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键盘和声与即兴演奏教程(下册,编著:孙维权、刘冬云)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87
文件大小:20.42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副属和弦与副下属和弦综合练习 第一课 大小调副属七和弦综合练习 第二课 副下属和弦练习 第三课 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变和弦的副属七和弦练习 第四课 降 Ⅱ级和弦的副属七和弦练习 ⒛ 第二部分 半音线条化和声及远关系转调练习 第五课 减七和弦练习 第六课 增六和弦与属变和弦练习 第七课 特殊和弦外音练习 第八课 低音声部半音化线条练习 第九课 远关系离调、转调练习 第三部分 色彩性、调式性和声练习 第十课 色彩性和声练习 第十一课 九、十一、十三和弦及持续音练习 第十二课 教会调式和声练习 第十三课 五声调式和声同主音交替及转调练习 第四部分 风格模仿与发展练习 第十四课 巴罗克风格模仿与发展 第十五课 古典风格模仿与发展 第十六课 浪漫派早期风格模仿与发展 第十七课 浪漫派成熟时期风格模仿与发展(声乐部分) 第十课 浪漫派成熟时期风格模仿与发展(器乐部分) 第十九课 咖 咖 与发展(教会调式与高韵韵戢妨 第二十课 调式和声风格模仿与发展(五声调式)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孙维权刘冬云编著 键盘和声与即兴演奏教程 下册 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孙维权 文刂冬云 编著 键盘和声与即兴演奏婴婴 黟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⒈哦搬嵫娥$ ∷|∷ ∶|∵ ∶,奋 ↓|1|赏I|。 I|I|I∶ |:|II∶ :∶ ∶∶∶|∶ |∶ |∶ ∶∶∶奋I| 奋1嚣搬搬睽巍蛮麟搬搬溅畲

目 录 第一部分副属和弦与副下属和弦综合练习 第一课大小调副属七和弦综合练习.3 第二课副下属和弦练习.14 第三课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变和弦的副属七和弦练习.21 第四课 降Ⅱ级和弦的副属七和弦练习.29 第二部分半音线条化和声及远关系转调练习 第五课减七和弦练习.39 第六课增六和弦与属变和弦练习. 46 第七课特殊和弦外音练习.55 第八课 低音声部半音化线条练习.63 第九课远关系离调、转调练习. 69

目 第一部分 副属和弦与副下属和弦综合练习 第一课 大小调副属七和弦综合练习 ·.¨3 第二课 副下属和弦练习 ◆.¨ 14 第三课 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变和弦的副属七和弦练习 ·∷·¨¨。21 第四课 降 Ⅱ级和弦的副属七和弦练习 ·.¨⒛ 第二部分 半音线条化和声及远关系转调练习 第五课 减七和弦练习 ·.¨∞ 第六课 增六和弦与属变和弦练习 ·.¨弱 第七课 特殊和弦外音练习 ·.¨ ss 第八课 低音声部半音化线条练习 ·.¨“ 第九课 远关系离调、转调练习 ¨.·. 69

第三部分色彩性、调式性和声练习 第十课 色彩性和声练习.87 第十一课九、十一、十三和弦及持续音练习.97 第十二课教会调式和声练习.110 第十三课五声调式和声同主音交替及转调练习. 124 第四部分风格模仿与发展练习 第十四课巴罗克风格模仿与发展.147 第十五课古典风格模仿与发展.152 第十六课浪漫派早期风格模仿与发展.156 第十七课浪漫派成熟时期风格模仿与发展(声乐部分)·161 第十八课浪漫派成熟时期风格模仿与发展(器乐部分)·166 第十九课调式和声风格模仿与发展(教会调式与吉普赛调式).174 第二十课调式和声风格模仿与发展(五声调式).182 后记.187

第三部分 色彩性、调式性和声练习 第十课 色彩性和声练习 ·.盯 第十一课 九、十一、十三和弦及持续音练习 ·.¨叨 第十二课 教会调式和声练习 ·.¨ 110 第十三课 五声调式和声同主音交替及转调练习 ·. ¨. ¨.·124 第四部分 风格模仿与发展练习 第十四课 巴罗克风格模仿与发展 ¨.∵.·147 第十五课 古典风格模仿与发展 。.·.·152 第十六课 浪漫派早期风格模仿与发展 ¨.·156 第十七课 浪漫派成熟时期风格模仿与发展(声乐部分)¨ ¨¨ 161 第十 '`课 浪漫派成熟时期风格模仿与发展(器乐部分)¨ ¨¨ 1甾 第十九课 咖 咖 与发展(教会调式与高韵韵戢妨 ¨¨¨ 174 第二十课 调式和声风格模仿与发展(五声调式)¨ .¨¨¨¨¨ 182 后 记 ¨.·. 1盯

