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3.1暂态过程的产生和初始值的确定 3.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3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3.5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2011-11-1
2011-11-1 1 3.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3.5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3.1 暂态过程的产生和初始值的确定 暂态过程的产生和初始值的确定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电路的暂态分析

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本章要求: 1.熟练掌握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求法; 2.掌握电路的暂态和稳态、零输入响应、零状 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以及时间常数的物 理意义; 3.熟练掌握一阶线性电路分析的三要素法; 4.了解微分方程的概念和建立 。 2011-11-1 2
2011-11-1 2 1. 熟练掌握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求法 熟练掌握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求法; 2. 掌握电路的暂态和稳态、零输入响应、零状 掌握电路的暂态和稳态、零输入响应、零状 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以及时间常数的物 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以及时间常数的物 理意义; 3.熟练掌握一阶线性电路分析的三要素法; 熟练掌握一阶线性电路分析的三要素法; 4.了解微分方程的概念和建立 了解微分方程的概念和建立 。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电路的暂态分析 本章要求:

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稳定状态: 在指定条件下电路中电压、电流已达到稳定值。 暂态过程: 电路从一种稳态变化到另一种稳态的过渡过程。 研究暂态过程的实际意义 1.利用电路暂态过程产生特定波形的电信号 如锯齿波、三角波、尖脉冲等,应用于电子电路。 2.控制、预防可能产生的危害 暂态过程开始的瞬间可能产生过电压、过电流使 电气设备或元件损坏。 2011-11-1 3
2011-11-1 3 稳定状态: 在指定条件下电路中电压、电流已达到稳定值。 暂态过程: 电路从一种稳态变化到另一种稳态的过渡过程。 电路从一种稳态变化到另一种稳态的过渡过程。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电路的暂态分析 1. 利用电路暂态过程产生特定波形的电信号 利用电路暂态过程产生特定波形的电信号 如锯齿波、三角波、尖脉冲等,应用于电子电路。 如锯齿波、三角波、尖脉冲等,应用于电子电路。 研究暂态过程的实际意义 研究暂态过程的实际意义 2. 控制、预防可能产生的危害 控制、预防可能产生的危害 暂态过程开始的瞬间可能产生过电压、过电流使 暂态过程开始的瞬间可能产生过电压、过电流使 电气设备或元件损坏。 电气设备或元件损坏

3.1暂态过程的产生和初始值的确定 3.1.1电路中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例: i R 十 ]0 (a) 图(a):合S前:i=0a=42=u3=0 合S后:电流1随电压“比例变化。 所以电阻电路不存在暂态过程(耗能元件)。 2011-11-1 4
2011-11-1 4 3.1 暂态过程的产生和初始值的确定 暂态过程的产生和初始值的确定 3.1.1 电路中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电路中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合S后: 电流 i 随电压 u 比例变化。 所以电阻电路不存在暂态过程 所以电阻电路不存在暂态过程 (R耗能元件)。 图(a):合S前: i = 0 uR1 = uR2 = uR3 = 0 例: t I O (a) S + - U R2 R3 u2 + - R1 i

例:电容电路 新稳定 (仁0) Mc 状态等 效电路 S未动作前,电路 Wc 处于稳定状态: s i=0,wc=0。 新的稳 2 定状态 S接通电源后很长时 间,电容充电完毕,电 路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前一个稳 0有一个4 i=0,wc=U。 定状态 过渡期 2011-11-1 5
2011-11-1 5 例:电容电路 uCC i USS + − + − S R (t=0) C uCC i USS + − + − S R C (t→∞) S 接通电源后很长时 接通电源后很长时 间,电容充电完毕,电 ,电容充电完毕,电 路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路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S未动作前,电路 处于稳定状态: 处于稳定状态: i = 0 , uCC= USS。 i = 0 , uCC= 0。 ? 有一个 过渡期 0 t uCC R USS 前一个稳 定状态 USS 新的稳 定状态 t11 i 新稳定 状态等 效电路

例:电感电路 新稳定 状态等 效电路 S未动作前,电路处于 稳定状态:=0,w=0。 爱 新的稳 S接通电源后很长时 定状态 间,电路达到新的稳定状 WL 态,电感视为短路: Us 前一个稳 0有一个 4z=0,i= 定状态 过渡期 2011-11-1 6
2011-11-1 6 例:电感电路 uLL i USS + − + − S R L (t→∞) S 接通电源后很长时 接通电源后很长时 间,电路达到新的稳定状 ,电路达到新的稳定状 态,电感视为短路: 电感视为短路: S未动作前,电路处于 稳定状态: uLL = 0 , i = 0 , uLL= 0。 有一个 过渡期 0 t i R USS 前一个稳 定状态 USS 新的稳 定状态 t11 uLL uLL i USS + − + − S R (t=0) L USS R 新稳定 状态等 效电路 i =

