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自测题)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自测题,含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7
文件大小:62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九章功率放大电路 自测题 一、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只需填入A、B或C (1)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输出基 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 A.交流功率 B.直流功率 C.平均功率 (2)功率放大电路的转换效率是指 A.输出功率与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之比 B.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C.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3)在OCL乙类功放电路中,若最大输出功率为1W,则电路中功放 管的集电极最大功耗约为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九章功率放大电路 自测题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只需填入A、B或C (1)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输出基 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 A.交流功率 B.直流功率 C.平均功率 (2)功率放大电路的转换效率是指 A.输出功率与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之比 B.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C.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3)在OCL乙类功放电路中,若最大输出功率为1W,则电路中功放 管的集电极最大功耗约为 W (4)在选择功放电路中的晶体管时,应当特别注意的参数有 A. B B. ICM C. Io D. BUCO (5)若图T9.1所示电路中晶体管饱和管压降的数值为|UcEs|,则最大 输出功率Por GVCC -UcEs RL 图T9.1 第九章题解

第九章题解-1 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 自 测 题 一、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只需填入 A、 B 或 C。 (1) 功 率 放 大 电 路的 最 大 输 出 功 率 是 在 输 入 电压 为 正 弦 波 时 , 输 出基 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 。 A.交流功率 B.直流功率 C.平均功率 (2)功率放大电路 的 转换 效 率是 指 。 A.输出功率与 晶体 管 所消 耗 的功 率 之比 B.最大输出功 率与 电 源提 供 的平 均 功 率之 比 C.晶体管所消 耗的 功 率与 电 源提 供 的 平均 功 率之 比 (3)在 OCL 乙 类 功放 电 路中 , 若最 大 输出 功 率 为 1 W, 则 电路 中 功放 管的集电极最大功耗约为 。 A.1W B.0.5W C.0.2W (4)在选择功放 电路 中 的晶 体 管时 , 应当 特 别 注意 的 参数 有 。 A.β B.ICM C.ICBO D.BUCE O E.PCM F.fT (5)若图 T9.1 所示 电 路中 晶 体管 饱 和管 压 降的 数 值 为│ UCE S│ ,则 最大 输出功率 P O M= 。 A. L 2 CC CES 2 ( ) R V −U B. L 2 CC CES ) 2 1 ( R V −U C. L 2 CC CES 2 ) 2 1 ( R V −U 图 T9.1

解:(1)A(2)B(3)C (4) E(5)C 电路如图T92所示,已知T1和T2的饱和管压降 2V,直 流功耗可忽略不计。 图T9.2 回答下列问题 (1)R3、R4和T3的作用是什么? (2)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Pom和电路的转换效率n各为多 (3)设最大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1V。为了使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 压的峰值达到16V,电阻R6至少应取多少千欧? 解:(1)消除交越失真 (2)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为 Cs=16W √2R n=-.CC.CES=.8% (3)电压放大倍数为 ≈11.3 Re 1.3 R R1=1kΩ,故R5至少应取10.3k9。 第九章题解-2

第九章题解-2 解 :(1)A (2)B (3)C (4)B D E (5)C 二、电路 如 图 T9.2 所 示,已 知 T1 和 T2 的 饱 和管 压 降│ UCE S│= 2V,直 流功耗可忽略不计。 图 T9.2 回答下列问题: (1)R3、R4 和 T3 的作 用是 什 么? (2)负 载 上可 能 获 得的 最 大 输出 功 率 Po m 和 电 路 的转 换 效 率η 各 为多 少? (3)设 最大 输 入电 压 的有 效 值 为 1V。 为了 使 电路 的 最大 不 失真 输 出电 压的峰值达到 16V,电阻 R6 至 少应 取 多少 千 欧 ? 解 :(1)消除交越失真。 (2)最大输出功率 和 效率 分 别为 69.8% 4 π 16W 2 ( ) CC CC CES L 2 CC CES om  − =  = − = V V U R V U P  (3)电压放大倍数 为 1 11.3 11.3 2 1 6 i omax = +  =  R R A U U A u u   R1=1kΩ,故 R5 至少应 取 10.3 kΩ

