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阜阳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3
文件大小:17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 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研究者通过观察在自然情境中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以 判断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是创设一定条件从而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心理学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 悠久的过去,但却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 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 家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对人和人之间的心理差异、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德育心理和教师 心理等,作了很多有价值的论述。稍后(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写的《灵 魂论》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较早的一部系统的心理学专著。1590年,德国麻堡大学教授 葛克尔率先用《心理学》表明自己的著作。但此时心理学仍未成为独立的学科。许多世纪以 来,心理学都是包含在哲学之中的。心理学问题大都由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来研究 说它年轻,不仅因为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仅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而且还因为它的 些理论和方法至今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 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 然而,心理学诞生的一百二十年也是飞速发展的一百二十年,今天,心理学不仅已经形 成了自身的庞大学科体系,而且在整个科学大厦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二十世纪四十年 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和渗透到许多领域 从而进一步显示了心理学的真正价值和生命力。 那么,心理学究竟研究哪些问题呢?也就是说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这是我们必须首 先回答的问题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探索领域,它揭示自己探索领域内的事物或现 象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从而达到为社会实践服务的目的.心理学也不例外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现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只要在清醒状态,随时都有心理活动发生。 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总会触到不同的物体,嗅到不同的气味,看到不同的颜 色,听到不同的声音,尝到不同的滋味;也会回忆起激动心弦的往事,想象着光辉灿烂的未 来;也会发现、思考和解决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人、对事总有自己的态 度,或者喜欢和高兴,或者讨厌和痛恨:在工作、学习和劳动中,总是表现出积极或消极 有无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气质和性格,这种或那种兴趣和能力。所有这 些,都是在我们生活实践中经常发生的心理现象 心理活动极为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为研究方便起见,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分成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主要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 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研究者通过观察在自然情境中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以 判断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是创设一定条件从而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心理学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 悠久的过去,但却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 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 家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对人和人之间的心理差异、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德育心理和教师 心理等,作了很多有价值的论述。稍后(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写的《灵 魂论》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较早的一部系统的心理学专著。1590 年,德国麻堡大学教授 葛克尔率先用《心理学》表明自己的著作。但此时心理学仍未成为独立的学科。许多世纪以 来,心理学都是包含在哲学之中的。心理学问题大都由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来研究。 说它年轻,不仅因为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仅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而且还因为它的 一些理论和方法至今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1879 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 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 来。 然而,心理学诞生的一百二十年也是飞速发展的一百二十年,今天,心理学不仅已经形 成了自身的庞大学科体系,而且在整个科学大厦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二十世纪四十年 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和渗透到许多领域, 从而进一步显示了心理学的真正价值和生命力。 那么,心理学究竟研究哪些问题呢?也就是说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这是我们必须首 先回答的问题。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探索领域,它揭示自己探索领域内的事物或现 象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从而达到为社会实践服务的目的.心理学也不例外。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现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只要在清醒状态,随时都有心理活动发生。 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总会触到不同的物体,嗅到不同的气味,看到不同的颜 色,听到不同的声音,尝到不同的滋味;也会回忆起激动心弦的往事,想象着光辉灿烂的未 来;也会发现、思考和解决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人、对事总有自己的态 度,或者喜欢和高兴,或者讨厌和痛恨;在工作、学习和劳动中,总是表现出积极或消极, 有无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气质和性格,这种或那种兴趣和能力。所有这 些,都是在我们生活实践中经常发生的心理现象。 心理活动极为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为研究方便起见,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分成

三大类: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 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简称之为心理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是通过自己的耳、目、口、鼻、舌、身等感觉器 官进行的。如,当我们站在校园里,看见学生朝气蓬勃地进行文体活动,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闻到扑鼻的花香,感到太阳的温暖、和风的凉爽时;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记住或回忆学过的 地理知识,想象自己未曾见的沙漠、海洋、火山、月球的形象。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时,这 些“看到”、“听到”、“闻到”、“记忆”、“想象”、“思考”等心理活动都是人们的认识过程 人们在实践中正是通过认识过程去辨别事物、思考问题、积累经验、展望未来的。学生的学 习活动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所认识的事物并不是冷漠无情、无动于衷的,而 是有着鲜明的态度体验,充满着情感色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总会伴随着喜、怒、哀 乐、惧等各种各样的情绪或情感的体验,并根据自己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态度,或者“喜 爱”、“愉快”,或者“烦恼”、“厌恶”,这就是情感过程。情感是以情绪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 离开情绪,情感将无法存在和发展,所以情感过程也称之为情绪和情感过程。 与认识过程比较,情绪和情感过程在更大程度上受主体的需要等主观心理因素的制约, 其反映结果带有更大的主观性,有时甚至难以用语言来准确描述和表达,具有更为明显的个 体差异性。 意志过程:人不仅能够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某种态度体验,而且还能根据对客观事物 及其规律的认识在活动中自觉地改造世界。人们自觉地确定一定的目的,制定计划或方案, 在行动中排除各种障碍,克服种种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之为意志过程。 意志是人的积极能动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心理过程。如果说认识是从物质事 实向精神事实转变的过程,意志则是从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转变的过程。离开意志过程,人 类的一切文化和文明产物都将是不可思议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并不是彼此孤立隔绝地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统一在一起的。第一,情感和意志以认识为基础。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和“知 之深,爱之切”就意味着情感受认识的制约:而“知识就是力量”则表明认识对意志行动的 影响。