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残疾人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

http://www.sowosky.com/thread-34581-1-1.html 一、正常化理论 正常化理论是用来分析和如何看待诸如精神病患者及其它伤残人士等某些特殊 的社会群体的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正常化理论一般有两种含义: 1、以服务对象为本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认为,由于贴标签的缘故,以往把残疾 人等一些工作对象的行为视为异常,并采用主流社会通行的所谓“正常”的方法去 治疗他们实际上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在一些社会工作者和治疗者或助人者眼里被 视为不正常的行为,其实在服务对象群体那里完全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关键 是助人者把自己看问题的眼光强加于受助者身上,换而言之,问题实际上是出在 助人者对服务对象的任意标定上。 2、所谓正常化就是为受助者提供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包括让他们回到自 己熟悉的平常社会,过常人的生活。英国倡导和推行的社区照顾就含有这种意义。 美国全国智力迟钝公民协会曾对正常化所作的界定是:所谓正常化就是帮助残疾 人获得一种尽量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模式及条件尽量与社 会中大多数人一样而不是有意地将他们区隔开来。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之所以强调 这一点,盖源于社会工作承认所有人(包括残疾人等)都具有尊严和价值。 上述正常化理论引出一个对残疾人社会工作共同的启示,即残疾人社会工作尤其 需要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而不可妄加臆断和随意标定 二、回归社会理论 回归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和一些社会学家在20世纪中期对西方普遍实行的将精 神病人长期封闭在院舍里的研究,具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 家戈夫曼在深入研究庇护所里的精神病人的情况后指出,由于在庇护所里精神病 患者始终处于不良的同伴关系(指精神病忠者长期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强烈 刺激性的互动关系)和“关护”关系(指庇护所里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精神病 患者的消极的、冷漠的的态度和严格管制精神病患者行为而导致医患人员隔阂、 紧张甚至敌视的关系),结果,并没有使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好转,相反,可能会 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也有社会人士关注到老人和残疾人因长期住院而产生的 种种不良后果,发现长期住院令那些残疾人等产生倚赖性、渐渐失去重新适应社
http://www.sowosky.com/thread-34581-1-1.html 一、正常化理论 正常化理论是用来分析和如何看待诸如精神病患者及其它伤残人士等某些特殊 的社会群体的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正常化理论一般有两种含义: 1、以服务对象为本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认为,由于贴标签的缘故,以往把残疾 人等一些工作对象的行为视为异常,并采用主流社会通行的所谓“正常”的方法去 治疗他们实际上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在一些社会工作者和治疗者或助人者眼里被 视为不正常的行为,其实在服务对象群体那里完全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关键 是助人者把自己看问题的眼光强加于受助者身上,换而言之,问题实际上是出在 助人者对服务对象的任意标定上。 2、所谓正常化就是为受助者提供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包括让他们回到自 己熟悉的平常社会,过常人的生活。英国倡导和推行的社区照顾就含有这种意义。 美国全国智力迟钝公民协会曾对正常化所作的界定是:所谓正常化就是帮助残疾 人获得一种尽量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模式及条件尽量与社 会中大多数人一样而不是有意地将他们区隔开来。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之所以强调 这一点,盖源于社会工作承认所有人(包括残疾人等)都具有尊严和价值。 上述正常化理论引出一个对残疾人社会工作共同的启示,即残疾人社会工作尤其 需要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而不可妄加臆断和随意标定 二、回归社会理论 9 ]- d H2 P6 z4 v) g 回归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和一些社会学家在 20 世纪中期对西方普遍实行的将精 神病人长期封闭在院舍里的研究,具有密切的关系。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社会学 家戈夫曼在深入研究庇护所里的精神病人的情况后指出,由于在庇护所里精神病 患者始终处于不良的同伴关系(指精神病患者长期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强烈 刺激性的互动关系)和“关护”关系(指庇护所里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精神病 患者的消极的、冷漠的的态度和严格管制精神病患者行为而导致医患人员隔阂、 紧张甚至敌视的关系),结果,并没有使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好转,相反,可能会 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也有社会人士关注到老人和残疾人因长期住院而产生的 种种不良后果,发现长期住院令那些残疾人等产生倚赖性、渐渐失去重新适应社