第部分 副属和弦与副下属和弦综合练习

副属榈弦与副下属和弦综合练习

第一课大小调副属七和弦综合练习 [学习内容] 除了上册已经学过的DD7、SD7、VWI等副属七和弦之外,这一课还加人了 V?、VI两个常用的副属七和弦。 这一课将通过副属七和弦的综合练习,进一步进行半音线条化声部的练习,同时 开始“系统调性”思维的训练,这也是下册的基础性练习。 这一课首先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弹奏二十四个大小调中最常用的五个副属七和弦 (原位及转位),并初步掌握副属和弦离调及半音化低音线条的常用手法。 [理论要点提示] 每一个调性有五个常用的副属七和弦,即大调的DD7、SD7、VI、V?I、 VW1。小调的副属七和弦与平行大调相比,大多除了功能标记不同,实际和弦音完全 相同,因此,可以统一进行学习。只是由于大调的V级与小调的级为减三和弦,不能 作为临时主和弦,也就不可能建立相应的副属和弦,故不列入练习范围之内。 副属七和弦是大小调功能和声中最重要的变和弦。它体现出大小调和声“系统调 性”的基本特点一由近关系调性互相渗透而成,也就是在一个调性内自由地借用其他 近关系调性的属七和弦,从而打破了单一调性的局限,将和声语汇的组织引向近关系调 性,并产生离调的和声效果。 不论是大调还是小调,各种副属七和弦实际上与属七和弦的用法完全相同,和弦连接 的方法也与之相同,即都要求解决到后续的上四度临时主和弦,如:VV一V、V?/ VⅥ一VI等。另外,也可解决到临时主和弦下方三度的和弦上,形成阻碍进行,带来新颖的 3

第一课 大小调副属七和弦综合练习 [学 习内容彐 除 了上册 已经学过的DD7、 sD7、 V7/VI等 副属七和弦之外 ,这一课还加人 了 V7/II、 V7/III两 个常用的副属七和弦。 这一课将通过副属七和弦的综合练习,进一步进行半音线条化声部的练习,同 时 开始 “系统调性”思维的训练 ,这也是下册的基础性练习。 这一课首先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弹奏二十四个大小调中最常用的五个副属七和弦 (原位及转位 ),并初步掌握副属和弦离调及半音化低音线条的常用手法。 E理论要点提示] 每一个调性有五个 常用 的副属七和弦 ,即 大调的DD7、 sD7、 V7/II、 V7/III、 V7/VI。 小调的副属七和弦与平行大调相比,大多除了功能标记不同,实 际和弦音完全 相同,因 此,可 以统一进行学习。只是由于大调的VII级与小调的Ⅱ级为减三和弦,不能 作为临时主和弦,也就不可能建立相应的副属和弦,故不列人练习范围之内。 副属七和弦是大小调功能和声中最重要的变和弦。它体现出大小调和声 “系统调 性 ”的基本特J锶—— 由近关系调性互相渗透而成,也就是在一个调性内自由地借用其他 近关系调性的属七和弦,从而打破了单一调性的局限,将和声语汇的组织引向近关系调 性,并产生离调的和声效果。 不论是大调还是小调,各种副属七和弦实际上与属七和弦的用法完全相同,和弦连接 的方法也与之相同,即都要求解决到后续的上四度临时主和弦,如 :V9/rv-Ⅳ、v7/ Ⅵ亠Ⅵ等。另外,也可解决到临时主和弦下方三度的和弦上,形成阻碍进行,带来新颖的

