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部编版七年级上阅读训练pptx课件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X
文档页数:13
文件大小:26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阅读训练pptx课件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阅读训练

回(一)阅读《山亭夏日》这首诗,完成第7题。(6分)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回(1)全诗以写景见长,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山亭的夏 日风光?(2分) 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

 (一)阅读《山亭夏日》这首诗,完成第7题。(6分)  山亭夏日  高骈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1)全诗以写景见长,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山亭的夏 日风光?(2分) 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

(2)请说说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 情趣。 (3)与这首诗表现同一个季节的诗句是()(2分)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B.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 搁笔费评章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蛙声一片

 (2)请说说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 情趣。 (3)与这首诗表现同一个季节的诗句是( )(2分)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 搁笔费评章。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D.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蛙声一片

回(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邑西①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葺 生②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 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 色。某诡③告翁曰:“鸭乃某甲④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 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翁乃骂,其病良已。异史氏曰:“甚矣,攘⑤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 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 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注释】①邑西:县城西面。②茸1 1 (rong绒)生 细毛丛生。③诡:欺骗。④某甲:旧时书面语中称“某个人”,没有姓 名,就说“某甲”。⑤攘:偷盗,窃取

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 邑西①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葺 生②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 “汝病乃天 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 色。 某诡③告翁曰: “鸭乃某甲④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 来。”翁笑曰: “谁有闲气骂恶人。” 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 “甚矣,攘⑤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 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 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 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注释】①邑西:县城西面。②茸1 1 (róng 绒)生: 细毛丛生。③诡:欺骗。④某甲:旧时书面语中称“某个人” ,没有姓 名,就说“某甲”。⑤攘:偷盗,窃取

回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回①未尝征于声色( ②卒不骂( 回③其病良已 ④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回例句:一攘而鸭毛生 回A.跪而拾之以归 B.学而时习之 回C.择其善者而从之 D.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回9.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2分) 回而邻翁素雅量

 8.根据要求 ,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 ① 未尝征于声色( ) ② 卒不骂 ( )  ③ 其病良已 ( ) ④ 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一攘而鸭毛生  A.跪而拾之以归 B.学而时习之 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9.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2分)  而 邻 翁 素 雅 量 

回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回偷鸭子的人更难为情(尴尬),于是就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了邻居老翁。 (2)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你的病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必须得到丢失鸭 子的主人的一顿痛骂,这鸭毛才能脱落 11读完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个人永远不要做违背良心的坏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做坏事的人总会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或“对于坏人坏事不要姑息、 纵容,一定要检举揭发,让他不再做坏事,不再危害社会”或“只有恰 当的惩罚,才能让坏人醒悟、弃恶从善”或“要用适当的形式惩罚偷窃 者″偷窃财物没有好处,对偷窃者我们不能一味仁慈〃等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 (1)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  (2)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偷鸭子的人更难为情(尴尬),于是就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了邻居老翁。 你的病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必须得到丢失鸭 子的主人的一顿痛骂,这鸭毛才能脱落。 11.读完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一个人永远不要做违背良心的坏事,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做坏事的人总会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或“对于坏人坏事不要姑息、 纵容,一定要检举揭发,让他不再做坏事,不再危害社会”或“只有恰 当的惩罚,才能让坏人醒悟、弃恶从善”或“要用适当的形式惩罚偷窃 者”“偷窃财物没有好处,对偷窃者我们不能一味仁慈”等

回(三)阅读《天空为什么是蓝的》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回①天为什么是蓝的?而不是绿的或红的呢? 回②首先你得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周围的事物之所以显现出颜色来,仅仅 是因为阳光照射着它们。虽然阳光看上去是白色的,但是所有的颜色 赤、橙、黄、绿、青、蓝、紫,在阳光里都存在。 回③天空里有这么多颜色,为什么我平时看到的只有蓝色呢? 回④光其实是像一个波浪那样在运动的。我们来设想一下一滴雨落在一个 水洼里的情景。当这滴雨落到水面上时,就会产生小波浪,波浪一起 伏地变成更大的圈,向四面八方扩展开去。如果这些波浪碰上一块小石 子或一个别的什么障碍物,它们就会反弹回来,改变了波浪的方向。 回⑤而阳光从天空照射下来,一样会连续不断地碰到某些障碍,因为光所 必须穿透的空气并不是空的,它由很多很多微粒组成。其中百分之九十 九不是氮气便是氧气,其余则是别的气体微粒和微小的漂浮微粒。虽 然氧气和氮气微粒只是一滴雨水的一百万分之一,但是它们也照样能阻 挡阳光的去路。光线从这些众多的小“绊脚石”上弹回,自然也就改变 了自己的方向