会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非住院化”运动开始兴起,回归社会的理论 也由此而产生。 回归社会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1、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及康复者等,他们多是社会上最脆弱及最无 依靠的群体,他们往往需要社区内正规或非正规的服务和照顾,去协助他们在社 区内继续过正常的生活。 2、社区照顾是让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福利服务对象回归社会的典型模式。 3、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尽量维持残疾人等有需要人士在社区内或其自然生活环 境内的独立生活,换言之,社区照顾表示提供合适的支援,让残疾人等社区人士 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上获得最大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 三、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这个概念最初由社会人类学家所创,早在于1940年,李察夫布 朗(Redcliffe-Brown)已经用“人际网络”去比喻社会结构。I954年英国人类学家 白恩士(Bams)采用了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去有效地分析一个挪威的渔村社区。 至今,社会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里受到广泛的重视及采纳,因为它能够提供
会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非住院化”运动开始兴起,回归社会的理论 也由此而产生。% g# k% s$ J5 y, c- |* V5 h 6 r. q; ~; U, w# `! G2 Z 回归社会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q5 l4 Y1 @ M, i/ ~8 Z 9 s6 M6 K2 A$ p; u+ {+ h. [ f- G 8 u1 V7 C+ M1 E, f$ ^ 1、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及康复者等,他们多是社会上最脆弱及最无 依靠的群体,他们往往需要社区内正规或非正规的服务和照顾,去协助他们在社 区内继续过正常的生活。 % g. q2 H [$ f) m, { 2、社区照顾是让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福利服务对象回归社会的典型模式。 3、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尽量维持残疾人等有需要人士在社区内或其自然生活环 境内的独立生活,换言之,社区照顾表示提供合适的支援,让残疾人等社区人士 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上获得最大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 I- U' o: s8 a& _0 f' t , Y9 f0 Q; [! X9 P# p+ I. D 三、社会网络理论$ I2 |5 I, F( v; C+ x& p1 Z* H0 c7 d 社会网络这个概念最初由社会人类学家所创,早在于 1940 年,李察夫-布 朗(Redcliffe-Brown)已经用“人际网络”去比喻社会结构。1954 年英国人类学家 白恩士(Barns)采用了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去有效地分析一个挪威的渔村社区。 至今,社会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里受到广泛的重视及采纳,因为它能够提供

一个系统的方法去分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加深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之间的相 互沟通模式及互动的理解 概括而言,社会网络理论有如下几个基本观点: 1、所谓社会网络通常是指一群人之间所存在的特定联系,而这些联系的 整体特点可以用作解释这群人的社会行为。或者也可以把社会网络视为一群人之 间的关系结构及他们之间所存在的交换关系及特定角色。 2、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常常联系在一起,网络大多数情况下都扮演支持 性的角色。社会支持网络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支持,通常被视为解决个人及社区 问题的“第一线”问题,因为当个人遇到问题时的第一个反应通常是寻求相熟或 亲密的人的协助,所以,社会支持网络无疑是补足正规社会服务的一种有效支持 模式。 3、一般而言,社会支持网络至少可以表现出两大方面的功能: (1)能够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社会网络中的支持可以在两个关键性时刻 介入,一个是在危机将会发生或刚发生后但在压力产生之前,社会支持可以帮助 个人去采取较乐观的态度或作较适当的准备工夫去减低压力的负面影响。另一方 面,社会支持也可以在压力产生后但病态形成前产生作用,帮助个人采取较积极
一个系统的方法去分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加深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之间的相 互沟通模式及互动的理解 概括而言,社会网络理论有如下几个基本观点:5 m8 Z+ H+ l; X/ n8 R t6 h % y0 y c+ I, m 4 Y% t9 S3 h6 y/ B$ `' C% f8 v7 [; E8 S 0 m1 J' R: p1 A" L6 I& u7 z5 Q, C( A 1、所谓社会网络通常是指一群人之间所存在的特定联系,而这些联系的 整体特点可以用作解释这群人的社会行为。或者也可以把社会网络视为一群人之 间的关系结构及他们之间所存在的交换关系及特定角色。 2、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常常联系在一起,网络大多数情况下都扮演支持 性的角色。社会支持网络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支持,通常被视为解决个人及社区 问题的“第一线”问题,因为当个人遇到问题时的第一个反应通常是寻求相熟或 亲密的人的协助,所以,社会支持网络无疑是补足正规社会服务的一种有效支持 模式。 ; Q- Y2 F4 H$ v9 y* w & x; f" z, c. J7 [4 |% \4 } 3、一般而言,社会支持网络至少可以表现出两大方面的功能:7 [# z7 o( \$ l0 M. D2 M 3 {$ }. p( z/ S2 H4 P- h (1)能够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社会网络中的支持可以在两个关键性时刻 介入,一个是在危机将会发生或刚发生后但在压力产生之前,社会支持可以帮助 个人去采取较乐观的态度或作较适当的准备工夫去减低压力的负面影响。另一方 面,社会支持也可以在压力产生后但病态形成前产生作用,帮助个人采取较积极

