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珠海科技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3,含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X
文档页数:7
文件大小:143.3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珠海科技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3,含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 一、填空题(除6题外,每空1分,共20分) 1.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它工作在 状态 2.甲类、乙类和甲乙类放大电路中, 电路导通角 最大: 电路效率较高: 电路交越 失真最大,为了消除交越失真而又有较高的效率一般电路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 现象。 4.图1示电路,要求达到以下效果,应该引人什么反馈? (1)希望提高从b1端看进去的输入电阻,接f从到: (2)希望输出端接上负载L后,Uo(在给定Ui情况下的交流电压 有效值)基本不变,接f从到 :(用A~F的字符表 示连接点)。 Re (图1) 5.集成运放内部一般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它们是 和 6.在图2示差动放大电路中,假设各三极管均有B=50,UB=0.7N。 求 (1)Ico1=lCa2=_ mA:(2分) (2)Uca1=Uca2=. V(对地):(2分》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 一、填空题(除 6 题外,每空 1 分,共 20 分) 1.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它工作在 _ 状态. 2.甲类、乙类和甲乙类放大电路中,_电路导通角 最大;_电路效率较高;_电路交越 失真最大,为了消除交越失真而又有较高的效率一般电路 _。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 _ 现象。 4.图 1 示电路,要求达到以下效果,应该引人什么反馈? (1)希望提高从b1 端看进去的输入电阻,接 Rf 从_到_; (2)希望输出端接上负载 RL 后,Uo(在给定 Ui 情况下的交流电压 有效值)基本不变,接 Rf 从_到_;(用 A~F 的字符表 示连接点)。 5.集成运放内部一般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它们是_, _ _,_和_。 6.在图 2 示差动放大电路中,假设各三极管均有β=50,UBE=0.7V。 求 (1)ICQ1=ICQ2=_mA;(2 分) (2)UCQ1=UCQ2=_V(对地);(2 分)

(3)RO= K2。(2分) 0+10 80oa 9805K0 04.3k0 5Ko -0-10W (图2) 二、OCL电路如图3所示,已知Vcc=12V,R=8Q,i为正弦电压。 (10分) 1.求在Vces=0的情况下,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max、效率n和管 耗PT。 2.求每个管子的最大允许管耗PaM至少应为多少? (图3) 、 某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如图4所示。(12分) 1.该电路的中频放大倍数|Aum|=? 2.该电路的增益频率响应Au(ω)表达式如何? 3.若已知其输出电压最大不失真动态范围为Uom=10V,当输入信 号Ui=0.1s2ax1.5×1021+2s2m×50×10时,试判断输出信号是 否会失真?说明理由

(3)Ro = _KΩ。(2 分) 二、OCL 电路如图 3 所示,已知 Vcc=12V,RL = 8Ω ,vi 为正弦电压。 (10 分) 1.求在 Vces = 0 的情况下,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 Pmax、效率η和管 耗 PT。 2.求每个管子的最大允许管耗 PCM至少应为多少? 三、某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如图 4 所示。(12 分) 1.该电路的中频放大倍数|Aum| = ? 2.该电路的增益频率响应 AU(jω)表达式如何? 3.若已知其输出电压最大不失真动态范围为 Uom = 10V ,当输入信 号 时,试判断输出信号是 否会失真? 说明理由。 0.1sin( 2 1.5 10 ) 2sin( 2 50 10 ) ( ) 2 3 Ui =    t +    t V

201g A./dB +20d (图4) 四、如图5所示电路,设已知各元件参数,包括T1的gm和T2的B 及rbe,试求两级增益Aui、Aus、输入和输出电阻(用表达式表示)。 (12分) (图5) 五、在图示6电路中,设R1=RF=10KQ,R2=20KQ,R'=4KQ,两个 输入电压U1和U2的波形如图7所示,试写出Uo的表达式,并在对 应的坐标上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且标上相应电压数值。(10分) u(V)I uT(V) (图6) (图7) 六、用集成运放构成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8所示。在Dz的稳压值 Uz=+6V,R1=2kQ,R2=1kQ,3=|k2时,电源电压为220W, 电路输出端接负载电阻R

