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3.3-3.4)弯曲卸载后的回弹、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复习上次课内容 1.板料弯曲的变形特点?最小弯曲半径 2.表示弯曲变形程度的参数是什么?表示弯曲时成形极限的 参数是什么? 3.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的方法? 下页后《退出
复习上次课内容 1.板料弯曲的变形特点?最小弯曲半径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2.表示弯曲变形程度的参数是什么?表示弯曲时成形极限的 参数是什么? 3.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的方法?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回弹现象 塑性弯曲时伴随有弹性变 形,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 形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会完 全消失,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 寸发生变化而与模具尺寸不一 致,这种现象叫回弹。 弯曲回弹的表现形式: B 曲率减小 2.弯曲中心角减小 下页后《退出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塑性弯曲时伴随有弹性变 形,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 形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会完 全消失,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 寸发生变化而与模具尺寸不一 致,这种现象叫回弹。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一、回弹现象 弯曲回弹的表现形式: 1.曲率减小 2.弯曲中心角减小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 1.材料的力学性能 σsE越大,回弹越大 E E3=E E4 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回弹值的影响 1、3一退火软钢2-软锰黄铜4-经冷变形硬化的软钢 页下页后退退出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1.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 S / E 越大,回弹越大。 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回弹值的影响 1、3-退火软钢 2-软锰黄铜 4-经冷变形硬化的软钢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续)σ 2.相对弯曲半径r/t r/t越大,回弹越大 E 变形程度对弹性恢复值的影响 页页后退退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2.相对弯曲半径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续) 越大,回弹越大。 r/t r/t 变形程度对弹性恢复值的影响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续) 3.弯曲中心角C a越大,变形区的长度越长,回弹积累值也越大, 故回弹角△α越大。 下页后《退出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3.弯曲中心角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续) 越大,变形区的长度越长,回弹积累值也越大, 故回弹角 越大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续) 4.弯曲方式及弯曲模 (1)在无底凹模内作自由弯曲时(图3.3.4),回弹最大 (2)在有底凹模内作校正弯曲时(图3.1.3),回弹较小。 校正弯成圆角部分的回弹比自由弯曲时大为减小 校正弯曲时圆角部分的较小正回弹与直边部分负回弹的抵 销,回弹可能出现正、零或是负三种情况。 (3)在弯曲U形件时,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回弹有较大的影响。 间隙越大,回弹角也就越大,如图3.3.5所示 下页后《退出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4.弯曲方式及弯曲模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续) (1)在无底凹模内作自由弯曲时(图3.3.4),回弹最大。 (2)在有底凹模内作校正弯曲时(图3.1.3),回弹较小。 校正弯曲圆角部分的回弹比自由弯曲时大为减小。 校正弯曲时圆角部分的较小正回弹与直边部分负回弹的抵 销 ,回弹可能出现正、零或是负三种情况。 (3)在弯曲U形件时,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回弹有较大的影响。 间隙越大,回弹角也就越大,如图3.3.5所示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续) 5.工件的形状 般而言,弯曲件越复杂,一次弯曲成形角的数量越多, 回弹量就越小 下页后《退出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5.工件的形状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续) 一般而言,弯曲件越复杂,一次弯曲成形角的数量越多, 回弹量就越小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三、回弹值的确定 方法 先根据经验数值和简单的计算来初步确定模具工作部分尺寸, 然后在试模时进行修正 下页后《退出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方法: 先根据经验数值和简单的计算来初步确定模具工作部分尺寸, 然后在试模时进行修正。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三、回弹值的确定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三、回弹值的确定(续) 1.小变形程度(r/t≥10)自由弯曲时的回弹 值凸模工作部分的圆角半径和 角度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1+3 Et 页页后退退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1.小变形程度( ≥10)自由弯曲时的回弹 值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三、回弹值的确定(续) r/t 凸模工作部分的圆角半径和 角度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T T s T r r Et r r r = + = 1 3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三、回弹值的确定(续) 2.大变形程度(r/t<5)自由弯曲时的回弹值 卸载后弯曲件圆角半径的变化是很小的,可以不予考虑, 而仅考虑弯曲中心角的回弹变化。 弯曲中心角为90°时部分材料的平均回弹角见表3-3 当弯曲件弯曲中心角不为90°时,其回弹角可用下式计算 C △c=△a 90 90 下页后《退出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2.大变形程度( <5)自由弯曲时的回弹值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三、回弹值的确定(续) r/t 卸载后弯曲件圆角半径的变化是很小的,可以不予考虑, 而仅考虑弯曲中心角的回弹变化。 弯曲中心角为90°时部分材料的平均回弹角见表3-3。 当弯曲件弯曲中心角不为90°时,其回弹角可用下式计算: 90 90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3.1-3.2)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概述、弯曲变形分析.ppt
- 《机械故障诊断》第七章 油样和微粒分析.ppt
- 《机械故障诊断》第六章 振动故障的修正.ppt
- 《机械故障诊断》第五章 使用振动分析的机器故障诊断.ppt
- 《机械故障诊断》第八章 其他预知维修技术.ppt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滚动轴承.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滑动轴承.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轴.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蜗杆传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齿轮传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联接.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回转件的平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其他常用机构.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ppt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3.5-3.7)弯曲力的计算、弯曲件的工艺性、弯曲件的工序安排.ppt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3.8-3.9)弯曲模典型结构、弯曲模结构设计.ppt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圆筒形件拉深变形分析.ppt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4.3)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的确定.ppt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4.4)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ppt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4.5)其它形状零件的拉深.ppt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4.6-4.7)拉深件的工艺性、拉深模的典型结构.ppt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4.8)拉深模工作零件的设计、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ppt
- 兰州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习题.doc
- 兰州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三章 连杆机构分析和设计习题.doc
- 兰州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习题.doc
- 兰州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一章 绪论习题.doc
- 兰州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五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习题.doc
- 兰州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四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32-33次 课剪力图,弯矩图几关系.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35次课 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36次课 弯曲的强度条件.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38次课 公差与配合的概述.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39次课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doc
- 《机械制造与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计划)第40次课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组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