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分子遗传学基础

第一章分子遗传学基础 生命的遗传形式是多样的。大到生态群体,小到 组织细胞,而目前我们所能探究的最微观的遗传 领域是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以及糖、脂类等 等。在这一章里,重点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遗 传物质的性质、特征,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通 过对经典实验的回顾,充分理解上述遗气学基础 理论和框架。结合新的研究进展,领会遗传信息 传递的规律和复杂性。本章要特别重视对经典实 验的逻辑分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第一章 分子遗传学基础 ⚫ 生命的遗传形式是多样的。大到生态群体,小到 组织细胞,而目前我们所能探究的最微观的遗传 领域是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以及糖、脂类等 等。在这一章里,重点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遗 传物质的性质、特征,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通 过对经典实验的回顾,充分理解上述遗气学基础 理论和框架。结合新的研究进展,领会遗传信息 传递的规律和复杂性。本章要特别重视对经典实 验的逻辑分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第一节遗传信息的载体 ●几乎与孟德尔发现遗传现象同时,1865年,瑞士 化学家米歇尔(P.Miescher)从病人的脓细胞中 分离出了核酸成分。但在当时人们并没有把核酸 与遗传现象联系起来。 ●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来明(A.Flemming) 在细胞核内发现了染色质。1903年,美国细胞学 家萨顿(W.S.Sutt。。)和德国实验胚胎学家博 韦里(T.H.Boveri)发现,细胞染色体的活动 方式与孟德尔所描述的遗传因子极为类似。1909 年,丹麦的植物遗传学家约翰逊 (w.L.Johannsen)提出“基因”一词,取代了 遗传因子
第一节遗传信息的载体 ⚫ 几乎与孟德尔发现遗传现象同时,1865年,瑞士 化学家米歇尔(P.Miescher)从病人的脓细胞中 分离出了核酸成分。但在当时人们并没有把核酸 与遗传现象联系起来。 ⚫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来明(A.Flemming) 在细胞核内发现了染色质。1903年,美国细胞学 家萨顿(W.S.Sutt。。)和德国实验胚胎学家博 韦里(T.H.Boveri)发现,细胞染色体的活动 方式与孟德尔所描述的遗传因子极为类似。1909 年,丹麦的植物遗传学家约翰逊 (w.L.Johannsen)提出“基因”一词,取代了 “遗传因子”

●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T.H.M。rsan)藉由果 蝇的研究,终于证明了基因的确存在于染色体上。 遗传物质这一抽象的概念才获得了物质的依托。然而,真 正确立DNA是遗传物质的,是两组科学家的重要实验 ∷ 一是:英国生物学家,格里夫兹(P.Griffith)所进行的细 菌转化实验(1928年),二是:是赫希(A.Hershey)与蔡 斯(M.chase)两位科学家进行的噬菌体侵染实验1952 年),他们相继证实了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而不是 蛋白质或其他的生物分子。 ● 1956年,格勒(A.Girer)和施拉姆(C.Scharum)的烟 草花叶病毒实验证明RNA亦可作为遗传物质
⚫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T.H.M。rsan)藉由果 蝇的研究,终于证明了基因的确存在于染色体上。 ⚫ 遗传物质这一抽象的概念才获得了物质的依托。然而,真 正确立DNA是遗传物质的,是两组科学家的重要实验: ⚫ 一是:英国生物学家,格里夫兹(P.Griffith)所进行的细 菌转化实验(1928年),二是:是赫希(A.Hershey)与蔡 斯(M.chase)两位科学家进行的噬菌体侵染实验(1952 年),他们相继证实了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而不是 蛋白质或其他的生物分子。 ⚫ 1956年,格勒(A.Girer)和施拉姆(C.Scharum)的烟 草花叶病毒实验证明RNA亦可作为遗传物质

细菌的转化 肺炎双球菌可分为S型和R型两种类型 (1)有毒性的,外表光滑的,简称S型(smooth),可 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但经热处理被杀死即丧失感 染能力. (2)无毒性的,外表是粗糙的,简称R型(rough), 感染小鼠不会令小鼠死亡 1928年格里费斯(Griffith)首次实现了细菌遗传性状 的定向转化。将肺炎双球菌的RⅡ型转化为SⅢ型, 其进行的实验如下: S型和R型可以按血清免疫反应不同,分成许多抗原型, SISⅡSⅢRIRⅡ等
一、细菌的转化 肺炎双球菌可分为S型和R型两种类型 (1)有毒性的,外表光滑的,简称S型(smooth),可 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但经热处理被杀死即丧失感 染能力. (2)无毒性的,外表是粗糙的,简称R型(rough), 感染小鼠不会令小鼠死亡. 1928年格里费斯(Griffith)首次实现了细菌遗传性状 的定向转化。将肺炎双球菌的RⅡ型转化为SⅢ型, 其进行的实验如下: S型和R 型可以按血清免疫反应不同,分成许多抗原型, SⅠSⅡSⅢ RⅠRⅡ等

(a) 888 888 活的有毒S型 死亡 S型活菌 b 活的无毒R型 活的 无肺炎球菌 (c) 888 加热 888 活的有毒S型 热灭活S型 活的 无肺炎球茵 肺炎球菌的转化试验 (d) 加热 活的有毒S型 热灭活S型(无毒 )q 死亡 S型活菌 十活的R型 (无毒)

结论: ●加热杀死的SⅢ型细菌可以使活的RⅡ型细 菌合成SⅢ型荚膜多糖而成为有毒细菌,这 种现象叫转化(transformation) ●10年后Avery等的体外转化实验,弄清转化 因子是DNA
结论: ⚫加热杀死的SⅢ型细菌可以使活的RⅡ 型细 菌合成SⅢ型荚膜多糖而成为有毒细菌,这 种现象叫转化(transformation)。 ⚫10年后Avery等的体外转化实验,弄清转化 因子是DNA

