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中文版AutoCAD 2004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使用绘图辅助工具

第四章使用绘图辅助工具 使用坐标系 使用捕捉、栅格和正交 ●使用对象捕捉 ●使用自动追踪
第四章 使用绘图辅助工具 ⚫ 使用坐标系 ⚫ 使用捕捉、栅格和正交 ⚫ 使用对象捕捉 ⚫ 使用自动追踪

4.1使用坐标系 认识世界坐标系与用户坐标系 1、世界坐标系:包括X、Y、Z轴,坐标原 点位于图形窗口的左下角。 用户坐标系:根据需要设置 3、设置方法:选择“工具”菜单中的“命 名UCS”、”正交UCS”、”移动UCS”和 “新建UCS”命令或其中的子命令
4.1 使用坐标系 一、认识世界坐标系与用户坐标系 1、世界坐标系:包括X、Y、Z轴,坐标原 点位于图形窗口的左下角。 2、用户坐标系:根据需要设置。 3、设置方法:选择“工具”菜单中的“命 名UCS”、 ”正交UCS”、 ”移动UCS”和 “新建UCS”命令或其中的子命令

4.1使用坐标系 坐标的表示方法 绝对直角坐标:可用分数、小数或科学计 数表示坐标值,坐标间用逗号隔开。 绝对极坐标:用“距离<角度”表示。 相对直角坐标和相对极坐标:在绝对坐枋 表达方式前加上“@”号。相对极坐标 中的角度是新点和上一点连线与X轴的夹 角
4.1 使用坐标系 二、坐标的表示方法 绝对直角坐标:可用分数、小数或科学计 数表示坐标值,坐标间用逗号隔开。 绝对极坐标:用“距离<角度”表示。 相对直角坐标和相对极坐标:在绝对坐标 表达方式前加上“@”号。相对极坐标 中的角度是新点和上一点连线与X轴的夹 角

4.1使用坐标系 控制坐标的显示 模式0,“关”:显示上一个拾取点的绝对 坐标。拾取新点,显示才会更新。 模式1,“绝对”:显示光标的绝对坐标, 可动态更新。 模式2,“相对”:显示一个相对极坐标 用户可使用F6、Ctrl+D或单击坐标区域切 换模式
4.1 使用坐标系 三、控制坐标的显示 模式0,“关”:显示上一个拾取点的绝对 坐标。拾取新点,显示才会更新。 模式1,“绝对”:显示光标的绝对坐标, 可动态更新。 模式2,“相对”:显示一个相对极坐标。 用户可使用F6、Ctrl+D或单击坐标区域切 换模式

4.1使用坐标系 四、创建坐标系 创建方法:选择“工具”“新建UCS命令 中的子命令创建。 世界:从当前坐标系恢复到世界坐标系。 对象:根据选取对象快速简单的建立UCS 面:可将UCS与实体对象的选定面对齐。 视图:可以垂直与观察方向的平面为XY面 建立新的坐标系
4.1 使用坐标系 四、创建坐标系 创建方法:选择“工具”“新建UCS”命令 中的子命令创建。 世界:从当前坐标系恢复到世界坐标系。 对象:根据选取对象快速简单的建立UCS. 面:可将UCS与实体对象的选定面对齐。 视图:可以垂直与观察方向的平面为XY面, 建立新的坐标系

4.1使用坐标系 原点:通过移动原点,保持方向不变定义。 Z轴矢量:用特定的Z轴正半轴定义UCS。 3点:可通过在空间的任意位置指定3点 定义。 X/Y/Z:可旋转当前轴来建立。 应用:包含多个视口时,将当前坐标系用 于其他视口
4.1 使用坐标系 原点:通过移动原点,保持方向不变定义。 Z轴矢量:用特定的Z轴正半轴定义UCS。 3点:可通过在空间的任意位置指定3点, 定义。 X/Y/Z:可旋转当前轴来建立。 应用:包含多个视口时,将当前坐标系用 于其他视口

4.1使用坐标系 五、使用正交用户坐标系 可选择“工具”“正交UCS”命令中的子命 ,或选择“工具”“正交UCS”预置” 命令进行俯视、仰视、左视、右视、主 视和后视等的设置。 命名用户坐标系 选择“工具”“命名UCS”命名用户坐标系
4.1 使用坐标系 五、使用正交用户坐标系 可选择“工具”“正交UCS”命令中的子命 令,或选择“工具”“正交UCS”“预置” 命令进行俯视、仰视、左视、右视、主 视和后视等的设置。 六、命名用户坐标系 选择“工具”“命名UCS”命名用户坐标系

