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广东省兴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广东省兴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3
文件大小:11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广东省兴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广东省兴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广东省兴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题8页,答卷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芳菲/绯闻 犒赏/手 铐 处理/处方 B.愤慨/概念 校对/发 酵 劳累/累乏 C.祈祷/颀长 雕琢/卓 见 大厦/厦门 D.纤毫/翩跹 吝啬/褪 航模/模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日本政府近来的“购岛”闹剧,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死灰复燃之势,这极大 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全世界炎黄子孙对日本政府错误行径的批判是无可厚 非的,我们希望日本政府能正视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如果对此置若罔闻,由此 产生的一切后果只能由日本政府负责。 A.闹剧 B.死灰复燃 C.行径 D.无可厚非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不但能让社会用证单位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 一致性认定,而且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能,可以有效防止身份证被违法冒用。 B.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 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项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C.道路交通拥堵一直是困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大程度缓解交通, 广州推出了部分路段“限行”“限外”,这种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D.8月,梅州市公开拍卖35辆超编超标公务车。在拍卖过程中,多辆年份较新、 行驶里程较少的公务车竞争最为激烈,这些车最终以25万元左右的均价落锤成 交 4.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否充分? 。因而,不了解世界, 或者理解世界上有错位,就往往会误解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艺术。 ①事实上,我们即使是对西方文化艺术的把握,也有明显的不足 ②而中国艺术是否属于“非理性”一路,也大可怀疑 ③但我们今天对世界的了解显然还是以西方为中心的 ④比如对非洲文化,甚至亚洲文化,往往就不甚熟悉 ⑤不要忘记,西方是有非理性主义传统的,并非所有西方艺术都是“理性”的 ⑥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了解和包容世界的 A.⑥④③①②⑤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①⑤② D.①②⑤⑥④③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何实

广东省兴宁市 2014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题 8 页,答卷 4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芳菲/绯闻 犒赏/手 铐 处理/处方 B.愤慨/概念 校对/发 酵 劳累/累乏 C.祈祷/颀长 雕琢/卓 见 大厦/厦门 D.纤毫/翩跹 吝啬/褪 色 航模/模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日本政府近来的“购岛”闹剧,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死灰复燃之势,这极大 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全世界炎黄子孙对日本政府错误行径的批判是无可厚 非的,我们希望日本政府能正视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如果对此置若罔闻,由此 产生的一切后果只能由日本政府负责。 A.闹剧 B.死灰复燃 C.行径 D.无可厚非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不但能让社会用证单位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 一致性认定,而且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能,可以有效防止身份证被违法冒用。 B.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 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项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C.道路交通拥堵一直是困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大程度缓解交通, 广州推出了部分路段“限行”“限外”,这种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D.8 月,梅州市公开拍卖 35 辆超编超标公务车。在拍卖过程中,多辆年份较新、 行驶里程较少的公务车竞争最为激烈,这些车最终以 25 万元左右的均价落锤成 交。 4.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否充分? 。因而,不了解世界, 或者理解世界上有错位,就往往会误解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艺术。 ①事实上,我们即使是对西方文化艺术的把握,也有明显的不足 ②而中国艺术是否属于“非理性”一路,也大可怀疑 ③但我们今天对世界的了解显然还是以西方为中心的 ④比如对非洲文化,甚至亚洲文化,往往就不甚熟悉 ⑤不要忘记,西方是有非理性主义传统的,并非所有西方艺术都是“理性”的 ⑥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了解和包容世界的 A.⑥④③①②⑤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①⑤② D.①②⑤⑥④③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何实

