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阵地卫生 5.3 第三节 露天工事卫生

第三节 露天工事卫生 露天工事主要有掩体、堑壕、散兵壕、交通壕等,防御枪弹和弹片对参战人 员的杀伤,并能削弱原子武器杀伤作用。堑壕、交通壕的结构深而窄,能够避免 光辐射烧伤,减轻冲击伤和核损伤。崖孔(猫儿洞)系在堑壕崖壁、兵器掩体崖壁 上挖成的单人或双人洞状掩体。崖孔由于跨度小、抗力大,故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一、露天工事的构筑要求 露天工事构筑上除应满足战术要求外,尽可能做到排水防潮、防寒、保暖和 妥善处理粪污。 (一) 排水防潮 堑壕、交通壕构筑在高地斜坡时,应在上坡距壕 2~5m 处挖截水沟,引水流 向低处,或设置过水槽将水引过堑壕、交通壕等。为排出壕内积水,壕底要有一 定纵向坡度,并在一侧构筑排水沟,将水引至壕外低凹处。如地形限制水不能自 然流出时,可在壕内较低处构筑集水井或渗水井。战壕内人员站的地方,可就便 用砖、石块、树皮、木板等垫起,并配发防水衣、防水靴,防止衣袜浸湿。 (二) 防寒保暖 露天工事冬季防寒,可在堑壕壁挖洞(又称崖孔、猫儿洞、壁龛),内铺塑料 布、木板、树枝、稻草等,可供战士轮流休息,并能避风寒,防潮湿。要适当地 配备皮大衣、毛皮鞋,并保持鞋袜干燥。尽可能供给热食。要求部队原地活动手 脚,增加御寒能力。 (三) 粪污处理 一般在班排阵地后方构筑坑式或沟式野战厕所。坑长 1.2m,宽 0.31m,深 O.8m,坑间距 O.61m,每个便坑同时可供两人使用。厕所便坑附近堆土和铲,以 便便后覆盖。在工事的支壕内挖筑小便池和渗坑,在可能条件下,厕所侧方设置 简易洗手架,以保证便后洗手。 垃圾坑要挖在堑壕外面或堑壕侧面。堑壕内可利用空炮弹箱做垃圾箱,于战 斗间隙及时倾倒,以免影响卫生。污水主要是挖污水坑利用土壤渗透进行处理。 二、战时露天工事内的卫生问题 (一) 预防浸渍足和战壕足 浸渍足易发于气温较高季节,进入阵地后阴雨连绵,在泥水中穿着鞋袜日以 继夜的构筑工事或坚守阵地时。由于双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脚受袜中与鞋里泥 沙摩擦,引起损伤发炎,出现红、肿、痛症状,继而溃烂。 战壕足是由于长时间暴露于持续的湿冷环境所致的足部非冻结性损伤。多发 于夏、秋或冬季,由于雨、雨加雪、或者积雪、冻土融化时,地面十分潮湿,战 士鞋袜潮湿,加以长时间蹲在战壕里,使脚部血液循环障碍,因而发生战壕足。 发病初期双脚感到寒冷,继而麻木,有时脚底有刺痛或钝痛感,伤员除行动困难 外,双脚红肿、继而苍白,以后伤处出现点状出血、水肿和水疤,严重都可在浅 层发生组织坏死等症状。 (二) 注意个人卫生 野战防御工事居住条件差,长期防守部队要及时轮换休整,组织教育部队加 强日常卫生整顿,夏季部队可就地取材构筑简易的淋浴设备。 外军采用小型淋浴装置送到前沿阵地,供一个连队使用。这种小型装置燃料
第三节 露天工事卫生 露天工事主要有掩体、堑壕、散兵壕、交通壕等,防御枪弹和弹片对参战人 员的杀伤,并能削弱原子武器杀伤作用。堑壕、交通壕的结构深而窄,能够避免 光辐射烧伤,减轻冲击伤和核损伤。崖孔(猫儿洞)系在堑壕崖壁、兵器掩体崖壁 上挖成的单人或双人洞状掩体。崖孔由于跨度小、抗力大,故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一、露天工事的构筑要求 露天工事构筑上除应满足战术要求外,尽可能做到排水防潮、防寒、保暖和 妥善处理粪污。 (一) 排水防潮 堑壕、交通壕构筑在高地斜坡时,应在上坡距壕 2~5m 处挖截水沟,引水流 向低处,或设置过水槽将水引过堑壕、交通壕等。为排出壕内积水,壕底要有一 定纵向坡度,并在一侧构筑排水沟,将水引至壕外低凹处。如地形限制水不能自 然流出时,可在壕内较低处构筑集水井或渗水井。战壕内人员站的地方,可就便 用砖、石块、树皮、木板等垫起,并配发防水衣、防水靴,防止衣袜浸湿。 (二) 防寒保暖 露天工事冬季防寒,可在堑壕壁挖洞(又称崖孔、猫儿洞、壁龛),内铺塑料 布、木板、树枝、稻草等,可供战士轮流休息,并能避风寒,防潮湿。要适当地 配备皮大衣、毛皮鞋,并保持鞋袜干燥。尽可能供给热食。要求部队原地活动手 脚,增加御寒能力。 (三) 粪污处理 一般在班排阵地后方构筑坑式或沟式野战厕所。坑长 1.2m,宽 0.31m,深 O.8m,坑间距 O.61m,每个便坑同时可供两人使用。厕所便坑附近堆土和铲,以 便便后覆盖。在工事的支壕内挖筑小便池和渗坑,在可能条件下,厕所侧方设置 简易洗手架,以保证便后洗手。 垃圾坑要挖在堑壕外面或堑壕侧面。堑壕内可利用空炮弹箱做垃圾箱,于战 斗间隙及时倾倒,以免影响卫生。污水主要是挖污水坑利用土壤渗透进行处理。 二、战时露天工事内的卫生问题 (一) 预防浸渍足和战壕足 浸渍足易发于气温较高季节,进入阵地后阴雨连绵,在泥水中穿着鞋袜日以 继夜的构筑工事或坚守阵地时。由于双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脚受袜中与鞋里泥 沙摩擦,引起损伤发炎,出现红、肿、痛症状,继而溃烂。 战壕足是由于长时间暴露于持续的湿冷环境所致的足部非冻结性损伤。多发 于夏、秋或冬季,由于雨、雨加雪、或者积雪、冻土融化时,地面十分潮湿,战 士鞋袜潮湿,加以长时间蹲在战壕里,使脚部血液循环障碍,因而发生战壕足。 发病初期双脚感到寒冷,继而麻木,有时脚底有刺痛或钝痛感,伤员除行动困难 外,双脚红肿、继而苍白,以后伤处出现点状出血、水肿和水疤,严重都可在浅 层发生组织坏死等症状。 (二) 注意个人卫生 野战防御工事居住条件差,长期防守部队要及时轮换休整,组织教育部队加 强日常卫生整顿,夏季部队可就地取材构筑简易的淋浴设备。 外军采用小型淋浴装置送到前沿阵地,供一个连队使用。这种小型装置燃料