4.1使用坐标系 七、移动用户坐标系 利用“工具”“移动UCS”命令,可平移原 点或修改其Z轴深度来定义UCS 八、设置UCS的其他选项 可选择“视图”“显示”“UCS图标”命 令中的子命令,控制坐标系图标的可见 性及显示方式
4.1 使用坐标系 七、移动用户坐标系 利用“工具”“移动UCS”命令,可平移原 点或修改其Z轴深度来定义UCS。 八、设置UCS的其他选项 可选择“视图”“显示”“UCS图标”命 令中的子命令,控制坐标系图标的可见 性及显示方式

4.2使用捕捉、栅格和正交 设置捕捉和栅格参数 使用捕捉和栅格 使用正交模式
4.2 使用捕捉、栅格和正交 ⚫ 设置捕捉和栅格参数 ⚫ 使用捕捉和栅格 ⚫ 使用正交模式

设置捕捉和栅格参数 ●打开/关闭栅格和捕捉:单击“状态栏” 中相应按钮,F7/F9,草图设置选项 ●参数设置:在“草图设置”中进行“栅 格捕捉”和“极轴捕捉”设置。 栅格捕捉:矩形捕捉/轴测捕捉 极轴捕捉:极轴距离
一、设置捕捉和栅格参数 ⚫ 打开/关闭栅格和捕捉:单击“状态栏” 中相应按钮,F7/F9,草图设置选项。 ⚫ 参数设置:在“草图设置”中进行“栅 格捕捉”和“极轴捕捉”设置。 栅格捕捉:矩形捕捉/等轴测捕捉。 极轴捕捉:极轴距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胶片制作图标库.ppt
- 《Visual Basic 6.0》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多媒体.ppt
- 《Visual Basic 6.0》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数据库.ppt
- 《Visual Basic 6.0》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Visual Basic 6[1].0编程基础.ppt
- 《Visual Basic 6.0》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数组、自定义数据类型和过程.ppt
- 《Visual Basic 6.0》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基本算法和结构化程序设计.ppt
- 《Visual Basic 6.0》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窗体和常用控件.ppt
- 《Visual Basic 6.0》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内部控件.ppt
- 《Visual Basic 6.0》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Visual Basic 6[1][1].0概述.ppt
- 《Visual Basic 6.0》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通用对话框和程序界面设计.ppt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概述 第二章 FD-CES实验台 第三章 可编程器件技术 第四章 PLD硬件基础 第五章 PLD开发环境.ppt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PLD部件实验 7.1 总线传输实验 7.2 运算器部件实验 7.3 存储部件实验.ppt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语言ABEL.ppt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FD-CES实验台功能模块介绍.ppt
- 《网络信息对抗》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网络攻击(二).ppt
- 《网络信息对抗》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网络攻击(一).ppt
- 《网络信息对抗》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网络防护 •.6 应急响应与系统恢复 7.7 网络主动防御.ppt
- 《网络信息对抗》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网络防护 7.3 IIS的安全管理 7.4 Apache的安全管理 7.5 病毒防护.ppt
- 《网络信息对抗》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网络防护 7.1 Window 2000的安全管理 7.2 UNIX的安全管理.ppt
- 《网络信息对抗》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网络防护(6.2)路由器.ppt
- 湖南工程学院:《中文版AutoCAD 2004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绘制二维图形对象.ppt
- 湖南工程学院:《中文版AutoCAD 2004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标注图形尺寸.ppt
- 湖南工程学院:《中文版AutoCAD 2004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绘制面域与图案填充.ppt
- 湖南工程学院:《中文版AutoCAD 2004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控制图形显示.ppt
- 湖南工程学院:《中文版AutoCAD 2004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编辑图形对象.ppt
- 湖南工程学院:《中文版AutoCAD 2004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绘制基本三维对象.ppt
- 湖南工程学院:《中文版AutoCAD 2004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使用块、外部参照和设计中心.ppt
- 湖南工程学院:《中文版AutoCAD 2004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标注文字.ppt
- 湖南工程学院:《中文版AutoCAD 2004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线型、颜色及图层.ppt
- 湖南工程学院:《中文版AutoCAD 2004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绘图基础知识(刘军安).ppt
- 《C++语言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7章 继承性和派生类.ppt
- 《C++语言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8章 多态性和虚函数.ppt
- 《C++语言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9章 C++的I/O流类库.ppt
- 《C++语言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1章 C++语言概述.ppt
- 《C++语言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章 数据类型和表达式.ppt
- 《C++语言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3章 语句.ppt
- 《C++语言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4章 函数和作用域.ppt
- 《C++语言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5章 类和对象(一).ppt
- 《C++语言基础教程》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6章 类和对象(二).ppt
- 《软件工程》课程学习资料:软件工程思想(林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