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案4_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两首

2《宿新市徐公店》 【教材分析】 这首诗史作者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 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学生分析】 学生以往学习诗句,已经学会如何读诗,这对于对诗句的理解有很大地帮助。 【课型】新授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方法】 井授发、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 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 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 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 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2《宿新市徐公店》 【教材分析】 这首诗史作者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 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学生分析】 学生以往学习诗句,已经学会如何读诗,这对于对诗句的理解有很大地帮助。 【课型】新授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方法】 讲授发、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 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 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 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 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 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 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 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一指句说一一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 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 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 (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板书设计】 诗宿新市徐公店 情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静)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意色:黄(绿)(黄)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 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 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 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 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 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 4 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 (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板书设计】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黄(绿)(黄)

【课后反思】 1、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2、借助图片理解文字,借助文字想象画面。 3、为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编写小故事
【课后反思】 1、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2、借助图片理解文字,借助文字想象画面。 3、为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编写小故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2_《宿新市徐公店》教案.doc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3_《宿新市徐公店》教案(2).doc
- 《宿新市徐公店》ppt课件(27页).ppt
- 《宿新市徐公店》ppt课件2_宿新市徐公店.ppt
- 《宿新市徐公店》ppt课件1_宿新市徐公店3.ppt
- 《宽容是一种爱》教案1_宽容是一种爱.doc
- 《宽容是一种爱》ppt课件1_宽容是一种爱.ppt
- 《宽容之乐》ppt课件1.ppt
- 《宽容》序言ppt课件9.ppt
- 《家里的灶头》学案_《家里的灶头》学案.doc
- 《家里的灶头》ppt课件3_家里的灶头(用).ppt
- 《家里的灶头》ppt课件2_家里的灶头ppt.ppt
- 《家有儿女》短文阅读练习.doc
- 《家族的学堂》教案1.doc
- 《家族的学堂》ppt课件1.ppt
- 《家庭女教师》学案_语文选修粤教版《短篇小说欣赏》《家庭女教师》学案.doc
- 《家庭女教师》ppt课件3_《家庭女教师》11张课件.ppt
- 《家园落日》教案1_10《家园落日》教学设计.doc
- 《家园落日》ppt课件1_家园落日.ppt
- 《家乡的桥》ppt课件4_家乡的桥2.ppt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ppt课件1_驱山走海置眼前__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ppt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赏析(2篇)_孟浩然.doc
- 《宿甘露寺僧舍》ppt课件.ppt
- 《宿甘露寺僧舍》ppt课件2_宿甘露寺僧舍(曾.ppt
- 《寂静的山岭震撼苍穹》ppt课件1_寂静的山岭震撼苍穹.ppt
- 《寂静的山岭震撼苍穹》ppt课件2_寂静的山岭震撼苍穹(优秀).ppt
- 《寂静的春天》ppt课件5.ppt
- 《寂静的春天》同步练习_《寂静的春天》.doc
- 《寂静的春天》学案_学习目标.doc
- 《寂静的春天》检测练习题_达标检测.doc
- 《寄扬州韩绰判官》ppt课件1_寄扬州韩绰判官.ppt
- 《寄李儋元锡》ppt课件1.ppt
- 《寄李儋元锡》ppt课件2_1寄李儋元锡.ppt
- 《寄李儋元锡》ppt课件3_2寄李儋元锡.ppt
- 《寄李儋元锡》ppt课件4_1寄李儋元锡.ppt
- 《寄欧阳舍人书》ppt课件3_寄欧阳舍人书.ppt
- 《寄欧阳舍人书》练习题_语文粤教选读唐宋散文达标训练(12.寄欧阳舍人书).doc
- 《寄语十五岁》ppt课件1_船长.ppt
- 《寄语十五岁》ppt课件2_寄语十五岁.ppt
- 《寄语十五岁》导学案(含答案)_丰都县2012年春中学语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