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

第二章信用与金融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 第三节融资万式及渠道 1 2021/2/21 目录
1 2021/2/21 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融资方式及渠道 返回 目录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即 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纽带 和灵魂 在一个发达的商品交换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 的开展都离不开信用。信用已成为现代市场经 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 2021/2/21
2 2021/2/21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 ⚫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即 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纽带 和灵魂。 ⚫ 在一个发达的商品交换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 的开展都离不开信用。信用已成为现代市场经 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一)信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使用“信用”的含义通 常包含着信托、恪守诺言、实践成约等内容。 3 2021/2/21
3 2021/2/21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信用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一)信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 ⚫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使用“信用”的含义通 常包含着信托、恪守诺言、实践成约等内容

思考 给学生提 第供的息言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属不属于定义 ●所信用?)偿本付 前期授予 息为丽捉承什时价值单方面 的让渡或转移。 信用具有以下本质特征: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 A 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 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 件 授予价值 偿还价值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 式。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 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后期偿还 4>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4 2021/2/21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前期授予 A B 授予价值 偿还价值 (二)信用的经济学定义 ⚫所谓信用,是指以偿本付 息为前提条件的价值单方面 的让渡或转移。 ⚫信用具有以下本质特征: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 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 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 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 式。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 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后期偿还 思考: 给学生提 供的无息 助学贷款 属不属于 信用?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信用的构成要素 1.信用的主体 即经济活动中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它们具体包括 企业、机构、政府、个人以及在信用活动中起媒介 作用的金融中介,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2.信用关系 即信用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资金和实物的 融通形成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提供信用者为债权方, 接受信用者为债务方 5 2021/2/21
5 2021/2/21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信用的构成要素 1. 信用的主体 即经济活动中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它们具体包括 企业、机构、政府、个人以及在信用活动中起媒介 作用的金融中介,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2. 信用关系 即信用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资金和实物的 融通形成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提供信用者为债权方, 接受信用者为债务方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3.信用条件 主要指期限和利率。期限是信用关系开始到其终结的 时间。利息是债权人因让渡实物和货币使用权所得到 的报酬。 4.信用标的 即信用关系的对象。它可以是实物形式,主要表现为 商业信用;也可以是货币形式,主要表现为银行信用 5.信用载体 即信用工具,它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 6 2021/2/21
6 2021/2/21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3. 信用条件 主要指期限和利率。期限是信用关系开始到其终结的 时间。利息是债权人因让渡实物和货币使用权所得到 的报酬。 4. 信用标的 即信用关系的对象。它可以是实物形式,主要表现为 商业信用;也可以是货币形式,主要表现为银行信用。 5. 信用载体 即信用工具,它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古老的范畴 中国的货币和信用起源很早。早在夏代(公元前 2100年一公元前1600年),贝就成为交换的媒介。相传 西周(公元前11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就已出现了信用 行为。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221年), 货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使用金、银、铜等秤量 货币的同时,还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铜铸币,有布币、刀 币、圈钱等 7
7 2021/2/21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古老的范畴 中国的货币和信用起源很早。早在夏代(公元前 2100年—公元前1600年),贝就成为交换的媒介。相传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就已出现了信用 行为。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货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使用金、银、铜等秤量 货币的同时,还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铜铸币,有布币、刀 币、圈钱等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信用的历史演变 ()信用产生的原因 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 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 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后,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 有的不均衡 8 2021/2/21
8 2021/2/21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信用的历史演变 (一)信用产生的原因 ⚫ 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 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 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 最后,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 有的不均衡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信用的发展过程 尚未工具化的信用。指借贷活动虽已发生,但尚未具 体化为工具,即借贷的书面凭证。 尚未流通化的信用。指信用虽已发生,且已具体化为 工具,但还没有供信用工具流通转让的市场 流通化的信用。指借贷活动已经发生,并具体化为工 具,而且这些信用工具可以在市场上转让、流通,从 而使得资金得以灵活运用。它是信用逐渐发展的结果, 是信用发展的高级阶段。 9 2021/2/21
9 2021/2/21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信用的发展过程 ➢ 尚未工具化的信用。指借贷活动虽已发生,但尚未具 体化为工具,即借贷的书面凭证。 ➢ 尚未流通化的信用。指信用虽已发生,且已具体化为 工具,但还没有供信用工具流通转让的市场。 ➢ 流通化的信用。指借贷活动已经发生,并具体化为工 具,而且这些信用工具可以在市场上转让、流通,从 而使得资金得以灵活运用。它是信用逐渐发展的结果, 是信用发展的高级阶段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信用: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信用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以获取 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它是最初的信 用形式,是最古老的生息资本形式,也是前 资本主义社会信用的基本形式 高利贷信用特点 利息率极高 2.非生产性 3.保守性 10 2021/2/21
10 2021/2/21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信用:高利贷信用 ⚫ 高利贷信用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以获取 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它是最初的信 用形式,是最古老的生息资本形式,也是前 资本主义社会信用的基本形式。 ⚫ 高利贷信用特点: 1. 利息率极高 2. 非生产性 3. 保守性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货币概述.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笔记.doc
-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ppt
-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世界经济格局.ppt
-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发展中国家经济.ppt
-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特征.ppt
-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全球性问题.ppt
-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国际经济协调.ppt
-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ppt
-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战后科技革命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ppt
-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ppt
-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战后国际金融与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ppt
-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ppt
-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ppt
- 《公共经济学 Public Economics》课程PPT教学课件(共十四章).ppt
- 《经济学》课程电子教案:第一章 绪论.ppt
- 《经济学》课程电子教案: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理论.ppt
- 《经济学》课程电子教案:第十章 就业理论.ppt
- 《经济学》课程电子教案: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金融市场概述.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金融市场构成.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利率及其决定.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汇率及其决定.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风险管理及投资组合.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资产定价.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金融机构体系.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证券、保险与信托机构.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货币供求.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货币供求均衡.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六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七章 货币政策.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八章 金融监管.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九章 金融创新.ppt
- 《金融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十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ppt
- 高职高专财经类专业:《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十二章).ppt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审计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必修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