第二,人的情感和意志也对认识活动产生某种影响。积极的情感、锐意进取的精神可 以对认识活动起到促进或推动作用;相反,消极的情感、萎靡不振、畏难苟安的心态就必然 会阻碍人的认识活动。第三,就情感和意志关系而言,二者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情 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而人的意志也可以调节、控制 自己的情感。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了人们极其复杂的心理生活。 二、个性心理 人的心理不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心理过程,而且还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差异。在心理 学的范围内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它是先天素质、生活条件、教育培养、实践活 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个人漫长的生活道路和错综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凝聚物或积 淀物,记录着每个人的生活史。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人的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在于在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即以观念的形态存在 于头脑之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目的性。活动目的的形成和设定是在既有的认知基础上和个 性倾向性的支配调节下实现的。作为个性的一个基本方面,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动 力、内部诱因和调节控制系统,属于个性结构中比较活跃的动态因素。它制约着人对周围世 界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方式的选择性,决定着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社会方向和社会价值。个 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和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几个方面。需要是个性倾向性 的基本结构成分。个性倾向性的其他结构成分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个性本身就是在不

三大类: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 一、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简称之为心理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是通过自己的耳、目、口、鼻、舌、身等感觉器 官进行的。如,当我们站在校园里,看见学生朝气蓬勃地进行文体活动,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闻到扑鼻的花香,感到太阳的温暖、和风的凉爽时;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记住或回忆学过的 地理知识,想象自己未曾见的沙漠、海洋、火山、月球的形象。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时,这 些“看到”、“听到”、“闻到”、“记忆”、“想象”、“思考”等心理活动都是人们的认识过程。 人们在实践中正是通过认识过程去辨别事物、思考问题、积累经验、展望未来的。学生的学 习活动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所认识的事物并不是冷漠无情、无动于衷的,而 是有着鲜明的态度体验,充满着情感色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总会伴随着喜、怒、哀、 乐、惧等各种各样的情绪或情感的体验,并根据自己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态度,或者“喜 爱”、“愉快”,或者“烦恼”、“厌恶”,这就是情感过程。情感是以情绪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 离开情绪,情感将无法存在和发展,所以情感过程也称之为情绪和情感过程。 与认识过程比较,情绪和情感过程在更大程度上受主体的需要等主观心理因素的制约, 其反映结果带有更大的主观性,有时甚至难以用语言来准确描述和表达,具有更为明显的个 体差异性。 意志过程:人不仅能够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某种态度体验,而且还能根据对客观事物 及其规律的认识在活动中自觉地改造世界。人们自觉地确定一定的目的,制定计划或方案, 在行动中排除各种障碍,克服种种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之为意志过程。 意志是人的积极能动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心理过程。如果说认识是从物质事 实向精神事实转变的过程,意志则是从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转变的过程。离开意志过程,人 类的一切文化和文明产物都将是不可思议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并不是彼此孤立隔绝地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统一在一起的。第一,情感和意志以认识为基础。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和“知 之深,爱之切”就意味着情感受认识的制约;而“知识就是力量”则表明认识对意志行动的 影响。第二,人的情感和意志也对认识活动产生某种影响。积极的情感、锐意进取的精神可 以对认识活动起到促进或推动作用;相反,消极的情感、萎靡不振、畏难苟安的心态就必然 会阻碍人的认识活动。第三,就情感和意志关系而言,二者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情 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而人的意志也可以调节、控制 自己的情感。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了人们极其复杂的心理生活。 二、个性心理 人的心理不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心理过程,而且还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差异。在心理 学的范围内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它是先天素质、生活条件、教育培养、实践活 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个人漫长的生活道路和错综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凝聚物或积 淀物,记录着每个人的生活史。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人的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在于在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即以观念的形态存在 于头脑之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目的性。活动目的的形成和设定是在既有的认知基础上和个 性倾向性的支配调节下实现的。作为个性的一个基本方面,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动 力、内部诱因和调节控制系统,属于个性结构中比较活跃的动态因素。它制约着人对周围世 界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方式的选择性,决定着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社会方向和社会价值。个 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和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几个方面。需要是个性倾向性 的基本结构成分。个性倾向性的其他结构成分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个性本身就是在不

断地产生和满足各种需要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般说来,心理学着重研究个性 倾向性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等几个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过 程是人人共有的,但心理过程在每一个具体人身上都带有个人的特点。例如,有人记得快 记得牢,有人记得慢、忘得快:有人思维灵活,有人思维呆板。像这些表现在认知及其活动 效率方面的不同特点就是能力的差异。有人性情暴躁,易于激动,有人温和,不易发脾气 有人情感深沉,动作有力,有人心境易变,行动不定。像这些表现在情感、情绪等心理活动 动力方面的不同特点就是气质的差异。有人主动进取,有人被动不前;有人机智果断,有人 优柔寡断。有人谦虚谨慎,有人自高自大。像这些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就是 性格的差异。如此等等。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指人的心理现象是千差万别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特有的心理特点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了人的个性心理,一个人在不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心 理活动的历史和品质,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在阶级社会里,个性的某些因素往往带有阶级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在人的实际的心理生活中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个性心理是在实践 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心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在当前的认 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对心理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使之带有个人的 色彩。因此,个性心理与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两个侧面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 了一个人完整的心理面貌,实现着心理生活。 、心理状态 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这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状态。如思 维过程中的灵感状态、迟疑状态或顿悟状态:认识过程中的聚精会神状态和注意涣散状态 情绪过程中的心境状态和激情状态;意志过程中的信心状态和犹豫状态等等,都是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的相对稳定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它既 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动态、变化,也不同于心理特征那样持久、稳定。