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ppt课件5

中考古诗词鉴赏 急 铜川阳光中学 陈君明
中考古诗词鉴赏 铜川阳光中学 陈君明

考点追踪: (2010) 农家望晴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表达技巧 21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气 22在《农家望晴》和《观刈麦》中两位诗人抒发思想感 相同点? 诗歌感情 (2009) 湖上徐元杰 蕉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舡归 20说说中使用产乱”字的好处。炼字 2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2008)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孙觌 诗歌感情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20、说说话中使用“湿”字的好处。(炼字 2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感情
考点追踪: (2010)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21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2.在《农家望晴》和《观 刈 麦》中两位诗人抒发思想感情有什么 相同点? (2009)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20.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2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2008)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孙 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20、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2分) 2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表达技巧 诗歌感情 炼 字 诗歌感情 炼 字 诗歌感情

根据上面几道中考题目的分析,中考古诗词鉴赏 的考点集中在一下三个方面: 1.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2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鹵容,体悟 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 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表现手法
1.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2.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 作者情感 和诗歌意境 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表现手法。 根据上面几道中考题目的分析,中考古诗词鉴赏 的考点集中在一下三个方面:

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炼字 题目形式】 不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炼字 【题目形式】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练一练 2009陕西中考)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乱”是没有条理没有秩序的意思。“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 出红 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 林间枝头的动感。)
(2009陕西中考)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2分) 练一练 (“乱”是没有条理没有秩序的意思。“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 出红 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 林间枝头的动感。)

(2008陕西中考) 吴门道中二首(其 宋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 渡囗唤船人独立 雨湿黄 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2分) (“湿”是打湿、浸湿之意。一个字让我们感受到烟雨朦胧中黄 昏时分那种润泽、静谧的韵味;同时也烘托出诗中渡人和诗人自 己的闲适和悠然自得
(2008陕西中考)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宋 孙 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2分) (“湿”是打湿、浸湿之意。一个字让我们感受到烟雨朦胧中黄 昏时分那种润泽、静谧的韵味;同时也烘托出诗中渡人和诗人自 己的闲适和悠然自得。)

做题步骤: 从字词本身含义或者修辞的角度入丰 结合全句描述在诗词中的意思 用这个词的好处,表达什么样的效果
做题步骤: 一、从字词本身含义或者修辞的角度入手。 二、结合全句描述在诗词中的意思。 三、用这个词的好处,表达什么样的效果

我的地盘我做主: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你说说“闹”字的妙处。 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不仅形容出杏的众多和纷 繁,而 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子不 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喜爱。 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①写出了诗人的闲适、安逸;②烘托夜晚的静谧(听 到花落的声音),两者结合更衬托出诗人的悠闲心境和周 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
我的地盘我做主: 一、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你说说“闹”字的妙处。 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 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 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喜爱。 ①写出了诗人的闲适、安逸;②烘托夜晚的静谧(听 到花落的声音),两者结合更衬托出诗人的悠闲心境和周 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

竹枝词 春兴 刘禹锡 武元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叠词作用:1.增强的语言的韵律感;2起强调作用。 绝笱 雁门太守行 杜甫 李贺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黑云压城城欲推,甲光向日金鳞开。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色和用: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早梅 宫词 齐已 张祜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故园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量词好处:古诗词中的数词,往往“一字之奇”,或使全诗生姿添色,或 使诗意隽永含蓄,或使诗句灵韵顿生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绝 句 杜 甫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 梅 齐 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宫 词 张 祜 故园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叠词作用:1.增强的语言的韵律感;2.起强调作用。 色彩作用: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量词好处:古诗词中的数词,往往“一字之奇”,或使全诗生姿添色,或 使诗意隽永含蓄,或使诗句灵韵顿生

诗歌思想内涵——思想感情 题目形式】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心情) 【审题思路】 1、注意附属信息(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 词、题子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诗歌思想内涵——思想感情 【题目形式】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心情)。 【审题思路】 1、注意附属信息(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 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考古诗词鉴赏ppt课件3.ppt
- 中考古诗词复习(默写)--了解题型特点掌握解题方法ppt课件.ppt
- 中考古诗词复习ppt课件.ppt
- 中考古诗文默写:第四次月考古诗文默写过关(1月份).doc
- 中考古诗文赏析归类方法与复习ppt课件.ppt
- 中考古诗文语境练习ppt课件.ppt
- 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汇编.doc
- 中考古诗文复习策略ppt课件.ppt
- 中考古文默写易错字复习.doc
- 中考古文默写易错字复习.doc
- 中考古典名著简介及考题训练_中考语文 古典名著简介.doc
- 中考古代诗歌必背篇目.doc
- 中考口语交际专题复习ppt课件.ppt
- 中考半命题作文写作辅导(5份)_半命题作文.doc
- 中考十二种应用文复习归类整理.doc
- 中考前主题班会ppt课件.ppt
- 中考前5天考试技巧辅导ppt课件.ppt
- 中考创新作文——题记ppt课件.ppt
- 中考分类汇编——古诗词专项突破――写法.doc
- 中考分类汇编——古诗词专项突破――写法.doc
- 中考古诗词鉴赏.doc
- 中考古诗词鉴赏之主题思想的把握ppt课件.ppt
-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导引ppt课件_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导引.ppt
-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doc
-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分析与解答.doc
- 中考古诗赏析复习ppt课件(39页).ppt
- 中考古诗鉴赏知识储备.docx
- 中考古诗鉴赏知识储备.doc
- 中考句子仿写专项训练(周测).doc
- 中考句子排序能力提升练习.doc
- 中考各类阅读答题技巧.doc
- 中考名句默写集锦.doc
- 中考名著《朝花夕拾》名著试题.doc
- 中考名著《红岩》练习测试.doc
- 中考名著专题复习ppt课件.ppt
- 中考名著复习《红岩》测试题_《红岩》测试题.doc
- 中考名著复习《红岩》测试题_红岩_测试题答案.doc
- 中考名著复习《红岩》资料汇编_红岩.doc
- 中考名著复习绝密档案必读名著相关知识相应练习(54页).doc
- 中考名著复习:三国演义题_2009中考语文名著三国演义知识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