题 91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者在括号内打“√”,凡错者在括号内 (1)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愈大,功放管的功耗愈大。( (2)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指在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 可能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3)当OCL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W时,功放管的集电极最大耗散 功率应大于1W。() (4)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电流放大电路的共同点是 1)都使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2)都使输出电流大于输入电流:() 3)都使输出功率大于信号源提供的输入功率。() (5)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区别是 1)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 2)前者比后者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 3)前者比后者效率高:() 4)在电源电压相同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 压大;( (6)功率放大电路与电流放大电路的区别是 1)前者比后者电流放大倍数大;( 2)前者比后者效率高:() 3)在电源电压相同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输出功率大 解:(1)×(2)√ (3)× (4)×x√ (6)×√√ 第九章题解一3

第九章题解-3 习 题 9.1 分析下 列说 法 是否 正 确,凡 对 者在 括 号内 打“√ ”,凡 错 者在 括 号内 打“×”。 (1)在功率放大电 路 中, 输 出功 率 愈大 , 功 放管 的 功耗 愈 大。( ) (2) 功 率 放 大 电 路的 最 大 输 出 功 率 是 指 在 基 本不 失 真 情 况 下 , 负 载上 可能获得的最大交 流 功率 。( ) (3)当 O CL 电 路 的最 大 输出 功 率为 1 W 时 , 功放 管 的集 电 极最 大 耗散 功率应大于 1W。( ) (4)功率放大电路 与 电压 放 大电 路 、电 流 放 大电 路 的共 同 点是 1)都使输出电压 大 于输 入 电压 ;( ) 2)都使输出电流 大 于输 入 电流 ;( ) 3)都使输出功率 大 于信 号 源提 供 的输 入 功 率。( ) (5)功率放大电 路与 电 压放 大 电路 的 区别 是 1)前者比后者电 源 电压 高;( ) 2)前者比后者电 压 放大 倍 数数 值 大;( ) 3)前者比后者效 率 高;( ) 4)在电源电压相 同 的情 况 下, 前 者比 后 者 的最 大 不失 真 输出 电 压大;( ) (6)功率放大电 路与 电 流放 大 电路 的 区别 是 1)前者比后者电 流放 大 倍数 大;( ) 2)前者比后者效 率高 ;( ) 3)在电 源 电压 相 同的 情 况下 , 前者 比 后 者的 输 出功 率 大。( ) 解 :(1)× (2)√ (3)× (4)× × √ (5)× × √ √ (6)× √ √

92已知电路如图P9.2所示,T1和T2管的饱和管压降|UcEs|=3 Icc=15V,RL=8Ω,。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T 图P92 (1)电路中D1和D2管的作用是消除 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2)静态时,晶体管发射极电位UEQ A.>0V (3)最大输出功率PoM A.≈28W B 18W C.=9W (4)当输入为正弦波时,若R1虚焊,即开路,则输出电压 A.为正弦波 B.仅有正半波 C.仅有负半波 (5)若D1虚焊,则T1管 A.可能因功耗过大烧坏B.始终饱和 C.始终截止 解:(1)C(2)B(3)C (4)C (5)A 第九章题解-4

第九章题解-4 9.2 已知电 路如 图 P9.2 所 示, T1 和 T2 管 的 饱和 管 压降 │UCE S│ =3 V, VCC=15V, RL=8Ω,。选择正确 答 案 填入 空 内。 图 P9.2 (1)电路中 D1 和 D2 管 的作 用 是消 除 。 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2)静态时,晶体 管 发射 极 电 位 UE Q 。 A.>0V B.=0V C.<0V (3)最大输出功 率 P O M 。 A.≈28W B.=18W C.=9W (4)当输入为正弦 波 时, 若 R1 虚 焊, 即 开路 , 则输 出 电压 。 A.为正弦波 B.仅有正半波 C.仅有负半波 (5)若 D1 虚焊, 则 T1 管 。 A.可能因功耗 过大 烧 坏 B.始终饱和 C.始终截止 解 :(1)C (2)B (3)C (4)C (5)A

