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政治与外交》通选课教学大纲_第五章 改良与革命

第五章改良与革命 第一节新政 第二节预备立宪 第三节王朝覆灭
第五章 改良与革命 第一节 新政 第二节 预备立宪 第三节 王朝覆灭

第一 北京保卫战。河西务战役与李秉衡。慈禧和光绪西逃。吴永《庚子西狩 丛谈》记述
北京保卫战。河西务战役与李秉衡。慈禧和光绪西逃。吴永《庚子西狩 丛谈》记述 。 珍 妃 像 珍 妃 井 第一节 新政 一 、 “新政”的酝酿

第一节新政 所监”的 《辛丑条约》内容: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代表 与班利丑 俄、日、法、美、意、西 比利时、奥地 条约共1款19 容为:1)赔款。中国赔偿白银 四亿五千万两。2)设使馆区。3 京津沿线驻兵和禁止军火进口 4)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 与诸国为仇的各种组织。在义和 团时期,外人被害的城镇停止文 武考试五年。5) 6) 设外务部。7)修改通商条约。8 惩凶
一 、 “新政”的酝酿 《辛丑条约》内容: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代表 与英、俄、日、法、美、意、西 班牙、德、荷兰、比利时、奥地 利十一国公使在条约上签字。辛 丑条约共12款19个附件。主要内 容为:1)赔款。中国赔偿白银 四亿五千万两。2)设使馆区。3) 京津沿线驻兵和禁止军火进口。 4)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 与诸国为仇的各种组织。在义和 团时期,外人被害的城镇停止文 武考试五年。5)“谢罪”。6) 设外务部。7)修改通商条约。8) “惩凶”。 《辛丑条约》签订时各国公使 第一节 新政

第一节新政 、写亭改草 建立军队教育 系统和军官培养基 地。《陆军常备学 堂办法》。保定军 校系统。 明确新军的编 制 提高军人待遇 改善军人社会形象 清末军校毕业生
第一节 新政 二、军事改革 建立军队教育 系统和军官培养基 地。《陆军常备学 堂办法》。保定军 校系统。 明确新军的编 制。 提高军人待遇, 改善军人社会形象。 清末军校毕业生

第一节新政 、财政改草 试图重建集揽财权 的中央机构。 清理财政。解决财 权分散(“财政操之 部,各省不得滥请 只丝毫”。解的和协饷 的困顿。厘金、关税、 外债、公债、铸币中 H的地方财政因素) 江汉关大楼
第一节 新政 试图重建集揽财权 的中央机构。 清理财政。解决财 权分散(“财政操之 户部,各省不得滥请 丝毫”。解饷和协饷 的困顿。厘金、关税、 外债、公债、铸币中 的地方财政因素)。 江汉关大楼 三、财政改革

第一节新政 、法制改草 《大清律例》。法律修订馆。 沈家本(1840-1913) 删改旧法,制定新法。《大 清现行刑律》,《大清新刑 律》。 改革“诸法合体”的传统法 律结构。 司法独立 许多内容只是提出,并未实 钛头示众。人头就悬挂在墨绿色铁制电线竿子上
第一节 新政 四、法制改革 《大清律例》。法律修订馆。 沈家本(1840-1913) 删改旧法,制定新法。《大 清现行刑律》,《大清新刑 律》。 改革“诸法合体”的传统法 律结构。 司法独立。 许多内容只是提出,并未实 行

第一节新政 、教育改草 1905年9月2日清朝廷 下令停废科举。 办新学 《鼓励游学毕业生章 程》。日本留学生。 张百熙
第一节 新政 1905年9月2日清朝廷 下令停废科举。 办新学。 《鼓励游学毕业生章 程》。日本留学生。 张百熙 五、教育改革

第二新政 沙俄军队17万入 侵中国东北。 《奉天交地暂且 章程》与《交收东 三省条约》 地方体制改革由东 北起步。 增祺
沙俄军队17万入 侵中国东北。 《奉天交地暂且 章程》与《交收东 三省条约》。 地方体制改革由东 北起步。 第一节 新政 增褀 六、行政改革

第二节预备立宪 免政图包色中国 的发 爱到0战争的刺 日军突袭旅顺口 对马海峡战役 辽阳、旅顺、沙河战役。 沈阳会战。 清政府的“局外中立” 《朴茨茅斯条约》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 及附约》 关东军”与“满铁”的 物,m 成立。 日、俄双方代表在朴茨茅斯签订和约
第二节 预备立宪 一 、宪政思想在中国 的发展 受到日俄战争的刺激 日军突袭旅顺口 对马海峡战役 辽阳、旅顺、沙河战役。 沈阳会战。 清政府的“局外中立” 《朴茨茅斯条约》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 及附约》 “关东军”与“满铁”的 成立。 日、俄双方代表在朴茨茅斯签订和约

第二节预备立宪 的成 省咨议局和中央资政院 湖北咨议局局址 二、代的立究进程
省 咨 议 局 和 中 央 资 政 院 的 成 立。 湖北咨议局局址 第二节 预备立宪 二、近代的立宪进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历史系:《欧洲史》教学提纲.doc
- 北京大学历史系:《德国史专题》教学大纲.doc
- 北京大学历史系:《大国崛起》课程总纲之美国.docx
- 北京大学历史系:《大国崛起》课程大纲之俄罗斯——俄罗斯大国之路.doc
- 北京大学历史系:《大国崛起》课程大纲之日本——亚洲军国主义.doc
- 北京大学历史系:《大国崛起》课程大纲(第三次)——德国发展史.doc
- 北京大学历史系:《大国崛起》课程总纲.doc
-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走向大众的历史》第一讲 大众史学的内涵与历史知识的大众化(王记录).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古代历史——融合与冲突.ppt
- 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王涛).ppt
- 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从轮船招商局的诞生与初期发展看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朱荫贵).ppt
- 中国共产党党史概述(PPT课件讲稿,共九部分).ppt
- 《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讲 现代文明诸原则的确立.ppt
-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课件)第3讲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ppt
-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辛亥革命.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ppt
- 北京大学:《中国通史》课程PPT教学课件(古代部分)导论(任课教师:党宝海).ppt
- 中日甲午战争(PPT讲稿)北洋海军海战之检讨.ppt
-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ppt
- 日本史近现代史:第七讲 转折的70年代——太阳开始西沉.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政治与外交》通选课教学大纲_第一章 导言、第二章 战争与外交.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政治与外交》通选课教学大纲_第三章 宗教与政变.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政治与外交》通选课教学大纲_第四章 人物与派系.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政治与外交》通选课教学大纲_第六章 帝制与共和.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经济史》阅读材料_伊懋可科学与技术革命.doc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经济史》阅读材料_李约瑟问题.doc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经济史》阅读材料_梁树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技决定论辨析.doc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经济史》阅读材料_楚材晋用.pdf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上)教学大纲.doc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通史教学大纲.doc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导言、第一章 鸦片战争(主讲:郭卫东).ppt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ppt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晚清统治集团.ppt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ppt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义和团运动.ppt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辛亥革命.ppt
- 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0 导言.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1 先秦 第一讲 史前史和远古人类.ppt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2 先秦 第二讲 龙山时代和传说时代.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