较易解决,机动性高,容易隐蔽,不象大型淋浴受到道路的限制。为解决战场上 或缺水地区的洗澡问题,我军研制成功一种在缺水情况擦拭全身、除去皮肤污垢 的“皮肤清洗剂”。这种药剂是棕黄色液体,主要由中性表面活性剂、防腐剂、 香料等组成;使用时取 2.5g,加水 0.5kg,沾湿毛巾后在全身上下反复擦拭,擦 后不必用水冲洗。此药剂在实际应用中战士反映很好。 (三) 做好饮水与饮食卫生 前沿阵地尽量利用当地水源,为防止敌人投毒应保护好水源。如果没有可利 用水源应修建水泥贮水池或利用就便器材贮水,也可利用塑料布、篷布等收集雨 水,以备缺水时饮用。阵地上水质主要改善措施是澄清与消毒。澄清主要是在容 器内采取混凝沉淀的办法;消毒主要用氯制剂等在容器内消毒,但消毒后氯味较 大,必须除氯后方可饮用。条件允许应尽量供应开水。 防御作战,由于受特殊条件制约,指战员食品供给往往没有可靠保障,各级 卫生人员必须指导炊事员作好阵地食品卫生工作。 严禁食用腐败变质食品;缴获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食用;罐头食品用前 检查,并一次用完;严禁食用不认识的野菜、野果和蕈类。有条件时每日应送三 次热菜、热饭,条件不允许时,可送两次,中间可用军用干粮、罐头或其他糕点 补充。原则上不食用剩菜、剩饭
较易解决,机动性高,容易隐蔽,不象大型淋浴受到道路的限制。为解决战场上 或缺水地区的洗澡问题,我军研制成功一种在缺水情况擦拭全身、除去皮肤污垢 的“皮肤清洗剂”。这种药剂是棕黄色液体,主要由中性表面活性剂、防腐剂、 香料等组成;使用时取 2.5g,加水 0.5kg,沾湿毛巾后在全身上下反复擦拭,擦 后不必用水冲洗。此药剂在实际应用中战士反映很好。 (三) 做好饮水与饮食卫生 前沿阵地尽量利用当地水源,为防止敌人投毒应保护好水源。如果没有可利 用水源应修建水泥贮水池或利用就便器材贮水,也可利用塑料布、篷布等收集雨 水,以备缺水时饮用。阵地上水质主要改善措施是澄清与消毒。澄清主要是在容 器内采取混凝沉淀的办法;消毒主要用氯制剂等在容器内消毒,但消毒后氯味较 大,必须除氯后方可饮用。条件允许应尽量供应开水。 防御作战,由于受特殊条件制约,指战员食品供给往往没有可靠保障,各级 卫生人员必须指导炊事员作好阵地食品卫生工作。 严禁食用腐败变质食品;缴获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食用;罐头食品用前 检查,并一次用完;严禁食用不认识的野菜、野果和蕈类。有条件时每日应送三 次热菜、热饭,条件不允许时,可送两次,中间可用军用干粮、罐头或其他糕点 补充。原则上不食用剩菜、剩饭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阵地卫生 5.2 第二节 其他掩蔽工事卫生.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阵地卫生 5.1 第一节 坑道进驻卫生.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营区卫生 4.5 第五节 野营卫生.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营区卫生 4.4 第四节 营区的绿化.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营区卫生 4.3 第三节 营区公共设施的卫生要求.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营区卫生 4.2 第二节 营舍卫生.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营区卫生 4.1 第一节 营区建筑卫生.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给水卫生 3.6 第六节 特殊条件下给水.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给水卫生 3.5 第五节 军队给水卫生.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给水卫生 3.4 第四节 饮用水处理.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给水卫生 3.3 第三节 水质.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给水卫生 3.2 第二节 水源.