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模拟提分练习(二)_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

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 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到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 的文化种子,历经流变,由狭入广,自道德而审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同与生活想 象,成为了解我们文化特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折射出时代迁移与诗学理念的复杂关系 自汉末延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阵痛时期。社会的动荡和分裂, 政权的瓦解和崩溃,以及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共同构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超越的主要 原因。人才选拔的标准在悄然发生变化,“德”不再是唯一的尺度,而“才”或与才华相伴的 性灵之美得到重视。这显然就是“风骨”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风”,指风姿、风韵和风 神,用于品鉴人物的姿态和气质;“骨”,指骨相,用于赞赏人物的体格和形象。而这种评判风 骨的视角与标准一旦形成,迅速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并对绘画、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 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对“建安风骨”进行理论总结并提炼其美学精神的,首推南朝齐梁时代文学理论家 刘勰。众所周知,《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是从儒学古文派的视角审视文学的起源与创作 由此出发,刘勰首先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 经”的文学批评尺度。他继承曹丕所揭橥的“文以气为主”的理念,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 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刘勰以“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 才”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在时代的大脉动中突出生命的悲剧意识,进而推送出“建 安风骨”这个中国诗歌美学的批评典范。 唐王李世民在平定隋末社会大动乱之后即位,逐渐建立起一个统一、稳定和强大的 新王朝。毫无疑问,帝国的繁盛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刚健、雄壮而又辞 采华茂的诗风成为诗人自觉的追求。在“建安风骨”流变史上,唐代两个标志性人物是初唐 的陈子昂与盛唐的殷璠。陈子昂最早标举“汉魏风骨”的旗帜,将“兴寄”与“风骨”联系 起来,张扬“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美学,达到与“建安作者相视而 笑”的境界。这使得他在继承建安诗歌慷慨苍凉的风格之外,又富于壮大高昂、寥廓雄浑的 气概。盛唐诗人对传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以“盛唐风骨”或“盛唐气象”替换了“建安风 骨”,使刘勰“风骨”说焕发了生机。这种流变既呈现为从文、辞到兴象、境界的迁移,又体 现为自道德而审美的流转,折射出时局变迁对诗学风格的深刻影响
2019 届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 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到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 的文化种子,历经流变,由狭入广,自道德而审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同与生活想 象,成为了解我们文化特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折射出时代迁移与诗学理念的复杂关系。 自汉末延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阵痛时期。社会的动荡和分裂, 政权的瓦解和崩溃,以及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共同构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超越的主要 原因。人才选拔的标准在悄然发生变化,“德”不再是唯一的尺度,而“才”或与才华相伴的 性灵之美得到重视。这显然就是“风骨”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风”,指风姿、风韵和风 神,用于品鉴人物的姿态和气质;“骨”,指骨相,用于赞赏人物的体格和形象。而这种评判风 骨的视角与标准一旦形成,迅速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并对绘画、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 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对“建安风骨”进行理论总结并提炼其美学精神的,首推南朝齐梁时代文学理论家 刘勰。众所周知,《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是从儒学古文派的视角审视文学的起源与创作。 由此出发,刘勰首先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 经”的文学批评尺度。他继承曹丕所揭橥的“文以气为主”的理念,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 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刘勰以“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 才”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在时代的大脉动中突出生命的悲剧意识,进而推送出“建 安风骨”这个中国诗歌美学的批评典范。 唐王李世民在平定隋末社会大动乱之后即位,逐渐建立起一个统一、稳定和强大的 新王朝。毫无疑问,帝国的繁盛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刚健、雄壮而又辞 采华茂的诗风成为诗人自觉的追求。在“建安风骨”流变史上,唐代两个标志性人物是初唐 的陈子昂与盛唐的殷璠。陈子昂最早标举“汉魏风骨”的旗帜,将“兴寄”与“风骨”联系 起来,张扬“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美学,达到与“建安作者相视而 笑”的境界。这使得他在继承建安诗歌慷慨苍凉的风格之外,又富于壮大高昂、寥廓雄浑的 气概。盛唐诗人对传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以“盛唐风骨”或“盛唐气象”替换了“建安风 骨”,使刘勰“风骨”说焕发了生机。这种流变既呈现为从文、辞到兴象、境界的迁移,又体 现为自道德而审美的流转,折射出时局变迁对诗学风格的深刻影响

