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一章 概论(负责人:梁兴文)

第一章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本章的意义和内容:钢筋与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二者共同工作的特性直接影响 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性能,也是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基础。本章讲述了钢筋与 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性能,影响各种性能的因素,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等。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及 混凝土的强度—一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立方体抗压强度(由此划分混凝土强度等 级),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强度 混凝土的变形一一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载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混凝土三向受压时的变 形特点:混凝土的变形模量:混凝土的徐变、收缩,及它们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钢筋一—钢筋的强度、变形,钢筋的品种、级别及形式:钢筋的冷加工:钢筋混凝土 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钢筋的连接。 概念题 (一)填空题 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合在一起,之所以能有效地共同工作,是由于 以及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层作用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即 为30N/m2,它具有 的保证率 3.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时,延性 4.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_变形,混凝土随水分的蒸发将产生 变形 5.钢筋的塑性变形性能通常用 两个指标来衡量。 6.混凝土的线性徐变是指徐变变形与 成正比 7.热轧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 确定,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 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 确定 8.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由化学胶结力 组成。 9.钢筋的连接可分为 或焊接。 10.混凝土一个方向受拉、另一个方向受压时,强度会 (二)选择题 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确定。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c、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d、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载速度越快,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越低 b、棱柱体试件的高宽比越大,测得的抗压强度越高 c、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比棱柱体试件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实际受压情况 d、混凝土试件与压力机垫板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 3.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各种强度之间的关系是[]
第一章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本章的意义和内容:钢筋与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二者共同工作的特性直接影响 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性能,也是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基础。本章讲述了钢筋与 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性能,影响各种性能的因素,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等。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及: 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立方体抗压强度(由此划分混凝土强度等 级),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强度。 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载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混凝土三向受压时的变 形特点;混凝土的变形模量;混凝土的徐变、收缩,及它们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钢筋——钢筋的强度、变形,钢筋的品种、级别及形式;钢筋的冷加工;钢筋混凝土 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钢筋的连接。 概 念 题 (一)填空题 1. 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合在一起,之所以能有效地共同工作,是由于 、 以及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层作用。 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即 为 2 30 N mm ,它具有 的保证率。 3.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时,延性 。 4. 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 变形,混凝土随水分的蒸发将产生 变形。 5. 钢筋的塑性变形性能通常用 和 两个指标来衡量。 6. 混凝土的线性徐变是指徐变变形与 成正比。 7. 热轧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 确定,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 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 确定。 8.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由化学胶结力、 和 组成。 9. 钢筋的连接可分为 、 或焊接。 10. 混凝土一个方向受拉、另一个方向受压时,强度会 。 (二)选择题 1. 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 [ ] 确定。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c、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d、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加载速度越快,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越低 b、 棱柱体试件的高宽比越大,测得的抗压强度越高 c、 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比棱柱体试件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实际受压情况 d、 混凝土试件与压力机垫板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 3. 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各种强度之间的关系是 [ ]

