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排水管网工程:《排水工程》 第三部分(3-4)污水管道的设计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24
文件大小:14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四、污水管道的设计 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2、管道定线 3、控制点确定和泵站的设置地点 4、设计管段及设计流量的确定 5、污水管道的衔接 6、污水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四、污水管道的设计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管道定线 控制点确定和泵站的设置地点 设计管段及设计流量的确定 污水管道的衔接 污水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

四、污水管道的设计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管道定线 控制点确定和泵站的设置地点 设计管段及设计流量的确定 污水管道的衔接 污水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排水区界是污水排水系统设置的界限。 —排水流域是指在排水区界内,按照一定要求所划 分的不同排水区域。(通常根据等高线划分排水区域 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照面积的大小进行划分。)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排水区界是污水排水系统设置的界限。 ——排水流域是指在排水区界内,按照一定要求所划 分的不同排水区域。(通常根据等高线划分排水区域, 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照面积的大小进行划分。)

管道定线 -在总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 地形 管道定线的影响因素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所采用的排水体制 主干管布置在坚硬密实土壤中 管道定线时注意事项尽量少穿河流、铁路、山谷和高地 避免与地下构筑物交叉 不宜敷设在繁忙、狭窄的街道下 集中流量尽量排入上游

管道定线 ——在总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 管道定线的影响因素 地形 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所采用的排水体制 管道定线时注意事项 主干管布置在坚硬密实土壤中 尽量少穿河流、铁路、山谷和高地 避免与地下构筑物交叉 不宜敷设在繁忙、狭窄的街道下 集中流量尽量排入上游

*控制点确定和泵站设置地点 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通常 在管道起点或最低最远点。 中途泵站 泵站设置地 局部泵站 点总泵站

控制点确定和泵站设置地点 ——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通常 在管道起点或最低最远点。 泵 站 设 置 地 点 中途泵站 局部泵站 总泵站

设计管段及设计流量 两个检查井之间,设计流量不变,且采用同样 的管径和坡度的管段,称为一个设计管段 一般检查井的设置位置有:流量汇入的地方、 管径变化的地方、转弯的地方、或在直管段管径长度 较长时(30~70m)。 本段流量 C 设计流量转输流量 集中流量

设计管段及设计流量 ——两个检查井之间,设计流量不变,且采用同样 的管径和坡度的管段,称为一个设计管段。 一般检查井的设置位置有:流量汇入的地方、 管径变化的地方、转弯的地方、或在直管段管径长度 较长时(30~70m)。 设计流量 本段流量 转输流量 集中流量 1 2 3 4 A B C D q

qo….kz 式中:q1设计管段的本段流量,L/s F——设计管段服务的街坊面积,公顷 Kx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单位面积的本段平均流量,即比流量,L/s.公顷 可用下式求得。 86400 式中:n-污水量标准,L/(人d) p—人口密度,人公顷

q F q KZ =   1 0 式中:q1——设计管段的本段流量,L/s; F——设计管段服务的街坊面积,公顷; KZ——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q0——单位面积的本段平均流量,即比流量,L/s.公顷 可用下式求得。 86400 0 n p q  = 式中:n——污水量标准,L/(人.d); p——人口密度,人/公顷

污水管道的衔接 衔接的原则:尽可能地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减 小埋深,降低造价;避免上游管段 回水淤积。 水面平接 衔接的方式管顶平接 跌水连接

污水管道的衔接 衔接的原则:尽可能地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减 小埋深,降低造价;避免上游管段 回水淤积。 衔接的方式 水面平接 管顶平接 跌水连接

污水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 与其他管线、构筑物有一定的距离(174页) 与给水管相交时,设于给水管下方 尽量避免敷设在机动车道下,设在人行道下

污水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 • 与其他管线、构筑物有一定的距离(174页) • 与给水管相交时,设于给水管下方 • 尽量避免敷设在机动车道下,设在人行道下

五、污水管道的设计举例 一原始资料: ●给定某市的街坊平面图,如下页图。居住区街坊人口 密度为350人/公顷,污水量标准为120L/(人d),火车站 和公共浴室的设计污水量分别为3L/s和4L/s,工厂甲和 工厂乙的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分别为25L/s与6L/s。生活污 水及经过局部处理的工业废水全部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 处理。工厂甲废水排出口的管底埋深为2m

五、污水管道的设计举例 原始资料: 给定某市的街坊平面图,如下页图。居住区街坊人口 密度为350人/公顷,污水量标准为120L/(人.d),火车站 和公共浴室的设计污水量分别为3L/s和4L/s,工厂甲和 工厂乙的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分别为25L/s与6L/s。生活污 水及经过局部处理的工业废水全部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 处理。工厂甲废水排出口的管底埋深为2.0m

平面图 ①D 工「乙 a ICm

平面图

共24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