93在图P92所示电路中,已知Vcc=16V,RL=49,T1和T2管的饱 和管压降|UcEs|=2V,输入电压足够大。试问: (1)最大输出功率Pom和效率n各为多少? (2)晶体管的最大功耗 PImax为多少? (3)为了使输出功率达到Pom,输入电压的有效值约为多少? 解:(1)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为 (cC -JUcE =24.5W 2R I. VCC-UcEsI=69 (2)晶体管的最大功耗 0.2 ≈02P max 2R64W (3)输出功率为Pom时的输入电压有效值 ≈99V 9.4在图P9.4所示电路中,已知二极管的导通电压UD=0.7V,晶体管 导通时的|UE|=0.7V,T2和T4管发射极静态电位UEQ=0V 图P94 试问 (1)T1、T3和T5管基极的静态电位各为多少? (2〕设R2=10kΩ,R3=100Ω。若T1和T3管基极的静态电流可忽略不 计,则T管集电极静态电流为多少?静态时=? 第九章题解-5

第九章题解-5 9.3 在图 P9.2 所 示电 路 中, 已 知 VC C=16 V,RL=4Ω , T1 和 T2 管的饱 和管压降│UCE S│= 2V,输 入 电压 足 够大 。 试 问: (1)最大输出功 率 Po m 和效 率 η各 为 多少 ? (2)晶体管的最大 功 耗 P Tm ax 为多 少 ? (3)为了使输出功 率 达 到 Po m,输 入 电压 的 有 效值 约 为多 少 ? 解 :(1)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为 69.8% 4 π 24.5W 2 ( ) CC CC CES L 2 CC CES om  − =  = − = V V U R V U P  (2)晶体管的最 大功 耗 6.4W 2 0.2 0.2 L 2 CC T max o M =   = R V P P (3)输出功率为 Po m 时 的 输入 电 压有 效 值 9.9V 2 CC CES i om  −   V U U U 9.4 在图 P9.4 所示 电 路中 , 已知 二 极管 的 导通 电 压 UD =0.7 V, 晶 体管 导通时的│UBE│ =0.7 V, T2 和 T4 管发 射 极静 态 电 位 UE Q =0 V。 图 P9.4 试问: (1)T1、T3 和 T5 管 基 极的 静 态电 位 各为 多 少? (2)设 R2 =1 0kΩ ,R3= 100Ω 。若 T1 和 T3 管 基极 的 静态 电 流可 忽 略不 计,则 T5 管集电 极静 态 电流 为 多 少? 静 态时 uI= ?

(3)若静态时iB1>iB3,则应调节哪个参数可使iB!=iB2?如何调节? (4)电路中二极管的个数可以是1、2、3、4吗?你认为哪个最合适? 为什么? 解:(1)T1、T3和Ts管基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 Ul1=14VUB3=-0.7VUB5=-17.3V (2)静态时Ts管集电极电流和输入电压分别为 CQ CBL= 166mA R, l1≈lps (3)若静态时iB1>iB3,则应增大R3。 (4)采用如图所示两只二极管加一个小阻值电阻合适,也可只用三只 二极管。这样一方面可使输出级晶体管工作在临界导通状态,可以消除交越 失真:另一方面在交流通路中,D1和D2管之间的动态电阻又比较小,可忽略 不计,从而减小交流信号的损失 95在图P94所示电路中,已知T2和T4管的饱和管压降|UcEs|=2V 静态时电源电流可忽略不计。试问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Pom和效 率n各为多少? 解: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为 =( UCESV= 4W 2RL CES 9 第九章题解-6