如果某类心理状态反复 出现,并且持续时间也愈来愈长,那么这类心理状态就有可能转化为个性心理特征。例如, 一个人经常做事如漫不经心,久而久之,这个人就可能会形成粗心大意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是既有区别而又密切联系的。它们构成了心理学研究对 象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节心理学的体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并逐步走向成熟。它们都在为完成 心理学基本任务做出各自的贡献,同时也担负着特殊的使命。根据它们肩负的任务的不同, 可以大致把各分支心理学划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大领域 基础性心理学 基础性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科学中与各分支心理学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方法问 题,以及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基础性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在于构建理论体系、积累知 识素材、完善研究方法,从而对应用研究发挥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作用并且不断地提供新 的知识资源。它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 1.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 律,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的一般规律;人的需要、动机以及各种心理特性的一般规律等 普通心理学为各分支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概括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也是学生 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断地产生和满足各种需要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般说来,心理学着重研究个性 倾向性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等几个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过 程是人人共有的,但心理过程在每—个具体人身上都带有个人的特点。例如,有人记得快、 记得牢,有人记得慢、忘得快;有人思维灵活,有人思维呆板。像这些表现在认知及其活动 效率方面的不同特点就是能力的差异。有人性情暴躁,易于激动,有人温和,不易发脾气; 有人情感深沉,动作有力,有人心境易变,行动不定。像这些表现在情感、情绪等心理活动 动力方面的不同特点就是气质的差异。有人主动进取,有人被动不前;有人机智果断,有人 优柔寡断。有人谦虚谨慎,有人自高自大。像这些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就是 性格的差异。如此等等。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指人的心理现象是千差万别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特有的心理特点。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了人的个性心理,一个人在不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心 理活动的历史和品质,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在阶级社会里,个性的某些因素往往带有阶级 性。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在人的实际的心理生活中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个性心理是在实践 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心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在当前的认 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对心理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使之带有个人的 色彩。因此,个性心理与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两个侧面.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 了一个人完整的心理面貌,实现着心理生活。 三、心理状态 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这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状态。如思 维过程中的灵感状态、迟疑状态或顿悟状态;认识过程中的聚精会神状态和注意涣散状态; 情绪过程中的心境状态和激情状态;意志过程中的信心状态和犹豫状态等等,都是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的相对稳定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它既 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动态、变化,也不同于心理特征那样持久、稳定。如果某类心理状态反复 出现,并且持续时间也愈来愈长,那么这类心理状态就有可能转化为个性心理特征。例如, 一个人经常做事如漫不经心,久而久之, 这个人就可能会形成粗心大意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是既有区别而又密切联系的。它们构成了心理学研究对 象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节 心理学的体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并逐步走向成熟。它们都在为完成 心理学基本任务做出各自的贡献,同时也担负着特殊的使命。根据它们肩负的任务的不同, 可以大致把各分支心理学划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大领域。 一、基础性心理学 基础性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科学中与各分支心理学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方法问 题,以及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基础性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在于构建理论体系、积累知 识素材、完善研究方法,从而对应用研究发挥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作用并且不断地提供新 的知识资源。它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 1.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 律,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的一般规律;人的需要、动机以及各种心理特性的一般规律等。 普通心理学为各分支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概括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也是学生 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2.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是通过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各种行为 及心理变化,其研究主要围绕科学心理学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课题,如感觉、知觉、学习 动机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所谓科学的实验方法,是指在严格的条件下用某种刺激引发所期 望的行为,然后观察这些行为,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沿用实验心理学名称 并不意味着其他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不做实验 3.比较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动物心理并与人类心理相比较以探求人类心理如何 演化而来的科学。与此相类似的一门学科叫动物行为学。它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各种动物的行 为活动规律,如各种动物的迁徙、季节适应、觅食、食物储备、交配、哺幼、营巢、自卫、 搏斗、合群、通意、鸣叫、游戏等行为的方式和规律。这两门学科是十分接近的 4.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主要 探究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揭示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 律。发展心理学曾一度集中于研究儿童期,现在对青春期、成人期和老年期也都进行大量的 研究。 5.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间的关系和交互影响,研究团体力量对个体行为 的控制和影响。典型的研究课题有社会认知、亲密关系、态度的形成和变化、偏见、顺从、 攻击行为以及集体行为等,其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 6.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研究个体行为及其心理过程与其身体及生理功能的关系, 主要包括各种感官的机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制、内分泌系统对行为的调节机制、遗传 在行为中的作用等。其具体研究方法是在脑的各种不同形态和功能下观察人的行为或心理活 动的变化,例如,刺激人脑皮层的某个部位使人回忆起童年的事情等。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应用信息加工方法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推理、 信息加工、语言、问题解决、决策和创造性活动。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探讨内部心理活动规律, 实验设计要求严格,与实验心理学相近 8.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描述和了解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同时也探 讨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和评估 9.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研究心理与行为异常的类别和成因,从而建立系统理论 作为心理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10.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学指对行为和能力的测量,通常用心理测验的方法进行,包 括设计评估人格、智力和多种能力的测验,也与统计分析新技术的开发有关。 、应用性心理学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人是生活实践的主体,人类的各个生活实践领域也都是心 理学的应用领域。属于心理学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分支学科数量众多,心理学应用研 究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主要是为了解决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以及社会生活等领 域提出的实际问题,比较注重实用价值。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法 律心理学等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中出现最早的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 域。它研究在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交互过程的规律,以便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 题。它具体涉及学习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课堂管理心理、教学评定等内容。与教育 心理学相关的还有学校心理学,主要偏重鉴定并测量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诊断学生在动 机、人格、社会或学业上的困难,为学校老师提供这方面的咨询服务 2.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对具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对轻 度行为和情绪问题进行处理,主要工作方式包括与病人谈话、实施心理测验和提供集体或个 人的心理治疗。临床心理学对具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对轻度

