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糖

食员生物化学 第一章糖
第一章 糖 食品生物化学

主要内容 定义 分类 单糖 寡糖 多糖
主要内容 ➢ 定义 ➢ 分类 ➢ 单糖 ➢ 寡糖 ➢ 多糖

定义: 糖类物质是含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 合物及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定义: 糖类物质是含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 合物及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分类 单糖: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 如: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糖塞糖:能水解成少数26个单糖分子的糖 (碳水化合物) 以双糖存在最为广泛,蔗糖、麦芽糖和乳糖是其重要代表。 多糖:能水解为多个单糖分子的糖 以淀粉、糖原、纤维素等最为重要
糖 (碳水化合物) 单糖: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 如: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寡糖:能水解成少数(2~6个)单糖分子的 糖 以双糖存在最为广泛,蔗糖、麦芽糖和乳糖是其重要代表。 多糖:能水解为多个单糖分子的糖 以淀粉、糖原、纤维素等最为重要 分类

单糖 、结构 可根据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分为戊糖(5个碳原子)和己 糖(6个碳原子),根据C、O双键的位置分为醛糖(碳链 末端)和酮糖(碳链中间) CHOH CHO CHO H-OH H-H OH H-OH H-OH OH H-OH H-OH OH CH2OH CHOH CH2OH 果糖 D-核糖 2-脱氧核糖
单 糖 一、结构 可根据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分为戊糖(5个碳原子)和己 糖(6个碳原子),根据C、O双键的位置分为醛糖(碳链 末端)和酮糖(碳链中间) CH2 OH O OH OH OH CH2 OH CHO H OH H OH CH2 OH H OH CHO H H H OH CH2 OH H OH 果糖 D-核糖 2-脱氧核糖

链状结构与化学组成: 纯净的葡萄糖,其成分是碳、氢和氧,相对分子质量 180,分子式为C6H1206。链状结构如下图: CHO OH H H OH CH,OH 葡萄糖 葡萄糖 甘露糖 半乳糖 (简化链式)
链状结构与化学组成: 纯净的葡萄糖,其成分是碳、氢和氧,相对分子质量 180,分子式为C6H12O6。链状结构如下图: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2 OH 葡萄糖 葡萄糖 (简化链式) 甘露糖 半乳糖

环状结构: 葡萄糖不仅以直链结构存在,还以环状形式存在 证据:1)不能和亚硫酸氢钠作用; 2)有变旋光现象 3)只能和一分子的醇加成 HO CO CHO CHOH O CH2OH CH2OH CH2OH
环状结构: 葡萄糖不仅以直链结构存在,还以环状形式存在 证据: 1)不能和亚硫酸氢钠作用; 2)有变旋光现象 3)只能和一分子的醇加成。 CH2 OH CHO CH2 OH O HO CH2 OH O H3 CO CH3 OH H +

环的表示方法: CHOH CHOH CHOH H H O H CHOH O H H OH H HO H H H H 吡喃型 呋喃型 吡喃型 呋喃型 a-D葡萄糖 β-D葡萄糖
环的表示方法: CHOH O CH2 OH OH H H O H OH OH H CHOH CH2 OH H OH H 吡喃型 呋喃型 吡喃型 呋喃型 H OH H OH α-D-葡萄糖 β-D-葡萄糖 O OH H H H OH H OH H CH2 OH HO O H H H H OH H OH OH CH2 OH HO

构象:船式和椅式,后者为稳定构象 H HO CH,OH HO CH,OH H H HO H OH OH OH H H OH H a-D-吡喃葡萄糖 β-D-吡喃葡萄糖
构象:船式和椅式,后者为稳定构象 O H HO H HO H OH OH H H CH2 OH α-D-吡喃葡萄糖 β-D-吡喃葡萄糖 O H HO H HO H H OH H OH CH2 OH

二、单糖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旋光性、甜味、水溶性 化学性质: 1、酸的作用(图) 戊糖与强酸共热,因脱水而生成糠醛。己糖与强酸共热 分解成甲酸、CO2、乙酰丙酸以及少量羟甲基糠醛。 糠醛与羟甲基糠醛能与某些酚类作用生成有色的缩合物。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定糖。 2、酯化作用(图) 醇糖与酸作用时生成脂,生物化学上较重要的糖酯是磷 酸酯。它们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3、碱的作用 弱碱作用下,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三者都可通过烯醇 化而相互转化。(图) 强碱溶液中很不稳定,分解成各种不同的物质
二、单糖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旋光性、甜味、水溶性 化学性质: 1、酸的作用(图) 戊糖与强酸共热,因脱水而生成糠醛。己糖与强酸共热 分解成甲酸、CO2、乙酰丙酸以及少量羟甲基糠醛。 糠醛与羟甲基糠醛能与某些酚类作用生成有色的缩合物。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定糖。 2、酯化作用(图) 醇糖与酸作用时生成脂,生物化学上较重要的糖酯是磷 酸酯。它们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3、碱的作用 弱碱作用下,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三者都可通过烯醇 化而相互转化。 (图) 强碱溶液中很不稳定,分解成各种不同的物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9章 人体生物学(2/2)(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8章 细胞生物化学(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7章 激素(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6章 维生素和辅酶(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5章 酶(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4章 蛋白质(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3章 核酸(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2章 脂类(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1章 糖(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内容提要和目录(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27章 人体养生学(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26章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25章 食品添加剂(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24章 食品风味(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23章 色素和着色剂(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22章 褐变作用(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21章 水和冰(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20章 矿物质及其营养功能(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19章 蛋白质的加工化学(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双语版)第18章 油脂加工化学(宁正祥).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脂类.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核酸 Nucleic Acid.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蛋白质.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酶.ppt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一):第一章 食品变质的原因.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一):第二章 食品冷却.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一):第三章 食品的冻结.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一):第四章 食品的冻藏.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一):第五章 肉及肉制品的冷加工工艺.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一):第六章 果蔬的冷冻工艺.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二):第一章 食品罐藏容器.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二):第二章 食品装罐与排气.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二):罐藏微生物与食品传热(重点和难点).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二):第四章 罐头杀菌时间的计算(重点和难点).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二):第五章 罐头的压力及真空度.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二):第六章 罐头杀菌装置及操作要领.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三):第一章 食品干藏.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三):第二章 食品腌渍和烟熏保藏.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三):第三章 食品辐射保藏.doc
- 《食品保藏原理》教案(三):第四章 食品化学保藏.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