“建安风骨”的流变史,一方面恰切地说明了时局变迁与文学格局、气度之间的内 在关联,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应该更客观地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个古老命题。对政治的 参与和理解,深化了诗人的生命体悟;文学的温情与浪漫,又赋予政治一种别样的情致。当 “建安文学”走出建安,当“建安风骨”不再只是某一个时代的符号,而成为整个民族对 “壮美”与“崇高”的生活想象时,我们才更为深沉地洞察了“文变染乎世情”的深意。 (选自王洪琛《“建安风骨”之流变》,《光明日报》2016年08月2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安风骨既指汉魏时期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是指从南朝到宋明时期批评家 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 B.建安风骨历经流变,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特 性的一个重要的符号。 C.不再以“德”为唯一尺度,还开始重视“才”或与才华相伴的性灵之美,这种人才选拔标 准的变化,正是建安风骨形成的时代背景。 D.刘勰对“建安风骨”进行了理论总结和美学精神的提炼,他将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概括为 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政权的瓦解和崩溃、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 等原因,造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的超越。 B.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正是曹 丕″文以气为主"理念与刘勰″风骨"说的本质区别 C.刘勰从《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出发,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 至″明道”宗经"的文学批评尺度 D.评判风骨的视角与标准形成后,很快地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也深远地影响到绘画、 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与创作等方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统一、稳定和强大的唐朝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此后,历朝历代的诗人都 追求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 B.刘勰的″风骨"说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得益于盛唐诗人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并用"盛 唐风骨”或”盛唐气象”替换了”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的流变史,一方面恰切地说明了时局变迁与文学格局、气度之间的内 在关联,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应该更客观地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个古老命题。对政治的 参与和理解,深化了诗人的生命体悟;文学的温情与浪漫,又赋予政治一种别样的情致。当 “建安文学”走出建安,当“建安风骨”不再只是某一个时代的符号,而成为整个民族对 “壮美”与“崇高”的生活想象时,我们才更为深沉地洞察了“文变染乎世情”的深意。 (选自王洪琛《“建安风骨”之流变》,《光明日报》2016 年 08 月 26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安风骨既指汉魏时期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是指从南朝到宋明时期批评家 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 B.建安风骨历经流变,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特 性的一个重要的符号。 C.不再以“德”为唯一尺度,还开始重视“才”或与才华相伴的性灵之美,这种人才选拔标 准的变化,正是建安风骨形成的时代背景。 D.刘勰对“建安风骨”进行了理论总结和美学精神的提炼,他将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概括为 “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政权的瓦解和崩溃、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 等原因,造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的超越。 B.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正是曹 丕"文以气为主"理念与刘勰"风骨"说的本质区别。 C.刘勰从《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出发,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 至"明道""宗经"的文学批评尺度。 D.评判风骨的视角与标准形成后,很快地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也深远地影响到绘画、 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与创作等方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统一、稳定和强大的唐朝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此后,历朝历代的诗人都 追求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 B.刘勰的"风骨"说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得益于盛唐诗人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并用 "盛 唐风骨"或"盛唐气象"替换了"建安风骨

C.从"建安风骨"的流变史中,可以清楚地了解时代变迁与文学格局、气度之间的内在关系, 也提醒人们更客观地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D.当”建安文学"走出建安时代,当”建安风骨"成为整个民族对壮美与崇高的生活想象时,人 们才能更深切地理解”文变染乎世情"的深意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5.6亿部,未来几 年每年更新量可能达到4亿至5亿部,而此前已经沉积了约10亿部废旧手机,但目前却只有 2%左右的回收率 手机属于电子产品,在蕴含多种贵金属的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处理不当,这些资源反而 会成为环境污染的“帮凶”。即使手机闲置在家,也终将会老化,面临被丢弃的结果。随意丢 弃这类电子产品很容易将其中的汞、铅、水银、镉、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以及其他放射 性物质释放到水、土壤和大气中。 再者,由于我国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刚刚起步,废旧手机被随意丢弃之后,难免混入其他 生活垃圾之中,进入填埋场或者是垃圾焚烧厂。无论是手机塑料外壳,还是锂电池,燃烧所释 放的有毒气体将直接造成污染甚至致癌。 (摘编自中国环保在线网《废旧手机回收之路遇阻沉默的千亿市场何时爆发》) 材料二 有业内人士透露,以5-10年前的废旧手机为例,每吨可以提炼出200—300g黄 金,1000-3000g白银,100kg左右铜,以及几克到十几克不等的钯、铂金。而传统的承包矿山 做金矿开采,一吨金矿石的含金量大概也就只有15-20g。相比之下,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 量要远高于一吨金矿石的黄金含量 废旧手机拆解,这是“暴富”的生意。但同时,在“洗金”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拆解 后废弃的垃圾,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如何培育消费者的回收习惯,也是个难题。一来,消费者缺乏对回收商的信任,担心信息 安全隐私问题;另一方面,对回收手机的价格,消费者也会经常和回收商产生分岐 (摘编自《天津日报》《废旧手机都去哪儿了》 材料三:
