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第9章 城市规划与管理

城市观州与
城市规划与管理 第9章

第9章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 与技术经济分析 91居住区的类型、规模、规划结构 及用地平衡 92居住区规划中的技术经济指标分 析与计算 93居住区住宅与配套总造价比例的 估算
第9章 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 与技术经济分析 9.1 居住区的类型、规模、规划结构 及用地平衡 9.2 居住区规划中的技术经济指标分 析与计算 9.3 居住区住宅与配套总造价比例的 估算

居住区规划的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或根很 据改建地区的用地大小来决定人口数量); 3拟定住宅建筑类型(包括单身宿舍)、层数比例、 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允许设置的生产性建筑) 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居住区规划的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或根 据改建地区的用地大小来决定人口数量); 3.拟定住宅建筑类型(包括单身宿舍)、层数比例、 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允许设置的生产性建筑) 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和布置方式; 6拟定公共绿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 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拟定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进行造价估算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和布置方式; 6.拟定公共绿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 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拟定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进行造价估算;

9.1居住区的类型、规模、规划结构 及用地平衡 91居住区的类型 9.12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 9.13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94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及用地平衡制指标
9.1 居住区的类型、规模、规划结构 及用地平衡 9.1.1 居住区的类型 9.1.2 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 9.1.3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9.1.4 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及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911居住区的类型 按建设条件的不同,居住区可分为:新建 居住区和城市旧居住区。 按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城市内的居住 区和独立的工矿企业居住区。 按住宅层数的不同又可分为低层(层~3 层)居住区,多层3层~6层居住区,中高层(7 层~9层)居住区,高层(大于等于10层)或各种 层数混合修建的居住区
9.1.1 居住区的类型 按建设条件的不同,居住区可分为:新建 居住区和城市旧居住区。 按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城市内的居住 区和独立的工矿企业居住区。 按住宅层数的不同又可分为低层(1层~3 层)居住区,多层(3层~6层)居住区,中高层(7 层~9层)居住区,高层(大于等于10层)或各种 层数混合修建的居住区

9.1.2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 居住区是指城市中由城市主要道路或自然分界 线所围合,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较完善 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 务设施的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根据目前我国城市状况规划时将居住区分成居 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泛指皆可称居住 区 新修订的《规范》规定,居住区、小区和组团 三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91规定
9.1.2 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 居住区是指城市中由城市主要道路或自然分界 线所围合,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较完善 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 务设施的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根据目前我国城市状况规划时将居住区分成居 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泛指皆可称居住 区。 新修订的《规范》规定,居住区、小区和组团 三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9.1规定

9.12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 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主要取决于以下 因素: 1设置居住区级的配套商业、文化、医疗等公共 服务设施和合理服务半径要求。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4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规模对居住区规模也有 定影响。 表9—2给出了我国城市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9.1.2 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 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主要取决于以下 因素: 1.设置居住区级的配套商业、文化、医疗等公共 服务设施和合理服务半径要求。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4.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规模对居住区规模也有一 定影响。 表9—2给出了我国城市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913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指根据居住区的功 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 道路和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号1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因素及小区、 组团的合理规模 2我国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举例
9.1.3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指根据居住区的功 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 道路和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1.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因素及小区、 组团的合理规模 2.我国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举例

1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因素及小区、组团的 合理规模 居民在居住区内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是影响居住区 规划结构的决定因素。 居住小区是指城市中由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 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 线为原则,并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满足该 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 居住生活聚居地区。居住组团是指城市中一般被小区 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居民所需 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1.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因素及小区、组团的 合理规模 居民在居住区内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是影响居住区 规划结构的决定因素。 居住小区是指城市中由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 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 线为原则,并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满足该 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 居住生活聚居地区。居住组团是指城市中一般被小区 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居民所需 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第三册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学)第1章 静止电荷的电场.ppt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第三册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学)第11章 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电磁辐射.ppt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第三册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学)第10章 电磁感应.ppt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第三册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学)第9章 磁场中的磁介质.ppt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第三册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学)第8章 磁场的源.ppt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第三册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学)第7章 磁力.ppt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第三册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学)第6章 恒定电流.ppt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第三册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学)第3章 电势.ppt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第三册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学)第4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ppt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第三册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学)第5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ppt
- 《管理方法》第十六讲 使计划工作富有成效.doc
- 《管理方法》第十二讲 目标管理.doc
- 《管理方法》第十五讲 战略和政策.doc
- 《管理方法》第十四讲 决策.doc
- 《管理方法》第十三讲 确定前提条件.doc
- 《管理方法》第十一讲 建立共同原景.doc
- 《管理方法》第十讲 计划的协调.doc
- 《管理方法》第九讲 计划的性质和含义.doc
- 《管理方法》第七讲 管理的系统方法.doc
- 《管理方法》第六讲 管理工作需要系统方法.doc
- 东北财经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第8章 城市建设用地管理及建设资金筹措.ppt
- 东北财经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第7章 城市规划与管理.ppt
- 东北财经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第5章 城市规划与管理.ppt
- 东北财经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第4章 城市规划与管理.ppt
- 东北财经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第6章 城市规划与管理.ppt
- 东北财经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第3章 城市规划与管理.ppt
- 东北财经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第2章 城市规划与管理.ppt
- 东北财经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第11章 城市规划与管理.ppt
- 东北财经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第1章 城市规划概述.ppt
- 东北财经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第10章 城市规划与管理.ppt
- 《PLC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ppt
-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第五讲 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二).ppt
-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第二讲 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ppt
-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第四讲 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一).ppt
- 《常用化合物物理化学》常数表.xls
- 清华大学:《运筹学》第一章 线性规划(熊中楷).ppt
- 清华大学:《运筹学》复习(熊中楷).ppt
- 上海交通大学:《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协同库存管理》论文(王海鹏).ppt
- 宗申集团:《选择供应商的决策支持系统》操作手册(熊中楷).ppt
- 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系:《运筹学》绪论(熊中楷).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