和声效果,如:VV一Ⅱ(小调则是如)。 如果说正三和弦相当于语言中主、谓、宾结构的主要成分,那么,副属和弦就相当 于副词、形容词等附加成分。因此,一般说来,它不直接取代本调正、副三和弦的地 位。它的用法主要不是“替换”,而是“插入”,即插入在正、副三和弦之前。如可以 将我们前面学过的1一V一IV一Ⅱ一V一I的语汇,扩大为-一V?W一V一V/IV一IV V/一一V/W一V一V?一I的和弦组合(参见和弦连接部分第3题)。其方法就是在每 一个正副三和弦之前,插人了向有关近关系调性(a、F、d、G)借来的副属七和弦,从 而体现了以正三和弦为骨干和弦的“语法”规范,同时也将和声语汇扩大为十一个和 弦。这种副属和弦的用法,既进一步扩大了和声语汇,起了加强原有的正、副三和弦 “语气”的作用,更产生了调性发展的“离调”效果。由于这里的副属和弦,都是由原 来的自然和弦变化而成,如C大调:V?/V,就是将本调I和弦的三音升高加以“导音 化”,再加上七度音而成;或是“反导音化”,如C大调:V?/V,即将原调的导音降 低半音,变成V/V的七度音而成。这种强调“导音化”与“反导音化”的进行,是构 成副属七和弦,甚至是大小调功能和声风格的重要特点。正是由于副属和弦“导音化” 的特点,使得和声中运用线条化的半音进行就有了可能。 对于旋律配弹而言,问题仅在于根据旋律的需要,考虑在哪里插入副属七和弦。 般来说,只要插人处不出现自然音和变化音直接对置的尖锐不协和音响,在自然和弦之 前就可以插入副属七和弦。 副属七和弦的连续进行更是一种很有效果的方法。它的特点是低音作连续纯四度进 行,每一个副属七和弦都解决到下一个副属七和弦,从而形成一环扣一环的“和声锁 链”(参见和弦连接部分第4题),十二次连续进行以后又可以回到第一个和弦(低八 度),从而形成了十二个半音上循环进行的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当然不会用得那么 多)。只要最后停在任何一个三和弦上,都可以作为该调性的临时主和弦,从而形成向 其他调性的转调。因此,副属和弦连续进行也是远关系转调的基本方法之一。 由于副属和弦本身已具有离调的意义,因此,学习副属和弦首先要打破单一调性观

和声效果,如 :V7/Ⅳ—Ⅱ(小调则是 ’II)。 如果说正三和弦相当于语言中主、谓、宾结构的主要成分,那么,副属和弦就相当 于副词、形容词等附加成分。因此 ,一般说来 ,它不直接取代本调正、副三和弦的地 位。它的用法主要不是 “替换”,而是 “插人 ”,即插人在正、副三和弦之前。如可以 将我们前 面学过的I—Ⅵ一Ⅳ—Ⅱ—V—I的 语汇 ,扩 大为I—V7/VI—Ⅵ—V7/IV—Ⅳ— V7/II— II—V7/V Ⅴ V7—I的 和弦组合 (参见和弦连接部分第3题 )。 其方法就是在每 一个正副三和弦之前 ,插人了向有关近关系调性 (a、 F、 d、 G)借来的副属七和弦,从 而体现了以正三和弦为骨干和弦的 “语法”规范 ,同 时也将和声语汇扩大为十一个和 弦。这种副属和弦的用法 ,既进一步扩大了和声语汇 ,起 了加强原有的正、副三和弦 “语气 ”的作用,更产生了调性发展的 “离调 ”效果。由于这里的副属和弦,都是由原 来的 自然和弦变化而成 ,如C大调 :V7/Ⅴ ,就是将本调Ⅱ和弦的三音升高加以 “导音 化 ”,再加上七度音而成;或是 “反导音化”,如C大调 :Ⅵ /Ⅳ ,即将原调的导音降 低半音 ,变成V7/Iv的 七度音而成。这种强调 “导音化”与 “反导音化”的进行 ,是构 成副属七和弦,甚至是大小调功能和声风格的重要特点。正是由于副属和弦 “导音化” 的特点,使得和声中运用线条化的半音进行就有了可能。 对于旋律配弹而言 ,问题仅在于根据旋律的需要,考虑在哪里插人副属七和弦。一 般来说 ,只要插人处不出现 自然音和变化音直接对置的尖锐不协和音响,在 自然和弦之 前就可以插人副属七和弦。 副属七和弦的连续进行更是一种很有效果的方法。它的特点是低音作连续纯四度进 行 ,每一个副属七和弦都解决到下一个副属七和弦,从而形成一环扣一环的 “和声锁 链 ” (参见和弦连接部分第4题 ),十二次连续进行以后又可以回到第一个和弦 (低八 度 ),从而形成了十二个半音上循环进行的模式 (在 实际运用中,当 然不会用得那么 多 )。 只要最后停在任何一个三和弦上,都可以作为该调性的临时主和弦,从而形成向 其他调性的转调。因此 ,副属和弦连续进行也是远关系转调的基本方法之一 。 由于副属和弦本身已具有离调的意义 ,因此,学习副属和弦首先要打破单一调性观 4

