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逻辑代数

第二章 逻辑代数 2.1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2.2 逻辑函数的化简 2.3 逻辑电路图、真值表与逻辑函数 的关系 本章小结
2.1 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2.2 逻辑函数的化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逻辑代数 2.3 逻辑电路图、真值表与逻辑函数 的关系

2.1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2.2.1逻辑代数中的变量和常量 1.逻辑变量是二元常量,只有两个值,即0和1。 2.逻辑变量的二值0和1不表示数值的大小,而是表示两 种对立的逻辑状态
2.1 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1.逻辑变量是二元常量,只有两个值,即 0 和 1 。 2.2.1 逻辑代数中的变量和常量 2.逻辑变量的二值 0 和 1 不表示数值的大小,而是表示两 种对立的逻辑状态

2.2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2.2.2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 1.常量和变量的逻辑加 A+0=A A+1=1 2.变量和常量的逻辑乘 A.0=0 A.1=A 3.变量和反变量的逻辑加和逻辑乘 A+A=1 4.4=0
A + 0 = A A + 1 = 1 2.2.2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 1.常量和变量的逻辑加 3.变量和反变量的逻辑加和逻辑乘 2.变量和常量的逻辑乘 A 0 0 A1 A A A 1 A A 0 2.2 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22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2.2.3逻辑代数基本定律 1.交换律 A+B=B+4 A·B=B.A 2.结合律 4+B+C=(4+B)+C=4+(B+C) A·BC=(A·B)C=A·(BC) 3.重叠律 A+A=A(A+A+A+..+A=A) A·A=A(A·A·A·..·A=A) 4.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1.交换律 3.重叠律 4.分配律 2.结合律 2.2.3 逻辑代数基本定律 A B B A A B B A A B C (A B) C A (B C) A BC (A B)C A(BC) A A A(A A A A A) A A A(A A A A A) A BC (A B)(A C) A(B C) A B AC 2.2 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2.2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5.吸收律 A+AB=A A·(A+B)=A 6.非非律 7=A A+A=1 A.A=0 7.反演律(又称摩根定律) A+B=A·B A+B+C+…=A.B.C… A·B=A+B AB.C…=A+B+C+…
5.吸收律 6.非非律 7.反演律(又称摩根定律) A AB A A(A B) A A A 1 A A 0 A B A B A B C A B C A BC A B C ; ) A A A B A B 2.2 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2.3 逻辑函数的化简 2.3.1化简的意义 1.几种不同的表达式 同一逻辑关系的逻辑函数不是唯一的,它可以有几种不 同表达式,异或、与或、与或非一非、与非一与非、或与非、 与或非、或非一或非。 2.最简式 所谓最简式,必须是乘积项最少,其次是满足乘积项最 少的条件下,每个乘积项中的变量个数为最少
2.3.1 化简的意义 1.几种不同的表达式 2.3 逻辑函数的化简 同一逻辑关系的逻辑函数不是唯一的,它可以有几种不 同表达式,异或、与或、与或非—非、与非—与非、或与非、 与或非、或非—或非。 2.最简式 所谓最简式,必须是乘积项最少,其次是满足乘积项最 少的条件下,每个乘积项中的变量个数为最少

逻辑函数式的常见形式 一个逻辑函数的表达式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种形式,并且 能互相转换。例如: L=AC+AB 与一或表达式 =(A+B)(A+C) 或一与表达式 =AC.AB 与非一与非表达式 =4+B+4+C 或非一或非表达式 =AC+AB 与一或一非表达式 其中,与一或表达式是逻辑函数的最基本表达形式
逻辑函数式的常见形式 一个逻辑函数的表达式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种形式,并且 能互相转换。例如: L AC AB 与——或表达式 (A B)(A C) 或——与表达式 AC AB 与非——与非表达式 A B A C 或非——或非表达式 AC AB 与——或——非表达式 其中,与—或表达式是逻辑函数的最基本表达形式

