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经典液相色谱法

第四节经典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 经典液相色谱:固定相颗粒较大且不均匀 常压下输送流动相 柱效较低 分析周期长 现代液相色谱:固定相颗粒小且均匀 高压下输送流动相 柱效较高 分析周期短
第四节 经典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 ▪ 经典液相色谱:固定相颗粒较大且不均匀 常压下输送流动相 柱效较低 分析周期长 ▪ 现代液相色谱:固定相颗粒小且均匀 高压下输送流动相 柱效较高 分析周期短

液固吸附色谱 )分离原理 二)常用吸附剂 (三)吸附剂和流动相的选择
一、液-固吸附色谱 (一)分离原理 (二)常用吸附剂 (三)吸附剂和流动相的选择

(一)分离原理 各组分与流动相分子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 利用吸附剂表面的活性吸附中心对不同组分的 吸附能力差异而实现分离 二)常用吸附剂:多孔、微粒状物质 1.硅胶 2.氧化铝 3.聚酰胺
(一)分离原理 各组分与流动相分子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 利用吸附剂表面的活性吸附中心对不同组分的 吸附能力差异而实现分离 (二)常用吸附剂:多孔、微粒状物质 1. 硅胶 2. 氧化铝 3. 聚酰胺

1硅胶(SiO2HO) 结构:内部—硅氧交联结构→多孔结构 表面—有硅醇基→氢键作用→吸附活性中心 -H… O-H…O-H -SI-OH Si-//-Si- 游离羟基I 束缚形Ⅱ 活泼形Ⅲ 特性: 1)与极性物质或不饱和化合物形成氢键 物质极性↑,吸附能力↑→强极性吸附中心,不易洗脱 吸附活性次序:活泼型>束缚型>游离型 2)吸水→失活 →105~1109C烘干30分钟(可逆失水)→吸附力最大 →5009C烘干(不可逆失水)活性丧失,无吸附力 适用:分析酸性或中性物质
1. 硅胶(SiO2·H2O) 结构:内部——硅氧交联结构→多孔结构 表面——有硅醇基→氢键作用→吸附活性中心 特性: 1)与极性物质或不饱和化合物形成氢键 物质极性↑,吸附能力↑→强极性吸附中心,不易洗脱 吸附活性次序:活泼型>束缚型>游离型 2)吸水→失活 →105~110OC烘干30分钟(可逆失水)→吸附力最大 →500OC烘干(不可逆失水)→活性丧失,无吸附力 适用:分析酸性或中性物质

续前 2氧化铝 碱性氧化铝pH9~10适于分析碱性、中性物质 中性氧化铝pH>7.5适于分析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 酸性氧化铝pH4~5适于分析酸性、中性物质 3.聚酰胺 氢键作用 氢键能力个强,组分越后出柱
续前 2. 氧化铝 碱性氧化铝 pH 9~10 适于分析碱性、中性物质 中性氧化铝 pH>7.5 适于分析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 酸性氧化铝 pH 4~5 适于分析酸性、中性物质 3. 聚酰胺 氢键作用 氢键能力↑强,组分越后出柱

(三)吸附剂和流动相的选择: 依据被测组分、吸附剂和流动相的性质 1.被测组分性质(极性大小): 烃< 羧酸,醇 2.吸附剂的活性 吸附剂的活性个大,对被测组分的吸附能力↑强 强极性物质—选择弱吸附剂 弱极性物质选择强吸附剂 3.流动相的极性: 流动相极性个大,对被测组分的洗脱能力↑大 相似相溶”原则:根据组分性质、吸附剂的活 性 选择适当极性的流动相
(三)吸附剂和流动相的选择: 依据被测组分、吸附剂和流动相的性质 1. 被测组分性质(极性大小): 烃< - - - - - - - - <羧酸,醇 2. 吸附剂的活性: 吸附剂的活性↑大,对被测组分的吸附能力↑强 强极性物质——选择弱吸附剂 弱极性物质——选择强吸附剂 3. 流动相的极性: 流动相极性↑大,对被测组分的洗脱能力↑大 “相似相溶”原则 :根据组分性质、吸附剂的活 性, 选择适当极性的流动相

续前 4.三者关系图示: 组分 吸附剂 流动相 极性 活性小 极性 非(弱)极性活性大 非极性或弱极性
续前 4. 三者关系图示: 组分 吸附剂 流动相 极性 活性小 极性 非(弱)极性 活性大 非极性或弱极性

薄层色谱法 (一)概述 )定性参数 (三)吸附剂的选择 (四)展开剂的选择 (五)薄层板的制备 (六)定性与定量分析
二、薄层色谱法 (一)概述 (二)定性参数 (三)吸附剂的选择 (四)展开剂的选择 (五)薄层板的制备 (六)定性与定量分析

(一)概述 1.定义: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 形成薄层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2.操作过程:见图示 铺板→活化→点样→展开→定位(定性)洗脱(定量 3.分离机制: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空间排阻) 4.特点:分析快速、灵敏、显色方便 5.应用:药物杂质检查、纯度测定next
(一)概述 1.定义: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 形成薄层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2.操作过程:见图示 铺板 →活化 →点样 → 展开 →定位(定性)/洗脱(定量) 3.分离机制: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空间排阻) 4.特点:分析快速、灵敏、显色方便 5.应用:药物杂质检查、纯度测定 next

图示 2 图177喜层色谱展开装置图 ,上行开装置b.卧式上行展开装置 1.薄板2.滤纸3.色谱缸4.展开剂5.玻璃块
图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红外分光光度法5.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红外分光光度法4.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红外分光光度法3.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红外分光光度法2.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红外分光光度法1.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4.5).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4.3-14.4).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4.1-14.2).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 第五节 分离条件的选择 第六节 定性定量分析.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 第三节 气相色谱柱 第四节 检测器.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ppt
- 天津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三章 周环反应.ppt
- 天津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Reactive intermediates).ppt
- 天津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消除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s).ppt
- 天津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 碳碳重键的加成反应.ppt
- 天津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取代基效应.ppt
- 天津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目录.ppt
- 天津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立体化学.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概论和经典液相色谱.ppt
- 沈阳药科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ppt
- 《物理化学 PHYSIVAL CHAMISTRY》课程PPT教学课件(共六章).ppt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有机高分子材料.ppt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ppt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化学平衡.ppt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原子结构和周期系.ppt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ppt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环境与化学 8.2 大气污染与防治.ppt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1/2).ppt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4章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doc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doc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化学反应速率 Chemical Reaction Rates.ppt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0章 工程材料化学.doc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有机高分子化合物.ppt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8章 环境与化学.doc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2/2).ppt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6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doc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3章 化学平衡.doc
-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甘孟瑜).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