何实,字诚卿,其先北京人。曾祖抟霄雄于赀,好施与,乡里以善人称 实少孤,依叔父居。及长,通诸国译语,骁勇善骑射,倜傥不羁。远近之民,慕 其雄略,咸归心焉 岁乙亥,中原盗起。锦州张鲸自立为临海郡王,遣使纳款于太祖。寻以 叛伏诛。鲸弟致初以叛谋于实,实厉声叱曰:“天之历数在朔方,汝等恣为不轨, 徒自毙耳!”乃籍户口一万,募兵三千,丙子春,归。 大将木华黎与论兵事,奇变百出。拊髀°欣跃,大加称赏,遂引见太祖,献军民 之数。帝大悦,赐鞘剑冖,命从木华黎选充前锋。时张致复据锦州,实与贼遇于 神水县,挺身陷阵,殊死战,杀三百余人,获战马兵械甚众。木华黎奏赐鞍马弓 矢以励之。以功为帐前军马都弹压 癸未,木华黎卒,子孛魯嗣。武仙叛,据邢。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十卒登堞 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是夜,仙党遁去。实下令,敢有擅剽掠 者斩,军中肃然,士民按堵。孛鲁命戍于邢,多著善政,邢民敬之如神 丁酉,太宗数召入见,实贡金币纹绮三篚。次陵州,遇寇,实与左右射之,毙二 十余人,生获十余人。朝于幄殿,帝欢甚,问遇盗之故,命所获寇勿杀,仍以赐 实 是日,赐坐,与论军中故事,良久,曰:“思卿效力有年,朕欲授以征行元帅 后当重任。”实叩头谢曰:“小臣从事锋镝二十余年,身被十余枪,右臂不能举 已为废人矣。愿辞监军之职,幸得元佩金符,督治工匠,岁献织币,优游以终其 身,于臣足矣。”帝默然不悦,令射以观其强弱,实不能射。命入宿卫,密使人 觇之,实臂果不能举。固辞十余,始可其奏。遂锡宴,取金符亲赐之,授以汉字 宣命,充御用局人匠达鲁花赤,子孙世其爵。 丁巳,卒于博。 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节) 【注释】①拊髀:拍打着大腿。②按堵:安居,安定。③宣命:皇帝的诏命。④ 达鲁花赤: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以叛谋于实 谋:商量 B.乃籍户口一万 籍:登记 C.次陵州,遇寇 次:前往 D.子孙世其爵 世:世袭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先北京人 远近之民,慕其雄略 B.遣使纳款于太祖 于臣足矣 C.实与左右射之 赐坐,与论军中故事 D.以功为帐前军马都弹压 朕欲授以征行元帅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 大破之 B.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 破之 C.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 破之

何实,字诚卿,其先北京人。曾祖抟霄雄于赀,好施与,乡里以善人称。 实少孤,依叔父居。及长,通诸国译语,骁勇善骑射,倜傥不羁。远近之民,慕 其雄略,咸归心焉。 岁乙亥,中原盗起。锦州张鲸自立为临海郡王,遣使纳款于太祖。寻以 叛伏诛。鲸弟致初以叛谋于实,实厉声叱曰:“天之历数在朔方,汝等恣为不轨, 徒自毙耳!”乃籍户口一万,募兵三千,丙子春,归。 大将木华黎与论兵事,奇变百出。拊髀①欣跃,大加称赏,遂引见太祖,献军民 之数。帝大悦,赐鞘剑一,命从木华黎选充前锋。时张致复据锦州,实与贼遇于 神水县,挺身陷阵,殊死战,杀三百余人,获战马兵械甚众。木华黎奏赐鞍马弓 矢以励之。以功为帐前军马都弹压。 癸未,木华黎卒,子孛鲁嗣。武仙叛,据邢。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 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是夜,仙党遁去。实下令,敢有擅剽掠 者斩,军中肃然,士民按堵②。孛鲁命戍于邢,多著善政,邢民敬之如神明。 丁酉,太宗数召入见,实贡金币纹绮三篚。次陵州,遇寇,实与左右射之,毙二 十余人,生获十余人。朝于幄殿,帝欢甚,问遇盗之故,命所获寇勿杀,仍以赐 实。 是日,赐坐,与论军中故事,良久,曰:“思卿效力有年,朕欲授以征行元帅, 后当重任。”实叩头谢曰:“小臣从事锋镝二十余年,身被十余枪,右臂不能举, 已为废人矣。愿辞监军之职,幸得元佩金符,督治工匠,岁献织币,优游以终其 身,于臣足矣。”帝默然不悦,令射以观其强弱,实不能射。命入宿卫,密使人 觇之,实臂果不能举。固辞十余,始可其奏。遂锡宴,取金符亲赐之,授以汉字 宣命③,充御用局人匠达鲁花赤④,子孙世其爵。 丁巳,卒于博。 (《元 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节) 【注释】①拊髀:拍打着大腿。②按堵:安居,安定。③宣命:皇帝的诏命。④ 达鲁花赤: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初以叛谋于实 谋 :商量 B.乃籍户口一万 籍:登记 C.次陵州,遇寇 次:前往 D.子孙世其爵 世:世袭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其先北京人 远近之民,慕其雄略 B.遣使纳款于太祖 于臣足矣 C.实与左右射之 赐坐,与论军中故事 D.以功为帐前军马都弹压 朕欲授以征行元帅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 大破之 B.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 破之 C.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 破之

D.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 大破之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实少小时成为孤儿,依靠叔父长大成人,通晓多国语言,又英勇善战,周围 的人都很仰慕他的才略。 B.大将军木华黎和何实讨论军事,得知何实的用兵方法奇特多变。木华黎对何 实十分欣赏,把他引见给了太祖。 C.何实跟随木华黎在神水县、邢地均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何实每次都亲临 战场,表现非常英勇。 D.何实以身体为由婉拒太宗的重用,太宗于是派人秘密观察,确认何实身体真的 不佳,何实又坚决地拒绝了十几次后,才同意了何实的奏请。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帝大悦,赐鞘剑一,命从木华黎选充前锋。(3分) ②孛鲁命戍于邢,多著善政,邢民敬之如神明。(4分) (2)从文中找出直接体现何实军事才能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 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途中见杏花 吴融(850-903) 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他死后三年唐王朝灭亡。②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 杏树 (1)这首诗的首联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6分)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觞 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大弦嘈嘈如急雨 ,大珠小珠落 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③许④ ,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 (陆游《书愤》) 烟光凝而暮山紫。 ,访风景 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 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D.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 大破之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何实少小时成为孤儿,依靠叔父长大成人,通晓多国语言,又英勇善战,周围 的人都很仰慕他的才略。 B. 大将军木华黎和何实讨论军事,得知何实的用兵方法奇特多变。木华黎对何 实十分欣赏,把他引见给了太祖。 C.何实跟随木华黎在神水县、邢地均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何实每次都亲临 战场,表现非常英勇。 D.何实以身体为由婉拒太宗的重用,太宗于是派人秘密观察,确认何实身体真的 不佳,何实又坚决地拒绝了十几次后,才同意了何实的奏请。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帝大悦,赐鞘剑一,命从木华黎选充前锋。(3 分) ②孛鲁命戍于邢,多著善政,邢民敬之如神明。(4 分) (2)从文中找出直接体现何实军事才能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 原文)(3 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途中见杏花 吴 融(850-903)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他死后三年唐王朝灭亡。