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3_神木中学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课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主备人:冉思尧班级:组别:姓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预习案】 1.走进作者 李白(701--762),字_,号,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李白是个有 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公元472年,经友人推荐, 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 到来。但到了长安,任了个侍御闲职。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 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 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天宝四年秋(公元745年),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 时写下这首诗留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达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 世界的追求。 2.解题 (1)梦游: (2)天姥: (3)吟: (4)留别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姥()瀛()洲剡()溪渌()水屐()
神木中学“352 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课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主备人:冉思尧 班级: 组别: 姓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预习案】 1.走进作者 李白(701--762),字 ,号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李白是个有 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公元 472 年,经友人推荐, 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 到来。但到了长安,任了个侍御闲职。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 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 744 年)唐玄宗以“赐金还 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天宝四年秋 (公元 745 年),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 时写下这首诗留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达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 世界的追求。 2.解题 (1)梦游: (2)天姥: (3)吟: (4)留别: 3.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姥.( ) 瀛.( )洲 剡.( )溪 渌.( )水 屐.( )

殷()岩泉栗()深林水澹()澹扉() 訇()鸾()觉()时之枕席 【探究案】 1.解释下列加点字 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势拔五岳掩赤城 我欲因之梦吴越脚著谢公屐 迷花倚石忽己瞑熊咆龙吟殷岩泉 2.文言知识点: (1)古今异义 烟涛微茫信难求云霞明灭或可睹 势拔五岳掩赤城 (2)词类活用 虎鼓瑟兮鸾回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云青青兮欲雨对此欲倒东南倾 訇然中开古来万事东流水 栗森林兮惊层巅 3.整体感知诗词,简要概括层意
殷.( )岩泉 栗.( )深林 水澹.( )澹 扉.( ) 訇.( ) 鸾.( ) 觉.( )时之枕席 【探究案】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势拔.五岳掩赤城 我欲因.之梦吴越 脚著.谢公屐 迷花倚石忽已瞑. 熊咆龙吟殷.岩泉 2. 文言知识点: (1)古今异义 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 势拔.五岳掩赤城 (2)词类活用 虎鼓.瑟兮鸾回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云青青兮欲雨. 对此欲倒东南..倾 訇然中.开 古来万事东.流水 栗.森林兮惊.层巅 3. 整体感知诗词,简要概括层意:

【训练案】 1.选出下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组() A.天姥(mu)剡(shan)溪瀛(ying)州渌(l山水 B.屐(ji)殷(yin)傈(1i)訇(nong)然 C.语(y道)天姥暝(ming)澹(dan)扉(fei) D.霓(ni)悸(ji)崖(ya)恍( h uan g) 2.请指出下列词语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里解释有误的一组() A.信(实在)语(谈起)横(遮断)拔(超出) B.因(依据)渌(绿色)屐(木鞋)暝(天黑) C.列(同“裂”)扉(门扉)回(运转)恍(恍然) D.向(刚才)惟(只剩下)清(凄冷)壁(山腰)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对偶、比喻) 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夸张、比喻) C.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设问、拟人) D.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借代、拟人)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训练案】 1.选出下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组( ) A.天姥(mǔ) 剡(shàn)溪 瀛(yíng)州 渌(lù)水 B.屐(jī) 殷(yǐn) 傈 (lì) 訇(nōng)然 C.语(yǔ)天姥 暝(míng) 澹(dàn) 扉(fēi) D.霓(ní) 悸(jì) 崖(yá) 恍(huǎng) 2.请指出下列词语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里解释有误的一组( ) A.信(实在) 语(谈起) 横(遮断) 拔(超出) B.因(依据) 渌(绿色) 屐(木鞋) 暝(天黑) C.列(同“裂”) 扉(门扉) 回(运转) 恍(恍然) D.向(刚才) 惟(只剩下) 清(凄冷) 壁(山腰)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对偶、比喻) B.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夸张、比喻) C.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设问、拟人) D.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借代、拟人)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着力描写神仙世界的美妙,是为了反衬黑暗的现实世界。这种写法,与陶 渊明对桃花源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B.晚唐后期的诗人们,有的走向华丽,有的走向淡泊,但成就都不大,与他们的 业绩斐然的前辈相比,已经难以望其项背了。 C.神仙出场,是梦游仙境的进一步展开,也是全诗的高潮,诗人激情奔放,奇特 的想象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纵横驰骋 D.李白梦游天姥,无限美景目不暇接,但诗人还未登堂入室,就魂悸而魄动,又 回到了令人痛苦的现实中。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课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主备人:冉思尧班级:组别:姓名 第二课时 【预习案】 背诵并默写下列诗句。 1.越人语天姥,。 2.天台四万八千丈,。 3.我欲因之梦吴越,。 4.,势拔五岳掩赤城。 5.千岩万转路不定,。 6.熊咆龙吟殷岩泉, 7.云青青兮欲雨
A.李白着力描写神仙世界的美妙,是为了反衬黑暗的现实世界。这种写法,与陶 渊明对桃花源的描写有异曲同工 ....之妙。 B.晚唐后期的诗人们,有的走向华丽,有的走向淡泊,但成就都不大,与他们的 业绩斐然的前辈相比,已经难以望其项背 ....了。 C.神仙出场,是梦游仙境的进一步展开,也是全诗的高潮,诗人激情奔放,奇特 的想象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纵横驰骋 ....。 D.李白梦游天姥,无限美景目不暇接,但诗人还未登堂入室 ....,就魂悸而魄动,又 回到了令人痛苦的现实中。 神木中学“352 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课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主备人:冉思尧 班级: 组别: 姓名: 第二课时 【预习案】 背诵并默写下列诗句。 1.越人语天姥, 。 2.天台四万八千丈, 。 3.我欲因之梦吴越, 。 4. ,势拔五岳掩赤城。 5.千岩万转路不定, 。 6.熊咆龙吟殷岩泉, 。 7.云青青兮欲雨,

