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

第一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 1
1 第一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

1.1引言 1、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基 础 系统的数学模型—描述系统行为特性的数学表达式 (如传递函数)或数学方程(如微分方程、代数方程) 2、同一个系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模型 决定于: ·系统研究的对象(输入、输出和状态变量)不同 ·建立数学模型所用的数学方法不同 3、举例: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数学模型 2
2 1.1 引 言 1、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基 础 系统的数学模型——描述系统行为特性的数学表达式 (如传递函数)或数学方程(如微分方程、代数方程) 2、同一个系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模型 决定于: 系统研究的对象(输入、输出和状态变量)不同 建立数学模型所用的数学方法不同 3、举例: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数学模型

直流电动机原理线路图 D 电枢 粘性摩擦b 转动惯量J 负载T R 图1一1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 3
3 u f ua f i a i Ra Rf Lf La , 转动惯量 J 粘性摩擦 b 负载 TL 电枢 a e 直流电动机原理线路图 图1-1 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

(1)电枢控制方式:设激磁电压,气隙磁通恒定 。电枢电路电压平衡方程为: u。=Ri。+L di。+ea (1-2) di 式中,Ra、L。分别是电枢电路的电阻和电感 电机的反电势与电机的角速度成正比: e。=K.o (1-3) 式中,K为电机的反电势常数 ·电机转子轴上转矩平衡方程为 T=J do+bo +T (1- d 4
4 ⑴电枢控制方式:设激磁电压,气隙磁通恒定 电枢电路电压平衡方程为: a a a a a a e dt di u R i L 式中, 分别是电枢电路的电阻和电感 电机的反电势与电机的角速度成正比: e a K e 式中, 为电机的反电势常数 Ra、La K e 电机转子轴上转矩平衡方程为 i T L b dt d T J (1-2) (1-4) (1-3)

式中,J为电机轴上总的等效转动惯量, b为电机转轴上的等效粘性摩擦系数, T,是负载转矩 T是电动机电磁转矩 Ti=Kji (1-1) 以电压u,为输入,角速度⊙为输出的运动方程 在以上各式中,消去中间变量,,并假定T=0 得如下二阶微分方程 会+J,)尝-,太+Rw=. (1-5) 5
5 式中, 为电机轴上总的等效转动惯量, 为电机转轴上的等效粘性摩擦系数, 是负载转矩 J b TL 以电压 为输入,角速度 为输出的运动方程 在以上各式中,消去中间变量 ,并假定 a u TL 0 得如下二阶微分方程 a a a KeKt Rab Ktua dt d R J bL dt d L J ( ) ( ) 2 2 a i Ti 是电动机电磁转矩 T K i i i (1-1) (1-5)

以转角为输出时的运动方程 化+2+k水-风 -Kiu (1-6) (2)激磁电流控制方式 电枢电流i。=Ct(常数),再设气隙磁通与激磁电流i,成 正比 电压平衡方程和转矩平衡方程为: di, 4,=R,1+L,di (1-8) )=份加+7 (1-9) 式中,T,是负载转矩 电机的电磁转矩等于: T=Kin (167)
6 以转角为输出时的运动方程 a a a e t a Ktua dt d K K R b dt d R J bL dt d L J ( ) ( ) 2 2 3 3 ⑵ 激磁电流控制方式 电枢电流 (常数),再设气隙磁通与激磁电流 成 正比 i Ct a f i 电压平衡方程和转矩平衡方程为: dt di u R i L f f f f f f b TL dt d T J 电机的电磁转矩等于: f f f T K i (1-6) (1-8) (1-9) (1-7) 式中,TL 是负载转矩

·电机的微分方程为 L,Je+J+,)份R60=K“, (1-10) 1,+(RJ+,R60K (1-11) 研究变量不同,它们的数学描述也不同 以上几个方程有一个共同点: 它们都是只描述了输入(uauf)与输出(0、0)之间 的关系—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 (3)如果不消去变量i,,可以得到系统的另一种数学描述 7
7 电机的微分方程为 f f f f f f R b K u dt d R J bL dt d L J ( ) 2 2 f f f f K f u f dt d R b dt d R J bL dt d L J 2 2 3 3 ( ) 研究变量不同,它们的数学描述也不同 以上几个方程有一个共同点: 它们都是只描述了输入( )与输出( )之间 的关系——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 a f u 、u 、 ⑶ 如果不消去变量 i a ,可以得到系统的另一种数学描述 (1-10) (1-11)

