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塔设备 7.6 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7.6塔设备的振动 教学重点: 风的诱导振动。 教学难点: 风的诱导振动。 3
过程设备设计 教学重点: 风的诱导振动。 7.6 塔设备的振动 3 教学难点: 风的诱导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7.6塔设备的振动 安装于室外的塔设备,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两个 方向的振动。 (1)顺风向的振动,即振动方向沿着风的方向; (2)横向振动,即振动方向沿着风的垂直方向, 又称横向振动或风的诱导振动。 它对塔设备的破坏性大,所以本 章主要讨论风的诱导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7.6 塔设备的振动 安装于室外的塔设备,在风力的作用下 ,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两个 方向的振动。 (1)顺风向的振动,即振动方向沿着风的方向 ,即振动方向沿着风的方向; (2)横向振动,即振动方向沿着风的垂直方向 ,即振动方向沿着风的垂直方向, 4 又称横向振动或风的诱导振动。 它对塔设备的破坏性大,所以本 章主要讨论风的诱导振动

7.6塔设备的振动 7.6.1风的诱导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一、 诱导振动的流体力学原理 风以一定的 速度绕流圆 柱形塔设备, 塔设备周围 的风速是变 化的 图7-82 塔周围的风速 5
B C 7.6 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7.6.1 风的诱导振动 一、诱导振动的流体力学原理 诱导振动的流体力学原理 风以一定的 速度绕流圆 柱形塔设备, 塔设备周围 5 A B D C 塔设备周围 的风速是变 化的 图7-82 塔周围的风速

7.6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塔设备周围的风压变 化,正好与风速相反。 风速: 风压: 迎风侧A点风速为0, A点处风压最高, 由A到B点,风速 由A向B点,风压y B点到D点,风速y B点向D点,风压 6
7.6 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风速: 风压: 塔设备周围的风压变 化,正好与风速相反 正好与风速相反。 A B D C 6 迎风侧A点风速为0, 由A 到B点,风速 B点到D点,风速 A点处风压最高, 由A向B点,风压 B点向D点,风压

7.6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由于塔的表面存在边界层,层内各点的速度从壁面为零沿径 向逐渐增大,直到与边界层外的主流体的速度相同。 塔的前半周(从A点到B点) 尽管由于边界层内的粘性摩擦力使层内流速不断下降, 但由于边界层外的主流体其流速是逐步增加的,所以边 界层内的流体能从主流体获得能量而使速度不下降。 7
7.6 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由于塔的表面存在边界层,层内各点的速度从壁面为零沿径 ,层内各点的速度从壁面为零沿径 向逐渐增大,直到与边界层外的主流体的速度相同 ,直到与边界层外的主流体的速度相同。 塔的前半周(从A点到B点)—— 7 尽管由于边界层内的粘性摩擦力使层内流速不断下降, 但由于边界层外的主流体其流速是逐步增加的,所以边 界层内的流体能从主流体获得能量而使速度不下降

7.6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塔后半周(从B到D点) 由于主流体本身不断减速,使边界层内流体不能从 主流体获得补充能量,因粘性摩擦力使其速度逐步 减小,结果导致边界层不断增厚,在C点处出现边 界层流体增厚并堆积,见图7-83(a)。 8
7.6 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塔后半周(从B到D点)—— 由于主流体本身不断减速,使边界层内流体不能从 ,使边界层内流体不能从 主流体获得补充能量,因粘性摩擦力使其速度逐步 ,因粘性摩擦力使其速度逐步 减小,结果导致边界层不断增厚,在C 点处出现边 8 减小,结果导致边界层不断增厚,在C 点处出现边 界层流体增厚并堆积,见图7-83(a)

7.6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a)边界层的堆积 图7-83边界层的堆积及旋涡的形成
7.6 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a)边界层的堆积 9 图7-83 边界层的堆积及旋涡的形成

7.6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卡曼旋涡(Karman Vertex) 外层主流体绕过堆积的边界层,使堆积边界层背后形 成一流体的空白区。 在逆向压强梯度作用下,流体倒流至空白区,并推开 堆积层的流体,在塔体背后产生旋涡,见图7-83b)。 (b)旋涡的形成 图7-83边界层的堆积 及旋涡的形成 10
7.6 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卡曼旋涡(Karman Vertex)—— 外层主流体绕过堆积的边界层,使堆积边界层背后形 ,使堆积边界层背后形 成一流体的空白区。 在逆向压强梯度作用下,流体倒流至空白区 ,流体倒流至空白区,并推开 堆积层的流体,在塔体背后产生旋涡,见图7-83(b)。 10 堆积层的流体,在塔体背后产生旋涡,见图7-83(b)。 图7-83 边界层的堆积 及旋涡的形成 (b)旋涡的形成