 (三)阅读《天空为什么是蓝的》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 ①天为什么是蓝的?而不是绿的或红的呢?  ②首先你得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周围的事物之所以显现出颜色来,仅仅 是因为阳光照射着它们。虽然阳光看上去是白色的,但是所有的颜色: 赤、橙、黄、绿、青、蓝、紫,在阳光里都存在。  ③天空里有这么多颜色,为什么我平时看到的只有蓝色呢?  ④光其实是像一个波浪那样在运动的。我们来设想一下一滴雨落在一个 水洼里的情景。当这滴雨落到水面上时,就会产生小波浪,波浪一起一 伏地变成更大的圈,向四面八方扩展开去。如果这些波浪碰上一块小石 子或一个别的什么障碍物,它们就会反弹回来,改变了波浪的方向。  ⑤而阳光从天空照射下来,一样会连续不断地碰到某些障碍,因为光所 必须穿透的空气并不是空的,它由很多很多微粒组成。其中百分之九十 九不是 氮气便是氧气,其余则是别的气体微粒和微小的漂浮微粒。虽 然氧气和氮气微粒只是一滴雨水的一百万分之一,但是它们也照样能阻 挡阳光的去路。光线从这些众多的小“绊脚石”上弹回,自然也就改变 了自己的方向

回⑥可是那么多颜色的光改变了方向,为什么只有蓝色被看到呢? 回⑦我们还得回到刚才说的那个水洼里 回⑧水洼里,小的波浪遇到小石子的话,水面便被搞得混乱不堪;但如果是 个“巨浪”,它就有可能干脆从石头上溢过去,并畅通无阻地到达水洼 边缘。那么,就像有大波浪和小波浪一样,各种各样颜色的光波也有不同 的“波浪”,也就是波长:不过它们可不像水波的波浪,用肉眼是看不出 它们的大小的,因为它们小得难以想象,只是一根头发的一百分之一!得 用很灵敏的测量仪表才可以精确地测定出来 ⑨根据科学家的测定,蓝色光和紫色光的波长比较短,相当于“小波浪” 橙色光和红色光的波长比较长,相当于“大波浪”。当遇到空气中的障碍 物的时候,蓝色光和紫色光因为翻不过去那些障碍,便被“散射”得到处 都是,布满整个天空。天空,就是这样被“散射”成了蓝色。 回⑩发现这种“散射”现象的科学家叫瑞利,他是在130年前发现的,他也是 诺贝尔奖获得者

 ⑥可是那么多颜色的光改变了方向,为什么只有蓝色被看到呢?  ⑦我们还得回到刚才说的那个水洼里。  ⑧水洼里,小的波浪遇到小石子的话,水面便被搞得混乱不堪;但如果是 一个“巨浪” ,它就有可能干脆从石头上溢过去,并畅通无阻地到达水洼 边缘。那么,就像有大波浪和小波浪一样,各种各样颜色的光波也有不同 的“波浪” ,也就是波长:不过它们可不像水波的波浪,用肉眼是看不出 它们的大小的,因为它们小得难以想象,只是一根头发的一百分之一!得 用很灵敏的测量仪表才可以精确地测定出来。  ⑨根据科学家的测定,蓝色光和紫色光的波长比较短,相当于“小波浪” ; 橙色光和红色光的波长比较长,相当于“大波浪”。当遇到空气中的障碍 物的时候,蓝色光和紫色光因为翻不过去那些障碍,便被“散射”得到处 都是,布满整个天空。天空,就是这样被“散射”成了蓝色。  ⑩发现这种“散射”现象的科学家叫瑞利,他是在130年前发现的,他也是 诺贝尔奖获得者

回12选文以问句开头有何作用?(3分) 用设问句提醒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13选文第④段提到的“波浪”和“水洼”分别指什么?作者这样 写运用了什么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波浪”指波长;“水洼”指空气(或光运动的场所)。(2分 作者这样写,是运用打比方的方法(1分),将艰深的科学原理 通过生活实例加以说明,浅显易懂,通俗形象

 12.选文以问句开头有何作用?(3分) 13.选文第④段提到的“波浪”和“水洼”分别指什么?作者这样 写运用了什么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用设问句提醒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波浪”指波长; “水洼”指空气(或光运动的场所)。(2分) 作者这样写,是运用打比方的方法(1分),将艰深的科学原理 通过生活实例加以说明,浅显易懂,通俗形象

回1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回不过它们可不像水波的波浪,用肉眼是看不出它们的大小的,因为它们小 得难以想象,只是一根头发的一百分之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分,两种说明方法每个 1分),清晰准确(形象)地说明了波长“小得难以想象”的特点(或 细小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1分)(意对即可)

 1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 不过它们可不像水波的波浪,用肉眼是看不出它们的大小的,因为它们小 得难以想象,只是一根头发的一百分之一!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分,两种说明方法每个 1分),清晰准确(形象)地说明了波长“小得难以想象”的特点(或 细小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1分)(意对即可)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