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城市的界定 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城市化规律 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第二章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一、城市的界定 二、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三、城市化规律 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的界定 )世界主要国家对城市的界定 (二)城市化地区的界定 (三)中国对城市的界定
一、城市的界定 • (一)世界主要国家对城市的界定 • (二)城市化地区的界定 • (三)中国对城市的界定

(一)世界主要国家对城市的界定 、根据人口集聚的规模来确定 *联合国人居中心规定:市(City)的人口数量最低标准为 20000人;镇('own)的人口规模最低标准为2000人 2、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加拿大:人口密度大 于390人/平方公里为城镇) 3、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来确定(荷兰:男子农业 从业人员比重小于20%) 4、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埃及:省和地区的首府为城镇) 5、根据城镇的特征来确定(马耳他:没有农业用地的建成 区为城镇)
(一)世界主要国家对城市的界定 1、根据人口集聚的规模来确定 *联合国人居中心规定:市(City)的人口数量最低标准为 20000人;镇(Town)的人口规模最低标准为2000人。 2、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加拿大:人口密度大 于390人/平方公里为城镇) 3、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来确定(荷兰:男子农业 从业人员比重小于20%) 4、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埃及:省和地区的首府为城镇) 5、根据城镇的特征来确定(马耳他:没有农业用地的建成 区为城镇)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城镇人口下限标准 下限标准(人) 国家和地区 100 乌干达 200 丹麦、瑞典、挪威、冰岛等 400 阿尔巴尼亚等 500 南非、巴布亚一新几内亚等 1000 加拿大、委内瑞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1400 汤加等 1500 巴拿马、哥伦比亚、爱尔兰等 2000 法国、德国、荷兰、阿富汗、阿根廷、南斯拉夫、古巴、埃塞俄比亚、 希腊 以色列、捷克和斯洛伐克、加蓬等 2500 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泰国等 3000 英国等 5000 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孟加拉国、韩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比利 时、奥地利、黎巴嫩、加纳、马里等 10000 马来西亚、科威特、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瑞士等 20000 尼日利亚、毛里求斯 50000 日本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城镇人口下限标准 下限标准(人) 国 家 和 地 区 100 乌干达 200 丹麦、瑞典、挪威、冰岛等 400 阿尔巴尼亚等 500 南非、巴布亚–新几内亚等 1000 加拿大、委内瑞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1400 汤加等 1500 巴拿马、哥伦比亚、爱尔兰等 2000 法国、德国、荷兰、阿富汗、阿根廷、南斯拉夫、古巴、埃塞俄比亚、 希腊、 以色列、捷克和斯洛伐克、加蓬等 2500 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泰国等 3000 英国等 5000 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孟加拉国、韩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比利 时、奥地利、黎巴嫩、加纳、马里等 10000 马来西亚、科威特、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瑞士等 20000 尼日利亚、毛里求斯 50000 日本

(二)城市化地区及其界定 、城市化地区 城市化地区由中心城市和它周围地区人口密度在1000人 以上的密集居住区两个部分构成,合计人口在5万人以 上 2、标准大都市统计区(MSA) ·MSA是指具备如下两个特征的地区: 第一,至少包括一个5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城 市化地区),总人口至少10万人。 第二,加入大都市统计区的周围地区必须满足如下 通勤条件:居住在周边地区的人口中至少有15%在中心 城市工作,或者在周边地区就业的人员中至少有25%居 住在中心城市
(二)城市化地区及其界定 1、城市化地区 • 城市化地区由中心城市和它周围地区人口密度在1000人 以上的密集居住区两个部分构成,合计人口在5万人以 上。 2、标准大都市统计区(MSA) • MSA是指具备如下两个特征的地区: 第一,至少包括一个5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城 市化地区),总人口至少10万人。 第二,加入大都市统计区的周围地区必须满足如下 通勤条件:居住在周边地区的人口中至少有15%在中心 城市工作,或者在周边地区就业的人员中至少有25%居 住在中心城市

不同国家的MSA状况 美国:“基本大都市统计区(PMSA)”:人口在100万 以上,包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城市化地区, “综合大都市统计区(CMSA)”:包含有几个基本 大都市统计区的复合体。 1984年美国一共有256个MSA、73个PMSA和21个 CMsA,大都市地区的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6%,大都市人 口占全国的76%。 日本:人口集中地区 加拿大:国情调查大都市区(CMA) 英国:标准大都市劳动市场区(SNLA) 澳大利亚: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CEUD)
不同国家的MSA状况 • 美国: “基本大都市统计区(PMSA)”:人口在100万 以上,包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城市化地区, “综合大都市统计区(CMSA)”:包含有几个基本 大都市统计区的复合体。 1984年美国一共有256个MSA 、73个PMSA和21个 CMSA,大都市地区的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6%,大都市人 口占全国的76%。 • 日本:人口集中地区 • 加拿大:国情调查大都市区(CMA) • 英国:标准大都市劳动市场区(SNLA) • 澳大利亚: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CEUD)