2.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是通过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各种行为 及心理变化,其研究主要围绕科学心理学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课题,如感觉、知觉、学习、 动机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所谓科学的实验方法,是指在严格的条件下用某种刺激引发所期 望的行为,然后观察这些行为,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沿用实验心理学名称 并不意味着其他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不做实验。 3. 比较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动物心理并与人类心理相比较以探求人类心理如何 演化而来的科学。与此相类似的一门学科叫动物行为学。它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各种动物的行 为活动规律,如各种动物的迁徙、季节适应、觅食、食物储备、交配、哺幼、营巢、自卫、 搏斗、合群、通意、鸣叫、游戏等行为的方式和规律。这两门学科是十分接近的。 4.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主要 探究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揭示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 律。发展心理学曾一度集中于研究儿童期,现在对青春期、成人期和老年期也都进行大量的 研究。 5.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间的关系和交互影响,研究团体力量对个体行为 的控制和影响。典型的研究课题有社会认知、亲密关系、态度的形成和变化、偏见、顺从、 攻击行为以及集体行为等,其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 6.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研究个体行为及其心理过程与其身体及生理功能的关系, 主要包括各种感官的机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制、内分泌系统对行为的调节机制、遗传 在行为中的作用等。其具体研究方法是在脑的各种不同形态和功能下观察人的行为或心理活 动的变化,例如,刺激人脑皮层的某个部位使人回忆起童年的事情等。 7.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应用信息加工方法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推理、 信息加工、语言、问题解决、决策和创造性活动。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探讨内部心理活动规律, 实验设计要求严格,与实验心理学相近。 8.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描述和了解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同时也探 讨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和评估。 9.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研究心理与行为异常的类别和成因,从而建立系统理论, 作为心理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10.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指对行为和能力的测量,通常用心理测验的方法进行,包 括设计评估人格、智力和多种能力的测验,也与统计分析新技术的开发有关。 二、应用性心理学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人是生活实践的主体,人类的各个生活实践领域也都是心 理学的应用领域。属于心理学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分支学科数量众多,心理学应用研 究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主要是为了解决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以及社会生活等领 域提出的实际问题,比较注重实用价值。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法 律心理学等。 1.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中出现最早的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 域。它研究在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交互过程的规律,以便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 题。它具体涉及学习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课堂管理心理、教学评定等内容。与教育 心理学相关的还有学校心理学,主要偏重鉴定并测量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诊断学生在动 机、人格、社会或学业上的困难,为学校老师提供这方面的咨询服务。 2.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对具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对轻 度行为和情绪问题进行处理,主要工作方式包括与病人谈话、实施心理测验和提供集体或个 人的心理治疗。 临床心理学 对具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对轻度

行为和情绪问题进行处理,主要工作方式包括与病人谈话、实施心理测验和提供集体或个人 的心理治疗。 3.咨询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帮助具有轻度心理异常和适应问题的人了解自己、认识环 境、澄清观念、解除困惑,进而消除不良习惯,重建积极人生。对职业、家庭、婚姻和教育 等方面问题也给以帮助。 4.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在工商业的很多领域中发挥作用。包括从事人事部门工作,如 人才选拔、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等,企业中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争取提高工人 的满意度和生产力,在工厂和企业中对机构的组织、设施和生产程序进行考察,对改进工作 提出建议 5.商业心理学商业心理学是研究商品销售过程中商品经营者与购买者心理活动规律 的科学。它研究商业人员的选择、培训和职业指导,以及消费者的动机、知觉和决策等 6.军事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是研究军事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 战斗时人的行动、指挥员与下属的相互关系、士气、心理战以及掌握军事技术等方面的心理 学问题,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 7.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也叫体育心理学。它研究人在体育运动、训练、竞赛活动 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要提高体育运动成绩,运动心理学的成果对于教练员与运动员是极为 重要的。 8.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研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包括热、声响、拥挤等对个人感 受、行动甚至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9.消费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研究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主要探究消费动机、购买行为 消费信息来源以及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等 10.法律心理学法律心理学探究与法律相关的各种心理问题,如犯罪动机、犯罪人 格、审判心理。 基础性心理学和应用性心理学之间并没有截然可分的界线。从总的趋势来看,心理学 也在朝着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的方向发展。在社会生活实践领域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以及 邻近的相关学科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心理学继续分化的势头短时间内不可能趋于缓和。与 专门实践领域相对应的心理学应用学科和与相邻学科交汇的心理学边缘学科仍然在不断涌 现,各个分支学科都在向纵深发展。现代心理学正在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科学巨树,并且 将随着它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而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也将因其他学科的促进和介入而萌发 新的生长点 参考资料1—1霍桑研究 霍桑是一个美国工厂名,霍桑研究持续了15年之久,研究发现,影响员工士气的不是 物质条件,而是心理因素。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煤气公司曾对3000多名职工进行了工作满 意因素的调查,结果发现,首要因素是心理因素。 这一结果颇使一般工业家们感到意外。他们原以为,员工们会把工作报酬列为首要因素 但事实表明,无论男女,工作报酬均列在了工作安全、晋升机会、工作方式、公司地位之后 这表明,心理因素是影响员工士气的主要因素。在这项研究之后,工业管理的方式开始兼顾 到心理因素了。霍桑研究使心理学走入了工业和组织管理学领域。 第三节心理现象的实质 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争论,存在两种对 立的观点。唯心主义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人脑、客观现实)而独立存在的 虚无飘渺的东西。心理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是由心理派生出来的。这就颠倒 了心理与物质的关系。 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体的机能。荀子说:“形俱而神生”,“形”指人的身