产生暂态过程的必要条件: (1)电路中含有储能元件(内因) (2)电路发生换路(外因) 换路:电路状态的改变。如: 若c发生突变, 电路接通、切断、短路、电压 改变或参数改变 则c= d北 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般电路不可能! 由于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不能跃变而”戈 在换路瞬间储能元件的能量也不跃变 C储能:= ∴.uc不能突变 L储能: .,不能突变 2011-11-1 7
2011-11-1 7 产生暂态过程的必要条件: 产生暂态过程的必要条件: L储能: 2 2 1 WL = Li L = 换路: 电路状态的改变。如: 电路状态的改变。如: 电路接通、切断、 电路接通、切断、 短路、电压 改变或参数改变 改变或参数改变 ∴ u C 不能突变 ∴ i L不能突变 C 储能: 2 2 1 WC = CuC = 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由于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不能跃变而造成 在换路瞬间储能元件的能量也不能跃变 在换路瞬间储能元件的能量也不能跃变 若 uc发生突变, = ⇒ ∞ dt du i C C 一般电路不可能! 则 (1) 电路中含有储能元件 电路中含有储能元件 (内因) (2) 电路发生换路 (外因)

3.1.2换路定则 个女 设:0一表示换路瞬间(定为计时起点) O一表示换路前的终了瞬间(旧电路,稳态) 0,一表示换路后的初始瞬间(新电路,暂态) 0一表示换路后很长时间(新电路,稳态值) 电感电路:iz(0+)=iz(0_) 电容电路:4c(0+)=Wc(0_) 注:换路定则仅用于换路瞬间来确定暂态过程中 "o初始值。 2011-11-1 8
2011-11-1 8 电容电路: (0 ) (0 ) + = − C = u C u 注:换路定则仅用于换路瞬间来确定暂态过程中 uC、 iL初始值。 设:t=0 — 表示换路瞬间 (定为计时起点) t=0-— 表示换路前的终了瞬间(旧电路,稳态) t=0+—表示换路后的初始瞬间(新电路,暂态) t=∞—表示换路后很长时间(新电路,稳态值) 3.1.2 换路定则 电感电路: (0 ) (0 ) + = − L = L ι̇ ι̇

3.13初始值的确定 初始值:电路中各私、在t=0,时的数值。 求解要点: (1)4(0+)、Z(0+)的求法。 1)先由t=0.的电路求出wc(0_)、(0): 2)根据换路定律求出“(0+)、z(0+)。 (2)其它物理量初始值的求法。 1)由t=O,的电路求其它电量的初始值; 2)在t=0+时的电压方程中“c="(0+),用电压源 代替; =0,时的电流方程中=(0),用电流源代替。 2011-11-1 9
2011-11-1 9 3.1.3 初始值的确定 求解要点: (2)其它物理量初始值的求法。 其它物理量初始值的求法。 初始值:电路中各 初始值:电路中各 u、i 在 t =0++时的数值。 (1) uCC( 0++)、iLL( 0++) 的求法。 1) 先由t =0--的电路求出 uCC( 0–– )、iLL( 0–– ); 2) 根据换路定律求出 根据换路定律求出 uCC( 0++)、iLL( 0++) 。 1) 由t =0++的电路求其它电量的初始值 的电路求其它电量的初始值; 2) 在 t =0++时的电压方程中 uCC = uCC( 0++),用电压源 代替; t =0++时的电流方程中 时的电流方程中 iLL = iLL( 0++),用电流源代替。 ,用电流源代替

例1.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已知:换路前电路处稳 态,C、L均未储能。 试求:电路中各电压和电 流的初始值。 (a) 解:(①)由换路前电路求c(0_),(0_) 由已知条件知uc(0_)=0,(0_)=0 根据换路定则得:(0)=c(0_)=0 0)=i0)=0 2011-11-1 10
2011-11-1 10 例1.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解:(1)由换路前电路求 由换路前电路求 (0 ), (0 ) C − L − u i 由已知条件知 uC (0− ) = 0, i L(0− ) = 0 根据换路定则得: 根据换路定则得: uC(0 + ) = uC(0 − ) = 0 (0 )= (0 )=0 L + L − ι̇ ι̇ 已知:换路前电路处稳 已知:换路前电路处稳 态,C、L 均未储能。 试求:电路中各电压和电 试求:电路中各电压和电 流的初始值。 S C R22 (a) U R11 + t=0 - L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任课教师:魏佩瑜).pdf
- 电子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仿真软件应用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imulation Software Application》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韩杨).pdf
- 电子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仿真软件应用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imulation Software Application》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pdf
- 电子科技大学:《有限自动机理论 Finite Automata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6章 图灵机(TuringM - TM).pdf
- 电子科技大学:《有限自动机理论 Finite Automata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5章 下推自动机(简化版).pdf
- 电子科技大学:《有限自动机理论 Finite Automata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4章 正则语言(简化版).pdf
- 电子科技大学:《有限自动机理论 Finite Automata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3章 有限状态自动机.pdf
- 电子科技大学:《有限自动机理论 Finite Automata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2章 形式语言简介.pdf
- 电子科技大学:《有限自动机理论 Finite Automata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1章 基础知识(周益民).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H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触发与定位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H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并行同步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H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高分辨率采样技术(主讲:黄武煌).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H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频率交替采样.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H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时间交替采样(高采样率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H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高波形捕获率和数字三维示波器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H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数据传输及处理技术(采样数据处理方式).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H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数据传输及处理技术(软硬件通信的基本方式).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H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抽取与插值).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H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高速采样数据接收及大容量存储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H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采样时钟电路.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三相电路.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交流电动机.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继电接触控制系统.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电路实验指导书(共十个实验).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理工大学:《微机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电路模型及定律(任课教师:魏佩瑜).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电路定理.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储能元件.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pdf
-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相量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