2.3逻辑函数的化简 2.3.2化简的方法 (1)并项法: 运用公式A十A=将两项合并为一项,消去一个变量。 例:L=A(BC+BC)+A(BC+BC) ABC+ABC+ABC+ABC =AB(C+C)+AB(C+C) =AB+AB =A(B+B)=A
2.3.2 化简的方法 2.3 逻辑函数的化简 AB AB (1)并项法: 运用公式 A A 1将两项合并为一项,消去一个变量。 例: L A(BC BC) A(BC BC) ABC ABC ABC ABC AB(C C) AB(C C) A(B B) A

(2)吸收法: 运用吸收律A+AB=A,消去多余的与项。 例:L=AB+AB(C+DE)=AB (3)消去法: 运用吸收律A+AB=A+B 消去多余因子。 例:L=A+AB+BE=A+B+BE=A+B+E (4)配项法: 先通过乘以(A+A) 或加上(AA) 增加必要的乘 积项,再用以上方法化简。 例:L=AB+AC+BCD=AB+AC+BCD(A+A) =AB+AC+ABCD+ABCD =AB+AC
(4)配项法: (2)吸收法: (3)消去法: 运用吸收律 A+AB=A,消去多余的与项。 L AB AB(C DE) 例: L A AB BE 例: AB 运用吸收律 A AB A B 消去多余因子。 A B BE A B E 先通过乘以 或加上 增加必要的乘 积项,再用以上方法化简。 (A A) (AA) 例: L AB AC BCD AB AC BCD(A A) AB AC ABCD ABCD AB AC

2.3逻辑函数的化简 2.3.3化简举例 [例2-1] 化简Y=AB+AB+AB+AB Y=AB+AB+4B+AB=A(B+B)+A(B+B)=A+A=1 [例2-2] 化简 Y=A+B+4B Y=4+B+4B=4+B+A=1+B=1 [例2-3]化简Y=AD+AD+AB+AC+BD Y=AB+AC+BC=AB+AC+(A+A)BC=AB+AC+ABC+ABC =(AB+ABC)+(AC+ACB)=AB+AC
2.3.3 化简举例 Y AB AB AB AB Y AB AB AB AB A(B B) A(B B) A A 1 [例 2-1] 化简 解 Y A B AB Y A B AB A B A 1 B 1 [例 2-3] 化简 解 [例2-2] 化简 解 Y AD AD AB AC BD AB ABC AC ACB AB AC Y AB AC BC AB AC A A BC AB AC ABC ABC ( ) ( ) ( ) 2.3 逻辑函数的化简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数字逻辑概论.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数字部分)实训大纲.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题库2(含答案).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含解答).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试卷4.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试卷3.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逻辑门电路(含解答).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时序逻辑电路(含解答).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组合逻辑电路(含解答).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触发器(含解答).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题库1(含答案).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试卷2.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习题)试卷1.pdf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指南,第3版).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媒体通信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课件讲稿)第五章 多媒体通信终端与系统.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媒体通信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课件讲稿)专题——多媒体网络未来趋势分析.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媒体通信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课件讲稿)第三章 多媒体同步机制.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媒体通信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课件讲稿)第四章 多媒体传输网络.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媒体通信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课件讲稿)专题——移动通信网的现状与趋势.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媒体通信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课件讲稿)专题——多媒体通信网络中的用户体验质量管理.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逻辑门电路.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集成触发器.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课程各章节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pdf
- 宣城市工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模拟电路部分)电路分析简介.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模拟电路部分)第一章 绪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模拟电路部分)第二章 运算放大器.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模拟电路部分)第三章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模拟电路部分)第四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模拟电路部分)第五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模拟电路部分)第六章 模拟集成电路.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模拟电路部分)第七章 反馈放大电路.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模拟电路部分)第九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模拟电路部分)总复习.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路分析基础)第一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章 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