C.从"建安风骨"的流变史中,可以清楚地了解时代变迁与文学格局、气度之间的内在关系, 也提醒人们更客观地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D.当"建安文学"走出建安时代,当"建安风骨"成为整个民族对壮美与崇高的生活想象时,人 们才能更深切地理解"文变染乎世情"的深意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材料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 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 5.6 亿部,未来几 年每年更新量可能达到 4 亿至 5 亿部,而此前已经沉积了约 10 亿部废旧手机,但目前却只有 2%左右的回收率。 手机属于电子产品,在蕴含多种贵金属的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处理不当,这些资源反而 会成为环境污染的“帮凶”。即使手机闲置在家,也终将会老化,面临被丢弃的结果。随意丢 弃这类电子产品很容易将其中的汞、铅、水银、 镉、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以及其他放射 性物质释放到水、土壤和大气中。 再者,由于我国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刚刚起步,废旧手机被随意丢弃之后,难免混入其他 生活垃圾之中,进入填埋场或者是垃圾焚烧厂。无论是手机塑料外壳,还是锂电池,燃烧所释 放的有毒气体将直接造成污染甚至致癌。 (摘编自中国环保在线网《废旧手机回收之路遇阻沉默的千亿市场何时爆发》) 材料二: 有业内人士透露,以 5—10 年前的废旧手机为例,每吨可以提炼出 200—300g 黄 金,1000—3000g 白银,100kg 左右铜,以及几克到十几克不等的钯、铂金。而传统的承包矿山 做金矿开采,一吨金矿石的含金量大概也就只有 15—20g。相比之下,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 量要远高于一吨金矿石的黄金含量。 废旧手机拆解,这是“暴富”的生意。但同时,在“洗金”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拆解 后废弃的垃圾,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如何培育消费者的回收习惯,也是个难题。一来,消费者缺乏对回收商的信任,担心信息 安全隐私问题;另一方面,对回收手机的价格,消费者也会经常和回收商产生分岐。 (摘编自《天津日报》《废旧手机都去哪儿了》) 材料三:

手机厂商回收旧手机,即便定价偏低,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无需消耗用户讨价 还价的时间成本以及交易过程中的沟通成本,还避免了交易过程中的欺诈现象,关键是渠道 正规、用户对其信任度高。 在当前来看,苹果公司的做法值得其他厂商借鉴。今年3月,在推出 i Phone7半年后, 苹果再一次上线以旧换新服务,这一次苹果甚至将旧手机的类别扩展到了 Android手机。 (摘编自中国通信网《废旧手机回收会不会是手机厂商未来的一个大生意?》) 材料四 完善废旧手机回收处理体系,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与合理利 用 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只有进行高效的无害化处置,才能避免对环 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拆解、处理废旧手机需要走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坚决取缔、严格 查办非法手工拆解翻新作坊。 谁生产谁收购,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鼓励手机生产商完善回收体系,在运营商的营业 网点和手机专营商店设置回收箱,筹建网上旧手机回收站等,增加废旧手机的回收途径。 规范管理回收市场,让用户维权时有法可依。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废旧手机回收企业的监 督管理,在保证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价格,保障用户权益。还要加大对 手机信息彻底清除的研究应用,消除用户对信息安全的顾虑。 打造全程可追溯的管理体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手机生产商可通过一定方式, 实现手机生产、销售、使用、回收整个使用周期的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知晓回收手机的价 值、流向和处理方式;同时,明确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责任,将生产、回收数量作为企业测评的 重要指标,鼓励企业把回收业务做大做强 (摘编自《光明日报》《废旧手机回收须完善体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废旧手机蕴含众多的贵金属,黄金、白银、铜、钯、铂金的含量远高于这些金属矿石的含 量,这是较有开发价值的项目 B.我国废旧手机存量很大,但回收率并不高,对这些废旧手机进行有效回收处理,已成为一个 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 C.鼓励手机生产商回收旧手机,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是一种正规渠道,能够更便利地服务用 户,也较容易获得用户信任
手机厂商回收旧手机,即便定价偏低,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无需消耗用户讨价 还价的时间成本以及交易过程中的沟通成本,还避免了交易过程中的欺诈现象,关键是渠道 正规、用户对其信任度高。 在当前来看,苹果公司的做法值得其他厂商借鉴。今年 3 月,在推出 iPhone7 半年后, 苹果再一次上线以旧换新服务,这一次苹果甚至将旧手机的类别扩展到了 Android 手机。 (摘编自中国通信网《废旧手机回收会不会是手机厂商未来的一个大生意?》) 材料四: 完善废旧手机回收处理体系,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与合理利 用。 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只有进行高效的无害化处置,才能避免对环 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拆解、处理废旧手机需要走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坚决取缔、严格 查办非法手工拆解翻新作坊。 谁生产谁收购,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鼓励手机生产商完善回收体系,在运营商的营业 网点和手机专营商店设置回收箱,筹建网上旧手机回收站等,增加废旧手机的回收途径。 规范管理回收市场,让用户维权时有法可依。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废旧手机回收企业的监 督管理,在保证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价格,保障用户权益。还要加大对 手机信息彻底清除的研究应用,消除用户对信息安全的顾虑。 打造全程可追溯的管理体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手机生产商可通过一定方式, 实现手机生产、销售、使用、回收整个使用周期的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知晓回收手机的价 值、流向和处理方式;同时,明确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责任,将生产、回收数量作为企业测评的 重要指标,鼓励企业把回收业务做大做强。 (摘编自《光明日报》《废旧手机回收须完善体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废旧手机蕴含众多的贵金属,黄金、白银、铜、钯、铂金的含量远高于这些金属矿石的含 量,这是较有开发价值的项目。 B.我国废旧手机存量很大,但回收率并不高,对这些废旧手机进行有效回收处理,已成为一个 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 C.鼓励手机生产商回收旧手机,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是一种正规渠道,能够更便利地服务用 户,也较容易获得用户信任