四、如图 5 所示电路,设已知各元件参数,包括 T1 的 gm 和 T2 的β 及 rbe,试求两级增益 Aui、Aus、输入和输出电阻(用表达式表示)。 (12 分) 五、在图示 6 电路中,设 R1 = RF =10KΩ,R2=20KΩ,R’= 4KΩ,两个 输入电压 Ui1和 Ui2的波形如图 7 所示,试写出 Uo 的表达式,并在对 应的坐标上画出输出电压 Uo 的波形,且标上相应电压数值。(10 分) 六、用集成运放构成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 8 所示。在 Dz 的稳压值 Uz=+6V,R1=2kΩ,R2=1kΩ,R3=l kΩ时,电源电压为 220V, 电路输出端接负载电阻 RL

1.计算输出电压Uo的范围为多少? (12 分) 2.若T1管的最低管压降为3V,则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U2应为多 少伏? 3.在(1)和(2)的条件下,若R变化范围为100~3002,试说明 三极管T1在什么时候功耗最大?其值如何? 图8) 七、理想运放组成如图9所示的电压比较电路。已知运放输出士Uomax =±12V,二极管导通压降为0.7N,发光二极管LED导通压降为1.4V。 (12分) 1.试回答在什么条件下,LED亮: 2.设LED工作电流为5mA~30mA,确定限流电阻R的范围: 3.若将运放A1、A2的同相、反相输入端位置对换,电路其他接线都 不变,画出变换后的Uo=f(Ui)曲线。 01 ui出 Uo A2D2 R LED¥ (图) 八、试用集成运放和乘法器设计,实现以下关系: Uo=10U-5U2+2U 设模拟乘法器系数K=0.5V1。画出电路原理图:估算电阻元件的阻值。 所选用的电阻值希望在20K~200K0的范围内。(12分)

1.计算输出电压 Uo 的范围为多少? (12 分) 2.若 T1 管的最低管压降为 3V,则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 U2应为多 少伏? 3.在(1)和(2)的条件下,若 RL变化范围为 100~300Ω,试说明 三极管 T1 在什么时候功耗最大?其值如何? ` 七、理想运放组成如图9 所示的电压比较电路。已知运放输出±Uomax =± 12V,二极管导通压降为 0.7V,发光二极管 LED 导通压降为 1.4V。 (12 分) 1.试回答在什么条件下,LED 亮; 2.设 LED 工作电流为 5mA~30mA,确定限流电阻 R 的范围; 3.若将运放 Al、A2 的同相、反相输入端位置对换,电路其他接线都 不变,画出变换后的 Uo = f(Ui)曲线。 八、试用集成运放和乘法器设计,实现以下关系: 设模拟乘法器系数 K=0.5 V-1。画出电路原理图;估算电阻元件的阻值。 所选用的电阻值希望在 20K~200KΩ的范围内。(12 分) 3 2 2 2 UO = 10Ui! − 5Ui + 2Ui

参考答案 1.反向击穿: 2.2. 甲类、甲乙类、乙类、甲乙类: 3. 3. 零点漂移: 4. 4. (串联负反馈)从C到F:(电压负反馈)从A到E: 5.5. 差放输入级、压放中间级、互补输出级、偏置电路: 6. 6. (1)0.5:(2)5;(3)20: 二 1· Snoixat-Uu R 2y2 B.-2elcur114i n=P2=0-Pm)=123w 2.m=0.2Pm=1.8 三、 1. 4=10 2 A(jo)=Am- +0+石)0+6+j 3.输出电压会失真。输入信号中有两个频率成分150Hz和50KHz, 这两种信号的放大倍数均为10,所以幅度为2V的输入信号被放大后, 将超过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2U.=14V而产生非线性失真

