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讲义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第三节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第四节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第五节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 第五节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第一节概述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1、表面粗糙度:实际表面微观几何形丬 2、表面粗糙度与形状误差的区别 形状误差:宏观几何形状误差 表面粗糙度: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加工误差示意图 a)表面实际轮廓b)表而粗糙度 c》表面波度d》形状误差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第一节 概述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1、表面粗糙度:实际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2、表面粗糙度与形状误差的区别 形状误差:宏观几何形状误差 表面粗糙度: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二、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对摩擦和磨损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大一磨损大一寿命低 2、对配合性质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3、对疲劳强度的影响:表面越粗糙,疲劳强度越低 4、对接触刚度的影响:表面越粗糙,接触刚度越低 5、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粗糙的表面易造成表面锈蚀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二、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对摩擦和磨损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大—磨损大—寿 命低 2、对配合性质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3、对疲劳强度的影响:表面越粗糙,疲劳强度越低 4、对接触刚度的影响:表面越粗糙,接触刚度越低 5、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粗糙的表面易造成表面锈蚀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第二节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基本术语 1、实际轮廓:平面与实际表面相国 交所得的轮廓线 2、取样长度L:用来判别具有表面 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目的:限制、减弱几何形状误差及 实际轮廓 表面粗糙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橫向实际轮廓2实际表面 3、评定长度Ln:评定表面粗糙度 3加工纹理方向↓-平面 时所必须的一段长度。 般L。=5L 4、基准线:用以评定表面粗糙度 参数值大小的一条参考线 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一、基本术语 1、实际轮廓:平面与实际表面相 交所得的轮廓线 2、取样长度L:用来判别具有表面 粗糙度特征的 一段基准线长度。 目的:限制、减弱几何形状误差及 表面粗糙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评定长度Ln:评定表面粗糙度 时所必须的一段长度。 一 般Ln =5L 4、基准线:用以评定表面粗糙度 参数值大小的一条参考线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评定参数 、高度特性参数-主参数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 基准线的踔离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a=T ∑lp 特点;客观反映实际表面 升A 高度特征参数 轮廓峰瞑线2—轮廓谷底线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二、评定参数 1、高度特性参数----主参数 (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 基准线的距离 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a= 特点;客观反映实际表面。 = n i i y n 1 1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在一个取样长度内,实际轮廓上五个最 大轮廓峰高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R i=1 高度特征参数 1轮廓峰顶线2-轮廓谷底线 特点:测量、计算方便,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方面不如Ra全面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在一个取样长度内,实际轮廓上五个最 大轮廓峰高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Rz= + 特点:测量、计算方便,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方面不如Ra全面。 = 5 5 1 1 i pi y = 5 5 1 1 i vi y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3)轮廓最大高度Ry:在一个取样长度内,实际轮廓的峰顶线至谷 低线之间的距离 点:测量方便,所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更不全面 压A 高度特征参数 1—轮廓峰顶线2-轮廓谷底线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3) 轮廓最大高度Ry:在一个取样长度内,实际轮廓的峰顶线至谷 低线之间的距离。 特点:测量方便,所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更不全面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2、间距特征:形状特征参数-附加参数 (1)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n,取样长度内Smi的平均值 Sm:含有一个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b2 b1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2、间距特征:形状特征参数-----附加参数 (1) 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取样长度内Smi的平均值 Smi:含有一个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2)轮廓的单峰平均间距S:取样长度内Si的平均值 Si:两相邻轮廓单峰最高点在基准线上的投影长度 b2 b1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2) 轮廓的单峰平均间距S:取样长度内Si的平均值 Si:两相邻轮廓单峰最高点在基准线上的投影长度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3)轮廓支承长度率tp:取样长度内bi与取样长度的比值 bi:一平行与基准线的线与轮廓相截得到的截线长度 52 b1 说明:表面粗糙度一般只给出主要参数即可,主要参数不 能满足表面功能时,可选用附加参数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3) 轮廓支承长度率tp :取样长度内bi与取样长度的比值 bi:一平行与基准线的线与轮廓相截得到的截线长度 说明:表面粗糙度一般只给出主要参数即可,主要参数不 能满足表面功能时,可选用附加参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基础》第9章 轴系零件(顾淑群).ppt
- 《机械基础》第8章 常用机构(顾淑群).ppt
- 《机械基础》第7章 轮系和减速器(顾淑群).ppt
- 《机械基础》第6章 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顾淑群).ppt
- 《机械基础》第5章 普通螺旋传动(顾淑群).ppt
- 《机械基础》第4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顾淑群).ppt
- 《机械基础》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顾淑群).ppt
- 《机械基础》第2章 材料力学基础(2.4-2.5)圆轴扭转(顾淑群).ppt
- 《机械基础》第2章 材料力学基础(2.1-2.3)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顾淑群).ppt
- 《机械基础》第1章 静力学(顾淑群).ppt
- 《机械基础》第11章 气压传动(顾淑群).ppt
- 《机械基础》第10章 液压传动(顾淑群).ppt
- 清华大学:编译原理课件(英文译文)Chapter 3.5 Extended Notations:EBNFand Syntax Diagrams.ppt
- 《典型机械设计范例》讲义(续).ppt
- 《典型机械设计范例》讲义.ppt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九章 磨削.doc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八章 其他加工刀具.doc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六章 回转面加工刀具.doc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七章 平面及成形面 加工刀具.doc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三章 金属切削基本理论.doc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机械设计基础.pdf
- 《发动机》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习题答案.doc
- 《发动机》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库,试卷,无答案).doc
- 《发动机》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库)高级汽车修理工理论考试.doc
- 《发动机》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库)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论知识复习题.doc
- 《发动机》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库)汽车发动机试题库.doc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10章 CAN-BUS汽车多路信息传输系统.pdf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1章 绪论.pdf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2章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pdf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3章 点火系统的控制.pdf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4章 辅助控制.pdf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5章 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实例.pdf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6章 自动变速器.pdf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7章 汽车防滑与转向控制系统.pdf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8章 安全气囊.pdf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9章 其它控制系统.pdf
-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工程制图基础》第九章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杨小庆).ppt
-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工程制图基础》第十章 零件图(杨小庆).ppt
-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工程制图基础》第十一章 装配图(杨小庆).ppt
-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工程制图基础》目录(杨小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