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少年中国说》ppt课件5_少年中国说 (1)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6
文件大小:15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少年中国说》ppt课件5_少年中国说 (1)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 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也刺激爱国知识分子干预国事,要求维新变法,拯救 国家。梁启超与其师康有为是变法运动的领导人物, 时人称“康梁”,建议支持光绪皇帝实行新政。由于 维新派的政治制度的改革触犯了封建官僚的利益,而 且威胁到慈禧太后的权威,因此,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大肆搜捕和屠杀维 新派。谭嗣同等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成六 君子”。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也由天津东渡逃亡 日本

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 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也刺激爱国知识分子干预国事,要求维新变法,拯救 国家。梁启超与其师康有为是变法运动的领导人物, 时人称“康梁”,建议支持光绪皇帝实行新政。由于 维新派的政治制度的改革触犯了封建官僚的利益,而 且威胁到慈禧太后的权威,因此,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大肆搜捕和屠杀维 新派。谭嗣同等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 君子”。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也由天津东渡逃亡 日本。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近代资产阶 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 又号饮冰室主人。著有《饮冰室合集》 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 "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康梁等爱 国知识分子怎么会产生变法思想呢?本文 写于1900年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全文共 十段,计3000多字,课文选自原作开头 两段及末段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近代资产阶 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 又号饮冰室主人。著有《饮冰室合集》。 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 "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康梁等爱 国知识分子怎么会产生变法思想呢?本文 写于1900年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全文共 十段,计3000多字,课文选自原作开头 两段及末段

散读课文,给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澌(si)亡 震惶( huang) 鹰隼(sUn) 矞矞(yU)皇皇 发硼(xng)

散读课文,给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澌( ) 亡 震惶( ) 鹰隼( ) 矞矞( )皇皇 发硎( ) sī huάng sŬn yÙ xÍng

析题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析题

讲析课文 1、讲析第一段 (1)词语:袭:沿袭果:果然,果真 (2)翻译句子: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我中国果其老大矣乎? (3)从该节中找出本文的论点。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讲析课文 1、讲析第一段 (1)词语:袭:沿袭 果:果然,果真 (2)翻译句子: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我中国果其老大矣乎? (3)从该节中找出本文的论点。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4)理解“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 的表达作用。 “一则”、“再则”用叠词句式概括了东西 方帝国主义对我国的蔑视和偏见。 (5)归纳段意: 提出论题,表明作者对“少年中国”的 理想的追求

(4)理解“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 的表达作用。 “一则”、“再则”用叠词句式概括了东西 方帝国主义对我国的蔑视和偏见。 (5)归纳段意: 提出论题,表明作者对“少年中国”的 理想的追求

2、讲析第二段 (1)生词难句: 既往—过去惟—因为 日新——日图更新已经者—已经经历过的 照例——照章办事 破格—打破常规 怯懦——胆小怕事瘠—瘦弱 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人固有之,国亦宜然—一人本来就有这样的情况, 国家也应该是这样

2、讲析第二段 (1)生词难句: 既往——过去 惟——因为 日新——日图更新 已经者——已经经历过的 照例——照章办事 破格——打破常规 怯懦——胆小怕事 瘠——瘦弱 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人固有之,国亦宜然——人本来就有这样的情况, 国家也应该是这样

(2)划分层次并写出层意。 分三层: 第一层:引语。告诉读者下面要谈到的“人之老少”目 的在于说明“国之老少” 第二层:以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作对比,其目的在 于显示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具有的特点。 第三层:引入正题,与第一层前后呼应。 (3)归纳段意 段意:以人喻国,通过老年人与少年人 性格不同对比来说明国家的强弱

(2)划分层次并写出层意。 分三层: 第一层:引语。告诉读者下面要谈到的“人之老少”目 的在于说明“国之老少”。 第二层:以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作对比,其目的在 于显示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具有的特点。 第三层:引入正题,与第一层前后呼应。 段意:以人喻国,通过老年人与少年人 性格不同对比来说明国家的强弱。 (3)归纳段意

■(4)找出本段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它们的作 用 比喻、对比、排比 如:“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 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 (4)找出本段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它们的作 用。 比喻、对比、排比 如:“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 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共1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