D.要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和合理利用,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 必须走规范化和产业化的道路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了列数据的方法,显示了我国手机产量、更新量、废旧手机存量和手 机中贵金属的含量等,揭示了废旧手机回收市场之大 B.废旧手机闲置在家、随意丢弃、非法手工拆解,都会将有毒和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水、土壤 和大气中,造成污染甚至致癌。 C.材料三以苹果公司推出的以旧换新服务为例,倡导手机生产商回收旧手机,构建废旧手机 回收正规渠道,明确了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责任。 D.回收旧手机必须保证用户的安全,要彻底清除旧手机内的信息,确保手机数据不可恢复,消 除用户对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隐私等问题的担心 3.废旧手机回收难,难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青衣 胡玲 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纷纷奔走相告:今晩李大户家请柳 月如来唱戏。 刚近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李大户家院里,灯火通 明,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人,他们昂着头,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青莲猫 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 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 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①柳月如眼波流转,跷兰花指,一枓 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人们看 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青莲尚小,看不懂剧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 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她哭,青莲跟着哭;她笑,青莲也 戏散,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 有股子坚毅倔强劲儿 柳月如说:“真是个唱青衣的好坯子。愿意跟我学戏吗?” 青莲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
D.要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和合理利用,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 必须走规范化和产业化的道路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了列数据的方法,显示了我国手机产量、更新量、废旧手机存量和手 机中贵金属的含量等,揭示了废旧手机回收市场之大。 B.废旧手机闲置在家、随意丢弃、非法手工拆解,都会将有毒和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水、土壤 和大气中,造成污染甚至致癌。 C.材料三以苹果公司推出的以旧换新服务为例,倡导手机生产商回收旧手机,构建废旧手机 回收正规渠道,明确了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责任。 D.回收旧手机必须保证用户的安全,要彻底清除旧手机内的信息,确保手机数据不可恢复,消 除用户对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隐私等问题的担心。 3.废旧手机回收难,难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青衣 胡玲 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纷纷奔走相告:今晚李大户家请柳 月如来唱戏。 刚近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李大户家院里,灯火通 明,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人,他们昂着头,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青莲猫 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 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 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①柳月如眼波流转,一跷兰花指,一抖 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人们看呆 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青莲尚小,看不懂剧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 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她哭,青莲跟着哭;她笑,青莲也 笑。 戏散,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 有股子坚毅倔强劲儿。 柳月如说:“真是个唱青衣的好坯子。愿意跟我学戏吗?” 青莲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

柳月如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名师出高 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表演细腻庄重,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所 有青衣角色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也不知从何时起,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了。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寥寥无几。青 莲从最初的失落、失望演变为绝望。 一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青莲小姐,我们公司正在挖掘歌星,以你的形 象和唱功,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说完,男人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 那天,青莲去找柳月如:“师傅,有人说我可以做歌星。没人爱看戏了,我想另找出路。 柳月如说:“即使台下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要唱下去。” 青莲脱下戏服:“不,我再也不唱独角戏了。” 青莲果然火了,唱歌、走穴、商演,她春风得意。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剧团 和柳月如 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相约在咖啡厅商谈演出事宜。不远处,有几个年轻人望着她 窃窃私语 “看,那不是歌星青莲吗?听说她以前是唱青衣的。她的唱功、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 的影子。”“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他们的话飘进青莲耳朵里。 老板来了。 青莲说:“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我能唱出来?” 老板一笑:“因为你有戏剧底子,唱出来有特色,要不然,你怎么会红?要知道,现在会唱 歌的人一抓一大把。”②青莲内心像被人投了一块大石头,波涛汹涌 第二天,青莲取消所有活动,赶到县剧团,却发现大门紧闭,向周围人打听,才知道,剧团 生意冷清,半年前已经倒闭了。 第三天,青莲找到柳月如家里,看到的是柳月如的灵位。守灵的老太太说:“你是青莲吧 月如临终前,她叮嘱我把一样东西交给你。月如是个戏痴啊,爱戏的人越来越少,懂戏的人越 来越少,她整日郁郁寡欢……” 老太太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青莲。青莲打开,里面是一套青衣的戏服,正是她初次看师傅 唱戏时穿的那套。“师傅!”青莲怆然泪下,跪倒在柳月如灵前 没多久,县剧团重新开张。锣鼓铿锵,乐声四起,青莲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 后走出来…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柳月如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名师出高 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表演细腻庄重,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所 有青衣角色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也不知从何时起,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了。