8.列缺霹雳,,洞天石扉,_。 9.世间行乐亦如此,。 10.,使我不得开心颜! 【探究案】 、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第一自然段,试分析诗歌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却“谈瀛洲”? 2.阅读第二自然段,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 景的特色 3.阅读第三自然段,试分析此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
8. 列缺霹雳, ,洞天石扉, 。 9. 世间行乐亦如此, 。 10. ,使我不得开心颜! 【探究案】 一、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 阅读第一自然段,试分析诗歌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却“谈瀛洲”? 2.阅读第二自然段,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 1—2 个词归纳每一幅图 景的特色。 3. 阅读第三自然段,试分析此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

李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那么,浪漫主义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训练案】 高考考点链接:诗歌鉴赏中的虚实结合 命题方式:请从“虚与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命题变式: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1)分析实写内容,简要描述(本诗中实写是……或……是实写)。 (2)分析虚写内容,简要描述(诗中虚写是……或……是虚写)。 (3)点出此手法的艺术效果或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 常用的表述方式是:
二、李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那么,浪漫主义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训练案】 高考考点链接:诗歌鉴赏中的虚实结合 命题方式:请从“虚与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命题变式: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1)分析实写内容,简要描述(本诗中实写是……或……是实写)。 (2)分析虚写内容,简要描述(诗中虚写是……或……是虚写)。 (3)点出此手法的艺术效果或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 常用的表述方式是:

(1)虚景与实景相对照,使某地和某地的不同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 人某种的感慨。 (2)虚实相生,虚实相应,虚景与实景融合,互相映衬,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某 种情感,或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 阅读李白《古风》(其十九首),回答下列问题。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注释】豺狼:指安禄山及其部下 (1)这首诗的前十句描写了怎样的太虚幻境?(5分) (2)体会诗歌意境,说说末四句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1)虚景与实景相对照,使某地和某地的不同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 人某种的感慨。 (2)虚实相生,虚实相应,虚景与实景融合,互相映衬,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某 种情感,或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 阅读李白《古风》(其十九首),回答下列问题。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注释】豺狼:指安禄山及其部下。 (1)这首诗的前十句描写了怎样的太虚幻境?(5 分) (2)体会诗歌意境,说说末四句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2.doc
- 《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_梦游天姥吟留别.doc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9.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14.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13.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1.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11.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10_梦游天姥吟留别1.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61页).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53页)_梦游天姥山.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50页).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42页).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42页)2.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31页)_7班梦游天姥吟留别.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30页).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7页).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6页).ppt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1页)_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doc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1页)_梦游天姥吟留别(案).doc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1页)_梦游天姥吟留别(反思).doc
-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
- 《梦游天姥吟留别》学设计8.doc
- 《梦游天姥吟留别》案11.doc
- 《梦游天姥吟留别》案9_梦游天姥吟留别.doc
- 《梦游天姥吟留别》自学案.doc
- 《梳理探究--逻辑课件.ppt
- 《梵天寺木塔课件4.ppt
- 《梵天寺木塔课件5_梵天寺木塔.ppt
- 《梵天寺木塔课件6.ppt
- 《梵天寺木塔课件7.ppt
- 《梵天寺木塔课件(30页).ppt
- 《梵天寺木塔》阅读练习及答案_梵天寺木塔知识整理.doc
- 《检阅课件1_《检阅》.ppt
- 《检阅课件2_14、检阅.ppt
- 《检阅课件3_14检阅.ppt
- 《棉花姑娘课件1_《棉花姑娘》课件.ppt
- 《棉花姑娘课件2_30《棉花姑娘课件 (1).ppt
- 《棉花姑娘课件3_第30课《棉花姑娘》课件PPT.ppt
- 《棉花姑娘》学反思(4篇)_棉花姑娘.doc
- 《棉鞋里的阳光课件1_棉鞋里的阳光(好).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