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运算方法与运算器课堂练习题

运算方法与运算器课堂练习题 1.设浮点数字长16位,其中阶码5位(含1位阶符)以2为底移码表示, 尾数11位(含1位数符)补码表示,求所能表示的规格化数的范围(用十 进制填写下表)。 阶码(H) 尾数(H) 真值(D) 最大正数 非零最小正数 最大负数 最小负数 2.已知2X]=1.01010010,1/2[Y]=1.0101100, 用变形补码计算〖X]+[Y],并判断结果有无溢出? 3.已知x=0.1001,y=-0.1001,用补码不恢复余数除法求(xy)*=? 4.设待校验的数据为D7~D=10101011 (1)若采用偶校验,则校验码为? (2)若釆用海明校验,其海明码为? (3)若采用CRC校验,且生成多项式为10011,则其CRC码为? 5某加法器进位链小组信号为C4CCxC1,低位来的信号为C0,请分别按 下述两种方式写出C4C3C2C1的逻辑表达式。 (1)串行进位方式 (2)并行进位方式 6.运算器分析与设计题 (1)设计出实现一位原码乘法的逻辑结构图。 (2)设计出实现一位补码乘法的逻辑结构图。 (3)比较补码一位乘与原码一位乘逻辑结构上的差异。 第1页共1页
第 1 页 共 1 页 运算方法与运算器课堂练习题 1. 设浮点数字长 16 位,其中阶码 5 位(含 1 位阶符)以 2 为底移码表示, 尾数 11 位(含 1 位数符)补码表示,求所能表示的规格化数的范围(用十 进制填写下表)。 阶码(H) 尾数(H) 真值(D) 最大正数 非零最小正数 最大负数 最小负数 2. 已知 2[X]补=1.01010010,1/2[Y]原=1.01011000, 用变形补码计算 [X]补+[Y]补,并判断结果有无溢出? 3. 已知 x = 0.1001,y = -0.1001,用补码不恢复余数除法求(x/y)补=? 4. 设待校验的数据为 D7~D0=10101011。 (1) 若采用偶校验,则校验码为? (2) 若采用海明校验,其海明码为? (3) 若采用 CRC 校验,且生成多项式为 10011,则其 CRC 码为? 5. 某加法器进位链小组信号为 C4C3C2C1 ,低位来的信号为 C0 ,请分别按 下述两种方式写出 C4C3C2C1的逻辑表达式。 (1)串行进位方式 (2)并行进位方式 6.运算器分析与设计题 (1)设计出实现一位原码乘法的逻辑结构图。 (2)设计出实现一位补码乘法的逻辑结构图。 (3)比较补码一位乘与原码一位乘逻辑结构上的差异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输入输出系统.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辅助存储器.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存储系统.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中央处理器.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指令系统.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主存储器.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部件(3.6-3.7)运算部件、数据校验码.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部件(3.3-3.5)二进制乘法运算、二进制除法运算.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部件(3.1-3.2)数据的表示方法和转换、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及加减运算.pdf
- 武汉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pdf
-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ppt
-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五章 网络互联图.ppt
-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五章 网络互联.ppt
-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四章 传输介质与连接器.ppt
-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三章 网络参考模型.ppt
-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七章 图.ppt
-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七章 WINDOWS 2000 SERVER.ppt
-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六章 LAN的组成.ppt
-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六章 图.ppt
-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九章 综合布线.ppt
- 武汉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Principles of Computer Construction.doc
- 《UML及软件建模》第一章 概述(李唯).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九章 协作图(sequencediagram).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十章 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十一章 物理视图(physics view).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十二章 模型管理视图.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十三章 扩展组件.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十二章 UML的总结.ppt
- 《UML及软件建模》课堂习题.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十三章 在建模过程中运用UML(1/3).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十三章 在建模过程中运用UML(2/3).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一章 理解面向对象.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十三章 在建模过程中运用UML(3/3).ppt
- 《UML及软件建模》如何获取用例.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二章 UML的构成.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三章 类图和对象图.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四章 类之间的关系.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五章 聚集、组成、接口和实现.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六章 用例.ppt
- 《UML及软件建模》第七章 状态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