②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 杏树。 (1)这首诗的首联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3 分)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 (6 分)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 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大弦嘈嘈如急雨, 。 ,大珠小珠落 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③ ,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 许, 。(陆游《书愤》) ④ ,烟光凝而暮山紫。 ,访风景 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乡 土 本 色 费孝通 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 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 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 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②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 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 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 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 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 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 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③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 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 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 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④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 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 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 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 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 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⑤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 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 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 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 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⑥“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一一这类的 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 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 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 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 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⑦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 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 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⑧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 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 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 归的去处了。 (有删改) 1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分)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膜,相比现代社会,更 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礼俗社会是人们为了要完成 件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 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 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②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 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 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 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 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 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 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③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 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 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 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④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 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 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 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 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 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⑤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 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 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 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 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⑥“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 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 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 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 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 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⑦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 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 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⑧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 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 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 归的去处了。 (有删改) 1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5 分)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膜,相比现代社会,更 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礼俗社会是人们为了要完成一 件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 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 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E.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过程中,原有生活方式暴露出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的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13.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 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村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 膜,形成了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C.由于受地方性的限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 熟悉,于是终老乡土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D.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 于是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中国社会的乡下人被称为“士气”?(4分) 15.结合文意,简要概括乡土社会有哪些特点?(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 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 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谁都可以是天使 两年前,我和太太从北方的一座小城辞职来到杭州。太太在一家报社做编辑,我 则继续做着我的老本行一一电台的DJ。 我们借住在朋友的一栋老宅里,很老的房子。院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铁门,上面有 把巨大的锁,院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把铁门上的钥匙。我们家的铁门钥匙 直以来都在太太手中。也不知道是怎样形成的习惯,每一个住在院子里的人,从 外面奔波回来,把自行车推进院子后,哪怕是在大白天,也要顺手把院门锁上 事情发生在那个炎热的午后。 那时我做的是下午3点档的一个音乐节目。我通常是在直播开始前的半个小时赶 到电台。在夏天我有午睡的习惯。太太那天正好在报社拼版,中午不会回来。 平时午睡都是太太叫我起床,那天我就睡过了头,醒来的时候离直播只有半个小 时了。以往的这个时候,我已坐在办公室里抱着一堆唱片准备进直播间了。我睡 眼惺忪地爬起来,走到院子里,看到铁门上的大黑锁,这才想起钥匙在太太的手 上。我首先看在院子里是否还有其他的人,结果我发现整个院子里只有我一个人。 我手忙脚乱了起来。院墙出奇地高,我知道我根本做不到“狗急跳墙”,房间里 又没有装电话。 我在院子里急得直跺脚。我站在铁门边,像是一个渴望自由的囚犯。然后通过门 缝我看到了他。他是一个正好从弄堂里经过的小乞丐。他还是一个孩子,不会超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 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 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E.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过程中,原有生活方式暴露出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的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13.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 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村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 膜,形成了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C.由于受地方性的限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 熟悉,于是终老乡土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D.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 于是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中国社会的乡下人被称为“士气”?(4 分) 15.结合文意,简要概括乡土社会有哪些特点?(4 分)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15 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 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 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谁都可以是天使 江航 两年前,我和太太从北方的一座小城辞职来到杭州。太太在一家报社做编辑,我 则继续做着我的老本行——电台的 DJ。 我们借住在朋友的一栋老宅里,很老的房子。院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铁门,上面有 一把巨大的锁,院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把铁门上的钥匙。我们家的铁门钥匙一 直以来都在太太手中。也不知道是怎样形成的习惯,每一个住在院子里的人,从 外面奔波回来,把自行车推进院子后,哪怕是在大白天,也要顺手把院门锁上。 事情发生在那个炎热的午后。 那时我做的是下午 3 点档的一个音乐节目。我通常是在直播开始前的半个小时赶 到电台。在夏天我有午睡的习惯。太太那天正好在报社拼版,中午不会回来。 平时午睡都是太太叫我起床,那天我就睡过了头,醒来的时候离直播只有半个小 时了。以往的这个时候,我已坐在办公室里抱着一堆唱片准备进直播间了。我睡 眼惺忪地爬起来,走到院子里,看到铁门上的大黑锁,这才想起钥匙在太太的手 上。我首先看在院子里是否还有其他的人,结果我发现整个院子里只有我一个人。 我手忙脚乱了起来。院墙出奇地高,我知道我根本做不到“狗急跳墙”,房间里 又没有装电话。 我在院子里急得直跺脚。我站在铁门边,像是一个渴望自由的囚犯。然后通过门 缝我看到了他。他是一个正好从弄堂里经过的小乞丐。他还是一个孩子,不会超

