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生物学(E类)》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E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ASC12307 32 学分 (Course Code (Credits) Hours) *课程名称 (中文)微生物学(E类) (英文)Microbiology 课程类型 Course Type】 专业基础类必修课 授课对橡 (Targe 农生大二学生,同时修读课程BI501 Audience) 授课语言 全中文 开课院系 农业与生物学院 (School) 先修课程 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学基后续课程 (Prerequisite) 础等 (post) 课程备斋人 课程网址 严亚贤 (Course (Instructor) Webpage)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发展史、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掌握微生 *课程简介(中 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关的研究技术,同时了解微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 及其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阐述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规律」 应用和研究方法,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营养、生长及控制、病毒等 (Description) 微生物系统发有与分类命名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 发现科学问题、探究科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The objectives of this course are to enable undergraduate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life activity regulations o 课程简介(英 ) microorganisms.have a good command of the basic concepts.theories and relevan (Description) research techniques of microbiology,and understand the new progress of microbiology esearch and its position and role in modern biology research.It mainly describes the regulations and rese methods of microorganism including microbial cell structure and function,nutrition and metabolism,growth and
《微生物学(E 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ASC12307 *学时 (Credit Hours) 32 *学分 (Credits) 2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中文)微生物学(E 类) (英文)Microbiology 课程类型 (Course Type) 专业基础类必修课 授课对象 (Target Audience) 农生大二学生,同时修读课程 BI501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全中文 *开课院系 (School) 农业与生物学院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学基 础等 后续课程 (post) *课程负责人 (Instructor) 严亚贤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课程简介(中 文) (Description)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发展史、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掌握微生 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关的研究技术,同时了解微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 及其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阐述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规律、 应用和研究方法,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营养、生长及控制、病毒学、 微生物系统发育与分类命名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 发现科学问题、探究科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课程简介(英 文) (Description) The objectives of this course are to enable undergraduate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life activity regulations of microorganisms, have a good command of the basic concepts, theories and relevant research techniques of microbiology, and understand the new progress of microbiology research and its position and role in modern biology research. It mainly describe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gulation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microorganisms, including microbial cel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growth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clearing learning objectives,stimul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 abilities to find scientific problems and explore scientific problems. 课程目标与内容(Course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了解并摆微生物学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原理。(B1、B2、 B3、 据微生物相关的研究方法、科学技术 课程目标B5) CoursObjec)4.学会将微生物相关知识和技术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 题、降快问题。(C2、C3、C5) ,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崇礼明德、身心利 塘的独立人格。(A1、A2、A3、A4、A5、D1、D2、D3、D4、D5) 装方 教学内容(要点) 学时 教学形式 作业及考课程思政融入对应课程目 核要求 点 标 了解微生物学发园 第一章绪 过程中的重大事 件:代表性人物的 2 多 完成课 人生观、团,2,3 论 讲授后作业 队合作 4,5 杰出贡献:微生物 的双刃剑作用。 教学内容进度 掌握革兰氏阳性茵 安排及对应课 和革兰氏阴性菌细 程目标Cas 胞壁结构的区别: Schedule&第二章微细胞壁结构与革兰 多媒 Requirements ®生物的结构氏染色的关系:到 10 授课 完成课价值观、课,2,3 后作业 学生分 挥细菌细胞的特殊 和预习 实守信 4,5 Course 与功能 阻展示 Objectives) 结构组成及其功 能:掌握几种缺壁 细胞的形态特征。 堂握不同类型培养 多媒体 第三章微基的用途和营养物 完成興 2 身心和谐的,2,3, 生物的营养质进入细菌细胞的 独立人格4,5 和预习 方式。 组展示 掌握微生物生长的 第四章微测定方法及生长曲 生物的生长 完成课 殖及其控的意义: 常规 投课利 4 人生观、价,2,3, 毒灭菌的方法:了 学生 作 4,5 和预习 制 组展示 解抗生素的作用机