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寥寥无几。青 莲从最初的失落、失望演变为绝望。 一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青莲小姐,我们公司正在挖掘歌星,以你的形 象和唱功,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说完,男人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 那天,青莲去找柳月如:“师傅,有人说我可以做歌星。没人爱看戏了,我想另找出路。” 柳月如说:“即使台下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要唱下去。” 青莲脱下戏服:“不,我再也不唱独角戏了。” 青莲果然火了,唱歌、走穴、商演,她春风得意。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剧团 和柳月如。 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相约在咖啡厅商谈演出事宜。不远处,有几个年轻人望着她 窃窃私语。 “看,那不是歌星青莲吗?听说她以前是唱青衣的。她的唱功、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 的影子。”“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他们的话飘进青莲耳朵里。 老板来了。 青莲说:“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我能唱出来?” 老板一笑:“因为你有戏剧底子,唱出来有特色,要不然,你怎么会红?要知道,现在会唱 歌的人一抓一大把。”②青莲内心像被人投了一块大石头,波涛汹涌。 第二天,青莲取消所有活动,赶到县剧团,却发现大门紧闭,向周围人打听,才知道,剧团 生意冷清,半年前已经倒闭了。 第三天,青莲找到柳月如家里,看到的是柳月如的灵位。守灵的老太太说:“你是青莲吧? 月如临终前,她叮嘱我把一样东西交给你。月如是个戏痴啊,爱戏的人越来越少,懂戏的人越 来越少,她整日郁郁寡欢……” 老太太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青莲。青莲打开,里面是一套青衣的戏服,正是她初次看师傅 唱戏时穿的那套。“师傅!”青莲怆然泪下,跪倒在柳月如灵前。 没多久,县剧团重新开张。锣鼓铿锵,乐声四起,青莲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 后走出来……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安静的村庄因柳月如来唱戏而热闹,与后文“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形成对比, 为后来青莲去唱歌作铺垫。 B.小说一波三折,从听戏、学戏到放弃戏曲,最后又重新走上戏曲的舞台,以青莲的人生选择 为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C.小说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月如形象,突出了月如深厚的功底、生 动的气韵与对戏曲的坚守。 D.小说采用留白式结尾,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青莲重开剧团说明青莲对月如充满愧疚,也表 现了她对戏曲的喜爱 2.分析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3.小说以“大青衣”为题好在哪里?请结合全文试做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人也。逊少学,常为兄仲优饶。既而自责曰:“名为人弟,独受 安逸,可不愧于心乎?”欲同勤事业。母冯氏谓之曰:“汝欲谨小行耶?”逊感母言,遂专心典 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勉。属本州沦陷,寓居邺中,为临漳小史。县令裴鉴莅 官清苦,致白雀等瑞,逊上κ清德颂》十首。鉴大加赏重,擢为主簿,仍荐之于右仆射崔暹,与辽 东李广、渤海封孝琰等为暹宾客。园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阏 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耳逊曰:“家无荫第,不敢当此。”天保 元年,本州复召举秀才。五年正月,制诏问求才审官,逊对曰:“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 何欲不从。高悬王爵,唯能是与。无令桓谭非谶,官止于郡丞;赵壹负才,位终于计掾。则天下 宅心,幽明知感,真人去而复归,从此而言,可以无愧。”又问刑罚宽猛,逊对曰:“伏惟陛下 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 宽猛兼设,水火俱陈,则天下自治,大道公行。”七年,诏令校定群书,逊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 共刊定。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逊乃议曰:“按汉中垒校尉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竞,表上,辄 言:臣向书、太史公书、太常博士书、中外书合若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向之故事,见存 府,即欲刊定,必藉众本。邢子才、魏收等并是多书之家,请牒借本参校得失。”凡得别本三 千馀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八年,诏尚书开东西二省官选,所司策问,逊为当时毵 (节选自《北齐节樊逊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 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A.小说开头写安静的村庄因柳月如来唱戏而热闹,与后文“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形成对比, 为后来青莲去唱歌作铺垫。 B.小说一波三折,从听戏、学戏到放弃戏曲,最后又重新走上戏曲的舞台,以青莲的人生选择 为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C.小说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月如形象,突出了月如深厚的功底、生 动的气韵与对戏曲的坚守。 D.小说采用留白式结尾,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青莲重开剧团说明青莲对月如充满愧疚,也表 现了她对戏曲的喜爱。 2.分析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3.小说以“大青衣”为题好在哪里?请结合全文试做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人也。逊少学,常为兄仲优饶。既而自责曰:“名为人弟,独受 安逸,可不愧于心乎?”欲同勤事业。母冯氏谓之曰:“汝欲谨小行耶?”逊感母言,遂专心典 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勉。属本州沦陷,寓居邺中,为临漳小史。县令裴鉴莅 官清苦,致白雀等瑞,逊上«清德颂»十首。鉴大加赏重,擢为主簿,仍荐之于右仆射崔暹,与辽 东李广、渤海封孝琰等为暹宾客。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 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逊曰:“家无荫第,不敢当此。”天保 元年,本州复召举秀才。五年正月,制诏问求才审官,逊对曰:“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 何欲不从。高悬王爵,唯能是与。无令桓谭非谶,官止于郡丞;赵壹负才,位终于计掾。则天下 宅心,幽明知感,真人去而复归,从此而言,可以无愧。”又问刑罚宽猛,逊对曰:“伏惟陛 下 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 宽猛兼设,水火俱陈,则天下自治,大道公行。”七年,诏令校定群书,逊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 共刊定。