参考答案 一、 1. 1. 反向击穿; 2. 2. 甲类、甲乙类、乙类、甲乙类; 3. 3. 零点漂移; 4. 4. (串联负反馈)从 C 到 F;(电压负反馈)从 A 到 E; 5. 5. 差放输入级、压放中间级、互补输出级、偏置电路; 6. 6. (1)0.5; (2)5; (3)20; 二、 1. 2. 三、 1. 2. 3.输出电压会失真。输入信号中有两个频率成分 150Hz 和 50KHz, 这两种信号的放大倍数均为10,所以幅度为2V 的输入信号被放大后, 将超过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 =14V 而产生非线性失真。 W R V P L CC o 9 2 2 max = = L oM C AV oM R U I I    = = 0 ( ) Sinωinωt 2 1 W R V P V I L CC V CC C AV 11.46 2 2 2 = ( ) = =  = max = 78.5% V o P P  PT PT (PV Po ) 1.23W 2 1 1 = 2 = − max = PT max = 0.2Pomax =1.8W Aum = 10  ) 10 )(1 10 (1 10 10 (1 )(1 ) ( ) 5 f j f j f j f f j f f j f f j A j A L H L u um + +  = + + =    2Uom

四、 1. 是0丽限 -BR -BR. R=R1∥R2 R。=R R 五、 R 。= -15 六、 1. U,=R+R+RU,R+尽+BU,=12~24 R3+R2 R U)=UCEmn +Uom =27V 号=22w 3. 1m=100=012A 1m=lm+R中R+Rlm=012d 乃m=gm(mm-Um)=l.8W 七、 1.1.当U>6V或U<3V时,U0=11.3V,LED亮: 2.2. R=-14-03K198Km 3

四、 1. 五、 六、 1. 2. 3. 七、 1. 1. 当 UI>6V 或 UI<3V 时,UO=11.3V,LED 亮; 2. 2. 3. b e e c b e e c m g i m g i I o o o u i r R R r R R g R R g R R U U U U A 1 ( // ) (1 ) (1 ) ( // ) 3 2 1 3 2 1     + + −  + + −  + =  =      Ri =Rg1 Rg 2 Ro = Rc // s i i u s I u s I I o s o us R R R A U U A U U U U U U A + = =  =  =             1 0.5sin t 2 2 1 1 = − − I = − −  f I f o u R R u R R u U V R R R R U R R R R R U Z ~ Z 12 ~ 24 3 1 2 3 3 2 1 2 3 0 = + + + + + = V U U U U V U I I CE o 22.5 1.2 = min + max = 27 2  = A U I o o 0.12 100 min max =  = I A R R R U I I o o E o max 0.12 1 2 3 min max max  = + + = + PT max = I E max (UImax −Uomin ) =1.8W =  − = K K I U R o 0.33 ~ 1.98 1.4

↑uo/w 11.3 八 f X U1= R R R R 2R R2=5 取R4=20K,则R2=200K,R1=20K,R1=10K,R2=100K,R =100k, R=R,∥R∥Rn=6.2K2 R2=R∥R∥R2=l5K2

八、 取 R4=20K,则 Rf2=200K,Rf1=20K, R1=10K, R2=100K, R3 =100k, 3 2 2 1 1 1 1 1 0.5 I f I f o u R R U R R U = −  − 3 2 3 2 1 2 2 4 2 2 1 1 3 2 1 2 2 4 2 1 3 2 2 2 0.5 I f f I f I f f I f o f o U R R R R U R R U R R R R U R R U R R U = − −  = − + 5 2 10, 2, 2 4 2 2 3 1 2 1 3 1 2  = = = R R R R R R R R Rf Rf f f f = =   R1 R1 // R2 // Rf 1 6.2K = =   R2 R3 // R4 // Rf 2 15K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