过10岁。炎夏的午后,他只穿着一条脏兮兮的大短裤,头发零乱得像是一蓬稻 草,一只手紧紧地抓着背上的袋子,仿佛里面装满了宝物。 我喊住他,我想请他去巷口给我太太打个电话。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在我开 口之前我首先想的是我是否应该先给他一点零钱作为一种报酬。我翻遍我的口 袋,除了张百元的纸币便什么也没有了。我有些尴尬,我似乎还无法做到把100 元当做是“零钱”给一个乞丐。 我叫住他,很简短地告诉他我需要他去巷口那个公用电话亭帮我打个电话,并把 张百元纸币放在了他的手掌上。他看了看手里的那张纸币,然后又看了看我 我试着对他微笑,隔着门,我再次对他说,我需要你的帮助,我非常着急。然后 我看到他飞快地向弄堂口奔去。 0分钟以后他还没有回来,我想他不会回来了。当时我给自己的安慰是,他不 回来是对的一—他不是一个愚笨的孩子 然后我的邻居回来了,邻居打开了铁门。我借了邻居的钱飞奔到大街上去拦的士。 直播没有延误 晚上问起太太,她说没人打电话给她。我笑着对太太说我白信任那个孩子了,太 太笑我。我和太太一致认为那个孩子把钱拿去改善生活了。也只是如此而已。我 和太太的生活一如既往。 两个月以后的一天,我和太太在忙着搬家。太太突然对我说,门口有人盯着你看 呢,顺着太太的目光望过去时,我就愣住了:居然是那个小孩 他怯怯地站在门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似乎已经很久。我看他的时候,他的眉宇 微微地舒展了一下。然后,他伸出他的拳头,缓缓摊开自己的掌心。是一张揉成 团的百元纸币。他把那只手伸给我,黑亮的眼睛望着我和太太。他似乎是个 贯沉默的孩子。 他还用那种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说道,那天,那天我是去准备打电话的……那天他 沿着长长的巷子刚跑出去,一辆突如其来的小面包车把他的腿撞伤了。他的小伙 伴救了他,他在他简陋的房间里,躺了两个月 尽管我们告诉他他可以保留这张纸币,这100元是他的了,可是男孩走的时候, 还是固执地把钱留了下来。我和太太安静地注视着他的离去,用一种近乎崇拜的 眼神 也许,生活可以庸俗地把城市当中的人分成三六九等,但是那一瞬间,我开始相 信,诚信作为一种古老的品质,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发出天使一样的光芒,照亮自 己也照亮别人的人生 (选自《现代青年》2007年第10期) 16.文中写道“我和太太安静地注视着他的离去,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 请联系全文,分析“崇拜”的含义。(4分) 17小说结尾那个小孩居然出现在“我们家门口”还钱,文中对这一结局有多处 伏笔,请找出一处,并简要说明其作用。(5分) 18.最后一段是议论性的话语,有人认为删去更好,有人认为保留更好。请谈谈 你的看法。(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 阅读下文,完成1921题。(15分) 雪花秘史

过 l0 岁。炎夏的午后,他只穿着一条脏兮兮的大短裤,头发零乱得像是一蓬稻 草,一只手紧紧地抓着背上的袋子,仿佛里面装满了宝物。 我喊住他,我想请他去巷口给我太太打个电话。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在我开 口之前我首先想的是我是否应该先给他一点零钱作为一种报酬。我翻遍我的口 袋,除了张百元的纸币便什么也没有了。我有些尴尬,我似乎还无法做到把 100 元当做是“零钱”给一个乞丐。 我叫住他,很简短地告诉他我需要他去巷口那个公用电话亭帮我打个电话,并把 一张百元纸币放在了他的手掌上。他看了看手里的那张纸币,然后又看了看我。 我试着对他微笑,隔着门,我再次对他说,我需要你的帮助,我非常着急。然后 我看到他飞快地向弄堂口奔去。 10 分钟以后他还没有回来,我想他不会回来了。当时我给自己的安慰是,他不 回来是对的——他不是一个愚笨的孩子。 然后我的邻居回来了,邻居打开了铁门。我借了邻居的钱飞奔到大街上去拦的士。 直播没有延误。 晚上问起太太,她说没人打电话给她。我笑着对太太说我白信任那个孩子了,太 太笑我。我和太太一致认为那个孩子把钱拿去改善生活了。也只是如此而已。我 和太太的生活一如既往。 两个月以后的一天,我和太太在忙着搬家。太太突然对我说,门口有人盯着你看 呢,顺着太太的目光望过去时,我就愣住了:居然是那个小孩! 他怯怯地站在门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似乎已经很久。我看他的时候,他的眉宇 微微地舒展了一下。然后,他伸出他的拳头,缓缓摊开自己的掌心。是一张揉成 一团的百元纸币。他把那只手伸给我,黑亮的眼睛望着我和太太。他似乎是个一 贯沉默的孩子。 他还用那种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说道,那天,那天我是去准备打电话的……那天他 沿着长长的巷子刚跑出去,一辆突如其来的小面包车把他的腿撞伤了。他的小伙 伴救了他,他在他简陋的房间里,躺了两个月。 尽管我们告诉他他可以保留这张纸币,这 l00 元是他的了,可是男孩走的时候, 还是固执地把钱留了下来。我和太太安静地注视着他的离去,用一种近乎崇拜的 眼神。 也许,生活可以庸俗地把城市当中的人分成三六九等,但是那一瞬间,我开始相 信,诚信作为一种古老的品质,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发出天使一样的光芒,照亮自 己也照亮别人的人生。 (选自《现代青年》2007 年第 10 期) 16. 文中写道“我和太太安静地注视着他的离去,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 请联系全文,分析“崇拜”的含义。(4 分) 17.小说结尾那个小孩居然出现在“我们家门口”还钱,文中对这一结局有多处 伏笔,请找出一处,并简要说明其作用。(5 分) 18.最后一段是议论性的话语,有人认为删去更好,有人认为保留更好。请谈谈 你的看法。(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 阅读下文,完成 19—21 题。(15 分) 雪花秘史 刘 旸 yáng

1611年的圣诞节,穷困潦倒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徜徉街头。这位皇家科学家 很是沮丧,已经好几个月没发薪水的他正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给朋友送上一份礼 物。他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仰天长叹:“啊,上帝!除了雪花之外,还能送什么 雪花当然无法相送,这位天才的科学家却突发奇想:他决心写一篇关于雪花形状 的文章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朋友。于是这篇题为《论六角形雪花》的论文问世。40 年来,每当我们提到雪花研究,都会首推这篇诞生于贫寒与友情的学术论文。 天文学家的观察毕竟不拘小节。20年后,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才第一次详细 描述了雪花的外形。和开普勒一样,这位科学巨人的观察也仅限于肉眼观察。不 过,他的眼光非比寻常。除了不同形态的六边形,他还记录了极其罕见的带帽冰 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 在观察笔记中,笛卡尔赞叹道:“完美的六边形啊!边是如此直,夹角是如此相 等,粗手笨脚的人类简直没戏…我绝对想象不出来,这些完全对称的六角小精 灵如何在自由的空气与狂躁的风中悠闲地降生。