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案33

《散步》教案1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并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欣赏本文的音韵美、景色美、亲情美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少个日落,多少个清晨,我们和家人一起散步在公园的小路,散步在乡间的田野,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 、“三读”课文 通过“三读”课文,逐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美和语言美。 1、“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理解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是叙事散文,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教师提示:(出示幻灯片)(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并出示幻灯片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围绕“散步”这件事理出文章结构框架。 可指名回答。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来启发学生。边答边 板书。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 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1 / 4 《散步》教案 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并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欣赏本文的音韵美、景色美、亲情美。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多少个日落,多少个清晨,我们和家人一起散步在公园的小路,散步在乡间的田野,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 二、“三读”课文 通过“三读”课文,逐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美和语言美。 1、“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理解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是叙事散文,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教师提示:(出示幻灯片)(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并出示幻灯片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围绕“散步”这件事理出文章结构框架。 可指名回答。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来启发学生。边答边 板书。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 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 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 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 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 大路”(板书)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同时 母亲的选择是一一走小路。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一一爱幼。) (尊老与爱幼最好由学生总结出。) 2、二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亲情美。 (1)学生讨论并回答在整个散步过程中,谁做得最好?并简单说说理由。 老师总结:其实这一家四口都做得很好,才有了文章中那一幅最动人的场景(明确: 最后一段)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3)提问:营造一个如此和谐的家庭,奥妙在哪? (引导学生扣住“尊老爱幼”“责任感”) (4)投影出名人名言,学生一起朗读 ①老人和儿童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她)们的生活状态,最能真实地反映一 个社会国家的文明程度。 ②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培根) 老师总结:培根的话让我们想到了中国已传承几千年的美德:孝。教师进行适当的拓 展,说说“孝”的写法。 3、三读课文,品味语言美 我们喜欢这篇文章不仅因为喜欢这家人,也喜欢这篇散文清新隽永的语言,请同学们根 据以下提示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朗读出来,并做适当的点评 (1)含蓄美:(找出你认为含义丰富的句子)
2 / 4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 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 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 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 大路”(板书)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同时 母亲的选择是——走小路。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爱幼。) (尊老与爱幼最好由学生总结出。) 2、二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亲情美。 (1)学生讨论并回答在整个散步过程中,谁做得最好?并简单说说理由。 老师总结:其实这一家四口都做得很好,才有了文章中那一幅最动人的场景(明确: 最后一段)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3)提问:营造一个如此和谐的家庭,奥妙在哪? (引导学生扣住“尊老爱幼”“责任感”) (4)投影出名人名言,学生一起朗读 ①老人和儿童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她)们的生活状态,最能真实地反映一 个社会国家的文明程度。 ②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培根) 老师总结:培根的话让我们想到了中国已传承几千年的美德:孝。教师进行适当的拓 展,说说“孝”的写法。 3、三读课文,品味语言美 我们喜欢这篇文章不仅因为喜欢这家人,也喜欢这篇散文清新隽永的语言,请同学们根 据以下提示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朗读出来,并做适当的点评。 (1)含蓄美:(找出你认为含义丰富的句子)

(2)对称美:(找出前后对称,形式整齐匀称的语句) (3)景物的烘托美:(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进行赏析) 老师做一个示范,我选择一句具有“对称美”特点的句子 进行赏析 ″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很听他的话一样。 赏析:我小时候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 而我已人到中年,母亲很尊重我。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 理解以下句子的含义: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 是整个世界 明确: “世界”在这里大词小用,突出中年一代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家庭、民族、国家都是如此 景物描写的作用: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三、教师小结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 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 “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毕淑敏《孝心无价》)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有感而发,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拟了一副对联: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让互敬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亲相爱 横批:和谐一家 把这副对联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祝大家家庭美满,阖家幸福!最后就让我们 在这首《相亲相爱》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3/4
3 / 4 (2)对称美:(找出前后对称,形式整齐匀称的语句) (3)景物的烘托美:(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进行赏析) 老师做一个示范,我选择一句具有“对称美”特点的句子 进行赏析 "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很听他的话一样。" 赏析:我小时候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 而我已人到中年,母亲很尊重我。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 理解以下句子的含义: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 是整个世界。” 明确: “世界”在这里大词小用,突出中年一代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家庭、民族、国家都是如此 景物描写的作用: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三、教师小结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 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 “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毕淑敏《孝心无价》)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有感而发,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拟了一副对联: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让互敬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亲相爱 横批: 和谐一家 把这副对联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祝大家家庭美满,阖家幸福!最后就让我们 在这首《相亲相爱》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板书设计: 我劝母亲散步 全家人一起散步 走大路(我) 路线的分歧走小路(母亲) 分歧的解决我决定委屈儿子 母亲却依从了孙子 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
4 / 4 板书设计: 我劝母亲散步 全家人一起散步 走大路(我) 路线的分歧 走小路(母亲) 分歧的解决 我决定委屈儿子 母亲却依从了孙子 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散步》教案32.doc
- 《散步》教案30_散步.doc
- 《散步》教案28.doc
- 《散步》教案27.doc
- 《散步》教案25.doc
- 《散步》教案24.doc
- 《散步》教案22.doc
- 《散步》教案16.doc
- 《散步》教案15.doc
- 《散步》教材全解.doc
- 《散步》教学设计9.doc
- 《散步》教学设计34.doc
- 《散步》教学设计31_《散步》教学设计.doc
- 《散步》教学设计26.doc
- 《散步》教学设计22.doc
- 《散步》教学设计14.doc
- 《散步》教学设计13.doc
- 《散步》教学设计12.doc
- 《散步》教学艺术镜头.doc
- 《散步》教学实录.doc
- 《散步》教案36.doc
- 《散步》表格式学案_散步学案.doc
- 《散步》表格式导学案10.doc
- 《散步》表格式教学设计.doc
- 《散步》讲学稿.doc
- 《散步》说课ppt课件2.ppt
- 《散步》说课ppt课件3.ppt
- 《散步》说课ppt课件.doc
- 《散步》说课ppt课件.ppt
- 《散步》说课稿3.doc
- 《散步》课堂实录.doc
- 《散步》预习学案3.doc
- 《散步》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doc
-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ppt课件1_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修改版.ppt
-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ppt课件2_第5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ppt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ppt课件3_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ppt
-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教案3_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doc
- 《散落的钞票》ppt课件1_(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散落的钞票.ppt
- 《散落的钞票》ppt课件2_《散落的钞票》课件.ppt
- 《散落的钞票》ppt课件3_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散落的钞票》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