行为和情绪问题进行处理,主要工作方式包括与病人谈话、实施心理测验和提供集体或个人 的心理治疗。 3.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帮助具有轻度心理异常和适应问题的人了解自己、认识环 境、澄清观念、解除困惑,进而消除不良习惯,重建积极人生。对职业、家庭、婚姻和教育 等方面问题也给以帮助。 4.工业和组织心理学 在工商业的很多领域中发挥作用。包括从事人事部门工作,如 人才选拔、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等,企业中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争取提高工人 的满意度和生产力,在工厂和企业中对机构的组织、设施和生产程序进行考察,对改进工作 提出建议。 5.商业心理学 商业心理学是研究商品销售过程中商品经营者与购买者心理活动规律 的科学。它研究商业人员的选择、培训和职业指导,以及消费者的动机、知觉和决策等。 6.军事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是研究军事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 战斗时人的行动、指挥员与下属的相互关系、士气、心理战以及掌握军事技术等方面的心理 学问题,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 7.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也叫体育心理学。它研究人在体育运动、训练、竞赛活动 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要提高体育运动成绩,运动心理学的成果对于教练员与运动员是极为 重要的。 8.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研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包括热、声响、拥挤等对个人感 受、行动甚至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9.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研究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主要探究消费动机、购买行为、 消费信息来源以及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等。 10.法律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探究与法律相关的各种心理问题,如犯罪动机、犯罪人 格、审判心理。 基础性心理学和应用性心理学之间并没有截然可分的界线。从总的趋势来看,心理学 也在朝着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的方向发展。在社会生活实践领域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以及 邻近的相关学科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心理学继续分化的势头短时间内不可能趋于缓和。与 专门实践领域相对应的心理学应用学科和与相邻学科交汇的心理学边缘学科仍然在不断涌 现,各个分支学科都在向纵深发展。现代心理学正在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科学巨树,并且 将随着它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而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也将因其他学科的促进和介入而萌发 新的生长点。 参考资料 1—1 霍桑研究 霍桑是一个美国工厂名,霍桑研究持续了 15 年之久,研究发现,影响员工士气的不是 物质条件,而是心理因素。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煤气公司曾对 3000 多名职工进行了工作满 意因素的调查,结果发现,首要因素是心理因素。 这一结果颇使一般工业家们感到意外。他们原以为,员工们会把工作报酬列为首要因素。 但事实表明,无论男女,工作报酬均列在了工作安全、晋升机会、工作方式、公司地位之后。 这表明,心理因素是影响员工士气的主要因素。在这项研究之后,工业管理的方式开始兼顾 到心理因素了。霍桑研究使心理学走入了工业和组织管理学领域。 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实质 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争论,存在两种对 立的观点。唯心主义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人脑、客观现实)而独立存在的 虚无飘渺的东西。心理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是由心理派生出来的。这就颠倒 了心理与物质的关系。 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体的机能。荀子说:“形俱而神生”,“形”指人的身

体,“神”指精神即心理。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和神经系统 所产生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机城唯物主义虽然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但都 离开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去解释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就不能科学地辩证地去理解心理 的本质。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之后,对心理的本质才能做出科学的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离开人脑,离开社会现 实,离开社会实践,人的心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心理是脑的机能 古代,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把心理视为灵魂。而心理现象发生的物质基础,也 往往被认为同人的内脏,尤其是心脏有关。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汉语有关心理的词语里 大多包含“心”字部分,如“思”、“想”“悲”、“恋”、“愁”、“怒”等。到了十九世纪,随 着医学和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心理不是心脏的机能,心理活动与脑的活动有 密切关系。我国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二十世纪中叶,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绘制出了相当精确的人脑皮层功能定位图。后来, 又有人使用微电极记录大脑皮层内单个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为我们全面、综合地认识脑的复 杂机能定位提供了比较直接的资料。 以上事实和研究表明,人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一切心理活动的 产生都依存于大脑这个机构。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以大脑为主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脑组成,是人体的“司令部”。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它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简单的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 反射等)和传导冲动 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 脑干通常是延脑、脑桥、中脑的合称。它既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联系的重要通路, 又是许多重要内脏器官的神经中枢。例如,呼吸、心跳、吞咽、唾液分泌;呕吐、咳嗽以及 与视、听有关,与调节运动、维持姿势反射活动有关的重要生理活动中枢 间脑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大脑皮层下感觉中枢,它是人体传入神经冲动的转 换站,来自全身的各个感觉器官的传入纤维,除嗅觉外均在间脑交换神经元,然后再传至大 脑。丘脑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加工选择。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皮层下中枢,调节内脏 活动,也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主要部位,是情绪反射的中枢 小脑的机能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 而大脑则由对称的左右两个半球所组成。大脑两半球属脑的最高层部分.也是人脑中最 复杂最重要的部位,制约着其他各部分的活动。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面积约为 2200平方厘米的大脑表层或叫大脑皮层,被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分成四个大区:额叶、 顶叶、枕叶和颞叶。大脑皮层各叶都有相对集中的几个中枢,分管一定的心理活动,这就 是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大脑皮层的主要中枢如下:视觉中枢,在枕叶。听觉中抠,在颞叶 躯体感觉中枢,在顶叶。运动中枢和语言运动中枢,在额叶。言语区包括四个部分:说话区 在额叶.书写区在额叶后部的运动区的前面,听话区在颞叶,阅读区在枕叶的前侧

体,“神”指精神即心理。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和神经系统 所产生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机城唯物主义虽然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但都 离开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去解释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就不能科学地辩证地去理解心理 的本质。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之后,对心理的本质才能做出科学的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离开人脑,离开社会现 实,离开社会实践,人的心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古代,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把心理视为灵魂。而心理现象发生的物质基础,也 往往被认为同人的内脏,尤其是心脏有关。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汉语有关心理的词语里 大多包含“心”字部分,如“思”、“想”、“悲”、“恋”、“愁”、“怒”等。到了十九世纪,随 着医学和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心理不是心脏的机能,心理活动与脑的活动有 密切关系。我国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二十世纪中叶,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绘制出了相当精确的人脑皮层功能定位图。