咦,或许正是风神信手令小精灵 在云朵上下翻飞,并在那里托住了它们轻盈的身躯;使它们来得及左顾右盼, 照自然固有秩序的启蒙,把自己琢磨成六片棱角的模样! 时光机继续运转,1885年1月15日的暴风雪中,本特利拍到了第一张雪花的显 微镜照片。这种“雪花微距照”产生于冰天雪地中一架连了显微镜的相机匣子 后来,他发表文章说:“虽然给雪花拍照是细致活儿,但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就 在于,这项工作必须在零下温度中完成,并且需要身体暴露在严寒中。”此后的 数十年中,这位“雪花晶体摄影师”拍下了5000多幅雪花照片,其中每一片都 不尽相同。 雪花的研究后浪推前浪,如今的雪花人当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肯尼思·利伯布 雷赫特。这位物理学家让雪花落在一个收集板上,然后仔细观察,从中找出有趣 的样本。他发现,最完美的雪花晶体往往出现在风力小的小雪天,那时的天气特 别寒冷。为此,他经常到寒冷的北方地区去等待降雪 除六边形雪花之外,奇特的三角形雪花是大自然中普遍的雪花结晶形式。为揭开 这个谜团,利伯布雷赫特及其合作者在实验室中模拟与自然降雪相似的条件以制 造雪花,同时记录下各种不同形状的雪花晶体 最后的结果表明,其实一些三角形雪花晶体仍然拥有六个边,之所以看上去是三 角形,是因为它们是由三长三短的六条边构成的 利伯布雷赫特指岀,在雪花从天降落的过程中,微小的尘埃颗粒等杂质会造成雪 花的某个边缘产生倾侧。在风的作用下,向下倾侧的边缘会生长得更快,从而形 成三角形。一旦三角形开始形成,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雪花在之后继续下降的 过程中,即使再遭遇颠簸碰撞,也会继续维持这一形态,直至降落地面。 2006年,利伯布雷赫特的雪花照片被做成邮票,飘到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那 些永远不下雪的角落。 如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可以导致巨型雪花形成的大气条件,这对气候研究非常 重要。据说,吉尼斯纪录的最大雪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遭遇一次暴雪时出现的 当地一个农场工人表示,这种雪花比牛奶平底锅还要大,直径大约有38厘米。 遗憾的是,找不到相关证据能够支持他的说 法 (摘自《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1611 年的圣诞节,穷困潦倒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徜徉街头。这位皇家科学家 很是沮丧,已经好几个月没发薪水的他正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给朋友送上一份礼 物。他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仰天长叹:“啊,上帝!除了雪花之外,还能送什么 呢?” 雪花当然无法相送,这位天才的科学家却突发奇想:他决心写一篇关于雪花形状 的文章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朋友。于是这篇题为《论六角形雪花》的论文问世。400 年来,每当我们提到雪花研究,都会首推这篇诞生于贫寒与友情的学术论文。 天文学家的观察毕竟不拘小节。20 年后,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才第一次详细 描述了雪花的外形。和开普勒一样,这位科学巨人的观察也仅限于肉眼观察。不 过,他的眼光非比寻常。除了不同形态的六边形,他还记录了极其罕见的带帽冰 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 在观察笔记中,笛卡尔赞叹道:“完美的六边形啊!边是如此直,夹角是如此相 等,粗手笨脚的人类简直没戏……我绝对想象不出来,这些完全对称的六角小精 灵如何在自由的空气与狂躁的风中悠闲地降生。咦,或许正是风神信手令小精灵 在云朵上下翻飞,并在那里托住了它们轻盈的身躯;使它们来得及左顾右盼,遵 照自然固有秩序的启蒙,把自己琢磨成六片棱角的模样!” 时光机继续运转,1885 年 1 月 15 日的暴风雪中,本特利拍到了第一张雪花的显 微镜照片。这种“雪花微距照”产生于冰天雪地中一架连了显微镜的相机匣子。 后来,他发表文章说:“虽然给雪花拍照是细致活儿,但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就 在于,这项工作必须在零下温度中完成,并且需要身体暴露在严寒中。”此后的 数十年中,这位“雪花晶体摄影师”拍下了 5000 多幅雪花照片,其中每一片都 不尽相同。 雪花的研究后浪推前浪,如今的雪花人当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肯尼思·利伯布 雷赫特。这位物理学家让雪花落在一个收集板上,然后仔细观察,从中找出有趣 的样本。他发现,最完美的雪花晶体往往出现在风力小的小雪天,那时的天气特 别寒冷。为此,他经常到寒冷的北方地区去等待降雪。 除六边形雪花之外,奇特的三角形雪花是大自然中普遍的雪花结晶形式。为揭开 这个谜团,利伯布雷赫特及其合作者在实验室中模拟与自然降雪相似的条件以制 造雪花,同时记录下各种不同形状的雪花晶体。 最后的结果表明,其实一些三角形雪花晶体仍然拥有六个边,之所以看上去是三 角形,是因为它们是由三长三短的六条边构成的。 利伯布雷赫特指出,在雪花从天降落的过程中,微小的尘埃颗粒等杂质会造成雪 花的某个边缘产生倾侧。在风的作用下,向下倾侧的边缘会生长得更快,从而形 成三角形。一旦三角形开始形成,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雪花在之后继续下降的 过程中,即使再遭遇颠簸碰撞,也会继续维持这一形态,直至降落地面。 2006 年,利伯布雷赫特的雪花照片被做成邮票,飘到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那 些永远不下雪的角落。 如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可以导致巨型雪花形成的大气条件,这对气候研究非常 重要。据说,吉尼斯纪录的最大雪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遭遇一次暴雪时出现的。 当地一个农场工人表示,这种雪花比牛奶平底锅还要大,直径大约有 38 厘米。 遗憾的是,找不到相关证据能够支持他的说 法。 (摘自《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19.本文列举了多位科学家对雪花奥秘的研究情况,请分点概括科学家们对雪 花奥秘做了什么探索。(4分) 20.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赏 析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 21.文章中,本特利说:“虽然给雪花拍照是细致活儿,但并不困难。困难之 处就在于,这项工作必须在零下温度中完成,并且需要身体暴露在严寒中 而他为了拍出更多的雪花照片,最终在寒冷中感染肺炎去世,结合文本,联系 现实,谈谈本特利的经历带给你的感悟。(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从下列三题中任选两题完成对联。(6分)。 ①上联:左邻右邻左右邻,邻邻和气; 联 ②上联:七尺小屋,承载父母殷切希望;下 ③上联:杂志报纸,文理能通天地外; 联 23.有调查研究机构开展了美、韩、中三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 调查结果表明,三国高中生学习意识、生活意识各不相同。根据表格,完成后 面的题目(6分) 学习意识 生活意识 幸福 认为学习 关心学有金钱和满足过普 最重要 习成绩 打工意识 通生活 指数 「美国5.5%8.8%6.3%63.3%83.8% 韩国509%82% 70.7% 52.2% 73.3% 中国70.6%934%41.8%43.8%80.7% (1)结合图表内容,以“中国高中生的幸福指数”为陈述对象,得出结论。(2分 (2)请从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给中国高中生提出一点建议。(4分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它冲过浅滩,划过激流,越 过了湖泊中层层的鱼网,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 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它逆行了那么长,那么久,它是一条勇敢的鱼。”一位年轻人说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它极 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一位老者说 冰川中有鱼,生活中有你,你是否也想成为冰川中的那条鱼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文体不限,立意 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50字。 说明:作文不到600字,20分以下给分;不到700字,30分以下给分;不到800 字,40分以下给分;45分以上的作文,字数必须超过850字