control, systematics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virology, etc.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learing learning objectives, stimul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to find scientific problems and explore scientific problems. 课程目标与内容(Course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课程目标 (Course Object) 1.了解并掌握微生物学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原理。(B1、B2、 B3、B4、B5) 2.了解并掌握微生物相关的研究方法、科学技术。(B1、B2、B3、B4、B5) 3.了解并掌握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B1、B2、B3、B4、 B5) 4.学会将微生物相关知识和技术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C2、C3、C5) 5.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崇礼明德、身心和 谐的独立人格。(A1、A2、A3、A4、A5、D1、D2、D3、D4、D5) *教学内容进度 安排及对应课 程目标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 Course Objectives) 章节 教学内容(要点) 学时 教学形式 作业及考 核要求 课程思政融入 点 对应课程目 标 第一章 绪 论 了解微生物学发展 过程中的重大事 件;代表性人物 的 杰出贡献;微生物 的双刃剑作用。 2 多媒体 讲授 完成课 后作业 人生观、团 队合作 1,2,3, 4,5 第二章 微 生物的结构 与功能 掌握革兰氏阳性菌 和革兰氏阴性菌细 胞壁结构的区别; 细胞壁结构与革兰 氏染色的关系;掌 握细菌细胞的特殊 结构组成及其功 能;掌握几种缺壁 细胞的形态特征。 10 多媒体 授课和 学生分 组展示 完成课 后作业 和预习 价值观、诚 实守信 1,2,3, 4,5 第三章 微 生物的营养 掌握不同类型培养 基的用途和营养物 质进入细菌细胞的 方式。 2 多媒体 授课和 学生分 组展示 完成课 后作业 和预习 身心和谐的 独立人格 1,2,3, 4,5 第四章 微 生物的生长 繁殖及其控 制 掌握微生物生长的 测定方法及生长曲 线的意义;常规消 毒灭菌的方法;了 解抗生素的作用机 4 多媒体 授课和 学生分 组展示 完成课 后作业 和预习 人生观、价 值观 1,2,3, 4,5

理。 掌握病毒的构造和 化学组成、病壹的 复制特征及病毒的 分类和命名原则: 熟练掌握病毒分 五来州坊在第作剂 8 多媒你完成课典爱粗国、上23 授课 后作业 学生分 增殖性感染的基本 和预习 责任和担当4,5 以新型是 组展示 {SARS-CoV-2)为 例探究病毒的流行 特征。 握微生物系统进 第六章微化的进化尺依据: 了解细菌的命名原 生物的进 多媒体完成课 化、系统发 则:堂握细菌种 6 报课和后作业严谨治学、1,2,3, 育与分类鉴 型、亚型、菌株 学生分和总复饮水思源4,5 清型的概念 组展示 细菌分类鉴定的常 用方法。 注1:津议按职救学周周学时综排 相应章节的课程思政融入 根 实际情况填三 平时成绩:50%,包括出勒、课堂讨论、课后作业、主题汇报、科学探究等。 考核方式 主要考核学生课后自学程度、作业完成程度、查阅文献、分析与提炼文献、及口 头与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 (Grading) 2、考试成绩:50%,主要考核对微生物学的基本特性、基本原理等知识点的掌指 程度,以及灵活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微生物学鉴定和分析的能力。 数材.微生物学,汁萍等,高等数有出版社,2016年1月,第8版,978704044495 “教材或参考资 参考书: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4月,第4版, 料(Textbooks9787040521979 &Othe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Michael T.Madigan,Kelly S.Bender,Daniel H Materials) Buckley,W.Matthew Sattle y,David A.Stahl,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19 年4月,fifteenth edition,9781292235103 其它(More) 备注(Notes)
理。 第五章 病 毒 掌握病毒的构造和 化学组成、病毒的 复制特征及病毒的 分类和命名原则; 熟练掌握病毒分 离、培养、纯化和 鉴定方法;掌握非 增殖性感染的基本 概念,以新型冠状 病 毒 (SARS-CoV-2) 为 例探究病毒的流行 特征。 8 多媒体 授课和 学生分 组展示 完成课 后作业 和预习 热爱祖国、 责任和担当 1,2,3, 4,5 第六章 微 生 物 的 进 化、系统发 育与分类鉴 定 掌握微生物系统进 化的进化尺依据; 了解细菌的命名原 则;掌握细菌种、 型、亚型、菌株、 血清型的概念,及 细菌分类鉴定的常 用方法。 6 多媒体 授课和 学生分 组展示 完成课 后作业 和 总 复 习 严谨治学、 饮水思源 1,2,3, 4,5 注 1:建议按照教学周周学时编排。 注 2:相应章节的课程思政融入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考核方式 (Grading) 1、平时成绩:50%,包括出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主题汇报、科学探究等。 主要考核学生课后自学程度、作业完成程度、查阅文献、分析与提炼文献、及口 头与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 2、考试成绩:50%,主要考核对微生物学的基本特性、基本原理等知识点的掌握 程度,以及灵活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微生物学鉴定和分析的能力。 *教材或参考资 料 (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 教材:微生物学,沈萍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 1 月,第 8 版,9787040444957 参考书: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年 4 月,第 4 版, 9787040521979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Michael T. Madigan,Kelly S. Bender,Daniel H. Buckley,W. Matthew Sattle y,David A. Stahl,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19 年 4 月,fifteenth edition,9781292235103 其它(More) 备注(Notes)

备注说明: 1带内空为必填 2.课程简介字数为300500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 300-500 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普通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B类)》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遗传学实验(C类)》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PRP”项目(C类)》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主讲:刘文婷).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PDF.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细胞质膜.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细胞骨架.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0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1章 核糖体.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2章 细胞信号转导.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3章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4章 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5章 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6章 细胞死亡和细胞衰老.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7章 细胞的社会联系(细胞通讯、细胞连接、细胞粘着、细胞外基质).pdf
- 南方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药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