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与编码》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离散信源及其信息测度

第二章离散信源及其信息测度 第一节信源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第二节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第三节信息熵的基本性质 第四节离散无记忆的扩展信源 第五节离散平稳信源 第六节马尔可夫信源 第七节信源剩余度与自然语言的熵
第二章 离散信源及其信息测度 第一节 信源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第二节 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第三节 信息熵的基本性质 第四节 离散无记忆的扩展信源 第五节 离散平稳信源 第六节 马尔可夫信源 第七节 信源剩余度与自然语言的熵

第一节信源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在通信系统中,收信者在未收到信息以前, 对信源发出什么样的消息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的, 所以可以用随机变量、随机矢量或随机过程来描 述信源输出的消息,或者说用一个样本空间及其 概率测度来描述信源。 不同的信源根据其输出消息的不同的随机性 质进行分类
第一节 信源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在通信系统中,收信者在未收到信息以前, 对信源发出什么样的消息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的, 所以可以用随机变量、随机矢量或随机过程来描 述信源输出的消息,或者说用一个样本空间及其 概率测度来描述信源。 不同的信源根据其输出消息的不同的随机性 质进行分类

第一节信源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1、离散信源 数学模型如下: X q P P ∑ B1=1 i=1 集合Ⅹ中,包含该信源包含的所有可能输出 的消息,集合P中包含对应消息的概率密度,各 个消息的输出概率总和应该为1。 例:天气预报
第一节 信源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1、离散信源 数学模型如下: 1 2 1 2 ... ... q n X a a x P p p p = 1 1 q i i p = = 集合X中,包含该信源包含的所有可能输出 的消息,集合P中包含对应消息的概率密度,各 个消息的输出概率总和应该为1。 例:天气预报

第一节信源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2、连续信源 数学,模型如下: X (a,b) b p(x) p(x) p(x)dx=1 每次只输出一个消息,但消息的可能数目是无穷 多个 例:电压、温度等
第一节 信源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2、连续信源 数学,模型如下: ( , ) ( ) ( ) X a b p x p x = ( ) 1 b a p x dx = 每次只输出一个消息,但消息的可能数目是无穷 多个。 例:电压、温度等

第二节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1、自信息 我们认为,一个字符它所携带的信息量是和该字符 出现的概率有关,概率可以表征自信息量的大小 /(a1)=f[P(a1) 根据客观事实和人们的习惯概念,应满足 以下条件:
第二节 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1、自信息 我们认为,一个字符它所携带的信息量是和该字符 出现的概率有关,概率可以表征自信息量的大小 ( ) [ ( )] i i I a f P a = 根据客观事实和人们的习惯概念,应满足 以下条件:

第二节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1)f(P)应是先验概率的单调递减函数, 当a)>P{(a2)时 f(B)<f(P2) (2)当P(a)=1时f(P)=0 (3)当P(a)=0时f()= (4)两个独立事件的联合信息量应等于它们分别的信息量 之和
第二节 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2)当 ( ) 1 P ai = 时 ( ) 0 i f P = ( )i (3)当 ( ) 0 时 f P = P ai = (4)两个独立事件的联合信息量应等于它们分别的信息量 之和。 (1) 应是先验概率的单调递减函数, 即当 时 ( )i f p1 1 2 2 P a P a ( ) ( ) 1 2 f P f P ( ) ( )

第二节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从数学上证明这种函数形式是 对数函数,即: /(1)=log P(a,) (a)有两个含义: 1、当事件发生前,表示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2、当事件发生后,标是该事件所提供的信息量 自信息量的单位取决于对数所取的底,若以2 为底,单位为比特,以e为底,单位为奈特,以 0为底,单位为哈特,通常取比特为单位
第二节 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从数学上证明这种函数形式是 对数函数,即: 1 ( ) log ( ) i i I a P a = ( )i I a 有两个含义: 1、当事件发生前,表示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2、当事件发生后,标是该事件所提供的信息量. 自信息量的单位取决于对数所取的底,若以2 为底,单位为比特,以e为底,单位为奈特,以 10为底,单位为哈特,通常取比特为单位