后来, 又有人使用微电极记录大脑皮层内单个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为我们全面、综合地认识脑的复 杂机能定位提供了比较直接的资料。 以上事实和研究表明,人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一切心理活动的 产生都依存于大脑这个机构。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以大脑为主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脑组成,是人体的“司令部”。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它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简单的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 反射等)和传导冲动。 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 脑干通常是延脑、脑桥、中脑的合称。它 既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联系的重要通路, 又是许多重要内脏器官的神经中枢。例如,呼吸、心跳、吞咽、唾液分泌;呕吐、咳嗽以及 与视、听有关,与调节运动、维持姿势反射活动有关的重要生理活动中枢。 间脑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大脑皮层下感觉中枢,它是人体传入神经冲动的转 换站,来自全身的各个感觉器官的传入纤维,除嗅觉外均在间脑交换神经元,然后再传至大 脑。丘脑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加工选择。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皮层下中枢,调节内脏 活动,也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主要部位,是情绪反射的中枢。 小脑的机能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 而大脑则由对称的左右两个半球所组成。大脑两半球属脑的最高层部分.也是人脑中最 复杂最重要的部位,制约着其他各部分的活动。大约有 140 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面积约为 2200 平方厘米的大脑表层或叫大脑皮层,被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分成四个大区:额叶、 顶叶、枕叶和颞叶。大脑皮层各叶都有相对集中的几个中枢,分管一定的心理活动,这就 是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大脑皮层的主要中枢如下:视觉中枢,在枕叶。听觉中抠,在颞叶。 躯体感觉中枢,在顶叶。运动中枢和语言运动中枢,在额叶。言语区包括四个部分:说话区 在额叶.书写区在额叶后部的运动区的前面,听话区在颞叶,阅读区在枕叶的前侧

中央沟 大脑左半球 语言中枢开始在两半球都有基础,以后在生活实践中,一侧半球逐渐形成了语言的优势 半球。就大部分善于用右手的人而言,左半球是语言的优势半球,右半球的功能则是接受与 处理空间位置、形状、音乐及情感等方面的信息 大脑两半球具有对称性的结构,大脑半球之间的神经纤维束叫做联合,肼胝体是最突出 的联合。正常人的每个半球都能接受各种信息,同时通过胼胝体把信息传至另一侧半球,进 行比较、加以综合。这样大脑两半球既能综合整体地活动,又有相对的分工,共同实现着神 经系统的协同活动 大脑皮层机能定位的区域只是执行某种功能的核心部分,皮层其他区域在执行这种功能 上也起一定作用,皮层某一区域受损伤后;其他区域可以起代偿作用。在整个大脑皮层上机 能定位的区域只是小部分,大部分区域是无明显定位的,无明显定位的区域称联合区。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脑神经有12对,从脑发出,主要 分布在头、面部,与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有关:脊神经有31对,从脊髓两侧发出,分布 于躯体和四肢,与躯体感觉和身体运动有关;植物性神经系统(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从脑和脊髓发出,广泛地伸展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主管内脏、血管和腺体的运动,也可 称为内脏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把感受器接受的神经冲动传向中枢神经系统,把中枢神经系 统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向有关组织和效应器官,使脑和脊髓与全身其他器官联系起来 二)心理的活动方式一一反射 一切心理现象不论是简单的或复杂的,从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反射 1.反射和反射弧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例如,蚊虫叮人,感觉 到痛痒,举手拍打:食物放到嘴里,立即分泌唾液等等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或神经机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间的 联系、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环节。反射的过程是:一定的刺激被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产 生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由一定的传出神经把神 经冲动传到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反射活动一般都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 现,如果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活动就不能完成 研究表明,反射活动存在着反馈机制.反射弧的终末环节并不意味着终止。一般情况下 反应的结果和反应动作本身又构成刺激,并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再沿传入神经返回传导到 中枢,这种过程称为“反馈”。“反馈”保证了人的活动的完整性、连续性、准确性,使之更 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由于反馈信息的效果有起加强作用的,也有起抑制作用的,所以又有

语言中枢开始在两半球都有基础,以后在生活实践中,—侧半球逐渐形成了语言的优势 半球。就大部分善于用右手的人而言,左半球是语言的优势半球,右半球的功能则是接受与 处理空间位置、形状、音乐及情感等方面的信息。 大脑两半球具有对称性的结构,大脑半球之间的神经纤维束叫做联合,胼胝体是最突出 的联合。正常人的每个半球都能接受各种信息,同时通过胼胝体把信息传至另一侧半球,进 行比较、加以综合。这样大脑两半球既能综合整体地活动,又有相对的分工,共同实现着神 经系统的协同活动。 大脑皮层机能定位的区域只是执行某种功能的核心部分,皮层其他区域在执行这种功能 上也起一定作用,皮层某一区域受损伤后;其他区域可以起代偿作用。在整个大脑皮层上机 能定位的区域只是小部分,大部分区域是无明显定位的,无明显定位的区域称联合区。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脑神经有 12 对,从脑发出,主要 分布在头、面部,与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有关;脊神经有 31 对,从脊髓两侧发出,分布 于躯体和四肢,与躯体感觉和身体运动有关;植物性神经系统(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从脑和脊髓发出,广泛地伸展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主管内脏、血管和腺体的运动,也可 称为内脏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把感受器接受的神经冲动传向中枢神经系统,把中枢神经系 统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向有关组织和效应器官,使脑和脊髓与全身其他器官联系起来。 (二)心理的活动方式——反射 一切心理现象不论是简单的或复杂的,从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反射。 1.反射和反射弧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例如,蚊虫叮人,感觉 到痛痒,举手拍打;食物放到嘴里,立即分泌唾液等等。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或神经机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间的 联系、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环节。反射的过程是:一定的刺激被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产 生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由一定的传出神经把神 经冲动传到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反射活动一般都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 现,如果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活动就不能完成. 研究表明,反射活动存在着反馈机制.反射弧的终末环节并不意味着终止。一般情况下, 反应的结果和反应动作本身又构成刺激,并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再沿传入神经返回传导到 中枢,这种过程称为“反馈”。“反馈”保证了人的活动的完整性、连续性、准确性,使之更 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由于反馈信息的效果有起加强作用的,也有起抑制作用的,所以又有

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 由于“反馈”的存在,近几年来,不少学者提出应该用反射环或反射圈的图式来代替反 射弧的图式 刺激-感受器 传入神经 反馈联系 枢神经系统 反射效应 效应器 传出神经 反射调节系统模式图 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有、不学而能的反射。如吮吸反射、抓握反射、定向反射等。复杂 的无条件反射就叫本能。食物、防御和性便是人类的三大本能。前两种反射保证机体的生存 和发展,后一种反射保证机体的种族延续。无条件反射的神经道路是固定的终生存在的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一种反射,是后天学习“经验”积累“经验”的 反射活动。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行为,只能适应固定不变的环境条件。条件反射则 是后天学习的行为,能够辨别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随条件的变化而做出比较灵活的反应。 例如小狗可以学会辨别主人与生人,做出不同反应。小孩学习语言;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形 成行为习惯都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大脑皮层上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的过 程。人类心理活动主要是与后天获得的大量条件反射相联系的。 参考资料1-2动物保护中的条件反射原理 在美国西部,羊群经常受到野狼的侵袭,而通常的解决方法就是捕杀野狼。研究者建议 应用条件反射原理可以使羊与狼都免于灾难。通过使狼形成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可以使狼 不再袭击羊群。研究者在羊肉中放入致吐的药物氯化锂,狼吞食这些食物后,不久即产生呕 吐。这样,狼就对羊肉产生味觉反感,建立了羊肉与呕吐之间的条件反射联系,不再吃羊肉, 从而达到保护羊群的目的。研究者曾对7只野狼进行过该实验,每只狼只给予一种类型的动 物肉(免肉或羊肉)。