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逊乃议曰:“按汉中垒校尉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 言:臣向书、太史公书、太常博士书、中外书合若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向之故事,见存 府,即欲刊定,必藉众本。邢子才、魏收等并是多书之家,请牒借本参校得失。”凡得别本三 千馀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八年,诏尚书开东西二省官选,所司策问,逊为当时第一。 (节选自«北齐节樊逊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 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B.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 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C.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 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D.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 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掾”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曹,掾史,掾属”。“计掾”是 古代州郡的计吏 B.“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转达臣子进言意愿的侍者,后 发展为帝王的谦称 C.“表”是给皇帝的奏章,与之相关的词语“表函”是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是表文奏 章,“表草”是表文草稿。 D.古代制作竹简,先用火烤,使其冒出水分,这个程序叫“杀青”,也叫“汗青”。选文中“杀 青”指书籍定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逊有责任心,读书勤勉。他不想安逸地受人照顾,愿与兄长一同致力家业;在母亲开导下, 他又全力研读典籍,并常在墙上题字以自勉。 B.樊逊颇有文才,能把握时机。在担任临漳小史时,他钦佩县令为官淸廉,就作了十首?清德 颂?,受到县令的赏识,被提拔为主簿 C.樊逊善于策对,治国有见地。他认为国家应该重用有才德的人,不要埋没人才;他认为王者 之道应以礼乐为先,后用刑罚,恩威并施 D.樊逊能以史为鉴,处事有方。他在主持校定群书时,借鉴汉代刘向的做法,搜集各种不同版 本的书籍对照校定,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 (2)凡得别本三千馀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闲居春尽① 白居易
B.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 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C.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 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D.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 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掾”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曹,掾史,掾属”。“计掾”是 古代州郡的计吏。 B.“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转达臣子进言意愿的侍者,后 发展为帝王的谦称。 C.“表”是给皇帝的奏章,与之相关的词语“表函”是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是表文奏 章,“表草”是表文草稿。 D.古代制作竹简,先用火烤,使其冒出水分,这个程序叫“杀青”,也叫“汗青”。选文中“杀 青”指书籍定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逊有责任心,读书勤勉。他不想安逸地受人照顾,愿与兄长一同致力家业;在母亲开导下, 他又全力研读典籍,并常在墙上题字以自勉。 B.樊逊颇有文才,能把握时机。在担任临漳小史时,他钦佩县令为官清廉,就作了十首?清德 颂?,受到县令的赏识,被提拔为主簿。 C.樊逊善于策对,治国有见地。他认为国家应该重用有才德的人,不要埋没人才;他认为王者 之道应以礼乐为先,后用刑罚,恩威并施。 D.樊逊能以史为鉴,处事有方。他在主持校定群书时,借鉴汉代刘向的做法,搜集各种不同版 本的书籍对照校定,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 (2)凡得别本三千馀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闲居春尽① 白居易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因暮雨留教住,春被残莺唤遣归。 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 冬裘夏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 【注】①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②生衣:绢制的夏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闲"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而且呼应了诗歌的标题 B."老身慵出客来稀″写诗人年事已高,没有客人来访,描写出诗人老年清静闲适的情景。 C.颔联″暮雨″一词营造出凄凉的情境,″留教住″流露出诗人落寞、惆怅的情绪 D."唤遣归″写岀了春天伴随着黄莺的呼唤而到来,表明作者的心情开始逐渐好转。 2.“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两句颇有生活情趣,请作简要赏析。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春望》中描写明丽春景让花鸟流泪,借以反衬忧国之愁、思乡之苦的两句 是 2.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看法的两句 是 3.杜牧《阿房宫赋》中“ ”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着用 ”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在于其独特的审美诉求和精神意蕴。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 大,在中国晢学和中华美学基础上建立的中国画,不注重感官刺激,强调“天人合一”的宇 观。宋代郭熙在《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营造的 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辉映时代气象。正 如北宋国力富强,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也多宏幅巨制,如《溪山 行旅图》等名作,表现了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全景式构图 而南宋 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所以,中国画创作者应 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 传 “为祖国山河立传”光有扎实的技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创作者要有家国情怀,作品要 呈现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蕴,其中包括特定形式所呈现的时代审美意境以及画家的精神追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因暮雨留教住,春被残莺唤遣归。 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②。 