19.本文列举了多位科学家对雪花奥秘的研究情况,请分点概括科学家们对雪 花奥秘做了什么探索。(4 分) 20.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赏 析文中划线的句子。(5 分) 21.文章中,本特利说:“虽然给雪花拍照是细致活儿,但并不困难。困难之 处就在于,这项工作必须在零下温度中完成,并且需要身体暴露在严寒中。” 而他为了拍出更多的雪花照片,最终在寒冷中感染肺炎去世,结合文本,联系 现实,谈谈本特利的经历带给你的感悟。(6 分) 五、本大题 2 小题,共 12 分。 22.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从下列三题中任选两题完成对联。(6 分)。 ①上联:左邻右邻左右邻,邻邻和气; 下 联: ②上联:七尺小屋,承载父母殷切希望; 下 联: ③上联:杂志报纸,文理能通天地外; 下 联: 23.有调查研究机构开展了美、韩、中三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 调查结果表明,三国高中生学习意识、生活意识各不相同。根据表格,完成后 面的题目(6 分) 学习意识 生活意识 幸福 指数 认为学习 最重要 关心学 习成绩 有金钱和 打工意识 满足过普 通生活 美国 50.5% 87.8% 63.3% 63.3% 83.8% 韩国 50.9% 88.2% 70.7% 52.2% 73.3% 中国 70.6% 93.4% 41.8% 43.8% 80.7% (1)结合图表内容,以“中国高中生的幸福指数”为陈述对象,得出结论。(2 分) (2)请从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给中国高中生提出一点建议。(4 分 六、作文,60 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它冲过浅滩,划过激流,越 过了湖泊中层层的鱼网,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 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它逆行了那么长,那么久,它是一条勇敢的鱼。”一位年轻人说。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它极 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一位老者说。 冰川中有鱼,生活中有你,你是否也想成为冰川中的那条鱼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文体不限,立意 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 850 字。 说明:作文不到 600 字,20 分以下给分;不到 700 字,30 分以下给分;不到 800 字,40 分以下给分;45 分以上的作文,字数必须超过 850 字

兴宁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 A(A. fei kao chu B. kai/gai jiao lei C gi zhuo sha/xia D. xian se/ shai m6) 2.D(A闹剧:本指具有讽刺或幽默倾向的一种轻松的戏剧作品,现一般用于比 喻滑稽、荒谬的事情。B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 活动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或坏思想等又重新活动 起来。含贬义。C行径:行为、举动,多指不好的。贬义词。D无可厚非:不可 以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也可说未可厚非。这里应该用“无 可非议”。) 3.B(A.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但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能,而且能让社会用 证单位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一致性认定”。C.成分残缺,“缓解”“推出” 缺少相搭配的宾语,相应句子后面补上“压力”“措施”。D.不合逻辑,“均价” 只能是一个定值,不能是一个概数。) 4.C(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承接第一个问句,与“了解世界”内容相关的, 只能是⑥。比较③、④句的内容,只有③在前④在后内容上才能够承接前句关于 “了解世界”的内容,并由④过渡到关于“文化”的叙述。) 5.C.(次:停留) 语境 次陵州,遇寇,实与左右射 毙 十余人 翻译(何实)在陵州停貿的时候,遇上盗贼,何实和手下射击他们,击毙了 十多人, 6.A【A.都是代词,“他的”,都指“何实的”;B.介词,“向”/介词,“对 于”;C.连词,“和”/介词,“跟”;D.介词,“因为”/介词,“把”】 7.D.(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 四十里,大破之。) c.何实跟随木华黎在神水县、邢地均与敌军展解说:原文出现在第三、四 选了激烈的战斗,何实每次都亲临战场,表现段,错在“跟随木华黎在 项常英勇。 神水县、邢地均与敌军展 原倫命从木华黎选充前锋。时张致复据锦州,实与併了激烈的战斗,何实耷 文贼遇于神水县,挺身陷阵……癸未,木华黎卒次”说法有误,应为“在 子字鲁。武仙叛,据邢。实帅师五千围之邢地作战时,何实跟随的是 木华黎的儿子孛鲁 9.(1)(1)①采分点:“悦”,高兴;“赐”“命”后,省动词宾语“之” 译文“他”,指“何实”(两个省略中补出一个就可给分);“鞘剑一”,一套 (把)宝剑(数量词定语后置)。(各1分) 帝大悦,赐 鞘剑二, 从木 华黎选充前锋。 太祖很高兴,赐给〔他)一套(把)宝剑,命令(他)跟从木华黎担任前锋 ②采分点:“戍于邢”,在邢地戍边(介宾短语后置);省略主语“(何实) “著”,实施;“敬”,敬重,尊敬。(各1分) 孛鲁命 成于邢, 著善政,邢 民敬如神明

兴宁一中 2014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 A(A. fēi kào chǔ B. kǎi/ɡài jiào lèi C. qí zhuó shà/xià D. xiān sè/shǎi mó) 2.D(A 闹剧:本指具有讽刺或幽默倾向的一种轻松的戏剧作品,现一般用于比 喻滑稽、荒谬的事情。 B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 活动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或坏思想等又重新活动 起来。含贬义。C 行径:行为、举动,多指不好的。贬义词。D 无可厚非:不可 以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也可说未可厚非。这里应该用“无 可非议”。) 3.B(A.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但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能,而且能让社会用 证单位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一致性认定”。