实验只需一、两次即可建立味觉反感条件反射,但这种味觉反感只对导 致呕吐的动物肉形成条件反射,对其它类型的动物肉没有产生味觉厌恶反应。为了保护羊群, 研究者建议在野狼出没的地方撒放一些放了致吐药的羊肉或闻起来像羊肉味的食物。研究还 发现,这种味觉反感还可以通过母狼传给狼崽。 研究者还建议,通过应用相同的原理,将味觉反感转换为味觉偏好,可以使动物不过分 依赖于某一种食物,而食用其他类型的、但过去很少吃的食物,这样也有助于保护濒临灭绝 的物种。 在动物园中,条件反射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使动物的管理更安全 更方便。一些典型的训练例子有:让动物能够平静地从它们自己的大笼子里出来,进入小笼 子里去,或者安静地接受注射等 采自张厚粲主编《大学心理学》 3.人脑的两种信号系统 人和动物的脑都能形成条件反射,但动物只能使物体、声音、光线气味等具体事物或 事物的具体属性成为刺激物的信号,而人则进而逐渐使语言成为刺激物的信号。这种用以成 为刺激物信号的具体事物称为第一信号,由第一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 而用以成为刺激物信号的语言称为第二信号,由第二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 统。例如。“望梅止渴”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而“谈梅生津”就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 由于“反馈”的存在,近几年来,不少学者提出应该用反射环或反射圈的图式来代替反 射弧的图式。 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有、不学而能的反射。如吮吸反射、抓握反射、定向反射等。复杂 的无条件反射就叫本能。食物、防御和性便是人类的三大本能。前两种反射保证机体的生存 和发展,后一种反射保证机体的种族延续。无条件反射的神经道路是固定的终生存在的。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一种反射,是后天学习“经验”积累“经验”的 反射活动。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行为,只能适应固定不变的环境条件。条件反射则 是后天学习的行为,能够辨别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随条件的变化而做出比较灵活的反应。 例如小狗可以学会辨别主人与生人,做出不同反应。小孩学习语言;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形 成行为习惯都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大脑皮层上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的过 程。人类心理活动主要是与后天获得的大量条件反射相联系的。 参考资料 1—2 动物保护中的条件反射原理 在美国西部,羊群经常受到野狼的侵袭,而通常的解决方法就是捕杀野狼。研究者建议 应用条件反射原理可以使羊与狼都免于灾难。通过使狼形成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可以使狼 不再袭击羊群。研究者在羊肉中放入致吐的药物氯化锂,狼吞食这些食物后,不久即产生呕 吐。这样,狼就对羊肉产生味觉反感,建立了羊肉与呕吐之间的条件反射联系,不再吃羊肉, 从而达到保护羊群的目的。研究者曾对 7 只野狼进行过该实验,每只狼只给予一种类型的动 物肉(免肉或羊肉)。实验只需一、两次即可建立味觉反感条件反射,但这种味觉反感只对导 致呕吐的动物肉形成条件反射,对其它类型的动物肉没有产生味觉厌恶反应。为了保护羊群, 研究者建议在野狼出没的地方撒放一些放了致吐药的羊肉或闻起来像羊肉味的食物。研究还 发现,这种味觉反感还可以通过母狼传给狼崽。 研究者还建议,通过应用相同的原理,将味觉反感转换为味觉偏好,可以使动物不过分 依赖于某一种食物,而食用其他类型的、但过去很少吃的食物,这样也有助于保护濒临灭绝 的物种。 在动物园中,条件反射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使动物的管理更安全、 更方便。一些典型的训练例子有:让动物能够平静地从它们自己的大笼子里出来,进入小笼 子里去,或者安静地接受注射等。 采自张厚粲主编《大学心理学》 3.人脑的两种信号系统 人和动物的脑都能形成条件反射,但动物只能使物体、声音、光线.气味等具体事物或 事物的具体属性成为刺激物的信号,而人则进而逐渐使语言成为刺激物的信号。这种用以成 为刺激物信号的具体事物称为第一信号,由第一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 而用以成为刺激物信号的语言称为第二信号,由第二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 统。例如。“望梅止渴”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而“谈梅生津”就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的活动 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才有的。人可以通过语言、词来形成、强化、 减弱或消退条件反射。我们上课讲授科学知识或阅读学习的过程,从大脑皮层机制来说,就 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语言、词作为条件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较快,往往一次即可。教师 可以通过语言(表扬或批评)来调节学生的行为。 笫二信号的语词具有概括性和社会性,人们凭借它可以交流思想,深刻认识事物的社会 意义,还可以通过它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因此第二信号的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对于 掌握了语言的人,两种信号系统总是密不可分、协冋活动的。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是第二信 号系统形成的基础,而第二信号系统又对第一信号系统起支配和调节作用。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一一脑的反映形式 什么是反映?反映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这是物质的普遍属性。钢笔 在纸上写字,留下字迹:铁被氧化而生锈等等都是反映。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永远变化和发展着。随着物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反映形式也由 低级到高级演变。高级的形式以低级形式为发展前提,并包含着一定的低级形式。但它又在 质上不同于低级形式,具有自己的本质特点。 在人类出现以前,物质世界早已存在。开始是无机界,没有生命的无机物质反映形式是 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由无机物发展到有生命的物质,出现了生物的反映形式—感应 性。感应性是生命物质对其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所做出的一种应答,如植物的花朝向阳光的 方向开放、植物的根朝水源的方向延伸等都是感应性的表现。单细胞动物中的变形虫能趋向 有利的刺激,避开有害的刺激 有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复杂变化和刺激量的不断增长,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出现 了动物的反映形式—一心理。所以,动物对信号刺激的应答都是属于心理这一反映形式的 心理这种反映形式是以神经系统的产生和演进为主要基础,从最低等的动物到最高等的 猿猴,直到人类,机体结构和神经系统逐步完善,心理水平也不断提高,随着动物演进阶梯 的上升,依次表现为感受性、知觉、具体思维和意识 感觉阶段:由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具有链状神经系统的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开始有了中枢神经系统,头部神经节更为宽大,就出现了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一一感觉,动物 能对具有信号意义的个别刺激物或具有多种属性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做出反应。例如,蜘蛛 反映蛛网上与食物相联系的颤动。蜜蜂反应食物的气味和颜色等。 知觉阶段:从无脊椎动物发展到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由于出现了脊 椎与脑,就有了高一级的反应形式——知觉。这种反映形式能够把刺激物的各种属性综合起 来作为整体反映。例如,鸟类能选择适当的树料建筑精致的鸟巢 具体思维阶段:这种反映形式能把现有的事物与将来的情境联系起来。动物由爬虫类向 前发展进入哺乳类,大脑两半球和大脑皮层急剧发展,有了具体思维的萌芽。例如,经过训 练的警犬能立正、卧倒、匍匐前进。灵长类的脑是动物脑发展的顶峰。大脑皮层六层,面积 扩大,细胞增多,有了具体思维,例如,类人猿能接捧取食,能用水壶中的水灭火等. 意识阶段:这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只有当动物进化到人类之后才出现。它的基本特 点是人能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这与人的实践活动和高度发达的大脑有着直接的关系 人脑是在长期生物发展的基础上,由于劳动和语言的作用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是按特殊方 式组成的物质,这种物质的反映形式就是人的心理(意识)。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只是物质发 展到高级阶段的反映形式而已 (二)客观现实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不是说脑本身就可以产生心理。人的心理是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的活动。 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才有的。人可以通过语言、词来形成、强化、 减弱或消退条件反射。我们上课讲授科学知识或阅读学习的过程,从大脑皮层机制来说,就 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语言、词作为条件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较快,往往一次即可。教师 可以通过语言(表扬或批评)来调节学生的行为。 笫二信号的语词具有概括性和社会性,人们凭借它可以交流思想,深刻认识事物的社会 意义,还可以通过它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因此第二信号的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对于 掌握了语言的人,两种信号系统总是密不可分、协同活动的。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是第二信 号系统形成的基础,而第二信号系统又对第一信号系统起支配和调节作用。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脑的反映形式 什么是反映?反映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这是物质的普遍属性。钢笔 在纸上写字,留下字迹;铁被氧化而生锈等等都是反映。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永远变化和发展着。随着物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反映形式也由 低级到高级演变。高级的形式以低级形式为发展前提,并包含着一定的低级形式。但它又在 质上不同于低级形式,具有自己的本质特点。 在人类出现以前,物质世界早已存在。开始是无机界,没有生命的无机物质反映形式是 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由无机物发展到有生命的物质,出现了生物的反映形式----感应 性。感应性是生命物质对其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所做出的一种应答,如植物的花朝向阳光的 方向开放、植物的根朝水源的方向延伸等都是感应性的表现。单细胞动物中的变形虫能趋向 有利的刺激,避开有害的刺激。 