冬裘夏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 【注】①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②生衣:绢制的夏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闲"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而且呼应了诗歌的标题。 B."老身慵出客来稀"写诗人年事已高,没有客人来访,描写出诗人老年清静闲适的情景。 C.颔联"暮雨"一词营造出凄凉的情境,"留教住"流露出诗人落寞、惆怅的情绪。 D."唤遣归"写出了春天伴随着黄莺的呼唤而到来,表明作者的心情开始逐渐好转。 2.“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两句颇有生活情趣,请作简要赏析。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春望》中描写明丽春景让花鸟流泪,借以反衬忧国之愁、思乡之苦的两句 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看法的两句 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着用 “__________”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在于其独特的审美诉求和精神意蕴。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 大,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基础上建立的中国画,不注重感官刺激,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 观。宋代郭熙在《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营造的 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辉映时代气象。正 如北宋国力富强,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也多宏幅巨制,如《溪山 行旅图》等名作,表现了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全景式构图__________;而南宋 __________,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所以,中国画创作者应 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 传”。 “为祖国山河立传”光有扎实的技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创作者要有家国情怀,作品要 呈现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蕴,其中包括特定形式所呈现的时代审美意境以及画家的精神追

求。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 )。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 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境,二者 因此,中国画创新既要守住精神,也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 式上追求创新。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偷换概念, 虽然使用的是宣纸、毛笔 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这种创新,实则是在玩形式游戏, 充其量是一种艺术实验,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更不可能成为中国画主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画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的基础上,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注重感官刺 激 B.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基础上的中国画,不注重感官刺激,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 C.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基础上的中国画,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注重感官剌 D.中国画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的基础上建立,不注重感官刺激,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 观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精神气象都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 B.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彰显 C.其精神气象皆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彰显 D.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气势磅礴 苟且偷安 相反相成 故弄玄虚 B.惊心动魄偏安一隅相辅相成故作高深 C.气势磅礴偏安一隅相辅相成故弄玄虚 D.惊心动魄苟且偷安相反相成故作高深 8、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几处不妥当,请任意找出四处并改正。 山东省实验中学70周年校庆公告 南依历山,东临趵泉,弦歌不辍,薪火相传。2018年10月18日,山东省实验中学将迎来 建校七十周年华诞。作为齐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坚持实验性、示范性,在齐鲁文化的 深厚滋养中,广育英才,名盛华夏。为办好此次校庆活动,特面向各届校友,征集在校期间惠存
求。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 )。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 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境,二者 __________。因此,中国画创新既要守住精神,也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 式上追求创新。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偷换概念,__________,虽然使用的是宣纸、毛笔、 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这种创新,实则是在玩形式游戏, 充其量是一种艺术实验,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更不可能成为中国画主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画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的基础上,强调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注重感官刺 激。 B.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基础上的中国画,不注重感官刺激,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 观。 C.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基础上的中国画,强调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注重感官刺 激。 D.中国画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的基础上建立,不注重感官刺激,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 观。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精神气象都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 B.