第二节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例:设天气预报有两种消息,晴天和雨天,出现的概率 分别为14和34,我们分别用a1来表示晴天,以2来表 示雨天,则我们的信源模型如下 p(x)」|1/4,3/4 /(a4)=log4=2 /(a2)=log=0.415
第二节 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例:设天气预报有两种消息,晴天和雨天,出现的概率 分别为1/4和3/4,我们分别用 来表示晴天,以 来表 示雨天,则我们的信源模型如下: 1 a 2 a 1, 2 ( ) 1/ 4, 3/ 4 X a a p x = 1 I a( ) log 4 2 = = 2 4 ( ) log 0.415 3 I a = =

第二节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2、信息熵 我们定义自信息的数学期望为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H(X)=Eg-=∑P(a)gPa) 信息熵具有以下两种物理含义: 1、表示信源输出前信源的平均不确定性 2、表示信源输出后,每个符号所携带的 平均信息量
第二节 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我们定义自信息的数学期望为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1 1 ( ) [log ] ( )log ( ) ( ) q i i i i H X E P a P a p a = = = − 信息熵具有以下两种物理含义: 1、表示信源输出前信源的平均不确定性 2、表示信源输出后,每个符号所携带的 平均信息量 2、信息熵

第二节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例:天气预报,有两个信源 X p(x)」1/4,3/4Lp(x)」1/2,1/2 H(x1)=log4+-log=0.809 H(X,=log 2+log2=1 2 说明第二个信源的平均不确定性更大一些
例:天气预报,有两个信源 1 1, 2 ( ) 1/ 4, 3/ 4 X a a p x = 2 1, 2 ( ) 1/ 2, 1/ 2 X a a p x = 1 1 3 4 ( ) log 4 log 0.809 4 4 3 H X = + = 2 1 1 ( ) log 2 log 2 1 2 2 H X = + = 则: 说明第二个信源的平均不确定性更大一些 第二节 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与编码》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与编码》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无失真信源编码.ppt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目录.doc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九章 颜色视觉.doc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八章 纹理.doc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七章 运动视觉.doc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六章 表面方向的检测.doc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五章 距离信息的检测.doc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四章 边缘检测.doc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三章 基于推理的视觉理解.doc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二章 Marr关于视觉的计算理论.doc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一章 概述.doc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教材)附录B 摄象机模型和外极线几何.doc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教材)附录A 生物视觉信息处理.doc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 主动视觉与融合.pdf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光流分析.pdf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基于其它线索的三维信息恢复.pdf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立体视觉.pdf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计算机视觉中的空间关系(2/2)3.7 旋转运动 3.8 一般刚体运动.pdf
- 《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计算机视觉中的空间关系(1/2)3.1 成象模型与视觉坐标系 3.2 齐次坐标与N矢量 3.3 透视变换 3.4 平面对偶原理 3.5 直射变换、对射变换与标准极变换 3.6 平移运动.pdf
-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与编码》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ppt
-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与编码》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有噪信道编码.ppt
-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与编码》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5-5)纠错编码的基本思想.ppt
-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与编码》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5-3)循环码.ppt
-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与编码》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波形信源和波形信道.ppt
-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与编码》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ppt
- 北京科技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章 文件.ppt
- 北京科技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预备知识.ppt
- 北京科技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C语言基础.ppt
- 北京科技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ppt
- 北京科技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ppt
- 北京科技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ppt
- 北京科技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数组.ppt
- 北京科技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函数与预处理命令.ppt
- 北京科技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指针.ppt
- 北京科技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结构体与共用体.ppt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概论 1.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1.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状况(万麟瑞).ppt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概论 1.3 多媒体技术标准.ppt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2.1 音频处理技术.ppt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媒体信息处理技术(2.2)图像处理技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