念,逐步建立系统调性的观念。同时从键盘和声弹奏的角度,熟悉所有副属和弦的键盘 位置,即需要将十二个半音上的V?一的进行弹熟,并熟悉不同调性主和弦的音程距离 及调性之间的功能关系。 [练习要求] 1.[和弦连接],其中包括: 大调原位副属七和弦上行的离调模进练习(第1题); 大调转位副属七和弦下行的离调模进练习(第2题); 在大调正副三和弦的功能性连接中,插人各级副属七和弦(第3题); 副属七和弦的连续进行(第4题); 在同一调性内外声部反向进行的副属七和弦及其解决(第5题)。 平行大小调交替副属七和弦连接(第6题); 同主音小调的各种副属七和弦练习(第79题); 在小调正副三和弦的功能性连接中,插入各级副属七和弦(第10题); 以上练习的各种排列法、转位的变化练习举例(第11题); 除了功能性连接中插入各级副属七和弦的练习需要进行移调之外,其他练习主要进 行各种排列法、转位的变化练习即可。 2.[四部和声练习]:第1、2题在已经写好的旋律声部与低音声部的中间,填入相应的 和声声部进行弹奏;第3题根据旋律声部的要求,配弹和声及低音声部,注意其中各 种副属七和弦的正确用法,特别注意在习题中首次出现的低音声部半音线条化的用法。 3.[带织体配弹练习]:要求自选织体,并为旋律配弹伴奏声部,配弹中注意运用包含各 种副属七和弦的和声语汇

念 ,逐步建立系统调性的观念。同时从键盘和声弹奏的角度 ,熟悉所有副属和弦的键盘 位置 ,即需要将十二个半音上的V9-I的 进行弹熟 ,并熟悉不同调性主和弦的音程距离 及调性之间的功能关系。 [练 习要求] 1.[和 弦连接],其 中包括: 大调原位副属七和弦上行的离调模进练习 (第 1题 ); 大调转位副属七和弦下行的离调模进练习 (第2题 ); 在大调正副三和弦的功能性连接中,插人各级副属七和弦 (第3题 ); 副属七和弦的连续进行 (第4题 ); 在同一调性内外声部反向进行的副属七和弦及其解决 (第 5题 )。 平行大小调交替副属七和弦连接 (第6题 ); 同主音小调的各种副属七和弦练习 (第 7~9题 ); 在小调正副三和弦的功能性连接中,插人各级副属七和弦 (第 10题 ); 以上练习的各种排列法、转位的变化练习举例 (第 11题 ); 除了功能性连接中插人各级副属七和弦的练习需要进行移调之外 ,其他练习主要进 行各种排列法、转位的变化练习即可。 2.[四 部和声练习]:第 1、 2题在 已经写好的旋律声部与低音声部的中间,填人相应的 和声声部进行弹奏 ;第3题根据旋律声部的要求 ,配 弹和声及低音声部 ,注意其中各 种副属七和弦的正确用法,特别注意在习题中首次出现的低音声部半音线条化的用法。 3.[带织体配弹练习]:要求 自选织体 ,并为旋律配弹伴奏声部,配弹中注意运用包含各 种副属七和弦的和声语汇

大小调副属七和弦综合练习谱例 [和弦连接]

大小调副属七和弦综合练 习谱例 2. [和 弦连接] U ˉ ˉ | | ∪ | I ` ∈ 卩 卩 伊 p 口 弓 4. Q, | e L~ 轩 召肛柠之乡 侈 帑軎 軎 害 θ U

∪ 一 ^ 口一 ˇ⌒ o

92 11

10. 11. 一 . 伊 ∪ η ˉ fz ∪ l I l 孕 轩d 口 计 ry | | 一 铧 冖 叫 丬彐 Q丿 ˉ d l 冢 ︱ e l Fz ‖f三 ∪ l | b冖 ~ L~ 一 冖 一 e σ 冖 孕 e 吕 矽 一 g 9冥 l e e ˇ lˉ 矽 d | |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