有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复杂变化和刺激量的不断增长,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出现 了动物的反映形式-—心理。所以,动物对信号刺激的应答都是属于心理这一反映形式的。 心理这种反映形式是以神经系统的产生和演进为主要基础,从最低等的动物到最高等的 猿猴,直到人类,机体结构和神经系统逐步完善,心理水平也不断提高,随着动物演进阶梯 的上升,依次表现为感受性、知觉、具体思维和意识。 感觉阶段:由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具有链状神经系统的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开始有了中枢神经系统,头部神经节更为宽大,就出现了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感觉,动物 能对具有信号意义的个别刺激物或具有多种属性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做出反应。例如,蜘蛛 反映蛛网上与食物相联系的颤动。蜜蜂反应食物的气味和颜色等。 知觉阶段:从无脊椎动物发展到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由于出现了脊 椎与脑,就有了高一级的反应形式——知觉。这种反映形式能够把刺激物的各种属性综合起 来作为整体反映。例如,鸟类能选择适当的树料建筑精致的鸟巢。 具体思维阶段:这种反映形式能把现有的事物与将来的情境联系起来。动物由爬虫类向 前发展进入哺乳类,大脑两半球和大脑皮层急剧发展,有了具体思维的萌芽。例如,经过训 练的警犬能立正、卧倒、匍匐前进。灵长类的脑是动物脑发展的顶峰。大脑皮层六层,面积 扩大,细胞增多,有了具体思维,例如,类人猿能接捧取食,能用水壶中的水灭火等. 意识阶段:这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只有当动物进化到人类之后才出现。它的基本特 点是人能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这与人的实践活动和高度发达的大脑有着直接的关系。 人脑是在长期生物发展的基础上,由于劳动和语言的作用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是按特殊方 式组成的物质,这种物质的反映形式就是人的心理(意识)。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只是物质发 展到高级阶段的反映形式而已。 (二)客观现实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不是说脑本身就可以产生心理。人的心理是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作用,就没有对客观世界的 反映,也就没有人的心理。一切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或是复杂的思想、 观念与意识,都是以客观现实中的事物为其源泉的。例如,关于汽车的感知和表象,总是因 为现实中存在着和存在过汽车,才会在头脑中产生汽车的映像。复杂的思想、观念与意识 例如,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见解,是因为现实中进行着改革、开放。没有被反映的 客观事物,就不会有相应的映像,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思想意识等 心理内容,归根结蒂都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艺术家创作的典型人物典型形象,包括神话寓言故事、科学幻想小说等,虽然是现实世 界中不存在的东西,但是创作的素材也是来源于客观现实。如果现实中不存在猿猴和人,作 家就创作不出孙悟空的形象。现实中不存在人和月亮,作家就想象不出嫦娥奔月的故事。这 些艺术作品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现现实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当然,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可是对人的心理反映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社会环境。在历史上曾有过一些脱离人类社会,在荒 山野林生活、长大的人,尽管他也有大脑,但由于长时期生活在自然的现实中,他们却没有 形成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由此可见,客现现实中社会环境是人心理的主要源泉,对人心理的 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资料1—3狼孩卡玛那 1920年印度的米德纳坡尔地区。人们经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怪物”出没于附近 的森林。往往一到晚上,就有两个仿佛“具有人形用四肢走路的怪物和两只小狼,尾随在三 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母狼,赶跑了两只公狼,在狼穴的深处发现了两只幼狼和 两个裸体的小女孩。这两个小女孩大的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随后,她们被送到米德纳 坡尔孤儿院去扶养,被取名为卡玛那和阿玛那。年小的阿玛那一年后就死了,而卡玛那一直 活到1929年 起初,女孩用四肢爬行,慢走时用手掌,膝盖着地,如果快走时,便半屈着腿,用 手掌着地,奔跑时也和采取这种姿势。他害怕强烈的光亮,在黑暗中却很自在,也会辨别方 向,她的视力适应于夜间生活,只在晩间出来走动,白昼就蜷缩在屋角睡觉,要不就脸朝墙 蹲着。她寻觅食物时,凭嗅觉追踪。 她常常撕破衣服、摆脱毛毯、扔开被子,即使天气寒冷她也不怕。但是她怕水火, 给她洗澡时,她竭力挣逃。她用舌头舔饮生水和流汁,只吃放在地板上的生肉,从来不吃任 何人手里的东西,她吃骨头也能不用手来帮忙 卡玛那对阿玛那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对于其他人却怀有敌意,要是有人在她吃食时 靠近,就咆哮起来,显出凶狠的样子。她对小狗很感兴趣,同它们一起戏耍,同在一个钵子 里吃东西。 刚入孤儿院时,每天晚上她象狼一样嚎叫多次,并竭尽全力寻找出路以便逃回丛林。 虽然辛格博士花了很大的功夫,可是使卡玛那恢复人性的工作仍然拖得很久。两年 以后(即1922年)她才会直立,还得有人扶着。到1926年她虽然能够单独地直立 行走。但是还不会跑,当她想走得快些的时候,仍然象从前一样,四肢并用。至于在学 习语言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成效而言 四年之后,卡玛那只能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仅仅学会了6个词:7年以后 也只学到4、5个词,并勉强学几句话 在她生命的最后三年中,卡玛那喜欢并开始适应人类社会了。人类文化的习惯取 代了以前野兽生活习惯,她已经习惯于晩上睡觉并开始害怕黑暗了;她吃东西用手拿着喝水 也使用杯子,时钟报时也理解成作息的信号;她心里想的工作、游戏和休息也大致和同伴小 朋友一致了:每天早晨4-5时,同大家一起穿衣洗脸早6时同大家散步并用二、三个 字断断续续的讲话:早7-8时,做礼拜并用颤抖的声音唱赞歌;早上8时到中午给 人家干杂活、照料小孩缠在辛格夫人身边形影不离:有时能独自一人在室内游玩、荡秋千, 还能从晒好的衣服中拣出自己的去熨平……。但是在智力发展的水平上,她根本不能与同年 龄的正常孩子相比,卡玛那的智力在刚被发现(8岁)时,只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快到

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作用,就没有对客观世界的 反映,也就没有人的心理。—切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或是复杂的思想、 观念与意识,都是以客观现实中的事物为其源泉的。例如,关于汽车的感知和表象,总是因 为现实中存在着和存在过汽车,才会在头脑中产生汽车的映像。复杂的思想、观念与意识, 例如,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见解,是因为现实中进行着改革、开放。没有被反映的 客观事物,就不会有相应的映像,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思想意识等 心理内容,归根结蒂都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艺术家创作的典型人物典型形象,包括神话寓言故事、科学幻想小说等,虽然是现实世 界中不存在的东西,但是创作的素材也是来源于客观现实。如果现实中不存在猿猴和人,作 家就创作不出孙悟空的形象。现实中不存在人和月亮,作家就想象不出嫦娥奔月的故事。这 些艺术作品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现现实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当然,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可是对人的心理反映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社会环境。在历史上曾有过一些脱离人类社会,在荒 山野林生活、长大的人,尽管他也有大脑,但由于长时期生活在自然的现实中,他们却没有 形成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由此可见, 客现现实中社会环境是人心理的主要源泉,对人心理的 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资料 1--3 狼孩卡玛那 1920 年印度的米德纳坡尔地区。人们经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怪物”出没于附近 的森林。往往一到晚上,就有两个仿佛“具有人形用四肢走路的怪物和两只小狼,尾随在三 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母狼,赶跑了两只公狼,在狼穴的深处发现了两只幼狼和 两个裸体的小女孩。这两个小女孩大的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随后,她们被送到米德纳 坡尔孤儿院去扶养,被取名为卡玛那和阿玛那。年小的阿玛那一年后就死了,而卡玛那一直 活到 1929 年。 起初,女孩用四肢爬行,慢走时用手掌,膝盖着地,如果快走时,便半屈着腿,用 手掌着地,奔跑时也和采取这种姿势。他害怕强烈的光亮,在黑暗中却很自在,也会辨别方 向,她的视力适应于夜间生活,只在晚间出来走动,白昼就蜷缩在屋角睡觉,要不就脸朝墙 蹲着。她寻觅食物时,凭嗅觉追踪。 她常常撕破衣服、摆脱毛毯、扔开被子,即使天气寒冷她也不怕。但是她怕水火, 给她洗澡时,她竭力挣逃。她用舌头舔饮生水和流汁,只吃放在地板上的生肉,从来不吃任 何人手里的东西,她吃骨头也能不用手来帮忙。 卡玛那对阿玛那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对于其他人却怀有敌意,要是有人在她吃食时 靠近,就咆哮起来,显出凶狠的样子。她对小狗很感兴趣,同它们一起戏耍,同在一个钵子 里吃东西。 刚入孤儿院时,每天晚上她象狼一样嚎叫多次,并竭尽全力寻找出路以便逃回丛林。 虽然辛格博士花了很大的功夫,可是使卡玛那恢复人性的工作仍然拖得很久。两年 以后( 即 1922 年) 她才会直立, 还得有人扶着。 到 1926 年她虽然能够单独地直立 行走。 但是还不会跑, 当她想走得快些的时候,仍然象从前一样, 四肢并用。至于在学 习语言方面, 几乎没有任何成效而言. 四年之后, 卡玛那只能听懂几句简单的话, 仅仅学会了 6 个词;7 年以后, 也只学到 4、5 个词, 并勉强学几句话. 在她生命的最后三年中, 卡玛那喜欢并开始适应人类社会了。人类文化的习惯取 代了以前野兽生活习惯,她已经习惯于晚上睡觉并开始害怕黑暗了;她吃东西用手拿着喝水 也使用杯子,时钟报时也理解成作息的信号;她心里想的工作、游戏和休息也大致和同伴小 朋友一致了:每天早晨 4 - 5 时,同大家一起穿衣洗脸早 6 时同大家散步并用二、三个 字断断续续的讲话;早 7 - 8 时,做礼拜并用颤抖的声音唱赞歌;早上 8 时到中午给 人家干杂活、照料小孩缠在辛格夫人身边形影不离;有时能独自一人在室内游玩、荡秋千, 还能从晒好的衣服中拣出自己的去熨平……。但是在智力发展的水平上,她根本不能与同年 龄的正常孩子相比,卡玛那的智力在刚被发现(8 岁)时,只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快到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