第九章题解-6 (3)若静态时 iB1 >iB 3, 则 应调 节 哪个 参 数可 使 i B1 =iB2 ? 如何 调 节? (4)电路 中 二极 管 的个 数 可以 是 1、2、3、 4 吗? 你 认为 哪 个最 合 适? 为什么? 解 :(1)T1、T3 和 T5 管基 极 的静 态 电位 分 别为 UB1=1.4V UB3=-0.7V UB5=-17.3V (2)静态时 T5 管 集电 极 电 流和 输 入电 压 分别 为 17.3V 1.66mA I B5 2 CC B1 CQ  = − = −  u u R V U I (3)若静态时 iB1 >iB 3, 则 应增 大 R3 。 (4) 采 用 如 图 所 示两 只 二 极 管 加 一 个 小 阻 值 电阻 合 适 , 也 可 只 用 三只 二 极管 。 这 样 一方 面 可 使 输出 级 晶 体 管工 作 在 临 界导 通 状 态 , 可以 消 除 交越 失真 ;另 一 方面 在 交流 通 路中 ,D1 和 D2 管之 间 的 动态 电 阻又 比 较小 ,可 忽略 不计,从而减小交流信号的损失。 9.5 在图 P9.4 所 示电 路 中,已知 T2 和 T4 管 的 饱和 管 压降 │UCE S│ =2 V, 静态 时 电源 电 流可 忽 略不 计 。试 问 负载 上 可能 获 得 的最 大 输出 功率 Po m 和效 率η各为多少? 解 : 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为 69.8% 4 π 4W 2 ( ) CC CC CES L 2 CC CES o m  − =  = − = V V U R V U P 

9.6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减小非线性失真,请通过电阻Rt在图P9.4所 示电路中引入合适的负反馈;并估算在电压放大倍数数值约为10的情况下 RF的取值。 解:应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由输出端经反馈电阻Rr接Ts管基极,如 解图P9.6所 +vce (+18 D,V 解图P9.6 在深度负反馈情况下,电压放大倍数 RR R1=1k9,所以Rr≈10k9。 9.7估算图P9.4所示电路T2和T4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最大管压降和 集电极最大功耗 解:功放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最大管压降、最大功耗分别为 CCCESI=0.5A RL UCE max=2Vcc-UcEs =34V Pmax02×C 2RL 98在图P9.8所示电路中,已知cc=15V,T1和T2管的饱和管压降 第九章题解一7

第九章题解-7 9.6 为了稳 定输 出 电压 , 减小 非 线性 失 真, 请 通过 电 阻 Rf 在 图 P9. 4 所 示电 路 中引 入 合适 的 负反 馈 ;并 估 算在 电 压放 大 倍 数数 值 约为 10 的 情况 下, RF 的取值。 解 : 应引入 电压 并 联负 反 馈, 由 输出 端 经 反馈 电阻 R f 接 T5 管基 极 ,如 解图 P9.6 所示。 Rf 解 图 P9.6 在深度负反馈情况下,电压放大倍数 f 10 1 f uf  − Au  R R A  R1=1 kΩ,所以 Rf ≈10 kΩ。 9.7 估算图 P 9.4 所示 电 路 T2 和 T4 管 的 最大 集 电极 电 流、 最 大管 压 降和 集电极最大功耗。 解 : 功放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最大管压降、最大功耗分别为 1W 2 0.2 2 34V 0.5A L 2 CC T max CE max CC CES L CC CES Cmax    = − = = − = R V P U V U R V U I 9.8 在图 P9.8 所 示电 路 中,已 知 VC C=15 V,T1 和 T2 管的 饱 和管 压 降│

UcEs=2V,输入电压足够大。求解: (1)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2)负载电阻R1上电流的最大值 R1 (3)最大输出功率Pom和效率n。 解:(1)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 VCC -UCES D R1+R1 R1 8.65V (2)负载电流最大值 c-bcs≈153A RA+RL 图P98 (3)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为 .RL 因故障而短路时,晶体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和功耗各为多少?问:当输出 99在图P9.8所示电路中,R4和Rs可起短路保护作用。试 解:当输出短路时,功放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和功耗分别为 6A R 2 第九章题解-8