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彰显 C.其精神气象皆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彰显 D.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气势磅礴 苟且偷安 相反相成 故弄玄虚 B.惊心动魄 偏安一隅 相辅相成 故作高深 C.气势磅礴 偏安一隅 相辅相成 故弄玄虚 D.惊心动魄 苟且偷安 相反相成 故作高深 8、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几处不妥当,请任意找出四处并改正。 山东省实验中学 70 周年校庆公告 南依历山,东临趵泉,弦歌不辍,薪火相传。2018 年 10 月 18 日,山东省实验中学将迎来 建校七十周年华诞。作为齐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坚持实验性、示范性,在齐鲁文化的 深厚滋养中,广育英才,名盛华夏。为办好此次校庆活动,特面向各届校友,征集在校期间惠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2019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模拟提分练习(三)_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三.doc
- 2019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模拟提分练习_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一.doc
- 2019届高三语文语言运用专题:从五个方面辨析近义成语_2019届高三语文语言运用专题.doc
- 2019届高三入学联考语文试题_2019届高三入学联考语文试题.doc
- 2019届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2019届贵州省高考教学质量语文测评卷(一)_2019届贵州省高考教学质量测评卷(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2019届贵州省安顺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贵州省安顺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9届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一二专题检测_语文第一次月练 (定稿).doc
- 2019届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一二专题检测_答题纸.doc
- 2019届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一二专题检测_答案.doc
- 2019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福建省漳州市2019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
- 2019届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年级语文模拟卷_浙江省临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doc
- 2019届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_2019届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高三上学期检测(一).doc
- 2019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_2019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9届广西南宁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2019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9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2019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
- 2019届北京市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_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doc
-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_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doc
- 2019届全国高三开年摸底大联考全国卷_2019届全国高三开年摸底大联考全国卷.doc
- 2019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模拟提分练习(四)_2019届高三全国卷语文模拟试卷四.doc
- 2019届高考新型语用题汇编_2019届高考新型语用题汇编.doc
- 2019届高考第一轮复习---语句衔接知识生成性训练_2019届高考第一轮复习.doc
- 2019届高考第一轮复习--语言表达简明、得体_语言表达简明.doc
- 2019年4月广西八市高三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一)_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A(考试版).doc
-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一)_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A(解析版).doc
-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一)_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A(解析版)答案.pdf
-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三)_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C(考试版).doc
-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三)_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C(解析版).doc
-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三)_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C(解析版)答案.pdf
-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二)_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B(考试版).doc
-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二)_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B(解析版).doc
-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二)_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B(解析版)答案.pdf
-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上海杨浦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doc
-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doc
- 2019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ocx
-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docx
- 2019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_北京市2019年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4月统一测试(一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