话中“用 死亡做桥墩”的含义是什么? 答: 10.镰刀头羊怎样了?为什么结尾写它“走了上去,消失在灿烂中”? 答: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狼》 1.上述语段选自《狼》,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 A.童话故事 B.神话小说 C.短篇小说 D.长篇小说 2.从表达方式看,课文第一部分是 ,第二部分是 。从故事情节看,第一段是 故事的 和 ,第二部分在文中起 作用。 3.解释加点字词。 (1)一狼径.去( ) (2) 屠暴.起( ) (3) 一狼洞.其中( ) (4) 狼亦黠.矣( )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6)禽兽之变诈几何 .. 哉? ( ) (7)止 . 增笑耳。( ) 4.诵读下列语句,语音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用原文的词语回答问题。 (1)狼假装睡觉的姿势是: (2)狼假装睡觉的神态是: (3)狼假装睡觉的目的是: (4)本段揭示主题的句子是: 6.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7.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B.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文中与“目似瞑,意暇甚”相照应的一句是: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9.找出描写屠夫和狼相持的句子。 答: 10.其中一只狼为什么要“犬坐于前”,“目似瞑”,装出“意暇甚”的样子? 答: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