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自然辩证法概论》PPT教学课件(谭斌昭)

自然辩证法概论 人文社科学院 谭斌昭
自然辩证法概论 人文社科学院 谭斌昭

导论 学科名称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2年把“自然辩证法”学科名称 改疗“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编号: 010108) 、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 、研究对象 1)自然界 (2)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 (3)科学技术
导 论 一、学科名称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2年把“自然辩证法”学科名称 改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编号: 010108) 二、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 1、研究对象 (1)自然界 (2)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 (3)科学技术

2、研究内容 (1)自然哲学 研究自然界的一般性质及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应 用复杂系统理论来揭示自然界演化的规律; 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可持续发 展问题 ·研究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理、化、天、地、生等)前 沿的哲学问题
2、研究内容 (1)自然哲学 • 研究自然界的一般性质及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应 用复杂系统理论来揭示自然界演化的规律; • 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可持续发 展问题; • 研究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理、化、天、地、生等)前 沿的哲学问题

(2)科学哲学 研究科学的结构、科学的价值、科学的发展模式; 研究科学发现的逻辑(即通常所讲的科学方法论), 包括科学发现的逻辑起点、科学发现的思维形式、科 学发现的检验逻辑等 (3)技术哲学 ·研究技术的性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研究工程 技术的方法;技术创新的过程、内容与模式,高技术 的发展机制及产业化等问题
(2)科学哲学 • 研究科学的结构、科学的价值、科学的发展模式; • 研究科学发现的逻辑(即通常所讲的科学方法论), 包括科学发现的逻辑起点、科学发现的思维形式、科 学发现的检验逻辑等 。 (3)技术哲学 • 研究技术的性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研究工程 技术的方法;技术创新的过程、内容与模式,高技术 的发展机制及产业化等问题

(4)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重点研究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及促 进社会结构变革的问题;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问题(具体如科学与宗教关 系问题,诺贝尔奖与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等问题); 科学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 科技全球化的特点、趋势与影响; 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及科技伦理问题(如克隆人、转 基因食品问题及网络技术与国家安全等问题)
(4)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重点研究: •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及促 进社会结构变革的问题; •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问题(具体如科学与宗教关 系问题,诺贝尔奖与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等问题); • 科学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 • 科技全球化的特点、趋势与影响; • 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及科技伦理问题(如克隆人、转 基因食品问题及网络技术与国家安全等问题)

3、学科性质与地位 (1)在认识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 科与辩证唯物主义之间,处于中间的层次。 自然辩证法 自然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 数学 技术科学 工程技术 社会科学 层次越高 (2)就学科性质而言,属哲学门类
3、学科性质与地位 (1)在认识层次上,自然辩证法 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 科与辩证唯物主义之间,处于中间的层次。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自然科学 数 学 社会科学 技 术 科 学 工 程 技 术 层次越高 自然辩证法 (2)就学科性质而言,属哲学门类

三、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 基本观点: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是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四、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自然、科技、经济、社会的许多前沿问题或热 点问题都落入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视野,研究这些问题, 有助于自然、科技、社会的协调发展 2、自然辩证法课程具有素质教育功能,能拓宽视 野,活跃思维,培养、提高思维能力
三、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 基本观点: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是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四、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自然、科技、经济、社会的许多前沿问题或热 点问题都落入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视野,研究这些问题, 有助于自然、科技、社会的协调发展。 2、自然辩证法课程具有素质教育功能,能拓宽视 野,活跃思维,培养、提高思维能力

3、成功的企业家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哲学素养,管理 类的学生应重视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材料1: 1986年朱镕基同志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博 士生的讲话中提到:我们国家现在缺少的是博古通今, 既懂外国的管理经验,又懂中国的《孙子兵法》,又懂 《共产党宣言》的企业家。 材料2: 香港一位记者访问张瑞敏时,问他作为一个企业家应 具备何种素质,张想了想回答道:首先要具备哲学家的素 质吧 颜建军、胡泳.《海尔中国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第45页
3、成功的企业家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哲学素养,管理 类的学生应重视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材料1: 1986年朱镕基同志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博 士生的讲话中提到:我们国家现在缺少的是博古通今, 既懂外国的管理经验,又懂中国的《孙子兵法》,又懂 《共产党宣言》的企业家。 材料2: 香港一位记者访问张瑞敏时,问他作为一个企业家应 具备何种素质,张想了想回答道:首先要具备哲学家的素 质吧。 颜建军、胡泳.《海尔 中国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第45页

第一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第一个基本属性 自然界是由物质实体组成的,自然界的一切存在物都 具有客观实在性
第一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第一个基本属性。 自然界是由物质实体组成的,自然界的一切存在物都 具有客观实在性

第二节自然界物质的系统性 系统的概念 1、贝塔朗菲与钱学森的定义,P27 共同点:整体组成部分相互联系 2、课本的定义,P28 3、张华夏的定义:系统是相互联系着和相互作用着的元 素的统一整体。 讨论题:万物皆系统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普遍性 自然界和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方式存 在的:或者自成系统,或者处于系统之中
第二节 自然界物质的系统性 一、系统的概念 1、贝塔朗菲与钱学森的定义,P.27 2、课本的定义,P.28 3、张华夏的定义:系统是相互联系着和相互作用着的元 素的统一整体。 • 讨论题:万物皆系统。 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普遍性 自然界和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方式存 在的:或者自成系统,.或者处于系统之中。 共同点:整体 组成部分 相互联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讲义,共九章).doc
-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共十三章).doc
-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资源:观察与理论.doc
-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资源:自然辩证法问题集.doc
-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资源:试题.doc
-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资源:绪论——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doc
-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资源: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doc
-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资源:科学发张模式.doc
-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资源:人与自然.doc
-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资源: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doc
-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资源:科学发展模式讲义.doc
-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资源: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doc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共十三章).doc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电子讲稿(共五章).doc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共十章).doc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辩证过程.ppt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和动力系统.ppt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基本结构.ppt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世界统一于物质.ppt
-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王効民,共七章).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无产阶级政党的地位和作用.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ppt
-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思考习题解答》第一章思考习题.doc
-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思考习题解答》第八章思考习题.doc
-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思考习题解答》第二章思考习题.doc
-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思考习题解答》第九章思考习题.doc
-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思考习题解答》第六章思考习题.doc
-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思考习题解答》第七章思考习题.doc
-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思考习题解答》第三章思考习题.doc
-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思考习题解答》第十二章思考习题.doc
-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思考习题解答》第十三章思考习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