f s >f>f ∫a>f>f1 c、Ja>f1>f d、f1>Ja>∫ 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按[]确定 1.645c c、pr--2σ H+16450 5.在轴向压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剪强度[] a、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b、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 c、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压应力超过一定值后,抗剪强度反而减小 d、与压应力无关 6.在保持不变的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 a、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 b、混凝土及钢筋的压应力均不变 c、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压应力增大 d、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增大,钢筋压应力减小 7.热轧钢筋冷拉后,[] a、可提高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b、只能提高抗拉强度 c、可提高塑性,强度提高不多 d、只能提高抗压强度 8.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a、消除应力钢丝和热处理钢筋可以用作预应力钢筋 b、《混凝土规范》不允许采用冷加工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用筋 c、HPB235级钢筋不宜用作预应力钢筋 d、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优先采用HRB400级钢筋 9.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是按[]确定的 a、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b、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c、0.85×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d、材料强度标准值/(0.85×材料分项系数) (三)判断题(对于错误的,须写出正确答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l5。[] 2.混凝土各项强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3._混凝土在三向受压应力状态下,抗压强度提高较多,延性略有降低。[ 4.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不小于变形模量。[ 5.单向受压的混凝土试件,在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应力同时达到最大 6.立方体试件尺寸越大,抗压强度越高。[ 7.一般来说,钢材含碳量越高,其强度越髙,伸长率也越大。「 8.热处理钢筋属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 9.轴心受拉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四)问答题 试述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在单向受压短期加载时应力一应变曲线的特点。在结构计算
a、 c cu t f f f b、 cu c t f f f c、 cu t c f f f d、 t cu c f f f 4.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按 [ ] 确定。 a、 cu f b、 cu cu f 645 f −1. c、 cu cu f − 2 f d、 cu cu f 645 f +1. 5. 在轴向压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剪强度 [ ]。 a、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b、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 c、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压应力超过一定值后,抗剪强度反而减小 d、与压应力无关 6. 在保持不变的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 ]。 a、 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 b、 混凝土及钢筋的压应力均不变 c、 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压应力增大 d、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增大,钢筋压应力减小 7. 热轧钢筋冷拉后,[ ]。 a、可提高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b、只能提高抗拉强度 c、可提高塑性,强度提高不多 d、只能提高抗压强度 8. 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 a、消除应力钢丝和热处理钢筋可以用作预应力钢筋 b、《混凝土规范》不允许采用冷加工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用筋 c、HPB235 级钢筋不宜用作预应力钢筋 d、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优先采用 HRB400 级钢筋 9. 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是按 [ ] 确定的。 a、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b、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c、0.85×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d、 材料强度标准值/(0.85×材料分项系数) (三)判断题(对于错误的,须写出正确答案) 1. 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15。[ ] 2. 混凝土各项强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 3. 混凝土在三向受压应力状态下,抗压强度提高较多,延性略有降低。[ ] 4.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不小于变形模量。[ ] 5. 单向受压的混凝土试件,在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应力同时达到最大。[ ] 6. 立方体试件尺寸越大,抗压强度越高。[ ] 7. 一般来说,钢材含碳量越高,其强度越高,伸长率也越大。[ ] 8. 热处理钢筋属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 ] 9. 轴心受拉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 (四)问答题 1. 试述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在单向受压短期加载时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在结构计算

中,峰值应变E0和极限压应变Ea各在什么时候采用? 2.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徐变会对结构造成哪些 影响? 3.画出软钢和硬钢的受拉应力一应变曲线?并说明两种钢材应力一应变发展阶段和各 自特点 4.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中,峰值应变 0 和极限压应变 cu 各在什么时候采用? 2.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徐变会对结构造成哪些 影响? 3. 画出软钢和硬钢的受拉应力—应变曲线?并说明两种钢材应力—应变发展阶段和各 自特点。 4. 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日历.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日历.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Concrete Structural Fundamentals.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2/2).ppt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pt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银行大厦结构设计.ppt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设计案例_北京电视中心综合业务楼结构设计.ppt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合景大厦结构设计介绍.ppt
- 高层程序应用指南讲稿:PKPM 新规范计算软件(TAT、SATWE、PMSAP)应用指南.ppt
-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若干问题探讨(傅学怡).ppt
- 重庆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高层结构抗风与抗震设计(土木工程学院:李正良).ppt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高层建筑结构及其设计理论.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与发展.ppt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高层建筑结构综述.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2).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9章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pdf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8章 筒体结构设计.pdf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7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pdf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6章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pdf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二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基本性能.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三章 结构设计原理.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性能与设计.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五章 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性能与设计.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六章 受拉构件正截面的性能与设计.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七章 构件斜截面受剪性能与设计.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八章 受扭构件扭曲截面的性能与设计.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九章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及耐久性设计.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性能与设计.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程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程设计)混合结构房屋楼盖及墙体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毕业设计)第一节 结构设计总说明、框架横向刚度计算.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毕业设计)结构设计部分(结构设计技术条件、框架结构布置、框架横向刚度计算).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毕业设计)第二节 重力荷载及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位移验算.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毕业设计)竖向荷载计算、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位移验算.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毕业设计)第三节 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分析.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毕业设计)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分析.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毕业设计)第四、五节 框架梁柱内力组合.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毕业设计)框架内力组合.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毕业设计)第六节 框架梁柱截面配筋计算.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