将转矩公式(1一1)和反电势公式(1一3)分别代入转矩平 衡方程式(1-4)和电压平衡方程式(1-2),得 +号 (1-12) dt di。 R。 0+ (1-13) dt L L 设T=0,令输入ua=u,输出0=y及ia=x1,0=Y2, 并将它们写成矩阵形式,有: Ra K。 La L。 ■ (1-14) y=[ 0 1] X2 8
8 将转矩公式(1-1)和反电势公式(1-3)分别代入转矩平 衡方程式(1-4)和电压平衡方程式(1-2),得 J T J b i J K dt d L a t a a a f a a a a L u L K i L R dt di 设 ,令输入 ,输出 及 , 并将它们写成矩阵形式,有: TL 0 ua u y 1 2 i x , x a 2 1 2 1 2 1 [ 0 1 ] 0 1 x x y L u x x J b J K L K L R x x a t a e a a (1-12) (1-13) (1-14)

同样,将激磁控制的方程经过整理,设T,=0,并令 输入u,=认,输出0=y,及i,=x1,0=x,可得 K x2」 1-15) y=[0 1] X2 前面两组向量方程,不仅描述了系统外部变量(输入与 输出),而且描述了系统内部变量(1。或if)的行为。这 就是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使用数学的方法不同,系统的数学模型也不同 9
9 同样,将激磁控制的方程经过整理,设 ,并令 输入 ,输出 ,及 可得 TL 0 u u f y 1 2 i x , x f L u x x J b J K L R x x f f f f 0 0 1 2 1 2 1 2 1 [ 0 1 ] x x y 前面两组向量方程,不仅描述了系统外部变量(输入与 输出),而且描述了系统内部变量( 或 )的行为。这 就是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a i f i 使用数学的方法不同,系统的数学模型也不同 (1-15)

(4)系统方块图 u2 图1一2系统方块图 图中 u1,u2,…up 系统的输入 y1,y2,…yg 系统的输出 }系统的外部变量 X1,X2,…Xn 系统的状态变量—系统的内部变量 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 单变量系统:只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的系统 多变量系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或输出的系统 10
10 ⑷ 系统方块图 u1 up 2 u 1 y 2 y q y n x , x , , x 1 2 p u ,u ,u 1 2 q y , y , y 1 2 n x , x ,x 1 2 图中 系统的输入 系统的输出 系统的状态变量——系统的内部变量 系统的外部变量 图1-2 系统方块图 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 单变量系统:只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的系统 多变量系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或输出的系统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变压器的负载运行.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课件,打印版)第四章 输电线纵联保护 Transmission line pilot differential protection.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课件,打印版)第六章 自动重合闸 Automatic Enclosures(A.R.).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课件,打印版)第八章 发电机继电保护.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课件,打印版)第五章 电网的高频保护 High frequency protection.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课件,打印版)第九章 母线保护.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课件,打印版)第三章 电网的距离保护 Distance Relay Protection.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课件,打印版)第七章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课件,打印版)第二章 电网的电流保护和方向性电流保护 Current protection and Directional current protection of Electronic network.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课件,打印版)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打印版)继电保护问答题.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打印版)继电保护选择题.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打印版)继电保护的基本元件.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打印版)继电保护常见知识问答精粹.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打印版)继电保护发展史.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打印版)精品课程申报表.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打印版,讲义)第四章 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打印版,讲义)第六章 自动重合闸.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打印版,讲义)第八章 发电机的继电保护.pdf
-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打印版,讲义)第五章 输电线路的高频保护.pdf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系统的稳定性.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响应和输出响应.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最小实现.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系统的稳定性.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响应和输出响应.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最小实现.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控制理论(B类)》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讨论成果)舒静-4G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讨论成果)马睿-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电力系统中的应用.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讨论成果)陈杰-VSAT卫星通信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讨论.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讨论成果)袁佳波-微波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讨论成果)张昊宇-电力载波在电力系统中作为通信方式.doc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讨论成果)张昊宇-电力载波在电力系统中作为通信方式.ppt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讨论成果)孙云涛-无线光通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