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给水卫生 3.1 第一节 饮水与健康.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空气与气象卫生 2.7 第七节 吸烟与健康.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空气与气象卫生 2.6 第六节 室内空气的污染与评价.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空气与气象卫生 2.5 第五节 空气污染与健康.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空气与气象卫生 2.4 第四节 空气离子化.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空气与气象卫生 2.3 第三节 气象因素及其卫生学意义.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空气与气象卫生 2.2 第二节 太阳辐射的生物学效应.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空气与气象卫生 2.1 第一节 概述.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阵地卫生 5.4 第四节 战场尸体处理.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壤卫生与污物处理 6.1 第一节 土壤的性状与人体健康.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壤卫生与污物处理 6.2 第二节 土壤卫生.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壤卫生与污物处理 6.3 第三节 土壤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壤卫生与污物处理 6.4 第四节 垃圾与粪污的处理.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土壤卫生与污物处理 6.5 第五节 污水处理.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 7.1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环境污染.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 7.2 第二节 环境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 7.3 第三节 污染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影响因素.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 7.4 第四节 环境污染引起的急性中毒危害.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 7.5 第五节 环境污染引起的慢性中毒危害.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 7.6 第六节 重要环境污染物.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环境卫生标准 8.1 第一节 环境卫生标准概述.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环境卫生标准 8.2 第二节 环境卫生标准制订的依据、原则和方法.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环境卫生标准 8.3 第三节 关于致癌物质卫生标准.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环境卫生标准 8.4 第四节 安全系数.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环境卫生标准 8.5 第五节 我国的环境标准.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9.1 第一节 环境监测.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9.2 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pdf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9.3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