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2016版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4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2016版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 直接性默写 1、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3、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4、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小园香径独徘徊。 6、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7、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8、绿树村边合, 9、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 10、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11、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泊秦淮近酒家。 13、正入万山圈子里, 14、常记溪亭日暮, 15、问渠那得清如许? 、理解性默写。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 是 2、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 之情的诗句是: 5、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 是 6、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表达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 7、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满怀壮志的情感的诗句是: 《〈世语新说〉两则》基础知识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乃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 一、 直接性默写。 1、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 3、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 4、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 5、 , 。小园香径独徘徊。 6、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7、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 8、绿树村边合, 。 9、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 。 10、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 11、何当共剪西窗烛, 。 12、 ,夜泊秦淮近酒家。 13、正入万山圈子里, 。 14、常记溪亭日暮, 。 15、问渠那得清如许? 。 二、理解性默写。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 是: 。 2、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 。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 之情的诗句是: 。 5、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 是: 。 6、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表达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 。 7、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满怀壮志的情感的诗句是: 。 《〈世语新说〉两则》基础知识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去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 顾: 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朝代)人 (姓名)组织 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 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与友期约(2)去后乃至(3)撒盐空中差可拟 (4)俄而雪骤 7、《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 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世说新语》两则·检测题 、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下车引之 (3)元方入门不顾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用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1)元方入门不顾 (2)友人便怒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课文默写。 (1)公欣然曰:“ 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 笑乐。 (2)元方曰 ”友人惭,下车引之 《论语十二则》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 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委: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 引:_________ 顾:_________ 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 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 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等要素。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 与友期约________⑵ 去后乃至________ ⑶ 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⑷ 俄而雪骤________ 7、《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 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说新语》两则·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下车引之 (3)元方入门不顾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用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1)元方入门不顾 (2)友人便怒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课文默写。 (1)公欣然曰:“________?”兄子胡儿曰:“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公大 笑乐。 (2)元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 《论语十二则》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 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温故而知新 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20《虽有佳肴》过关检测 (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8分 虽有佳肴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5、教然后知困( 6、然后能自反也( 、然后能自强也( 8、学学半( 9、教学相长也( 填空。34分 、《礼记》,又名《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 选集。相传为 (朝代) (人名)编撰。 2、“四书”是指《 “五经”是指《》 3、《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 系统性的 论 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 3、本文的中心句是( )。3分 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分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 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 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偵;求之地中,不更 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一寺临河干( (2)山门圮于河( (3)阅十余岁( (4)但知其一( 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3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温故.而知新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20 《虽有佳肴》 过关检测 (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8分 1、虽.有佳肴( ) 2、不知其旨.也( ) 3、虽有至道..( )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5、教然后知困.( ) 6、然后能自反.也 ( ) 7、然后能自强..也( ) 8、学.学半( ) 9、教学相长.也( ) 填空。34分 1、《礼记》,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 选集。相传为 (朝代) (人名)编撰。 2、“四书”是指《 》《 》《 》《 》。 “五经”是指《 》《 》《 》《 》《 》。 3、《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 系统性的 论 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 ” 等。 3、本文的中心句是( )。3分 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分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 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 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 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⑶阅.十余岁( ) ⑷但.知其一( ) 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1)如是再啮 古义:( 今义:( (2)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 今义:(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名段赏读: 只听得一个女子低低应了一声。绿竹翁道:“姑姑请看,这部琴谱可有些古怪?”那女 子又嗯了一声,琴音响起,调了调弦,停了一会儿,似是在将断了的琴弦换去,又调了调弦, 便奏了起来。初时所奏和绿竹翁相同,到后来越转越高,那琴韵竟然履险如夷,举重若轻, 毫不费力地便转了上去。 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 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 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 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 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 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淸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 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 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増,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 着间关乌语,彼鸣我和,渐渐的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 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萧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王元霸、岳不群 等虽都不懂音律,却也不禁心驰神醉。 (节选自金庸《笑傲江湖》《荷塘月色》中有两句经典的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4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 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6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 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7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岀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 朵

4 ⑴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名段赏读: 只听得一个女子低低应了一声。绿竹翁道:“姑姑请看,这部琴谱可有些古怪?”那女 子又嗯了一声,琴音响起,调了调弦,停了一会儿,似是在将断了的琴弦换去,又调了调弦, 便奏了起来。初时所奏和绿竹翁相同,到后来越转越高,那琴韵竟然履险如夷,举重若轻, 毫不费力地便转了上去。 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 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 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 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 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 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 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 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呜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 着间关乌语,彼呜我和,渐渐的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 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萧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王元霸、岳不群 等虽都不懂音律,却也不禁心驰神醉。 (节选自金庸《笑傲江湖》《荷塘月色》中有两句经典的 1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4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 5 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6 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 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7 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 朵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