7.6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旋涡特性与雷诺数的关系一 ☐Re<5一塔体后部流线是封闭形的,且塔体上、下游 的流线是对称的,边界层未发现分离现象; ☐5≤Re<40—塔体背后出现一对稳定的旋涡; 40≤Re<150—塔体背后一侧先形成一个旋涡,在它 从塔体表面脱落而向下游移动时,塔体背后另 一侧的对称位置处形成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旋 涡。在这个旋涡脱落时,在原先的一侧又形成 一个新的旋涡,这些旋涡在尾流中有规律地交 错排列成两行,见图7-84。 此现象工程上称为卡曼涡街Karman Street) 11
7.6 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旋涡特性与雷诺数的关系— Re<5—— 塔体后部流线是封闭形的,且塔体上、下游 的流线是对称的,边界层未发现分离现象 ,边界层未发现分离现象; 5≤Re<40 ——塔体背后出现一对稳定的旋涡; 40≤Re<150 ——塔体背后一侧先形成一个旋涡,在它 11 从塔体表面脱落而向下游移动时,塔体背后另 一侧的对称位置处形成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旋 涡。在这个旋涡脱落时 在这个旋涡脱落时,在原先的一侧又形成 ,在原先的一侧又形成 一个新的旋涡,这些旋涡在尾流中有规律地交 ,这些旋涡在尾流中有规律地交 错排列成两行,见图7-84。 此现象工程上称为卡曼涡街(Karman Street)

7.6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300≤R3.5×106—卡曼涡街又重新出现,称超临界区。 12
7.6 塔设备的振动 过程设备设计 300≤Re<3×105——旋涡以一确定的频率周期性地 脱落,该范围称为亚临界区。 3×105≤Re<3.5×106——尾流变窄,无规律且都变 ,无规律且都变 成紊流,无涡街出现。称为过渡期。 12 成紊流,无涡街出现。称为过渡期。 Re>3.5×106——卡曼涡街又重新出现,称超临界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塔设备 7.5 塔的强度设计.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塔设备 7.4 塔设备的附件.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塔设备 7.3 板式塔.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塔设备 7.2 填料塔.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塔设备 7.1 概述.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换热设备 6.3 传热强化技术.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换热设备 6.2 管壳式换热器.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换热设备 6.1 概述.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储运设备 5.4 移动式压力容器.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储运设备 5.3 卧式储罐设计.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储运设备 5.2 储罐的结构.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储运设备 5.1 概述.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压力容器设计 Design of Pressure Vessels 4.6 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进展.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压力容器设计 Design of Pressure Vessels 4.5 疲劳分析 Fatigue Analysis.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压力容器设计 Design of Pressure Vessels 4.4 分析设计 Design by Analysis.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压力容器设计 Design of Pressure Vessels 4.3 常规设计 4.3.9 压力试验 4.3.10 泄漏试验.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压力容器设计 Design of Pressure Vessels 4.3 常规设计 4.3.8 焊接结构设计.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压力容器设计 Design of Pressure Vessels 4.3 常规设计 4.3.7 安全泄放装置.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压力容器设计 Design of Pressure Vessels 4.3 常规设计 4.3.6 支座和检查孔.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压力容器设计 Design of Pressure Vessels 4.3 常规设计 4.3.5 开孔和开孔补强设计.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反应设备 8.1 概述.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反应设备 8.2 机械搅拌反应器.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反应设备 8.3 微反应器.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过程设备设计附录B(2010版)过程设备设计图样的表达特点和设计实例.pdf
- 长沙理工大学:《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各章教案(负责人:张军).pdf
- 长沙理工大学:《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教学大纲 Foundation Engineering.pdf
- 长沙理工大学:《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导论.pdf
-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专业词汇汉英对照.doc
-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国外大学基础工程教学大纲 Foundation Engineering.pdf
-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承载力(bearing capacity).doc
-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桩基础(pile foundation)Introduction to pile foundations.doc
-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浅基础(shallow foundation).doc
- 长沙理工大学:《基础工程》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前言导论(主讲:张永杰).ppt
- 长沙理工大学:《基础工程》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七章 几种特殊土地基上的基础工程.doc
- 长沙理工大学:《基础工程》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几种特殊土地基上的基础工程.ppt
- 长沙理工大学:《基础工程》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三章 桩基础.doc
- 长沙理工大学:《基础工程》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桩基础.ppt
- 长沙理工大学:《基础工程》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doc
- 长沙理工大学:《基础工程》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ppt
- 长沙理工大学:《基础工程》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