第九章题解-8 UCE S│=2V,输 入电 压 足够 大 。求 解 : (1)最大不失真输 出 电压 的 有效 值 ; (2)负载电阻 RL 上 电流 的 最大 值 ; (3)最大输出功 率 Po m 和效 率 η。 解 :(1)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 8.65V 2 ( ) CC CES 4 L L o m   − + = V U R R R U (2)负载电流最大 值 1.53A 4 L CC CES Lmax  + − = R R V U i 图 P9.8 (3)最大输出 功率 和 效率 分 别为 64% 4 π 9.35W 2 CC CC CES 4 L 2 o m o m  − − =  =  V V U U R U P R  9.9 在图 P9.8 所 示 电路 中 ,R4 和 R5 可 起短 路 保护 作 用。 试 问: 当 输出 因故障而短路时,晶体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和功耗各为多少? 解 : 当输出短路时,功放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和功耗分别为 46W π 26A 4 2 2 CC Tmax 4 CC CES Cmax =   − = R V P R V U i

9.10在图P9.10所示电路中,已知Vcc=15V,T1和T2管的饱和管压降 UcEs|=1V,集成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3V,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 0.7V。 R T28Quu 图P9.10 (1)若输入电压幅值足够大,则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多少? (2)为了提高输入电阻,稳定输出电压,且减小非线性失真,应引入 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画出图来 (3)若U1=0.1V时,U=5V,则反馈网络中电阻的取值约为多少? 解:(1)输出电压幅值和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 omax≈13V 2 ≈106W R (2)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如解图P9.10所 D,V RL 图P9.10 第九章题解一9

第九章题解-9 9.10 在图 P9.1 0 所示 电 路中 ,已知 V C C= 15V,T1 和 T2 管 的 饱和 管 压降 │UCE S│ =1V,集成 运 放的 最 大输 出 电压 幅 值为 ±13 V,二 极管 的 导通 电 压为 0.7V。 图 P9.10 (1)若输入电压幅 值 足够 大 ,则 电 路的 最 大 输出 功 率为 多 少? (2) 为 了 提 高 输 入电 阻 , 稳 定 输 出 电 压 , 且 减小 非 线 性 失 真 , 应 引入 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画出图来。 (3)若 Ui=0.1V 时 ,Uo =5V, 则 反馈 网 络中 电 阻的 取 值约 为 多少 ? 解 :(1)输出电压幅值和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 10.6W ( 2) 13V L 2 Omax om Omax =   R u P u (2)应引入电压 串联 负 反馈 , 电路 如 解 图 P9.1 0 所示。 解 图 P9.10

(3)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压放大倍数为 A 。≈1+R A R R1=1kΩ,所以Rf≈49k9。 9.11OTL电路如图P9.11所示 D平 十 (1)为了使得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最大,静态时T2和T4管的发射 极电位应为多少?若不合适,则一般应调节哪个元件参数? (2)若T2和T4管的饱和管压降|UcEs|=3V,输入电压足够大,则电 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m和效率n各为多少? (3)T2和T4管的lCM、U( BR) CEO和PcM应如何选择? 解:(1)射极电位Uε=Vcc12=12v:若不合适,则应调节R (2)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为 CC 5.06W 2RL (3)T2和T4管lcM、UcBR)cEo和PcM的选择原则分别为 第九章题解-10

第九章题解-10 (3)在深度负反 馈条 件 下, 电 压放 大 倍数 为 1 50 o 1 o f =  + = = i u i u U U A R R U U A       R1=1 kΩ,所以 Rf ≈49 kΩ。 9.11 OTL 电路如图 P 9.11 所示。 图 P9.11 (1)为 了 使得 最 大不 失 真输 出 电压 幅 值最 大 ,静态 时 T2 和 T4 管 的 发射 极电位应为多少?若不合适,则一般应调节哪个元件参数? (2)若 T2 和 T4 管 的饱 和 管压 降 │UCE S│ =3V,输 入电 压 足够 大 ,则电 路的最大输出功 率 Po m 和效 率 η各 为 多少 ? (3)T2 和 T4 管 的 IC M、 U ( B R ) CE O 和 PC M 应 如 何选 择 ? 解 :(1)射极电位 UE=VCC /2=12V;若不合 适 ,则 应 调节 R2 。 (2)最大输出功率 和 效率 分 别为 58.9% 2 1 2 1 4 5.06W 2 ) 2 1 ( CC CC CES L 2 CC CES o m    − =    − = V V U R V U P   (3)T2 和 T4 管 I CM、U ( B R ) CE O 和 P CM 的 选择 原 则分 别 为

共17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