S菌株 杀死细菌分离提取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 DNA+DNase R菌株 R菌株 R菌株 R菌株 R菌株 R菌株 活 活 活 活 死亡 活 e的体外转化实验 R菌株 R菌株 R菌株 R菌株 ?菌株 S菌 R菌株

二、噬菌体的侵染 噬菌体是微小的细菌病毒,其中T,噬菌体 侵染大肠杆菌。绝大多数是含有DNA的病 毒,只有少数含有RNA的病毒。 ●1952年赫尔歇(Hershey)和索斯 (Chose)进行噬菌体侵染的分析实验如 图:
二、噬菌体的侵染 ⚫噬菌体是微小的细菌病毒,其中T2噬菌体 侵染大肠杆菌。绝大多数是含有DNA的病 毒,只有少数含有RNA的病毒。 ⚫1952年赫尔歇(Hershey)和索斯 (Chose)进行噬菌体侵染的分析实验 如 图:

● 1952年,赫希和蔡斯把宿主细菌分别培养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 1,宿主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就分别被3$和32P所标记。T2噬菌体由 壳蛋直和DNA组成,蛋质含有而不含有P,DNA含有而不 。赫希等人用T:噬菌还分脚長染被35和32P标记的细菌。,【 有 体在细菌的内增殖裂解后释 致出的子代噬菌体中1 3S标花细菌的噬園体蛋首液棕花,侵类32P标记细崮的噬菌体bN八 被标。接下来用被35$和32P记的噬菌体分别一 培养基 的细菌(培养1Qm后,经型烈薹荡使吸的娃菌体表面的城芬脱落 下 离父后脱落感汾悬浮在上清液中,菌连细胞沉迂底部 :d漾面躇禁 测 累雀威赛 镇我再 胞的同位素标记。 信 感 染的细菌测定军 远示,{ 素标记天多数同位32P标定信号出现美细胞内鹰1二2。 实验说明应体在得类细黄时进人细丙的主要分冕中 - DNA一附羞专到菌表面的是蛋名质。,司觅,在碰菌林的生结 DNA是起增殖产生字代的畅质。因此,再次证萌5NA是遗传物质
⚫ 1952年,赫希和蔡斯把宿主细菌分别培养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 中,宿主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就分别被35S和32P所标记。T2噬菌体由 外壳蛋白和DNA组成,蛋白质含有S而不含有P, DNA含有P而不含 有S。赫希等人用T:噬菌体分别去侵染被35S和32P标记的细菌。噬 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增殖,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侵染 35S标记细菌的噬菌体蛋白被标记,侵染32P标记细菌的噬菌体DNA 被标记。接下来用被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一般培养基 中的细菌,培养10min后,经剧烈震荡使吸附于菌体表面的成分脱落 下来,离心后,脱落成分悬浮在上清液中,菌体细胞沉于底部。测定 宿主细胞的同位素标记。对于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的细菌,测定 结果显示,宿主细胞内很少有同位素标记,而大多数35S标记信号出 现在含有宿主细胞表面附着物的上清液里面;对于用32P标记的噬菌 体感染的细菌,测定结果显示,宿主细胞的表面附着物中很少有同位 素标记,而大多数同位素32P标记信号出现在宿主细胞内(图1—2)。 这一实验说明,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内的主要成分是 DNA,而附着于细菌表面的是蛋白质。可见,在噬菌体的生活史中, DNA是引起增殖产生子代的物质。因此,再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 2P标记内核A 5s标记外壳蛋白 2 实验,证明02是遗传物质 隐菌体感染H 3 离心 外壳 噬菌体外壳 80%) 细菌 细菌 (32P:30瑞) 35S: 20%) (32p: 7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实验内容.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习题分析.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手册,共九个实验).doc
- 广东海洋大学:《动物繁殖学 Animal Reproduc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家畜繁殖学)第三章 动物生殖激素及其作用.ppt
-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pdf
- 华南农业大学:肉鸭饲料安全与技术(PPT讲稿,主讲:杨琳).ppt
- 广东海洋大学:《动物繁殖学 Animal Reproduc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家畜繁殖学)第四章 雄性动物生殖生理.ppt
- 广东海洋大学:《动物繁殖学 Animal Reproduc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家畜繁殖学)第一章 绪论(主讲:安立龙、巨向红).ppt
-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PPT讲稿)肉鸡品种的选择.ppt
- 呼吸调节(实验PPT)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ppt
- 《兽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消化系统检查 第一节 饮食欲及采食状态检查.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解剖学部分)运动系统(骨连结).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解剖学部分)绪论(赵慧英).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解剖学部分)中枢神经系统(systema nervosum centrale,CNS).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解剖学部分)雌性生殖系统(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雄性生殖系统(Male reproductive system).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解剖学部分)家禽解剖.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解剖学部分)结缔组织.ppt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家畜育种学)家畜选择的方法.ppt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家畜育种学)数量性状的选择(提高种畜选择成效的育种措施).ppt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家畜育种学)选择原理与方法.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动物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群体遗传学.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细胞遗传学基础.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基因表达与调控.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动物遗传操作.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非孟德尔遗传(non-Mendelian inheritance).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遗传与进化.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数量遗传学基础.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强巴央宗).ppt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A卷(试卷).doc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A卷(答案).doc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B卷(试卷).doc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B卷(答案).doc
-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作业习题.doc
- 西藏农牧学院:《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学 Processing and Storing of Forage》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共十二章).doc
- 西藏农牧学院:《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学 Processing and Storing of Forage》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苗彦军).doc
- 西藏农牧学院:《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学 Processing and Storing of Forage》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共十三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