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练习题_峨眉山月歌

学习材料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皎洁的月影,或月光的影子 向:到。 渝州:重庆。 夜:今夜。发:出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君:指峨眉山月。 下:顺流而下。 译文 峨眉山的半轮秋月,倒影映在平羌江上的粼粼江流。在静静的夜晩,我从清 溪乘船向三峡进发。多么思念你呀!相思而不得见,我只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 乘流东去,直下渝州。 简析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在途中写 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 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 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 峨眉山——平羌江一一清溪一一渝州一一三峡,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 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1 学习材料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皎洁的月影,或月光的影子。 向:到。 渝州:重庆。 夜:今夜。发:出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君:指峨眉山月。 下:顺流而下。 [译文] 峨眉山的半轮秋月,倒影映在平羌江上的粼粼江流。在静静的夜晚,我从清 溪乘船向三峡进发。多么思念你呀!相思而不得见,我只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 乘流东去,直下渝州。 [简析]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在途中写 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 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 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 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练习资料 1.默写: (1)峨嵋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 (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 2.根据语境,在橫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 句是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 事的一句是 …(2分)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2分) 3.解释下列词语:(3分) 向: 发 4.“半轮秋”“影”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5.《峨眉山月歌》作者是 (朝代)的 (姓名)。(1分) 6.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3分)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2 练习资料 1.默写: (1)峨嵋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1 分) (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1 分)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 句是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 事的一句是 。 (2 分)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 。 (2 分) 3.解释下列词语:(3 分) 向: 。发: 。下: 。 4.“半轮秋”“ 影”分别是什么意思?(2 分) 5.《峨眉山月歌》作者是 (朝代)的 (姓名)。(1 分) 6.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3 分)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 分)

练习资料答案 1.默写: (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 句是峨帽山月半轮秋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 是影入平差江水流。(2分)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夜发漬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分) 3.解释下列词语:(3分) 向:到。发:出发。下:顺流而下。 4.“半轮秋”“影”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影:皎洁的月影,或月光的影子。 5.《峨眉山月歌》作者是朝(朝代)的.李自(姓名)。(1分) 6.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3分)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 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景物完整得2分,语言生动得1分。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思友1分,思乡1分
3 练习资料答案 1.默写: (1)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1 分) (2)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1 分)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 句是 峨嵋山月半轮秋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 是 影入平羌江水流 。 (2 分)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 (2 分) 3.解释下列词语:(3 分) 向:到。发:出发。下:顺流而下。 4.“半轮秋”“ 影”分别是什么意思?(2 分)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影:皎洁的月影,或月光的影子。 5.《峨眉山月歌》作者是 唐朝 (朝代)的 李白 (姓名)。(1 分) 6.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3 分)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 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评分意见:本题共 3 分,景物完整得 2 分,语言生动得 1 分。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 分) 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共 2 分,思友 1 分,思乡 1 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峨眉山月歌》ppt课件3_峨眉山月歌.ppt
- 《峨眉山月歌》ppt课件.ppt
- 《峡江寺飞泉亭记》ppt课件.ppt
- 《岳飞练字》ppt课件1.ppt
- 《岳飞》问题学案及答案_七年级下册.doc
- 《岳飞》练习题.doc
- 《岳飞》教案6_五环节.doc
- 《岳飞》ppt课件(34页).ppt
- 《岳阳楼记》阅读复习题.doc
- 《岳阳楼记》问题学案.doc
- 《岳阳楼记》过关测试卷.doc
- 《岳阳楼记》赏析ppt课件_登岳阳楼.ppt
- 《岳阳楼记》说课稿5_岳阳楼记.doc
- 《岳阳楼记》讲学稿(2课时)_岳阳楼记2.doc
- 《岳阳楼记》讲学稿(2课时)_岳阳楼记1.doc
- 《岳阳楼记》表格式教案(3课时)_岳阳楼记 3.doc
- 《岳阳楼记》表格式教案(3课时)_岳阳楼记 2.doc
- 《岳阳楼记》表格式教案(3课时)_岳阳楼记 1.doc
- 《岳阳楼记》表格式教案_课题1.doc
- 《岳阳楼记》表格式学案.doc
- 《崔杼弑其君》ppt课件1_崔杼弑其君.ppt
- 《崔杼弑其君》ppt课件2_崔杼弑其君(1-2-3).ppt
- 《崔杼弑其君》同步练习_崔杼弑其君练习题.doc
- 《崔杼弑其君》同步练习_崔杼弑其君练习题.docx
- 《崔杼弑其君》教学参考_“崔杼弑其君”导学案.doc
- 《崤之战》ppt课件1_臬伯课件,.ppt
- 《崤之战》说课稿_广西南宁四中.doc
-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12页).ppt
-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25页).ppt
-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32页).ppt
-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37页)_2014-2015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课件.ppt
-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53页).ppt
-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10.ppt
-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11.ppt
-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12.ppt
- 《巍巍中山陵》导学案2.doc
- 《巍巍中山陵》导学案4_海南省昌江县矿区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巍巍中山陵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巍巍中山陵》教案8_十二 巍巍中山陵.doc
- 《巍巍中山陵》教案9_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doc
- 《巍巍中山陵》练习题_2014-2015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每课一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