C.成分残缺,“缓解”“推出” 缺少相搭配的宾语,相应句子后面补上“压力”“措施”。D.不合逻辑,“均价” 只能是一个定值,不能是一个概数。) 4.C(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承接第一个问句,与“了解世界”内容相关的, 只能是⑥。比较③、④句的内容,只有③在前④在后内容上才能够承接前句关于 “了解世界”的内容,并由④过渡到关于“文化”的叙述。) 5.C.(次: 停留) 语境 A. 次陵州, 遇 寇, 实与左右 射 之, 毙 二十余人, 翻译 (何实)在陵州停留的时候,遇上盗贼,何实和手下射击他们,击毙了 二十多人, 6.A【A.都是代词,“他的”,都指“何实的”;B.介词,“向”/介词,“对 于”;C.连词,“和”/介词,“跟”; D.介词,“因为”/介词,“把”】 7.D. (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 北四十里,大破之。) 8. C C 选 项 C.何实跟随木华黎在神水县、邢地均与敌军展 开了激烈的战斗,何实每次都亲临战场,表现 非常英勇。 解说:原文出现在第三、四 段, 错在“跟随木华黎在 神水县、邢地均与敌军展 开了激烈的战斗,何实每 次”说法有误,应为“在 邢地作战时,何实跟随的是 木华黎的儿子孛鲁”。 原 文 命从木华黎选充前锋。时张致复据锦州,实与 贼遇于神水县,挺身陷阵……癸未,木华黎卒, 子孛鲁嗣。武仙叛,据邢。实帅师五千围之 9.(1)(1)①采分点:“悦”,高兴;“赐”“命”后,省动词宾语“之”, 译文“他”,指“何实”(两个省略中补出一个就可给分);“鞘剑一”,一套 (把)宝剑(数量词定语后置)。(各 1 分) 帝 大 悦, 赐 鞘剑一, 命 从 木 华黎选充前锋。 太祖很高兴,赐给(他)一套(把)宝剑,命令(他)跟从木华黎担任前锋。 ②采分点:“戍于邢”,在邢地戍边(介宾短语后置);省略主语“(何实)”; “著”,实施;“敬”,敬重,尊敬。(各 1 分) 孛鲁命 戍于邢, 多 著 善 政, 邢 民 敬如神明

孛鲁命令(他)在邢地成边,(何实)多实施良好的政令,邢地的百姓像敬重神 明一样敬重(他 (2)①大将军木华黎和他讨论军事时,他的用兵方法奇特多变。(大将木华黎 与论兵事,奇变百出。2节)②何实在神水县与叛军作战,取得了胜利。(实与 贼遇于神水县,杀三百余人,获战马兵械甚众。3节)③何实在邢地攻打武仙叛 军,大获全胜。(实帅师五千围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是夜, 仙党遁去。4节)④停留在陵州,与手下击退了遇上的敌寇。(次陵州,遇寇, 实与左右射之,毙二十余人,生获十余人。5节)(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 给3分。找出的例句要能体现何实的“军事才能”,方可给分。) 【参考译文】 何实,字诚卿,他的祖先是北京人。曾祖何抟霄在资财方面很雄厚,喜欢施舍赐 予,乡里人用“善人”这一名号称呼(他)。何实小时候成了孤儿,依靠叔父生 活。等到长大后,通晓各国语言,骁勇善于骑射,倜傥不羁。远近的人,仰慕他 的雄才大略,都真心归附他。 乙亥年,中原乱军四起。锦州张鲸自立为临海郡王,派遣使者向太祖表示降服, 不久因为叛逆被处死。张鲸的弟弟张致当初把起兵的想法和张实商量,张实厉声 呵叱他说:“上天显示的继承帝位的次序轮到了北方,你们这些人恣意地做不合 法度的事,只是自寻死路罢了!”于是登记好一万户人口,招募三千士兵,在丙 子年的春天前归顺 大将军木华黎和(他)讨论军事,(他的用兵方法)奇特多变。(木华黎)用手 拍打着大腿,十分高兴激动,对何实十分欣赏,于是把他引见给了太祖,(何实) 献上了治理军队和百姓的方法。太祖很高兴,赐给(他)一套(把)宝剑,命令(他) 跟从木华黎担任前锋。当时张致再次占据了锦州,何实在神水县与敌军相遇,他 奋身而起,冲入敌人的阵地,拼死作战,杀了三百多名敌人,缴获了众多的战马 武器,木华黎上奏赐给他鞍马弓箭鼓励他。因为有功劳,(何实)担任了帐前军 马都弹压一职。 癸未年,木华黎死了,他的儿子孛鲁继承了他的职位。武仙叛乱了,占 据了邢地。何实率领五千士兵包围邢地,士兵们树起云梯。(何实)身先士卒 登上城墙,手持长矛猛冲敌军。城池被攻破,武仙逃跑。何实追逐逃跑的敌军追 了四十里,打垮了敌人。当晚,武仙的同伙都逃跑了。何实下令,胆敢擅自抢夺 百姓财物的人将被问斩。军中秩序良好,百姓生活安定。孛鲁命令(他)在邢地 戍边,(何实)多实施良好的政令,邢地的百姓像敬重神明一样敬重(他) 丁酉年,太宗多次召他入京,何实进贡了三筐金币绸缎。(何实)在陵州停留的 时候,遇上盗贼,何实和手下射击他们,击毙了二十多人,俘虏了十几个人。在 幄殿朝见皇上,皇上很髙兴,问(他)遇到盗贼的原因,命令所俘虏的盗贼不要 杀掉,仍然把(他们)赏给何实。 当天,(皇上)赐坐,跟他谈论军中的旧事,很久之后,(皇上)说:“考虑到 你效力很多年了,我想把征行元帅的职务交给你,以后还要担当重任。”何实叩 头谢恩说:“小臣我参军打仗二十多年了,身体遭受了十多处的枪伤,右臂不能 上举,已经成为废人了。希望辞去监军的职务,有幸得到元佩金符,督率治理工 匠,每年向朝廷进献布匹钱币,悠闲地过完自己这一生,对于我说就足够了 皇上沉默不髙兴,命令他射箭,来察看他身体的强弱,何实不能射箭。(皇上) 命令(他)在宫中担任警卫,暗中派人偷偷观察他,何实的手臂确实不能上举。 (何实)坚决地推辞了十几次,(皇上)才同意了他的奏请。于是赐宴,取金符亲自

孛鲁命令(他)在邢地戍边,(何实)多实施良好的政令,邢地的百姓像敬重神 明一样敬重(他)。 (2)①大将军木华黎和他讨论军事时,他的用兵方法奇特多变。(大将木华黎 与论兵事,奇变百出。2 节)②何实在神水县与叛军作战,取得了胜利。(实与 贼遇于神水县,杀三百余人,获战马兵械甚众。3 节)③何实在邢地攻打武仙叛 军,大获全胜。(实帅师五千围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是夜, 仙党遁去。4 节)④停留在陵州,与手下击退了遇上的敌寇。(次陵州,遇寇, 实与左右射之,毙二十余人,生获十余人。5 节)(答对 1 点给 2 分,答对 2 点 给 3 分。找出的例句要能体现何实的“军事才能”,方可给分。) 【参考译文】 何实,字诚卿,他的祖先是北京人。曾祖何抟霄在资财方面很雄厚,喜欢施舍赐 予,乡里人用“善人”这一名号称呼(他)。何实小时候成了孤儿,依靠叔父生 活。等到长大后,通晓各国语言,骁勇善于骑射,倜傥不羁。远近的人,仰慕他 的雄才大略,都真心归附他。 乙亥年,中原乱军四起。锦州张鲸自立为临海郡王,派遣使者向太祖表示降服, 不久因为叛逆被处死。张鲸的弟弟张致当初把起兵的想法和张实商量,张实厉声 呵叱他说:“上天显示的继承帝位的次序轮到了北方,你们这些人恣意地做不合 法度的事,只是自寻死路罢了!”于是登记好一万户人口,招募三千士兵,在丙 子年的春天前归顺。 大将军木华黎和(他)讨论军事,(他的用兵方法)奇特多变。(木华黎)用手 拍打着大腿,十分高兴激动,对何实十分欣赏,于是把他引见给了太祖,(何实) 献上了治理军队和百姓的方法。太祖很高兴,赐给(他)一套(把)宝剑,命令(他) 跟从木华黎担任前锋。当时张致再次占据了锦州,何实在神水县与敌军相遇,他 奋身而起,冲入敌人的阵地,拼死作战,杀了三百多名敌人,缴获了众多的战马 武器,木华黎上奏赐给他鞍马弓箭鼓励他。因为有功劳,(何实)担任了帐前军 马都弹压一职。 癸未年,木华黎死了,他的儿子孛鲁继承了他的职位。武仙叛乱了,占 据了邢地。何实率领五千士兵包围邢地,士兵们树起云梯。(何实)身先士卒, 登上城墙,手持长矛猛冲敌军。城池被攻破,武仙逃跑。何实追逐逃跑的敌军追 了四十里,打垮了敌人。当晚,武仙的同伙都逃跑了。何实下令,胆敢擅自抢夺 百姓财物的人将被问斩。军中秩序良好,百姓生活安定。孛鲁命令(他)在邢地 戍边,(何实)多实施良好的政令,邢地的百姓像敬重神明一样敬重(他)。 丁酉年,太宗多次召他入京,何实进贡了三筐金币绸缎。(何实)在陵州停留的 时候,遇上盗贼,何实和手下射击他们,击毙了二十多人,俘虏了十几个人。在 幄殿朝见皇上,皇上很高兴,问(他)遇到盗贼的原因,命令所俘虏的盗贼不要 杀掉,仍然把(他们)赏给何实。 当天,(皇上)赐坐,跟他谈论军中的旧事,很久之后,(皇上)说:“考虑到 你效力很多年了,我想把征行元帅的职务交给你,以后还要担当重任。”何实叩 头谢恩说:“小臣我参军打仗二十多年了,身体遭受了十多处的枪伤,右臂不能 上举,已经成为废人了。希望辞去监军的职务,有幸得到元佩金符,督率治理工 匠,每年向朝廷进献布匹钱币,悠闲地过完自己这一生,对于我说就足够了。” 皇上沉默不高兴,命令他射箭,来察看他身体的强弱,何实不能射箭。(皇上) 命令(他)在宫中担任警卫,暗中派人偷偷观察他,何实的手臂确实不能上举。 (何实)坚决地推辞了十几次,(皇上)才同意了他的奏请。于是赐宴,取金符亲自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