(三)中国的城镇设置标准 ·1、城市设置标准 2、建制镇的设置标准
(三)中国的城镇设置标准 • 1、城市设置标准 • 2、建制镇的设置标准

1.城市设置标准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400 县政 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万人) 8 10 12 府驻 地指 #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人口(万人) 6 7 自来水普及率(% 55 60 道路铺装率(%) 50 55 12 15 县域指标 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万人) 非农产业人口比重(%) 20 25 30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0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0 20 20 乡镇以上工业产值(亿元) 8 12 15 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比重 (%) 县级财政预算内收入(万元) 4000 5000 6000 人均县级财政预算内收入(元/人) 60 80 100 承担一定的上解任务
1.城市设置标准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100 100–400 >400 县政 府驻 地指 标 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万人) 8 10 12 #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人口(万人) 6 7 8 自来水普及率(%) 55 60 65 道路铺装率(%) 50 55 60 县 域 指 标 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万人) 8 12 15 非农产业人口比重(%) 20 25 30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6 8 10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0 20 20 乡镇以上工业产值(亿元) 8 12 15 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比重 (%) 60 70 80 县级财政预算内收入(万元) 4000 5000 6000 人均县级财政预算内收入(元/人) 60 80 100 承担一定的上解任务

2.建制镇的设置标准 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的可以设立镇的 建制 (1)区县级地方国家机关,均设置镇的建 制。 (2)总人口在二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 非农业人口超过二千的,可以建镇;或者 总人口在二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 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
2.建制镇的设置标准 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的可以设立镇的 建制: • (1)区县级地方国家机关,均设置镇的建 制。 • (2) 总人口在二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 非农业人口超过二千的,可以建镇;或者 总人口在二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 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

、城市化的概念与內涵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 然历史过程。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创造财 富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国2000年人均创造GDP第一产业 3990元,第二产业2.8万元,第三产业1.5万元)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市 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一国 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现代社会结构 形成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 ·第五,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 和传播的过程,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 然历史过程。 •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创造财 富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国2000年人均创造GDP第一产业 3990元,第二产业2.8万元,第三产业1.5万元) •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市 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一国 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现代社会结构 形成的过程。 • 第四,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 第五,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 和传播的过程,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章 导论(主讲:叶裕民).ppt
- 《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讲 破裂构造(节理和断层).ppt
- 长江大学:《趣味地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讲 地球的年龄与演化历史.ppt
- 长江大学:《趣味地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 板块构造与汶川地震.ppt
- 长江大学:《趣味地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地球化学分带.ppt
- 长江大学:《趣味地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天外来客与太阳系的组成.ppt
- 长江大学:《趣味地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宇宙大爆炸与太阳系的形成.ppt
- 长江大学:《趣味地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从地球化学角度看社会与自然.ppt
- 长江大学:《古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古植物学(Paleobotany).ppt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新疆阿尔泰克朗盆地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邢秀静).pdf
- 中国地质大学:《矿床学试题库》(英文版)参考答案三.pdf
- 中国地质大学:《矿床学试题库》(英文版)参考答案四.pdf
- 中国地质大学:《矿床学试题库》(英文版)标准试题四.pdf
- 中国地质大学:《矿床学试题库》(英文版)标准试题三.pdf
- 中国地质大学:《矿床学试题库》标准试题二.pdf
- 中国地质大学:《矿床学试题库》参考答案一.pdf
- 中国地质大学:《矿床学试题库》参考答案二.pdf
- 中国地质大学:《矿床学试题库》标准试题一.pdf
- 中国地质大学:《矿床学试题库》(英文版)参考答案四.doc
- 中国地质大学:《矿床学试题库》(英文版)参考答案三.doc
-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历程.ppt
-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历程.ppt
-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历程与基本特征.ppt
-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ppt
-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九章 区域发展目标与开发模式.ppt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习一 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1).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习二 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2).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习三 面、线产状要素的正投影解析.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习四 分析水平、倾 斜岩层地质图.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习五 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倾斜岩层产状、厚度及埋深.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习六 分析褶皱地区地质图——以暮云岭地区为例.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习七 褶皱几何要素赤平投影.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习八 编制节理等密图(主讲:刘志宏).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习九 分析断层地区地质图——以清凉山地区为例.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习十 断层几何要素赤平投影.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习十一 编制和分析构造等高线图(构造图).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习十二 平衡剖面图的编制方法.pdf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实习十三、十四 综合分析地质图及作业.pdf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风的地质作用.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重力地质作用.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