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城北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2008学年第二学期 城北中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 答案

2008学年第二学期城北中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3月份月考试卷出卷人王东轲 积累与运用26分 6,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内容是友情即可) (1~6各2分) 7,1)韩愈唐宋八大家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者是 其真不知马也。4)略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每空1分) 8,主要内容(1.5分)推荐理由(1.5分)例如《西游记》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 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推荐理由: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 特的夸张: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我们从中学习到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 可贵精稗。 9(一):范仲淹屈原(每空1.5分) (二)舟行画卷解说词:奇峰林立,环绕碧水:碧水淸澈.倒映奇峰。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 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故游人称之为“舟行画卷”名称1分解说词3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10.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2分 11、“满满一大杯牛奶”使得处在困境中的男孩看到生活中存在着爱心,重新燃起希望,振作起 来,继续拼搏奋斗 2分 12、可以从精神品德方面,也可以从文学鉴赏方面选择人物,关键能说出喜欢的理由,表现出 定的评价鉴赏能力。 2分 13、如:“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一—“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其好处是:使文章前后呼应,上下连贯,线索清 晰,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14、成语如:知恩图报:谚语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诗句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15.答案:“可燃冰”是一种海底大陆坡上的冰雪般固态甲烷气体的水合物。评分: 本题3分,不得超过30字,意思对即可 16.答案:利: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 碳量的两倍;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弊: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 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不易开采和运输。(各2分) 17.答案:作比较、列数字。2分 18不能去掉,“大约”表估算,去掉后就显得过于绝对化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2分 答案提示:方案中要结合可燃冰的特点进行设计,体现如何解决“甲烷气的大量散失”和“不 易开采和运输”这些问题 评分:本题2分,设计有一定道理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 (一)20.陶渊明《陶渊明集》21地方知道泰然自若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 已经醉了便回家,竟没一点留恋。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二)24差:差别。将:率领。为:被。授:赐给。 25.两人能力所长不同,韩信是一位将才,而刘邦则是会用人的人主 26.人的能力、长处是不同的,善长什么就应该重用其哪一方面。 四作文略参照中考作文标准
2008 学年第二学期 城北中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 答案 3 月份月考试卷 出卷人 王东轲 一、积累与运用 26 分 1,D 2,D 3,C 4,B 5,B. 6,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内容是友情即可) (1~6 各 2 分) 7,1)韩愈 唐宋八大家 2)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者是 其真不知马也。 4)略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每空 1 分) 8,主要内容(1.5 分)推荐理由(1.5 分)例如《西游记》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 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推荐理由: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 胆奇 特的夸张: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我们从中学习到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 可贵精稗。 9(一):范仲淹屈原(每空 1.5 分) (二)舟行画卷解说词:奇峰林立,环绕碧水;碧水清澈.倒映奇峰。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 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故游人称之为“舟行画卷” 名称 1 分 解说词 3 分 二 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10. 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2 分 11、“满满一大杯牛奶”使得处在困境中的男孩看到生活中存在着爱心,重新燃起希望,振作起 来,继续拼搏奋斗。 2 分 12、可以从精神品德方面,也可以从文学鉴赏方面选择人物,关键能说出喜欢的理由,表现出一 定的评价鉴赏能力。 2 分 13、如:“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其好处是:使文章前后呼应,上下连贯,线索清 晰,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3 分 14、成语如:知恩图报;谚语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诗句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15.答案:“可燃冰”是一种海底大陆坡上的冰雪般固态甲烷气体的水合物。评分: 本题 3 分,不得超过30字,意思对即可。 16.答案:利: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 碳量的两倍;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弊: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 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不易开采和运输。(各 2 分) 17.答案:作比较、列数字。2 分 18 不能去掉,“大约”表估算,去掉后就显得过于绝对化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 2 分 答案提示:方案中要结合可燃冰的特点进行设计,体现如何解决“甲烷气的大量散失”和“不 易开采和运输”这些问题 评分:本题 2 分,设计有一定道理即可。 三 文言文阅读 (一)20.陶渊明《陶渊明集》 21 地方 知道 泰然自若的样子 心情急切的样子。 已经醉了便回家,竟没一点留恋。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二)24 差:差别。将:率领。为:被。 授:赐给。 25.两人能力所长不同,韩信是一位将才,而刘邦则是会用人的人主。 26.人的能力、长处是不同的,善长什么就应该重用其哪一方面。 四 作文 略 参照中考作文标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2008学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
- 200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题.doc
- 200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题.doc
- 200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初中学生学习水平综合评价.doc
- 2008学年义乌市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oc
- 2008各地中考诗文默写整理汇编_2008各地中考古诗文诗文整理.doc
- 2008人教版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试卷(无答案).doc
- 2008一2009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doc
- 2008—2009鄂教版八年级上语文11月份月考试题.doc
- 2008—2009年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 2008—2009年苏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3月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doc
- 2008—2009学年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模拟综合测试卷.doc
- 2008—2009学年苏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题_镇江市2008-2009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题组.doc
- 2008—2009学年猫街中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08—2009学年度贞丰县长田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测试题.doc
- 2008—2009学年度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5月份月考试卷.doc
- 2008—2009学年度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1,2,5)_初三上月考一语文试题.doc
- 2008—2009学年度苏教版七年级(下)期末测试试卷(无答案).doc
-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科试卷第一次大考(无答案).doc
- 2008—2009学年度普宁市船埔镇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上月考试卷.doc
- 2008学年城北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2008学年第二学期 城北中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 答题卷.doc
- 2008学年城北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2008学年第二学期 城北中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doc
- 200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
- 200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三月)月考测试题.doc
- 2008学年度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六校联考预初语文试卷.doc
- 2008学年沪教版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12月份阶段性测试卷.doc
- 2008学年沪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doc
- 2008学年沪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集中性检测.doc
- 2008学年沪教版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中测试卷.doc
- 200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七校联考问卷语文试卷_七校联考问卷.doc
- 2008届江苏省各地模拟卷病句题汇编.doc
- 2008山西省中考优秀作文选(6篇).doc
- 2008年11月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检测卷.doc
- 2008年4月初三学业考试语文模拟题_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2008.4).doc
- 2008年9月份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测试.doc
- 2008年三官殿中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_三官殿中学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doc
- 2008年三官殿中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_考试.doc
- 2008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0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2008年上海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0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