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或鼓励个人去执行适当的治疗程序。这些支持系统可以包括 亲戚、朋友、互助小组及邻舍关顾团体等,而所提供的支持可能包括心理及情绪 上的支持、协助日常生活上的细节、提供物质、金钱、技术及意见,等等。 (2)能够起直接及整体的保护作用。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个人融合进社会的 网络之中,因此而强化个人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帮助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当 个人确知他是生活在一个寓支持性及关怀性的社会网络中,而他也主观地感觉到 其他人时时刻刻都愿意提供适切的帮助时,他自然会感觉到自信、安全及可以控 制周围的环境。这种健康的心理状态也自然能够帮助个人增加对危机及疾病的防 卫性、预防问题及压力的产生。 4、社会工作在开展实务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一些社会网络介入策略来帮助个 人及群体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1)个人网络策略。这种最普遍被采用的策略,其重点在于强化服务对象的 现存人际关系及他所处身的环境内有发展潜力的成员的互助能力。 (2)自愿连结策略。这种介入策略是要帮助需要援手的人及可以提供协助的 辅助者之间建立联系,建立一对一的辅助关系。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将服务 对象与适当的辅助者配对,而这些辅助者通常是对某一些问题的处理较有经验及 较关心,以致能对需要辅助的服务对象提供适切的协助。 (3)互助网络。这种介人策略是把面对相同问题或具有相似兴趣或能力的人 聚合在一起,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促进他们互相支援的功能。采用互助策略时, 社会工作者可以尝试联系相同困难的服务对象成为互助小组,也可以把这些互助
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或鼓励个人去执行适当的治疗程序。这些支持系统可以包括 亲戚、朋友、互助小组及邻舍关顾团体等,而所提供的支持可能包括心理及情绪 上的支持、协助日常生活上的细节、提供物质、金钱、技术及意见,等等。9 y7 @- T3 L* V, j (2)能够起直接及整体的保护作用。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个人融合进社会的 网络之中,因此而强化个人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帮助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当 个人确知他是生活在一个寓支持性及关怀性的社会网络中,而他也主观地感觉到 其他人时时刻刻都愿意提供适切的帮助时,他自然会感觉到自信、安全及可以控 制周围的环境。这种健康的心理状态也自然能够帮助个人增加对危机及疾病的防 卫性、预防问题及压力的产生。 4、社会工作在开展实务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一些社会网络介入策略来帮助个 人及群体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9 N: E! C. R7 D+ A. ?" W1 T (1)个人网络策略。这种最普遍被采用的策略,其重点在于强化服务对象的 现存人际关系及他所处身的环境内有发展潜力的成员的互助能力。 & o; p! v/ z' S) m' F6 \ (2)自愿连结策略。这种介入策略是要帮助需要援手的人及可以提供协助的 辅助者之间建立联系,建立一对一的辅助关系。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将服务 对象与适当的辅助者配对,而这些辅助者通常是对某一些问题的处理较有经验及 较关心,以致能对需要辅助的服务对象提供适切的协助。 7 M2 M+ y! Q% q( g" D# x1 h (3)互助网络。这种介人策略是把面对相同问题或具有相似兴趣或能力的人 聚合在一起,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促进他们互相支援的功能。采用互助策略时, 社会工作者可以尝试联系相同困难的服务对象成为互助小组,也可以把这些互助

小组与社区内其他非正式组织联系成为网络,以达到互相支援及互相咨询的效 果。 (4)邻里援助网络。当采取这种介入策略时,社会服务机构通常以一个以地 域界定的的社区为基础,然后尽力识别当中所存在的非正式辅助网络及区内的 “自然辅助者”。这些自然辅助者可以在向邻里提供支援上扮演关键的角色。社会 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去强化区内的非正式自然网络,把分布区内的大小网络联系在 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邻里援助网络系统,帮助区内孤立无援的人士。 (5)社区授权网络。这种介入策略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一个聚合了非正式社区 领袖的讨论场所,借以有效地反映区内各种群体的意见及利益。社会工作者的任 务是去促进这些非正式领袖的沟通、联系及互助并建立网络,鼓励这些网络成员 去共同参与及关心区内问题,形成社区内申述问题及倡议社区政策改革的声 音。 除了上述理论,还有标签理论、增权理论等理论用以指导残疾人社会工作, 这些理论在本书的其他章节已有论述,在此不再介绍
