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ppt课件2_北方课件1

北方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刘月红陈晓敏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刘月红 陈晓敏

艾青,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 1910年生于浙江省金华县,出 生后即被送到本村一位名叫大 堰河的贫苦农妇家抚养。1928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国立西 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次年,赴法勤工俭学,1932年1月启程回 国。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参予 组织“春地艺术社”,举办“春地画会”, 后被国民党逮捕,狱中的生活使艾青从绘画 领域转向诗歌创作,写下了大量诗篇,《大 堰河一一我的保姆》一诗使艾青一举成名
艾青,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 1910年生于浙江省金华县,出 生后即被送到本村一位名叫大 堰河的贫苦农妇家抚养。 1928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国立西 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次年,赴法勤工俭学,1932年1月启程回 国。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参予 组织“春地艺术社” ,举办“春地画会”, 后被国民党逮捕,狱中的生活使艾青从绘画 领域转向诗歌创作,写下了大量诗篇,《大 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使艾青一举成名

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从上海到达武 汉,后又到临汾、西安、桂林等地参 加抗日救亡活动,“皖南事变”后到 达延安,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建 国后,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 《诗刊》编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等职,出 版了《北方》《向太阳》等诗集,曾 获全国优秀新诗奖、法国文学艺术最 高勋章
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从上海到达武 汉,后又到临汾、西安、桂林等地参 加抗日救亡活动,“皖南事变” 后到 达延安,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建 国后,曾任《人民文学》 副主编、 《诗刊》编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等职,出 版了《北方》《向太阳》等诗集,曾 获全国优秀新诗奖、法国文学艺术最 高勋章

写作背景 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抗日战争全面 爆发。艾青亲眼目睹了中国人民爱国 热情的高涨,他自己也被这股民族救 亡的洪流所激动,“战争真的来了。” 使他有了“做一个中国人的强烈的欢 喜和骄傲。”这时候,随着而起的是 创作上痛苦的沉思:如何才能把我们 的呼声,成为真的代表中国人民的呼 声?”(艾青:《为了胜利一一三年来创作 的一个报告》)
写作背景 •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 抗日战争全面 爆发。艾青亲眼目睹了中国人民爱国 热情的高涨, 他自己也被这股民族救 亡的洪流所激动, “战争真的来了。” 使他有了“做一个中国人的强烈的欢 喜和骄傲。” 这时候,随着而起的是 创作上痛苦的沉思:如何才能把我们 的呼声,成为真的代表中国人民的呼 声?”(艾青:《为了胜利--三年来创作 的一个报告》)

为了参加救亡运动,诗人从美丽的西子湖 畔来到战时首都武汉,但武汉的情景却令 诗人失望,前方的将士在为保家卫国浴血 奋战,而后方的达官贵人却依然过着奢侈 糜烂的生活。1938年,艾青和端木蕻良 萧军等艺术家应李公朴先生的邀请,离开 武汉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执教,晋南失守 后,艾青又到西安组织了抗日艺术队,后 又返回了武汉。在北方的两个月里,艾青 先后创作了《风陵渡》《骆驼》等一批诗 作,在表达自己爱国主义感情的同时;也 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和哀怨,《北方》 即是其中著名的诗篇
• 为了参加救亡运动,诗人从美丽的西子湖 畔来到战时首都武汉,但武汉的情景却令 诗人失望,前方的将士在为保家卫国浴血 奋战, 而后方的达官贵人却依然过着奢侈 糜烂的生活。1938年,艾青和端木蕻良、 萧军等艺术家应李公朴先生的邀请,离开 武汉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执教,晋南失守 后,艾青又到西安组织了抗日艺术队,后 又返回了武汉。在北方的两个月里, 艾青 先后创作了《风陵渡》《骆驼》等一批诗 作,在表达自己爱国主义感情的同时;也 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和哀怨,《北方》 即是其中著名的诗篇


理解诗前的小序 小序是诗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是指 小说家端木蕻良,他在和艾青一同去 山西的路上,根椐自己对沦陷区的 感受,对艾青说:“北方是悲哀 的”。这句话对全诗是至关重要的, 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奠定了全 诗的感情基调:忧郁、悲哀、沉重
理解诗前的小序 • 小序是诗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 “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 是指 小说家端木蕻良,他在和艾青一同去 山西的路上, 根椐自己对沦陷区的 感受,对艾青说:“北方是悲哀 的” 。这句话对全诗是至关重要的, 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 奠定了全 诗的感情基调:忧郁、悲哀、沉重

诵读第一节,找出诗中描写的意 象,把握这些意象的特征。 诗人选取的都是灰暗的意象,无论 是“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 冢”,还是“孤单的行人”、“有 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 都是一片悲凉的景象,这些景象与 冬季的严寒、肃杀相互映衬,成为 当时中国现实的真实反映和象征
诵读第一节,找出诗中描写的意 象,把握这些意象的特征。 • 诗人选取的都是灰暗的意象,无论 是“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 冢”,还是“孤单的行人”、“有 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 都是一片悲凉的景象,这些景象与 冬季的严寒、肃杀相互映衬,成为 当时中国现实的真实反映和象征

诵读第二节,找出本节最能表达 感情的句子。 °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求着/ 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
诵读第二节,找出本节最能表达 感情的句子。 •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求着/ 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

涌读第三节,指出这一节与前两 节的关系。 是对前两节的总结和概括,也就是 说北方正处于“灾难”“不 幸”“贫穷”和“饥饿”之中,北 方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是中国 灾难深重的历史写照
诵读第三节,指出这一节与前两 节的关系。 • 是对前两节的总结和概括,也就是 说北方正处于“灾难”“不 幸”“贫穷”和“饥饿”之中,北 方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是中国 灾难深重的历史写照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方》ppt课件1.ppt
-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ppt课件2_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ppt
-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ppt课件1_北大我美丽羞涩的梦.ppt
- 《北京立交桥》ppt课件1.ppt
- 《北京的胡同》ppt课件1.ppt
-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重点难点点拨.doc
-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同步达纲练习.doc
-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ppt课件3_《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课件1.ppt
-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ppt课件2_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ppt
-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ppt课件1.ppt
-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同步练习3.doc
-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同步练习2.doc
-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ppt课件7.ppt
-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ppt课件6.ppt
-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ppt课件5_《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ppt2.ppt
-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ppt课件3_206.ppt
-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ppt课件2_北京奥运.ppt
-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ppt课件1.ppt
- 《化石吟》ppt课件9.ppt
- 《化石吟》ppt课件8.ppt
- 《北极熊的故乡》ppt课件1.ppt
- 《北海的早晨》ppt课件1.ppt
- 《匡超人》ppt课件1.ppt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ppt课件1.ppt
-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1_十三岁的际遇.ppt
-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2_苏教版《十三岁的际遇》课件01.ppt
-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3.ppt
-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4_苏教版《十三岁的际遇》课件03.ppt
-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5_苏教版《十三岁的际遇》课件04.ppt
-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6_苏教版《十三岁的际遇》课件05.ppt
-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7_苏教版《十三岁的际遇》课件064.ppt
-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8.ppt
-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1.ppt
- 《十五从军征》古文改写训练ppt课件_《十五从军征》古文改写训练ppt课件.ppt
- 《十八岁出门远行》ppt课件1_十八岁.ppt
- 《十八岁出门远行》ppt课件2_十八岁出门远行.ppt
- 《十八岁和其他》pps课件1_十八岁和其他.pps
- 《十八岁和其他》ppt课件2.ppt
- 《十八岁和其他》ppt课件3.ppt
- 《十八岁和其他》ppt课件4.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