小组与社区内其他非正式组织联系成为网络,以达到互相支援及互相咨询的效 果。, W9 @6 b' n' o1 i9 y% \2 H5 H- m (4)邻里援助网络。当采取这种介入策略时,社会服务机构通常以一个以地 域界定的的社区为基础,然后尽力识别当中所存在的非正式辅助网络及区内的 “自然辅助者”。这些自然辅助者可以在向邻里提供支援上扮演关键的角色。社会 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去强化区内的非正式自然网络,把分布区内的大小网络联系在 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邻里援助网络系统,帮助区内孤立无援的人士。 8 s% M$ M0 k: f+ l% ? (5)社区授权网络。这种介入策略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一个聚合了非正式社区 领袖的讨论场所,借以有效地反映区内各种群体的意见及利益。社会工作者的任 务是去促进这些非正式领袖的沟通、联系及互助并建立网络,鼓励这些网络成员 去共同参与及关心区内问题,形成社区内申述问题及倡议社区政策改革的声 音。 P9 n1 c* G. w# s 3 F7 L0 a% k7 v" R 除了上述理论,还有标签理论、增权理论等理论用以指导残疾人社会工作, 这些理论在本书的其他章节已有论述,在此不再介绍。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家庭社会工作材料——台湾省家庭暴力防治专业人员工作手册.doc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残疾人社会工作——残疾人认识模式和残疾人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残疾人社会工作——残疾人康复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残疾人社会工作——戏说艺术治疗.ppt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2年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真题及答案.doc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社会工作实务综合模拟题(中级).doc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社会工作实务教案2011-2012(一).docx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社会工作实务教案2011-2012(二).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社会工作实务教案2012-2013(负责人:许彦彬).doc
- 传奇人物阅读:任正非、俞敏洪、柳传志、杨元庆、张瑞敏、李东生、王石、王明夫、房子 潘石屹.pdf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介绍(MBA).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农村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中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变革.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农村家庭.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农民.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中国农村社会历史的演变.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负责人:张红).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 Rural Sociology.pdf
- 吉林大学:《民俗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全版,主讲:王晓平).ppt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医务社会工作材料——医务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医务社会工作材料——医务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人力资源的运用.doc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医务社会工作材料——医疗社会工作的现实社会需求.doc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完整讲稿,共十三章).ppt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导论.ppt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ppt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社会工作实务价值.ppt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介入.ppt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预估.ppt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评估.ppt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计划.ppt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接案.ppt
- 福州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授课教师:甘满堂).pdf
- 福州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导论.pdf
- 福州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一章 导论.doc
- 福州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二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doc
- 福州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三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doc
- 福州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四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准备与设计.doc
- 福州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五章 社会现象的测量.doc
- 福州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六章 抽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